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59|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的小说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4-10 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久以来,关于小说家的成长囿于一种悖论,即是鼓励小说家去深入所谓的“生活“,长期居住在一个工厂或者农村中。以为自己就体验到了真正的生活,就可以写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实这是一种误导。一位小说家能把个人的成长过程表现出来,已经是很有难度的事。因为小说家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惊险,有高山也有泥潭,有一点是肯定的,生活是表现而不是创造,真正的生活是永远不能创造的。

       一个人的小说的成长,从根源上挖掘是一个人精神的成长。从大处说,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可以读出来一个民族的精神成长史。读一个人写的小说,从他的第一篇青涩学笔到后来的“洪钟大吕”,可以从中读到一个作家的艺术个性成长历程,这个成长过程是复杂的,有的人越成长越健硕,有的人越成长越萎靡,或者进而变态。德国的汉学家顾斌对中国的许多小说判断为“很脏”,并不是没有道理。

     小说家终生有一门功课需要进修,这门功课就是从内心无限地追求人性的完善。如果把这个作为写作的终极目标,实际上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因为人性永远无法完善。对于小说家来说要经常进行像鲁迅那样的自我解剖,把自己逼到绝处,这是一般作者所承受不了的。如果要对人性进行解构,小说比散文有更多的优势。对人性进行表面解读,还是深层解读,这是一般作家和优秀作家的一个分界线。

      作家余华说,美国的威廉.福克纳教给了他一手“绝活”,那就是如何展开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可以肯定地说,小说家笔下的人物一定代表了作家的社会价值观,这样的人物心理内存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认知水平。笔者以为小说中的人物心理,不是“由外而内“强加给人物的,而是由小说中的人物由内而外地自由释放出来。

      人物的心理描写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静态的心理描写类似中国的禅宗,是盘腿打坐,一木一精神,一叶一天地。而动态的心理描写则复杂了很多,与人物的环境和情感积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作家既是作家,也是普通人。小说家的外表和大街上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有区别的是胸藏人生和社会的千沟万壑。也许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许多作家在外表大都很有“派“,令人望而敬之,而美国的伟大小说家威廉.福克纳在他所生活的奥克斯福小镇,被人们称作二流子,可见一个小说家的外表是不重要的,内心的容量才是重中之重。一位小说家的内心成长是不动声色的,是外人看不到的,这种强烈的内心矛盾和产生的战争,只有小说家自己知道。小说家非常容易夭折,能长成参天大树属于极少数。

      如何表现人性的深度?我们看欧美电影也可以常常间接感受到,前不久笔者看了电影《角斗士》《吉米的计划》,角斗士并没有杀掉了暴君后自己当皇帝。美丽的吉米发现丈夫还与前妻有来往,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丈夫与前妻复合,这些都是震撼人心的。为什么震撼?因为这些都是平常人做不到的。

     不能说“人性”小说只是属于西方,文学说到底是关心人性,而不是政治性,因为政治性有利益的考量,而人性则包涵着对真善美的无限努力。在小说中只有一种东西,如何把人性写得突出。小说家不可过于迷信自我,但需要肯定自己在写人性方面的努力。

     人性中有美的也有丑的,绝不能回避人性中丑恶的东西。阅读伟大的小说,怎样才能读出水平?即是需要感受到小说中人性的震撼,比如读但丁的《神曲》,如果仅仅从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那就大大降低对作品内在含金量的认识。

      对现实主义小说的理解,不能仅仅看它如何反映了生活现象,还要看它是否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心理世界。在营造小说“内心世界“方面,博尔赫斯做得很好,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与大众公认的现实无关,他写的是“灵魂世界中的现实”。伟大的小说不能以读者的多和少来做唯一的判断标准。

       在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中反思自己的世俗生活和肉体判断是重要的。一个有内心成长的作家,肯定要关注内心世界的关注要超过关注外部世界,有的时候甚至靠着直觉去写作。

