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96|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朴实而深挚的诗意言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20 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9-12-22 11:01 编辑

朴实而深挚的诗意言说

  ——读赵本余诗集《一棵树站在山顶上》


  赵本余的诗集《一棵树站在山顶上》,是他给近三十年的诗歌书写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可喜可贺。

  我对赵本余的诗歌关注的起因,是在1991年的甘肃第二届“《飞天》陇南春”杯诗歌获奖作品专号中,有幸读到了他获得优秀奖的诗歌《围棋是一种圈套》,也得知他是陇南人。在九十年代初,我和驰子、李璇、张雄、胡家全、张芳学、阎润文等礼县师范的同学对诗歌处于热度痴迷阶段,只要是陇南乃至甘肃诗人的作品,都要尽量进行一番研读,尤其对陇南当时有影响的刘志清、雨子、毛树林、波眠、过河卒、老盖、廖五洲、王五星、陈桂林、张晨、苏全州、万真杰、陇上犁、杨天斌、魏旭、李永康、高天佑、庞彩芹、肖娴等势头正劲的诗人,以及正在崛起的小米、包苞、蝈蝈、尙建荣、李业兰等年轻诗人,只要谁的作品被《诗刊》《星星》《诗歌报》《诗神》《飞天》等刊载,总要想方设法找来阅读。转瞬间,近三十年的时光流逝,陇南诗坛在甘肃的地位不断得到刷新,所取得的成就逐渐被甘肃乃至全国诗坛所瞩目。历经时间之浪的淘洗,好多人中途改弦易辙与诗歌绝缘,至今还在坚守诗歌书写的诗人中,赵本余是我尊重的诗人之一。

  诗集《一棵树站在山顶上》收录了诗歌199首。写作时间最早的是1987年5月12日的爱情诗《你的名字》,时间最近的是2016年8月2日的乡土诗《一把口琴》,两者的时间跨度达到了29年之多,这也侧证了赵本余的人生历程中充满诗意;他把29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钟爱的缪斯,这种固守初衷从一而终的精神,很让我钦佩。这也是我在阅读了这本诗集后,要写下点什么的理由和内驱力。

  “阳光下的爱情”一辑的46首诗歌,无一例外的是“情动于心,溢于言表”的爱情诗。在人类文明史上,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表现这个主题最为精练的文学形式便是爱情诗;爱情诗是有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歌,也是诗人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观念、诉求、愿望、喜怒哀乐等的反映。“在我最美的季节\有月的夜晚我会倚靠在你\打谷场般宽阔厚实的胸膛\倾听心灵的马匹拉着岁月的石磙\轻轻压过我的耳膜”(《麦子的爱情》),展露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的有情人之间的两情相悦、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互诉衷肠、心心相映和爱慕依恋等美好情态。对爱情的美妙,他这样描摹:“天空那枚最圆润的果子\已被夜的手指轻轻剥开\它晶莹而美丽像害羞的少女\终于公开了秘密的恋情”(《果子》)。对爱的滋味的描述,他这样写道:“当火焰与火焰\触及并燃烧时\付出与得到的\都是同样的滋味”(《草莓》)。对爱情在心中的地位,他又是这样认为的:“大山大山你把亲爱的树\永远捧在自己的心尖尖上”(《一棵树站在山顶上》),一棵树站立的高度,其实就是爱情的最高点。他爱的执着,始终坚信:“今生今世\无论被她枝头的火焰\温暖或者灼伤\都是一种幸福”(《与一枝梅相爱》)。赵本余是深情的,真情似火燃烧,表达的也直接而炽热,让人深受触动与感染;赵本余也是委婉含蓄的,好多时候采取借物抒情的方式,依托“麦子、草莓、雨、白鹤、星、樱桃、雪”等物象,间接地传达内心的意愿和情思。而他集中写给妻子石卫红的诗歌有多首,更是满怀一腔热忱地抒情达意、倾诉衷肠,如:“石是海枯石烂的石\卫是永远守卫爱情的卫\红是一颗红心永不变的红\……晚上睡觉前我要默写一遍石卫红\早晨起床后我反复朗诵石卫红\甚至走路和工作的时候\满脑子都是石卫红的影子”(《我爱石卫红》),这种排山倒海、来势凶猛的爱情攻势,怎能不如愿以偿获得爱情的眷顾呢?而在婚姻生活中,他和“石卫红”之间的关系又是这般情景:“我和石卫红始终在战争与和平中\各自坚守着主权的独立\在柴米油盐中\共同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石卫红很美丽很善良很温柔\她脸上的黄褐斑\是我们夫妻恩爱的最好鉴证”(《妻子石卫红》),不仅传达出了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相濡以沫和幸福美满的生活常态,还让这些诗歌溶渗了烟火气、人情味、现实感和意趣美,这样的诗歌看似少了雅致、情趣,但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面貌,还原了生活应该有的本真和生态。这样的诗歌,我更乐意接受和赞赏。

