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1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故都的秋》之我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17 2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月牙 于 2019-12-20 10:06 编辑

《故都的秋》之我读
(《故都的秋》成了达夫的文学符号,代表着达夫的最高文学成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金字塔尖。人人都叹为观止,人人都望尘莫及。就这取题,一个秋字,高出春夏冬;都,就没有再比它更大的了。而故都,又最能用秋来装点了。我们可以一读再读,再读再读……)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一节写秋的渴慕。并指出秋来的特点:清,静,凉。杭州――青岛――北京,追秋来了;从南国追到北国。)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并不急着去写北国的秋。大盖是对秋太珍惜了,好比一餐好饭,舍不得一口吃了它,要慢慢品嚼。不写;如果直接写,北国秋的好,怎么说还是个好而已。若先指出南国秋的不足,这北国秋要没了这个不足,才真是好秋。俗话说的: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样写,于文章呢,又有腾挪,少了呆板气。真正的大家,就是能这样天马行空地驾驭。)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一网撒尽天下秋,而还是要衬托北国的秋――风景这边独好。进而指出这秋味,还是生活的味,对生命感悟的味。秋要来,就让这“暴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式的(出现一个比喻句,更形象地说明秋。文章要文,这就是文采。有了文采,文字才美,对文章表达的意象才更清晰,更能把人的情绪带入,接受它的感染)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领略过天下秋,才又转到要写的北国的秋上来。)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四句,北国秋的五绝唱。五个并列词组,也是一种修辞方法吧,我们叫它排比也行。如果天上北斗七星最明,地上北方这五秋就最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五经典秋意图外,又细写秋的贴身感受。从色、声、光影来写。)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选取北方秋的代表的槐树这一树种,继续向北国秋的纵深描写。从细、软、闲、寞来写。如果前两者还是“触觉”的话,后两者就是心的感觉了。)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能这样一道一道地划不是闲么?人走了,只剩下这一道一道的在这儿,不是落寞吗?心中情是内因,但也要须契合这情的外因,否则联想是无理且不符合逻辑的了。)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对上句的进一步解说,由此也能窥知作者上句的用意。)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北方秋的代表特征还有秋蝉声。和上面槐树一样,都在你的眼下耳际。北国的秋,就是主要有它们显示出来的。)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再从秋雨来写。秋槐,秋蝉,秋雨。)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噼里啪啦。其声可数。息列索落,四字更贴切:息,索,是树叶稀了,叶子老硬了,才出现了这息索声;列,落,叶子不耐风雨易脱落了。这些现象都是秋的细微处。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来了,又秋的尾声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
(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又从北方的果树来写。读到这里,可以回顾一下文章了:开头向南方逗了一逗,就转回来,直到这里,一直都是在写北国的秋。这就对了,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写“故都的秋”。故都,即北京,也就是北方北国的秋。)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来,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里达夫没想到,达夫以后,中国的读本里,欧阳子苏东坡名字后,又要列上郁达夫,《秋声赋》《赤壁赋》文章后,又要列上《故都的秋》。)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的。(带出末了这一句,是要来一个转,转到文章开首的议论上去,在形式上,给文章一个完美的结构;在主题立意上,思想更凝结。)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真叫人佩服死:文章照应竟具体到一开始的那个精彩的排比句。文采斐然以外,又如此气韵丰沛。不是虎头蛇尾,而是貂头续貂。达夫有这个文章气力。)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一篇下来,写的故都的秋,读的故都的秋,读完后的脑子里,全是秋,是全国的秋了。作者抑或写秋也,只把南国的秋,做一个陪衬。)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最后一句,轻轻扣题。特别照应第一自然节、第一自然节里“我的不远千里”,“不远千里”,正是生命的奔忙。说“轻轻”扣题,是扣题没那么生硬,而是从感情上,把“故都的秋”,再加重了些意味。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它真正的“好”是不着痕迹的。这最后一句,也是这篇文章最令人难以搁下的一句。)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20:43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最喜欢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读过很多遍了。一个晚上再读(网络上),发现有标记写想法功能,就边读边不自觉写出上面括弧内文字。照搬来放这儿,愿与同好者交流。
3#
发表于 2019-12-17 21:30 | 只看该作者
郁达夫《故都的秋》,抓住“清”、“静”和“悲凉”的特点来写。
“清”与“静”好理解,其中的“悲凉”无疑是最难懂的。难点值得深挖。

