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时光—11月】三起三落后,犹抱一怀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20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57年,22岁的苏东坡科考得中,一举成名天下知。他的高考限时作文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个题目立论的是儒家思想,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推崇尧舜周孔,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主考官欧阳修认为此文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但苏轼的这篇策论,至今令人激动的依然是它自由思想的魅力。在文中,苏轼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主考官欧阳修曾问苏轼此事出处,苏轼答云:“何须出处。”这回答真是霸气侧漏,欧阳修时代“言必有出处”乃是风气,苏东坡公然杜撰了一个典故来为他的论点辩护,这是后世那些言必某某说的战战兢兢的知识分子根本无法相比的。得到欧阳修的赏识,苏轼的前途是可以期待的,少年才子,得意官场时也安守着他的本分。苏子,起于“仁”。
  
  第一个“落”来时,时光已经过去了二十二年,1079年的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他因政治立场问题被弹劾,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吧。初到黄州时,苏轼陷入了不能维持家人生活的困境。一个堂堂的文化名人,携妻带子地来到黄州,此时的苏轼不得不脱去文人的长袍,摘去文人的衣巾, 改穿农人的小褂子,在耕作之暇,偶尔喝得微微醉意,躺在草地上便悄然熟睡,直到暮色降临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这个有得有多想得开?生活虽淡泊名利,但他并没有放弃创作与研究。农田式的耕作生活使他的诗情勃发,半公半作的闲暇生活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思古通今,在这一时期,中国词史上豪放词的奠基作之一《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还有散文名篇《赤壁赋》,东坡居士的别号也是这时起的。淡看变化,洁身自好,苏子未悖仁。
  
  东山在起,须得时日。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先任登州太守,到任5天就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短短17个月时间,苏东坡的戴罪之身从八品升到正三品,跃升了12个官阶。1089年,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帷幕,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罢免了一大批昔日旧臣,就连欧阳修这样的老臣都靠边站了。作为新官,身处早已陌生的同僚之间,苏轼完全可以明哲保身的,可他却开始对新法造成的混乱局面颇有微词,这使得王安石大为恼火,一有机会便在神宗面前揭露苏轼的过错,无奈之下苏轼本打算以主动外调任职为借口试探神宗对自己的看法,不料神宗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苏轼远赴杭州任通判之职。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后可没闲着,因法便民,颇有政绩,这又引起了京官的不满,你苏轼自己申请外调,现在又短时间搞出政绩,是在挑衅么?你这么喜欢外地官,就多担任几年好了,自此,苏轼先后出任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地,都能作出政绩,每离开一地时,百姓哭倒一片,泪眼想送,咸称父母官。同时,杭州俊秀的湖山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以至于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因此,苏轼在办完公务后,换上便服,或在湖滨小亭里坐坐;或在荒山幽涧中走走,累了,在虎跑寺沏茶品茗。倘若兴致犹盛 ,就会邀几位同僚泛舟湖上,吟诗作画,尽情挥洒在青山绿水之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从而也形成了忧乐两忘, 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一时期的作品更显现了他潇洒的生活, 如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再度失意、得意中的苏子始终未忘形,忧国忧民之余也乐山乐水,仁者智者也。
  
  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调往颍州任知州,1092年任扬州知州,1093年任定州知州。后来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但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苏轼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吟出了这样的诗句:“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两句诗可作为他坎坷仕途的总结, 在此,我们也不难想像苏轼的悲壮而又诗情澎湃的一生。三度得意、失意的苏子,因心有大爱而成圣,至仁也。
  
  一生历经三次潮起潮落,依然满怀一颗赤子之心,不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苏轼都遵循自己的本心不断前行,这不是仁是什么?
  