  “故乡的炊烟”一辑的58首诗歌,是赵本余献给故土家园和父老乡亲的一曲曲深情而隽永的恋歌。这些诗歌,可以归咎于乡土诗的范畴,即具有民族特色和深厚的乡土感情,书写怀恋乡土旧事,崇尚乡村社会的淳朴和人性的善良。赵本余生活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域,这为他创作乡土气息浓郁的诗歌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和极其适宜的氛围。事实胜于雄辩,生活在祖国大西北疆域的甘肃诗人,几乎固执地坚守“乡土”情结,怀揣“乡情”,描绘“乡村”,感慨“乡事”,感念“乡人”,抒发“乡愁”,充裕着泥土的清芬和温暖,真情而朴拙,深挚而感人。读赵本余的诗歌,我会被诗歌中的这些元素感动。赵本余生活于杜甫写下《同谷七歌》的成县抛沙河之畔,他的童年和抛沙河关系密切而知心,“回家的路上又遇见抛沙河\它再一次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抛沙河》),这样的例证还体现在诗歌《童年的抛沙河》中:“夕阳在西山画了个大大的句号。有关抛沙河的\陈述句,就这样被暮色终止。坐车回城后\我发觉通向童年的道路仅此一条”。他热爱故乡,把故乡的事物作为安放灵魂的依托,如“在金灿灿的阳光下\脱掉豆荚的外衣\要把自己体内的错误水分一样全部晒干”(《秋天晒太阳的黄豆》)的“黄豆”,“在我眼中她是质朴和美丽的妹妹”(《我爱上了故乡的油菜花》)的“油菜花”,以及“草帽、炊烟、庄稼、瓜田、镢头、土炕、玉米、棒槌声、红蜻蜓、蝉、雪”等普遍的乡村物象,更能体现诗人对故乡的一草一木爱得是那么的真心和深沉。对这些事物的真情表白,他多是进行情景交融的描述,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事物呈现出更加生动传神的美学特征,把事物写得具有人的意识和真情实感。他也对血浓于水的亲人们抒发着涓涓流淌的深情。“当全家人的命运被生活逼得\无路可走爷爷终于举起镢头\在荒凉的黄土坡上\挖出一个金灿灿的日子”(《爷爷和他的镢头》),追忆的是往昔铭刻于心且难以磨灭的苦难经历。“父亲明白\人这辈子和牛一样\身后总有一条鞭子赶着”(《耕田的父亲》),虽然是没有过多渲染和铺垫的朴实叙述,传达的却是深刻的生存哲学和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而出的人生真理。“背筐锄头镰刀\是母亲最好的文具\那清澈嫩绿的禾苗\是母亲最得意的诗篇”(《写诗的母亲》),以此来表现母亲把一生“嫁给土地”而辛勤劳作的命运,潜藏于诗行的是对母亲的爱戴与感恩。当然,赵本余的视野并不局限于狭小的圈子,而是把目光投射向更广阔的地域,对“鸡峰山、西狭、杜甫草堂、裴公湖、泥功山、南河、东罗村、文化广场”等予以关注,呈示当代生活的瞬息万变和乡村的繁荣发展,这也更加贴近他的最真实的“故乡”。

  “场景与过程”一辑收录诗歌42首,“大风刮过山坡”一辑收录诗歌53首,这两辑的诗歌更加贴近诗人的生活细部,更加观照现实生活的肌理,更多的烛照人们的心灵悸动,不仅洞察的视角更加独特,还试图探寻到多条抵达文本主旨和诗人本意的途径,突出体现在“场景与过程”这一部分。“它逃不出自己的世界\我也逃不出自己的世界\看见鱼被玻璃缸笼罩\才发觉自己的一生\也被一种无形的东西笼罩着”(《与一条鱼对视》),在“鱼”与“我”之间找到了诗意的关联,以此阐释人生的现实困境和难以摆脱并逃离的无奈情绪。再如:“早晨还是\树上的风景\下午就成了大地上的垃圾\生活中的大风啊多么强劲\我们要牢牢抓住\这枝叶丰茂的日子”(《一片叶子》),通过“一片叶子”的遭际获取到富有哲理的体认和顿悟,从而明白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珍视来之不易的拥有和幸福感。他还借助“清晨、冬天、黑发、雷雨、牙齿、阳光、卵石、路、秋雨、星星、果树、香烟、夜晚”等意象,隐喻、客观地阐释从生活与场景中得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此外,还以悲悯的情怀,对“收废纸的人”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给予温情的观照:“过秤时你要仔细\不要短斤少两\算账的时候要合理\不能让我吃亏”(《收废纸的人》);也常常截取一段现实场景,给予关切、抚慰,甚至是哀其不幸的同情:“谈到爱情谈到家乡谈到病弱的母亲\靠自己寄款上大学的弟弟时\眼眶才流出纯洁的泪水”(《小姐》),诗人并没有对“小姐”进行严苛的谴责,而是表达了爱莫能助的无奈。在“大风刮过山坡”一辑中,诗人的悲悯情怀更加突出,标注着“陇南日记”的九首诗歌,是诗人的道德、良知和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分别记录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成县8·12特大暴雨、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后,他传送出最真诚的祈祷和祝福,以及亲身经历灾害的担忧和恐惧:“夜晚始终醒着耳朵\担心还有比闪了腰更为巨大的灾难降临”(《我的楼房闪了腰》),更有和受灾群众一同参与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的劳作时,表达着最美好的期盼和憧憬:“期盼每一个汉字,都能成为抵挡洪水的沙袋\期盼着每一句诗行,都能成为长长的大堤\期盼着每一首诗歌,都能成为排山倒海的队伍\期盼着每一位读者,都能伸出双手,都能献一份爱心\都能投身到抗洪救灾的队伍中去\成为一个个坚实的沙袋,成为一堵堵结实的大堤\成为一块砖一片瓦,成为\一个个救民于危难,甚至是舍己救人的英雄”(《诗歌啊!面对灾难你为何显得苍白无力》)。在诗中,诗人发出的呼吁和召唤,可谓振聋发聩!也许这样的诗歌,少了所谓的灵巧、空灵和含蓄,少了一些曲径通幽、余味绵长的艺术效果,却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和呼唤;从博大的爱心和对人类命运关注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诗歌更能体现诗人的品质和人格;在这样的诗歌面前,美好的阳春白雪、风花雪月、美景名胜等都会黯然失色。因此,我为赵本余面对灾难的这种“在场”而点赞!

