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中国的脊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26 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小鱼 于 2020-2-27 11:51 编辑

        中国的脊梁

        今天,我的城市终于解封了,这是一个月以来,比春节还要高兴的事。我早就说过,中国人是打不倒,压不垮的。

        吃过晚饭,我们全家便迫不及待的走上街去。说不上熙熙攘攘,但也已经是人头攒动了。暖洋洋的风吹得人精神抖擞,在这个城市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了,我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每一条路,熟悉的程度就像是熟悉自己的身体。她的黎明和黄昏,白天和夜晚,甚至任何一个时辰我都能体会出,她的哀伤和高兴,悲愤和幸福。她就像我的器官一样,冷热严寒,疼痛辛酸,我都能感同身受,就像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眷恋。我早已注定,今生今世非她莫属。

        往前走着,霓虹闪烁的光里总有一块地方特别醒目,那上面通红的二十四个大字庄严,肃穆,神圣,凝重。她已经竖立很长时间了,有时正在赶路,匆匆之间一闪而过,有时若有所思,在明亮的光里看到了一行大字。只要我一看见她,心里便不由自主的默念出来。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真诧异,自己并没有刻意的去背诵她,却能信口拈来,一字不差。这些文字好像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并不需要过深的去发掘,只要在某一个瞬间,某一个字的出现,便能引起我的连锁反应,随后的字词语句也跟着一涌而出。似乎几十年来,我的生命就一直在她的指引下,学识渊博也一直遵循着,实践者,完成着。让我紧跟她的脚步,追随她的历程,汇入有生之年的岁月中,我的心肝脾肺肾完全和她融为一体,生死不分了。

        这是为什么?每次我念完总这样问自己。是爱国,还是爱民?是国之精神?还是心心相印?我觉得我好像还没有那么伟大,我的生命还没有升华到如此崇高的地步。并且这二十四个字也并没有刻意要求我,非要如此为祖国去做些什么,况且她也没有沦落到那种“匹夫有责”的地步。是自己多疑还是多虑?还是我自己问心无愧?难不成这几十四个字就这样白白的树在这里,只是为了醒人耳目?难道她就没有一点作用,让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我想是肯定有的,一定有她的价值和意义,一定有她存世的光荣使命。既然这样历历在目,一定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然而,那又是什么呢?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街上虽然人头攒动,但还是行色匆匆。没有人嬉笑,也没有人打闹,凝重就像那二十四个字一样,似乎有深不可测的秘密。我知道,我的祖国正在受难,瘟疫四处蔓延,可以说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永远都在高歌,“前进,前进,前进进!”。这是敢于抗争的人到了民族存亡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如此,这是不灭的中国人的精神,顽强英勇的中国魂。就像红旗为什么是红的一样,有人说那是鲜血染红的,是无数先烈、英雄和自我牺牲战士,为了换来民族解放,为了我们国富民强,为了一个盛世安康的祖国,用流淌的鲜血凝固而成。国旗,国歌,哪一个不是在血海里铸成?为此我由衷的感叹,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也不缺少这样的英雄。张骞十三年凿空西域,踏出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唐玄奘十七年佛国神游,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史可法为国尽忠。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千年不朽的精神,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凝聚成了我们的中华英魂。

        昨天有幸看到了一首诗,是陈先义老先生所作,《我该怎么称谓您呢?》其中有一段。
        “力拔山兮气盖世,
       天欲坠时南山擎。
        一盏仙壶济世悬,
        国有危难立钟鼎。
        为了我们国家的崛起,
        为了伟大民族的复兴,
        你是埋头苦干的战士,
        你是拼命硬干的先锋,
        你是为民请命的贤达,
        你是舍身求法的英雄。”

        知道吗?正是这位老作家,因为炮轰“明星”而遭到热议,热议他的人是因为对“时尚”还有投怀送抱的愿望,觉得他老朽,寡淡,跟不上时代,退化了。然而老先生却慷慨激昂,敢于挑战,敢于向歪风邪气开炮,敢于为正义呐喊,敢于给英雄叫好。可是却在为如何称呼抗击疫情的钟南山而犯难头疼,不知如何开口?真的太难啊!一个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人,披挂上阵,临危受命,试问问,古往今来,谁有这样的魅力?谁有这样的胆量?谁有这样的精神?谁有这样的气魄?我想用英雄这两个字称呼他实在太轻,更不要说什么院士,医生,先锋,那更是轻的太轻。可是用什么好呢?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导师,先烈,指路领航的人。鲁迅先生——我们的精神领袖,一个骨头嘴硬的人,他早就给这样的人赋予了最神圣的称谓:“民族脊梁”。

        当我说出这四个字,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什么样的声音?但我想,喊是一定要喊出来的,不喊,就没有气度,不喊,不足以为英雄高呼;不喊,不显得亢奋,不喊,不足以对英雄致敬。把这四个字我从血海里喷出来,连着我的呼喊,并且在我的呼喊里,我也得到了他们的馈赠。那是精神的馈赠,灵魂的洗礼。她喷涌而出,像滚烫的岩浆,像火山喷发势不可挡,她燃烧在我的躯体上,烧着了我的血肉,烧红了我的骨头。她从我的每一根血管里喷出,完成了我对生命的救赎,让我得以升腾,走在英雄的道路上。迎着光明,向着光明,在辉煌的世界里,燃起我对自由的信仰和希望,燃起我人格的魅力和幻想,催我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国魂。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前进!不畏生死舍身取义英雄。武汉不是正在上演人间奇迹吗?英雄不是正在浴血奋战吗?一批又一批医务者,志愿军,抱着誓死的决心,奋战在抗疫一线,战斗在生死的边缘。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民族脊梁。

        还有你们,我们,共和国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把自己隔离,掩藏在口罩下,我们是不是也该把心掏出来,跟他们站在一起,为他们呐喊助威,为他们振臂高呼,做他们的后盾,做民族的生力军。在这里并不是要你去莽撞,去赴死,他们牺牲自己就是为了保护你们。留下革命的种子,叫你们时刻准备着,冲上去。当他们倒下了,还有你们,当你们倒下了,还有我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这就够了。也许就在明天,也许就在现在,该我上场,轮到我牺牲,铁肩担道义,为国捐躯,我愿意!