      “自我”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笔者认为自我首先应该是追问人类精神王国的通道。“自我“是一种精神,决不是随波逐流社会现象的附着物。作家残雪说:“一个没有自我的平常人,是动物性的人。”确实是这样的。小说中的自我意识越强。小说就越有感染力。一篇小说的自我意识,也绝不是我想写成怎样就写怎样,而是沿着人类文明的向度往前走,让读者读后能感受到自己“人性的软弱”。

      小说需要有逻辑的想象,但想象不是小说的“唯一”元素,很多时候,反而成为小说的敌人。在关于理性和幻想的关系方面,小说家残雪讲过很精彩的话, “一般中国人理解为理性是消灭幻想的,其实作为一个人,高贵的是理性,理性才可以反弹出幻想。”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0-4-10 22:09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有来了,发一个小说创作谈,问候各位
3#
发表于 2020-4-11 08:52 | 只看该作者
王克楠 发表于 2020-4-10 22:09
好久没有来了,发一个小说创作谈,问候各位

欢迎老师回来,先加分,慢读。
4#
发表于 2020-4-11 10:0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有关如何写小说的观点的问题讨论。文理性分析,旁征博引。阐明写小说的内在因素,小说首先是社会的,然后是人性。个人情感个人经历支持个人的人生观,反映周边世界人性的丑与美,以及人物命运。
5#
发表于 2020-4-11 12:19 | 只看该作者
美文欣赏                    
6#
发表于 2020-4-11 13:25 | 只看该作者
大凡优秀的作品,透过纷繁的表象,一定也走向内心,而且能越走越深。
有创作实践打底的理论思考,更接地气。

我很好奇,如果不举《角斗士》《吉米的计划》两部电影的正例,王老师会拿哪些小说来举例?
7#
发表于 2020-4-12 19:02 | 只看该作者
电影的表现手段或许与小说不通。

点评

有些地方是重叠的  发表于 2020-4-23 18:01
8#
发表于 2020-4-13 10:24 | 只看该作者
不懂小说。觉得它首要一点就是,好看。
9#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18:00 | 只看该作者
鲜然 发表于 2020-4-13 10:24
不懂小说。觉得它首要一点就是,好看。

是的,好看是重要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18: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多商榷,多多探讨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18:02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0-4-11 13:25
大凡优秀的作品,透过纷繁的表象,一定也走向内心,而且能越走越深。
有创作实践打底的理论思考,更接地气 ...

我尽量多看一些影片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18:02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0-4-11 10:03
这是个有关如何写小说的观点的问题讨论。文理性分析,旁征博引。阐明写小说的内在因素,小说首先是社会的, ...

其实,不同的作者有自己对小说的理解
13#
发表于 2020-4-25 20:27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是表现而不是创造,真正的生活是永远不能创造的。

一个人的小说的成长,从根源上挖掘是一个人精神的成长。

小说家终生有一门功课需要进修,这门功课就是从内心无限地追求人性的完善。

小说中的人物心理,不是“由外而内“强加给人物的,而是由小说中的人物由内而外地自由释放出来。

小说家的外表和大街上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有区别的是胸藏人生和社会的千沟万壑。……一个小说家的外表是不重要的,内心的容量才是重中之重。

文学说到底是关心人性,而不是政治性,因为政治性有利益的考量,而人性则包涵着对真善美的无限努力。

对现实主义小说的理解,不能仅仅看它如何反映了生活现象,还要看它是否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心理世界。

自我首先应该是追问人类精神王国的通道。“自我“是一种精神,决不是随波逐流社会现象的附着物。

其实作为一个人,高贵的是理性,理性才可以反弹出幻想。


读完《我的小说观》,眉心抽出这些观点,非常欣赏与赞同。为王老师的深邃思想而震撼,隔屏敬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发表于 2020-4-27 08:5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
不太写小说,近年读的也不多。
读老师这篇,很受教。
现在小说作者,特别是短小说作者,真得应该好好读读。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5-8 11:09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20-4-27 08:54
问好老师。
不太写小说,近年读的也不多。
读老师这篇,很受教。

感谢解读,好久没有见了,见字如人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29 07:08 , Processed in 0.05791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