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46|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倡读经典】人间送小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8 16: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静默的百合 于 2020-1-18 19:16 编辑

  喜欢偷闲来书话版逛,写惯了天马行空的分行文字,对高屋建瓴的书评有着一种莫名敬畏,于是就只默默地看,不怎么发言,想着在这书香气氤氲之地,感受下纯粹的艺术氛围也很不错,就默默地跟着看了几期倡读活动。前几期有时读至会心处倒也有些跃跃欲试的冲动,可是终究还是缺乏必要的灵犀与心灵感应,终没落笔。

  及至这期,看到倡读的主题是汪曾祺先生,想起曾读过他的散文作品《人间草木》,印象颇深,且颇为投缘,便动了不妨试写一下的念头。

  喜欢他的文字,是因为感受到其文字如清风拂面,虽为名家作品,却并不显得高深莫测,相反的,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在《人间草木》里,收录了他笔下的花草虫鱼,旧人旧事,风土人情,旅行见闻种种。字里行间,一种平易温润的情怀充溢其里,真切而美好的人间烟火味道扑面而来。初读只觉清淡,进而觉得亲切馥郁,并有一种难得的雅致与拙朴意趣揉和其里,更难得的是,每每融汇真知灼见与真性情于其中,令文字清远气息余韵袅袅,经久不去,令人难忘。

  譬如,写他记记里孩提时家中那座花园,读来恍若重新邂逅了鲁迅童年的乐园—百草园。在开篇,他这样写道:“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园里什么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祖母的佛堂里那个铜瓶里的花常常是我换新。”“绣球花可由人工着色。在瓶里加一点颜色,它便会吸到花瓣里。”“那棵龙爪槐是我一个人的。我熟悉它的一切好处,知道哪个枝子适合哪种姿势。”景物情怀,自然融和,读之静心神怡,如同穿越时空到了那个花木扶疏的花园深处,看到了一个稚气未脱且有一双亮晶晶的眸子会望着园子里新开的花微笑的男孩正怀擎一大枝磬口檀心的蜡梅花缓步走来……

  写夏天是从夏日常见的花草种种依次铺展开来的,这样,夏天的意味便从这些栩栩如生的花草气息中浮动开来。其中这样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读罢,令人掩卷失笑,真正忍俊不禁。暗想这先生实乃真性情也!明里是在写家乡的栀子花,其实多少也有几分借花自喻的醉翁之意在里面。先生的文字一贯读来岁月静好,波澜不惊,事实上,曾被打成右派,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这样偶然在文中借栀子花语披露出的我行我素,不被世俗眼光左右的真性情,实在难能可贵。

  写山丹丹,说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每长一年,便会多开一朵花。瞧瞧,这才是从生活实践中收获的真知灼见呀。

  说起像雪的花儿,先生这样讲:“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这想法,这比喻又是多么与众不同,充满诗情。

  形容雨后成熟的葡萄好看,是这样:“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磁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最后一句简直颠覆了我辈平常人写字惯常手法与思维,充满孩子气,天真烂漫却又妥贴无比。

  喜欢其中的岁朝清供这篇,反复看了几遍,爱不释手。时下恰是蜡梅绽放时令,读之仿佛嗅到了先生故园里那四株碗口粗,满树繁花的蜡梅清雅香味。在这里,先生得意地说:“我走过很多地方,像我们家那样粗壮的腊梅还没有见过。”还有,看到安徽黟县参观古民居里,有一家的天竹长得好,“结了那么多果子,简直是岂有此理!而且颜色是正红,——一般天竹果都偏一点紫。我驻足看了半天,已经走出门了,又回去看了一会。”哈哈,一个十足童心未泯的老顽童,恨人有、怅己无,羡慕嫉妒恨的可爱模样跃然眼前!

  先生在四方食事里说起自己小说大淖记事里写的蒌蒿之清香,特地在小说后详注蒌蒿形状:“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并特意声明: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是实话,并非故作玄言。这形容新鲜独到,与众不同,让我好一阵悠然神往,这清香味道还可以这么形神兼备地以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气味来摹写出来,简直是神来之思,神来之笔。如此解说清香味者,先生绝对是旷古一人。我在想象先生面带微笑,举箸对着一盘青青的蒌蒿炒肉,由衷吟道“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怡然神态。如此清香可人的时令鲜蔬我所在的中原尚不曾见,平日只能借类似它的茼蒿或茭白代替了。如有机会去先生的家乡,倒是要细细去品尝一番,体会一下那如新涨春水般曼妙滋味。

  从《四方食事》及《肉食者不鄙》中可以看得出来,先生不仅擅品美食,亦擅长亲自下厨烹饪。以介绍狮子头的做法为例,“狮子头是淮安菜。猪肉肥瘦各半,爱吃肥的亦可肥七瘦三,要“细切粗斩”,如石榴米大小(绞肉机绞的肉末不行),荸荠切碎,与肉末同拌,用手抟成招柑大的球,入油锅略炸,至外结薄壳,捞出,放进水锅中,加酱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汤放入深腹大盘。”如此简洁的几行字,将淮扬名菜狮子头的做法完全勾勒了出来,可谓是字字珠玑,尽得精要。