  人生的转折往往会重新塑造人的性格品性,我们来看看他苏轼在生命的三个转折中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仁的:
  
  首先,由于乌台诗案被贬谪于黄州,苏轼对人生有了顿悟:人事难料,政治舞台更是风云变化无穷,并非正道能永远能战胜邪道。因此,苏轼自内而外地产生了一种更为达观豁朗的人生观,不再如先前那么地愤世嫉俗、出口犀利了。
  
  其次,为朝中王安石的党人所不容而革职,官位断崖式下降,对于常人来说肯定是一种特别大的打击,但是对于苏轼,位高而就,便努力为百姓谋实际的利益,以德服人,是天下百姓信任朝政,他为百姓免去税收,为百姓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而兴建排水系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苏轼做到了。
  
  再次,被贬于惠州。这次贬谪更是人生的暴击,但命途多舛的苏轼早已能够逆来顺受了。他给当地的人们讲解草药的功效,自己种植一些作物送给邻人,也接受邻人的馈赠,大家仰慕这位大文豪,常常向他要求笔墨字宝,他也是慷慨挥毫。他此时再参与朝廷高层政治已然无望,但仍然拥有一颗爱民之心,忧心挂怀的是百姓的福祉。爱人者,仁也。
  
  他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身后名轻,但觉一杯之重。”功名利禄算得了何,有酒一杯便足以适宜度日——这就是苏轼,一生三起三落、看穿一切的豁达仁者的生命感悟。






2#
发表于 2019-11-20 11:34 | 只看该作者
今读孙老师之苏轼三起三落,犹抱一怀仁,我很赞同这一个观点,文中以各点为据,论证充分,一个满身仁义,有血有肉的苏轼又鲜活了起来,我们都非常钦倒佩苏轼大师的这种胸怀。  

点评

支持老师!  发表于 2019-11-21 21:03
3#
发表于 2019-11-20 14:11 | 只看该作者
宅心仁厚的苏轼
皇家负他
民间爱他

美文欣赏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5:38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1-20 11:34
今读孙老师之苏轼三起三落,犹抱一怀仁,我很赞同这一个观点,文中以各点为据,论证充分,一个满身仁义,有 ...

博大的情怀,加上豁达的心胸,使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更可爱可敬
喔握握桃子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5:39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19-11-20 14:11
宅心仁厚的苏轼
皇家负他
民间爱他

珠珠说得透彻

千古唯斯人
6#
发表于 2019-11-20 20:45 | 只看该作者
孙姜 发表于 2019-11-20 15:38
博大的情怀,加上豁达的心胸,使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更可爱可敬
喔握握桃子

是呀,只有胸怀博大,才会能装下天大的委屈。也只有胸怀博大,才会能装下渊博的学识。
7#
发表于 2019-11-20 22:59 | 只看该作者
苏轼有博大的胸怀,更是宅心仁厚。也老师此篇将苏轼的形象写得鲜活,拜读学习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1 08:28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1-20 20:45
是呀,只有胸怀博大,才会能装下天大的委屈。也只有胸怀博大,才会能装下渊博的学识。

这是仁者,也是有大修行的智者,只可仰望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1 08:29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9-11-20 22:59
苏轼有博大的胸怀,更是宅心仁厚。也老师此篇将苏轼的形象写得鲜活,拜读学习了!

云朵好。我们一起呼吸东坡的才华和情怀吧,然后,接近豁达
10#
发表于 2019-11-21 10:50 | 只看该作者
孙姜 发表于 2019-11-21 08:28
这是仁者,也是有大修行的智者,只可仰望

我们能修到一丢丢,也是极好的。哈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26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1-21 10:50
我们能修到一丢丢,也是极好的。哈哈。

可不!咱多亲近他的文字,即使不能得到更多的修为,也能得到一些濡染,是不是?
12#
发表于 2019-11-23 09:13 | 只看该作者
三起三落之人,都是人生绝笔,一定是鼎级伟人!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4 09:21 | 只看该作者
礼县雏燕 发表于 2019-11-23 09:13
三起三落之人,都是人生绝笔,一定是鼎级伟人!

我们一起仰望:handshake
14#
发表于 2019-11-26 08:30 | 只看该作者
礼县雏燕 发表于 2019-11-23 09:13
三起三落之人,都是人生绝笔,一定是鼎级伟人!

人生总是走在起起伏伏的路上,很多人只能见得阳光,经不得风雨,恕不知风雨之后有彩虹。
15#
发表于 2019-11-26 08:34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9-11-26 08:30
人生总是走在起起伏伏的路上,很多人只能见得阳光,经不得风雨,恕不知风雨之后有彩虹。

很正确,我同意你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16:49 , Processed in 0.0738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