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牛老伍 于 2019-11-29 11:10 编辑
《 读 书 之 于 我 》 ■ 牛老伍
我很忐忑,要在书评版写字。一是版主月牙力邀,盛情难却;二是晰子撒豆成金,欠她不少;更是柳藏兄的那怪因俺手头一时宭迫就送当铺了,无以偿还,还是写几个字罢。 要写文章,在书评版?谈何容易。要题版相符,还要文采偏偏,我很为难。我也好生奇怪,现在玩论坛的青年才俊,你说什么也都能顺杆而爬,你不说什么他们就命题作文,天文地理、上下千年,无所不谈,无所不知。现在我算是知道了,是我读书太少。孤陋寡闻是其次,写点东西还文不对题,错误百出。当下,我忽然冒出个念头,就是要研究他(她)们的容量,肚子里到底藏了多少文章墨水,再是求教他们的读写法门。女娃娃三围保密,也不好意思去问,倘若哪天遇到柳藏君,便是得罪,也是要问问先生腰围几何的了。
书读得的确是少了。但要读多少?要读哪些?遇到版主们的机会恐怕渺茫,何以求解?而先师(当然是我从书本上自认的)夏丏尊老先生就告诉我:若是启蒙,梁启超和胡适之俩前辈曾开了个单子。我照单全收,哇,就这般方能开窍呀?!可是就我现在境况要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地去读,怕是要猴年马月才能够和诸君答上话儿,这事儿还是作罢,单子待孙儿识字了,留给她。
这辈子书太多,读不完,我想,这恐怕不只是我等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娃娃们的问题。如今书海浩瀚,即使你刨去了良莠不齐之虞,就是精品也是读之不尽的了。况且顾彬君坦言“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虽然有点耸人听闻,但多少总是有点的。垃圾又如何分类?啥时候你就吃到了“潲水油”,谁也无法预料。 这么说,可能有些恐怖了。当然,现在安全食品还是主流,那么剩下是问题就是肠胃了。是否会消化不良,怎么去消化?韩松刚就说“很多的文学名著总是含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其表面所承载的总是社会上一般流行观点的意义,但其真正的精华不能仅仅以此为目的”,告诉我们要“文本细读”。换而言之,就是囫囵吞枣有可能难以品出其中三味。 其实,文本细读也不是韩先生的首创,夏老就曾说:“精读的目的在于揣摩,在鉴赏。……分量不必多,要精细地读,好比临帖,我们临某种帖,目的在于笔意相合,写字得它的神气”。这样,读精品,读精细,读的文章有了,读的方法有了,我要是还拉肚子也实在说不过去吧。
文本细读,在韩松刚先生那里是与当代文学研究关联的,这于我并不合适,也不合算。因为就我一般写写随笔,把相关文献或参照物做一般了解也就够了。夏老把“阅”与“读”区分开来,分主次、分粗细,我还是粗犷点的好,看看内容介绍,看看序言,看看目录,最多看看觉得有味的部分。夏老说:“读书范围分为三个:(一)是关于个人职务的,(二)是参考的,(三)关于趣味或修养的。”我觉得他这范围有点窄,也把读书意义人为拔高了许多。而我硬是想要再增加一条:(四)娱乐消遣的。因为,我这年纪和心态已经没有了功利的需要,手不释卷就是为了打发剩余的日子。 增补条目,不要以为我是挑战权威,不过实话而已,无聊就读书罢。而谈到读书方法,我对夏老是佩服得紧的,特别是阅读参考书的时候,一定要“认定参考的范围,不要把自己所要参考的项目或问题抛荒。”我就常常犯这样的事情,查阅资料时会“从甲方面转到乙方面,再从乙方面转到丙方面,结果会弄得头脑杂乱无章。”比如早先小文用到了“进化论”一词,就从达尔文找到了马克思以及原始共产主义,再从人与猿,寻到了动物世界,最后竟津津有味把非洲动物大迁徙的纪录片看完了,才发现自己绕远了,这些与笔下的写的东西毫无关系。
时间已然超过两课时了,也写下不少字,勉强在文章中加入了“读书”字样,算是下写作课了。当然,结尾得点题: 总之,读书之于我,即是消遣日子,也是快乐的时光。
参考资料: 《怎样阅读》:夏丏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