  从总体上判断,赵本余的诗集《一棵树站在山顶上》,并非是他的全部的诗歌“家产”,而我能论及的仅为其中的极少部分,肯定对原本质量高而由于个人的臆断所忽略的更多。仅此,我也认为这部诗集是有分量的,总体是厚实的,内蕴是丰富的,诗意是丰盈的,多是体现出淳朴而素雅的气息,不失为有内涵有意境有情趣的佳作,并达到了诗歌书写的一种高度,放置在甘肃诗坛的大屏幕上比照,依然会散发出其独有的韵味、亮度和色彩。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2-20 12:08 | 只看该作者
赵本山的亲兄弟。他的诗比中财的诗简洁多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16:01 | 只看该作者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19-12-20 12:08
赵本山的亲兄弟。他的诗比中财的诗简洁多了。

问好,感谢您的关注。祝冬安!
4#
发表于 2019-12-21 09:54 | 只看该作者
为朴实和深挚点赞,在现世,这是很稀罕的东西。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2 10:16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19-12-21 09:54
为朴实和深挚点赞,在现世,这是很稀罕的东西。

感谢月牙版主评阅。祝冬至快乐!
6#
发表于 2019-12-22 21:15 | 只看该作者
“背筐锄头镰刀\是母亲最好的文具\那清澈嫩绿的禾苗\是母亲最得意的诗篇”
这样的诗心是春意盎然的。若换成我,就会变成“那粗硬的稻茬,是母亲艰辛的汗盐”。
7#
发表于 2019-12-23 11:23 | 只看该作者
在刘版的美文中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的诗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有真切的情感,有诗的韵味。
8#
发表于 2019-12-23 16: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19-12-23 16:11 编辑

感觉作者的诗歌,很接地气,也比较朴实。但也略微少了一点点诗歌应有的含蓄。刘版的评,工整而精彩。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08:51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12-22 21:15
“背筐锄头镰刀\是母亲最好的文具\那清澈嫩绿的禾苗\是母亲最得意的诗篇”
这样的诗心是春意盎然的。若换 ...

感谢柳藏版主留评,祝冬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08:52 | 只看该作者
小米 发表于 2019-12-23 11:23
在刘版的美文中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的诗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有真切的情感,有诗的韵味。

问好,感谢您的关注。祝一切如意。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4 08:52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12-23 16:08
感觉作者的诗歌,很接地气,也比较朴实。但也略微少了一点点诗歌应有的含蓄。刘版的评,工整而精彩。

问好。冷版主真是慧眼,指出问题一针见血。祝冬安!
12#
发表于 2019-12-24 11:37 | 只看该作者
没读过作者的诗作,但从刘版的点评中可略窥一斑,有点儿小喜欢。看来刘版之前也写诗的。但凡喜欢码字的都有这样的过程。问候祝福刘版
13#
发表于 2019-12-24 20:33 | 只看该作者
佳作欣赏,问候刘老师。晚上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09:41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9-12-24 11:37
没读过作者的诗作,但从刘版的点评中可略窥一斑,有点儿小喜欢。看来刘版之前也写诗的。但凡喜欢码字的都有 ...

问好老朋友,感谢关注。祝安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09:41 | 只看该作者
何叶叶 发表于 2019-12-24 20:33
佳作欣赏,问候刘老师。晚上好

问好,感谢关注,祝冬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4:14 , Processed in 0.05713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