原文中有括号,与你解读的文字,括号里的内容,混在一起,
不如将自己的阅读所得单独成文,或许思想更显豁些。
4#
发表于 2019-12-18 08:49 | 只看该作者
情景交融的《故都的秋》
水乳交融的评与文
这是读者与作者的一场心有灵犀
5#
发表于 2019-12-18 10:18 | 只看该作者
梅公子的字我一向是喜欢的,但这篇的确显得有点乱。更像老师点评。

点评

帮我括弧内的字着着色吧?有两处是原文有的,你知道。  发表于 2019-12-18 17:43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0:39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12-18 10:18
梅公子的字我一向是喜欢的,但这篇的确显得有点乱。更像老师点评。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7#
发表于 2019-12-18 10:39 | 只看该作者
梅边 发表于 2019-12-18 10:39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哈哈,本来么,有点像批注。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0:44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12-18 10:39
哈哈,本来么,有点像批注。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第一直觉,可以看出我是怎样读书的。你也来一篇,我窥窥你怎么读的?
9#
发表于 2019-12-18 11:16 | 只看该作者
若能以较明显的方式加以批注,也是一种评读创新。但现在的文本看起来有点乱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1:21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12-18 11:16
若能以较明显的方式加以批注,也是一种评读创新。但现在的文本看起来有点乱了。

本来想划线或斜体字或着色区别的,没操作成。问好柳兄!也不是创新了。毛宗岗张竹坡金圣叹脂砚斋已经这样批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1:44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19-12-17 21:30
郁达夫《故都的秋》,抓住“清”、“静”和“悲凉”的特点来写。
“清”与“静”好理解,其中的“悲凉”无 ...

想区分来,没操作成。谢谢月版!
记得课本上是从清静悲凉气氛三方面说的。我却读出亲切来。
12#
发表于 2019-12-18 1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9-12-18 12:37 编辑

我也读的优点糊里糊涂的,拖到最后看写作日期,竟然是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的时间,又看见有版权,作者又是梅边。真是懵了。
这种写法不是没有,但那是在书上用笔做记号的,你这是在网上写作,字体也没有变,颜色也没有变,这种写法不合适。建议单独成文,末尾附原文。否则,郁达夫也不会同意你这样来
或者,你把你的文字用括号括起来,变字体,变颜色,给与区分,也可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8 13:27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9-12-18 12:36
我也读的优点糊里糊涂的,拖到最后看写作日期,竟然是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的时间,又看见有版权,作者又是 ...

分开就无法对应起来读了。这不是一篇单独成篇的文章。
这么熟的一篇文章还能和我的文字混了?!
14#
发表于 2019-12-19 12:06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读到激动,文字像葡萄糖一样滴进血管,不能自己,你想让那感动传染给别人,有了批注,眉注脚注。其实文字的纯粹传染是不易的,有些情绪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读书有背景,身体状况,心情态度,气候冷暖,空间静噪.....刹那,一股血脉汹涌流动,令你拍案叫绝,你得压抑着忍着让泪淌着...完成积累,压抑久了诗来了,写文有股气要冲出来,用最直白通俗简洁的文字让深沉的情绪慢慢地呼出来。读者看到的是每一个都认得的字,但字里行间的气也是能感受到的。如果他也处于一个理想的阅读背景,便有共鸣,便是知音。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08:43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19-12-19 12:06
读书读到激动,文字像葡萄糖一样滴进血管,不能自己,你想让那感动传染给别人,有了批注,眉注脚注。其实文 ...

刚好读到一段话,来回鴳兄: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恰等于帝皇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虽有机会,确无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3:51 , Processed in 0.0636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