        突然想到孔孟儒学,我们的伟大先哲早在两千年多就已经提出“仁,义,礼,智,信”。并且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的“仁”是“大仁”,他的“义”是“大义”,他的“智”是“大智”,他的“信”是“大信”。舍己为人,大公无私,大智若愚,言而有信。这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源泉。

        记得一本书上记载,在联合国总部三楼走廊的一端,挂着一副由美国近代著名画家诺曼·洛克威尔创作的马赛克镶嵌画。在这幅画中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们,他们似乎都在默默地思考着什么。画面上还有一句话:“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翻译为中文就是:“如果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做某件事,就不要对别人做这件事”。简直就是对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翻译。

        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孔孟礼学思想跟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所思考,所探寻,所追求的,早已不谋而合。

        我终于恍然大悟,我之所以每次都可以一字不差的背诵出那二十四个字来,原来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早已渗进了我的骨头里,原来是我的列祖列宗早已为我指明了道路。伴随着我的成长,融进了我的血脉中。这是中华文明艰苦卓绝的历程,是继往开来的中国人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树立的崇高致敬。她指引我们前进,鼓励我们做人,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抬起头,挺起胸,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中国人。

        让我们向伟大的先驱致敬,是他们高举着明灯;让我们向不屈的英雄致敬,是他们在为民请命;向所有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默默无闻的人;向钟南山,向李兰娟,向武汉,向湖北,向全中国;向你向我,哪怕正躲在口罩下,哪怕只说了一声“武汉加油!”,我也要向你致敬。因为你良心未泯,骨气尚存;因为你还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那样我就更加确信,你的骨头里有中国精神,你的血管里有中国英魂,你的身上还有中国人的胆量,那胆量支撑起你铁骨铮铮的——中国脊梁!

        我宣誓:今天你们在前线,我们在后方,明天将轮到我们上战场!战斗到底!视死如归!





2#
发表于 2020-2-26 16:13 | 只看该作者
好消息啊,王小鱼的城市解封了,鱼儿蠢蠢欲出动啦!
3#
发表于 2020-2-26 1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南张礼 于 2020-2-26 16:36 编辑

     王小鱼老师所在的城市解禁了,好啊。我所在的小区,出入每天都还要扫码,到菜市场还要测量体温。好烦人的,其实中国人就爱做面子喊口号。就说昆明,没几个人患病,或者怒江、香格里拉两个地区,没一个人患病,没必要搞得人心慌慌的,还要区别具体的区域,没必要全国一盘棋。该上班的还得上班,该做事的还得做事。
     此次病疫开始(去年12月7日发现)与后期,政府从开始的漠视,到大制作,很让人诧异。(我1月23日到越南玩,还不知道 戴口罩,坐高铁口罩的人也不多,那时知道病疫的人不多,多容易扩散呀,难怪————)
   至于那二十四字口号,我倒也能倒背,满街都是啊,出门就见。
4#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18:56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张礼 发表于 2020-2-26 16:29
王小鱼老师所在的城市解禁了,好啊。我所在的小区,出入每天都还要扫码,到菜市场还要测量体温。好烦 ...

谢谢老师!谨慎是要有,但是不可以紧张,保护自己是对的,有时看到自己生活在干净的空气里,想到武汉,真替他们揪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句心里话,这也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它应该是属于五千年中华文明。“仁义礼智信”早都有,我们只是在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而已,但是,其本质一点也没变。所以说,好的东西是继承来的,我们学习了几十年,也只是在跟着做而已。谢谢老师,问好!问安!
5#
发表于 2020-2-26 20:1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文字透出满满的正能量和号召力,让人热血沸腾。
6#
发表于 2020-2-27 10: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脊梁》由防疫告一段落而所在的城市解封写起,记叙了人们纷纷出户、街上人头攒动的情景,接下来笔锋一转,引出“民族脊梁”的论点,并进行了引证和举例论述,表达了对“中国脊梁”的敬仰和对这种精神的呼吁,以及“战斗到底!视死如归”的宣誓和决心。传递正能量的一篇。拜读。
7#
发表于 2020-2-27 11:34 | 只看该作者
却能信口拈来,一字不差。这些文学好像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这里有个错字,学该是字吧。

文章细致、深刻、有力,传达了一种文化强国的自信力。如同一曲战歌。学习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1:50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20-2-27 11:34
却能信口拈来,一字不差。这些文学好像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这里有个错字,学该是字吧。

文章细 ...

谢谢老师!小鱼祝好!问安!
9#
发表于 2020-2-27 12:47 | 只看该作者
制度自信,大国骄傲,文字豪迈!
10#
发表于 2020-2-28 12:2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好文,周五提读,问好!
11#
发表于 2020-2-29 15:34 | 只看该作者
周六提读,再品问好!多出作品!
12#
发表于 2020-3-1 11:27 | 只看该作者
文中充满了正气,体现了一个国人的担当,佩服,问好!
13#
发表于 2020-3-2 11:07 | 只看该作者
周一提读,品读好文,继续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 17:56 , Processed in 0.13196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