  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先生回忆了自己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及师友印象。其中,重点写了对自己影响巨大的恩师沈从文先生。“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这是他在离开西南联大四十年后,对沈先生及沈先生交往的朋友们的评价,如今,对照先生本人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澹泊自持,乐观温文性格的写照呢?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你说我在做梦吗?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读这节,仿佛有阳光还有淡淡的花草清香正从文字中流淌出来,令人如逢知己,怦然心生无尽暖意和感动:这世上竟还有如此懂花草、爱生活的人呢!在他的笔下,草木有情,仿佛故人;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先生曾为《中国作家》画过一幅画,并题了一首诗。诗云:“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汪曾祺的儿子汪朗为一版再版的《人间草木》写序时,说他父亲“平生不整人”做到了,至于是否做到了“人间送小温”,则需要由读者来判定。这还用置疑吗?从《人间草木》一版再版,足以感受到先生“人间送小温”的系列作品,正广泛而久远地在人间植根发芽呢。

  读完《人间草木》,对汪曾祺先生这首小诗更有了深切的体会。先生一生也曾饱尝世事炎凉,青年时代也曾在挫折困顿中悲观失望过,甚至还一度产生过自杀的想法,但在恩师沈从文的关怀与影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体悟到生活的本质意义。他在写美食的文章中说过:“活着多好啊。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啊!”像这样,心中有真情,触目所及一草一木皆含真情;眼中有爱,眼前所见平凡物事皆自恬淡雍容。喜欢先生作品所臻境界:“人间送小温”,的确,相对于广袤的人间,雪中送炭固然好,却殊为不易;锦上添花于我辈写字的人来说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能达到这“人间送小温”之境已是很好了。先生的散文作品,刷新了我对散文写作思路的认知,期待自己能从这返璞归真、不拘一格还原散文本真之美的佳作中找到自己致力的方向。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1-18 18:05 | 只看该作者
一本书,刷新对散文写作的认知,期待从这返璞归真还原散文本真之美的佳作中,找到自己致力的方向。
可见这本《人间草木》对你的影响之大。

汪曾祺的散文,隽永如茶,我也百读不厌。小暖,恰恰好。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20-1-18 21:03 | 只看该作者
我来了,你不在
和门外的百合小坐
花儿静默,许是只为君开

登堂入室,雅舍溢出幽香
字芬文美酒醇,微醺
携归再尽一樽

点评

这诗行,送给梁实秋,也合适啊。偷笑  发表于 2020-1-19 13:07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20-1-19 11:33 | 只看该作者
写诗的人写起书评也像诗一样排列,汪曾祺的散文就像静默的百合,不声张不大开大合却暗香流动。

点评

淡定,小鸟老师夸的是汪老,百合只是比喻词……  发表于 2020-1-20 07:36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20-1-19 12:29 | 只看该作者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1-18 21:03
我来了,你不在
和门外的百合小坐
花儿静默,许是只为君开

要细细品,不能牛嚼牡丹。。。。。。。。

点评

呵呵,牛嚼比猪拱的好呀,(笑晕……)  发表于 2020-1-19 15:50
笑哭  发表于 2020-1-19 13:08
6#
发表于 2020-1-19 12:37 | 只看该作者
汪曾祺早期的作品用词华丽,华丽的词藻往往容易失真。从人间草木到日常饮食,汪都倾注了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爱。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32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0-1-18 18:05
一本书,刷新对散文写作的认知,期待从这返璞归真还原散文本真之美的佳作中,找到自己致力的方向。
可见这 ...

嗯,喜欢的风格与文字,每读总有收获。谢谢月牙版首阅鼓励,首次在评论版发文,很有些有班门弄斧的忐忑。老师和朋友们不见笑就好,欢迎多批多指导。远握并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34 | 只看该作者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1-18 21:03
我来了,你不在
和门外的百合小坐
花儿静默,许是只为君开

这文笔,这才情,挥笔即成佳章,令人叹服!不多说,上金豆豆支持!

点评

班门弄虎,老师见笑了,呵呵……  发表于 2020-1-20 16:56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37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20-1-19 11:33
写诗的人写起书评也像诗一样排列,汪曾祺的散文就像静默的百合,不声张不大开大合却暗香流动。

这评价太高了,百合愧不敢当。等着欣赏小鸟老师的新作,欢迎多批多指导。远握并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40 | 只看该作者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20-1-19 12:29
要细细品,不能牛嚼牡丹。。。。。。。。

石头老师来了,这批的有点狠了些,上盏香茶……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22:42 | 只看该作者
枕石问天 发表于 2020-1-19 12:37
汪曾祺早期的作品用词华丽,华丽的词藻往往容易失真。从人间草木到日常饮食,汪都倾注了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爱 ...

嗯,的确如此。想起晰子所说,大道至简,这条适合所有人。
12#
发表于 2020-1-20 08:25 | 只看该作者
只有精读过,才能点中穴位,百合此篇就这感觉。
13#
发表于 2020-1-20 09:3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晨恰好无意中读到一个小新闻:南宁的鸳鸯楼。很老了。却因为独特的楼梯设计以及温情的人们将独特的楼梯装扮成了花草的走廊,成了网红打卡地。
再读到百合写汪老《人间草木》,真正感慨。曾经也为这句“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深深感动。
草木之有情,远比人之间。
可见,百合也是性情中人。
感谢支持倡读活动。希望经常看到百合的阅读作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发表于 2020-1-20 10:51 | 只看该作者
百合老师对于汪先生的《人间草木》有自己独特的感悟,阐述得很透彻,很细腻,很生动,文笔很优美。欣赏并学习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 12:00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0-1-20 08:25
只有精读过,才能点中穴位,百合此篇就这感觉。

喜欢的作品,细读总有心动心折之处。粗浅拙字不足以表达所思所感之万一。谢谢小草老师鼓励,远握并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2 20:59 , Processed in 0.096985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