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95|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记忆中的书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21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在长沙这座城市里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其实我对它也并不是很熟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方却没去过,就是城里的地名也记得不多,市内的公交线路大都弄不清楚,如果与某人相约在市区某个地方见面,经常是大费周章,在路上仿佛无头苍蝇一般。不过,有一处所在我却很了解,那就是书店,哪怕就是一个小书店,只要稍有点名气,即使地处城里的某个偏僻的角落也知道,而且多半是那里的常客之一。

      五一路新华书店很早就存在了,当年它是全市最大的书店。那时我还是在外地上高中,一次,父亲带我来到这座城市,特意跑到那里买书。当时正值粉碎“四人帮”不久,全民学习气氛高涨,书籍特别紧俏。那次,我们在书店里转悠了一个小时候后,中途突然一辆平板车满载着一大堆书从仓库里推了出来。仿佛油锅里渗进了水,读者一下沸腾了,疯狂地扑了上去。父亲见状也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前,大家争抢了好一阵子场面才平息下来,那次父亲为我抢到了几本高中辅导教材。出来后他才发现放在内衣口袋里的一百多元钱不见了,想必就是在这次争抢书籍时弄丢的。

      我后来在这座城市上大学并分配在这里工作,五一路新华书店成了我经常光顾之地,那时候是思想学术界的黄金时代,书店里的书籍也鲜明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印象中有两套丛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一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它那红蓝绿书脊的漂亮图书铺在硕大的书桌上和满满插架在书架里,看上去真是蔚为壮观,读者的向学之心瞬间被有效地激起,令我辈心潮澎湃。另一套就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丛书》,那银灰色的封面仿佛预示了其中高端大气的学术思想,在那个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理所当然地也成为了畅销书。在这里不但买了许多好书,也结识了一些同样喜欢读书的朋友。一次,因与一位学建筑的研究生谈论书店里的一本美学著作极为投契,到了吃晚饭的时间,竟强请他去家里吃了一顿晚饭,俩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

      后来在市中心建造的袁家岭新华书店其规模就更大了,书籍的种类也非常多,除了前三层的巨大店面外,四楼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特价区。每到周六和周日,里面可谓是人山人海,就连书店旁的文具店也因此生意好得不得了。在这里我究竟买了多少书已记不清了,反正有很多年手头只要有一点闲钱就基本上花在这里。这里也是文化人扎堆的地方,一次我在一楼的文学柜买了十几本刚由云南人们出版社出版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正捧在手里打算去付款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人,他拦住我,递上了一张名片,介绍自己是本市一家晚报的副刊编辑,然后热情地向我约稿,他大概是被我当时那买书的势头吸引住了吧。

      儿子出生后,经济上变得特别拮据,很少有钱买新书了,不得已我开始常跑新华书店的古旧书店,那时候它坐落在中山路的水风井,正在我上下班的路上,就在到家的前一站。我经常下班后先去书店,然后再走回家。这间书店不大,主要经营传统的中国古籍和相关学术著作,有不少收购来的二手书籍,价格比较便宜。我在这里淘到了不少二手的好书,印象深刻的买了十几套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二十五史,只花了两块钱买了一套品相良好阮元的《经籍篡诂》,以及只花了五块钱买了一套五卷本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当然因为水平不高,也经常有走眼的时候,比如一套品相良好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柳如是别传》,标价只三块钱,我却错过了没买,因为当时还不知道陈寅恪是何许人。后来这间书店迁到了袁家岭新华书店,专门设立了一个古籍部,只是不再经营旧书了。

      一般来说书店老板比较懂书的,其店里的好书也相对多些,不过好书的价格也往往不便宜。但是碰到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民营书店,尽管老板不怎么懂书,店里也可能有不少的好书,读书人往往就在这样的书店里遇到惊喜。一次盛夏的下午,我在八一路上一家叫青山书店里就撞了大运,几十本一套的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崭新的《波斯经典文库》标价竟只有65元,让我当场差不多高兴得晕了过去。我立即买了下来,大热天提着沉甸甸的两捆书辗转在路上,心里就像喝了蜜汁那样甜,浑身充满了力量,颇有点类似当年英国作家兰姆以便宜的价格买了一套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时那副欣喜欲狂的样子。

      八一路袁家岭附近有一家叫星星书店的我过去也常去,书店虽不是很大,但显得很温馨雅致,文史哲书籍比较齐全。这里都是打折书,明码标价,价格也比较便宜,我不善于讨价还价,所以在这里买书感觉很舒服。我曾在这里以三折的价格买了一套《王夫之全集》,更以两折的价格买了一套《蔡元培全集》。与书店员工交往多了,关系也处得很好,老板觉得我比较懂书,常拿着出版社的订单来征求我对书店订书进货的意见。最后那两年在实体书店买书的日子里,我去得最多的就是这家书店,眼看着实体书店越来越经营困难,书店老板娘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也为之黯然神伤,心头格外惆怅。

      最近三、四年,由于交通的原因和网上购书更方便有利,我已经不再去实体书店购书了。这些曾在以往对我如同呼吸般重要的实体书店从生活中渐渐消失,真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网络时代已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书店最终也许只会存在于某些人的记忆之中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3-21 12:50 | 只看该作者
读来颇多共鸣:handshake
每一家书店,每一本书,都是记忆的海里珍珠一样的存在。

现在虽然网购普及,我每次去实体书店,还是会买上一两本。
纵然有一些美好的消逝,无法阻挡。。。。

可惜非首发。感谢你的分享。

点评

谢谢月斑!问好!  发表于 2020-3-21 16:58
3#
发表于 2020-3-21 13:51 | 只看该作者
“正捧在手里打算去付款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人,他拦住我,递上了一张名片,介绍自己是本市一家晚报的副刊编辑,然后热情地向我约稿,他大概是被我当时那买书的势头吸引住了吧。”

——有付出,就有美好的回报
4#
发表于 2020-3-21 14:09 | 只看该作者
与书为伴
气定神闲
5#
发表于 2020-3-21 15:59 | 只看该作者
加上牛老伍,四人帮差一个。

点评

什么差一个呀?打麻将吗?  发表于 2020-3-21 21:24
问好!  发表于 2020-3-21 17:00
6#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16:59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20-3-21 13:51
“正捧在手里打算去付款时,迎面走来一位中年人,他拦住我,递上了一张名片,介绍自己是本市一家晚报的副刊 ...

是啊!可惜我那时没抓住机会。
7#
发表于 2020-3-21 17:49 | 只看该作者
楚云婷 发表于 2020-3-21 16:59
是啊!可惜我那时没抓住机会。

一定是因为谦虚所致
那时候的人们不善于推销自己
8#
发表于 2020-3-21 2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喻芷楚 于 2020-3-21 20:51 编辑

读之有汪老的味道,从叙述从容节奏轻换沉稳中看到一代读书人的经历,图书售卖方式,社会发展演变快节奏,这不仅是书的历史也是人类社会进程的历史,颇要文化价值!欣赏,问好先生!
9#
发表于 2020-3-21 21:0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没豆豆了,还真不好意思来看老乡!
10#
发表于 2020-3-21 21:06 | 只看该作者
新华书店,这对我来说记忆尤为深刻,呵呵,我曾在那里做个“临时工”,那会没有“暑期工”,书店主任是亲戚,就在五一路新华书店做了一个暑假小工。那日子真好,我在文艺柜,顾客不多就自顾自的看书……,
11#
发表于 2020-3-21 21: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真是“他乡”遇故知,楚老师说的几个书店我都很熟悉,看来老师就是个爱书中人!

水风井古旧书店,店面不大,我在那里淘到一套(两本)线装《阅微草堂笔记》,可惜一些残缺,虽然不是孤本,倒也很老旧,有些“年纪”了。现在还宝贝一样放箱子里。:victory:
12#
发表于 2020-3-21 21:2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老师佳作,好像按下了我记忆里的倒带键,往事如昨。现在老了,也不看书了,捐了一些书,留的不多了。

哎,有时候想起来,人生就是一本被打开的书,却只能够往前翻,不能回看。等到前面的谜底揭开,那些后悔、惋惜或者庆幸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这本书越来越薄。到封底也不觉得是遥远的事情了。

欣赏老乡佳作,问好,周末快乐!

点评

再找一个拼桌。  发表于 2020-3-21 22:07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22:19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3-21 20:22
读之有汪老的味道,从叙述从容节奏轻换沉稳中看到一代读书人的经历,图书售卖方式,社会发展演变快节奏,这 ...

问好喻斑!虽读书不多却喜欢买书,回首从前,那些逛书店的日子确实想来就觉得温馨。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22:22 | 只看该作者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3-21 21:06
新华书店,这对我来说记忆尤为深刻,呵呵,我曾在那里做个“临时工”,那会没有“暑期工”,书店主任是亲戚 ...

问好牛老师!原来是老乡啊,我可能在五一路新华书店看见过您,幸会幸会!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1 22:24 | 只看该作者
牛老伍 发表于 2020-3-21 21:15
呵呵,真是“他乡”遇故知,楚老师说的几个书店我都很熟悉,看来老师就是个爱书中人!

水风井 ...

  那个时候新华书店的古旧书店也收购旧书,然后再销售给读者,价格较便宜。有一次下班后我在书店恰好碰到书店刚收购来的一套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十卷本《史记》,品相很好,还未登记造册。我连忙问要多少钱一套,一位店员想了想,回答说只要十元钱。我顿时大喜过望,只是身上只带了五块钱,我求他替我留着,明天一早就来付钱取书,他也答应了下来。 我回家后,设法弄到了十块钱,第二天清晨就跑到书店门口等书店开门。好不容易熬到书店开门营业,结果那个店员告诉我,那套《史记》被定价员标价为二十块钱了。我当时听了感觉如坠冰窟,愤恨不已,最后只得悻悻而去,为此气急败坏了好几天,哈哈!

点评

你那时是经济太紧张了。放现在是多么难得的美事!问好邻居老乡!!(小哥株洲咯)  发表于 2020-3-29 20: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6 13:51 , Processed in 0.08987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