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洋洋洋 于 2020-5-24 11:37 编辑
仰慕柳公 细品《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江雪》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极美、极静,充满暇想和韵味的漂渺画面: 大地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山野无声、人烟绝灭…… 所有的山,都没有了飞鸟;所有的路,都不见人的踪迹。只有一方孤舟在寒江上停留,上有一位渔翁披着蓑衣,戴着笠帽,不怕冰雪侵袭,与严寒抗争,清高孤傲、独自垂钓…… 这幅由《江雪》构画出来的,清丽绝轮的江天雪景组合图成为国人心中一幅永远难忘的图画。 从这首诗中,人们都可以领略到这副江天雪景图极美极静,令人暇想无垠的情趣……,但有谁真正看到过此景呢?想来没有人吧! 在这大雪飞舞,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灭绝的时候,江中还有鱼儿游动,可供凭钓吗 ? 这位渔翁难道真是无米下锅,非得大雪天出来钓鱼充饥吗? 难道身体欠佳的作者还有雅兴,要到这荒芜的山野,顶风冒寒来观景赏雪吗? 如此美诗为何不来自诗仙李白,杜甫等人之手,而偏偏出自仅在人世间生活了47年,仕途极其坎坷的柳宗元之手啊? …… 上学时,我学过、背过此诗, 清楚地记得老师曾说过,这是作者因为改革含冤,被贬官后,仕途不畅,寄情山水,借以言志抒情的,是写意而非写实…… 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作者虚构的一副意景,蕴藏着自己深深的幽怨和抑郁悲愤的政治情愫…… 为何如此, 当然,这得从历史上有名的“永贞革新”和“二王八司马事件”说起。 柳公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王割据,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唐朝中晚期。 805年1月德宗病亡。患病而有志改革的顺宗继位,让重臣王叔文、王伾掌权改革。二王与20岁左右就同年同榜进士及第的柳宗元和刘禹锡这两大才子,志同道合,形成了以王叔文为领袖,以“二王刘柳”为核心,主要以书生为主的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集团。他们实行强硬的革新举措,抑制藩镇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三十来岁的柳公与刘禹锡等,豪情满怀,同宦官、豪族、朋党集团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们是两朵政治新秀 ,大展才华,颁布一系列明赏罚、停苛征、除弊害的政令,数百宫女欢天喜地离宫回家;五妨小儿皆被废止……狠狠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深受百姓欢迎。 史称“市里欢呼”,“人情大悦”。 怎奈国运不好,很短的时间内,国君三易。 同年8月在宦官、藩王,豪族的拥戴下,宪宗即位,明知改革集团极有才能,却深怨他们没有迎奉自己上位,视作异已打击!宦官,潘王,豪族趁机反扑……“永贞革新”仅进行了100多天则夭折。 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们的革新和精神非常可贵,留芳百世。 两王一病亡,一赐死 。 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流放出京城,贬为蛮荒偏远之地的芝麻官“司马”,实如钦犯、罪臣。 因皇帝视为异已,柳公不死也是万幸。他本是京都重臣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墙倒众人推。刚到永州这个极其荒蛮之地,他一家人只能在一座破庙里栖身。生活艰苦异常,环境极其恶劣,未及半载,老母便离开了人世。他也健康严重受损。这对柳宗元的打击特别大,他陷入苦闷与孤愤中。但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迫害不断,骂声不绝。 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贬谪生涯的艰难,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如泰山压顶……, 改革本是利国利民的,改革者没有任何过错。他们却被贬官、赐死、流放荒野,还连累亲属……, 仅三十来岁的他们,仕途上确如大雪封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没有半点出路。 柳公的家庭生活也极端不幸,父亲妻子早逝,老母随他谪贬到此,现也离他而逝,他孤身一人漂流荒野,故乡可望而不可及……, 不管是仕途,还是亲情,都是冰雪严寒,这难熬的千万孤独啊!就是他今后难过的岁月! 对一个才华横溢的改革家来说,其痛苦是难以言喻的。
《江雪》是柳公到永州一年多时的作品。他在诗中运用典型概括,和极其夸张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出一幅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意境幽僻,情调凄寂的严峻画面,营建出了一个极限寒冷和孤独的意境。以此来影射朝廷对改革者的残酷打击迫害和自己正在经历的苦难人生…… 但他却不后悔自己参与改革,不惧政治上的严寒,特意在《江雪》中有意塑造了一个独钓寒江雪的孤傲渔翁来勉励自己: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绝不像严寒低头,绝不向权势屈服……。 在这残酷严峻的政治环境中,他思念着为革新失去性命的两王,思念着贬到荒蛮之地的好友刘禹锡等……,思念着失去的亲人,企盼着君王的醒悟,消除对他莫须有的怨恨,让他有用武之地……, 诗人不是一般的“文人雅士”,而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主张革新的政治家。他的身份、素质、才能……使他很自然地凭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情怀! 如果把《江雪》作为藏头诗来读,就是明明白白的四个大字“千、万、孤、独”。作者是在巧妙的、高明地向天地表白自己作为一个改革家的极端的孤独、冤屈和愤懑啊! 全诗蕴藏着柳公深深的幽怨和抑郁悲愤的政治情愫……,可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自然中的景物,而是政治上的寒冷和严峻啊!是柳公有意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无缥缈,远离尘世的幻想境界! 经过痛苦的磨练和反复的思考,柳公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将斗争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他发表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的多篇文章,笔锋犀利,论证精确,才华横溢,贡献多多… 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曾国藩:柳子厚山水记,似有得于陶渊明冲淡之趣,文景最高,不易及。 毛主席:“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 …… 令人可敬可佩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仅活了四十七年的柳公却交出了如此杰出的人生答卷,令人敬仰钦佩啊! 柳公是一株从京城移到荒峦之地的幽兰,是人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仰慕柳公 细品《江雪》。 但愿天下有才人不再经历柳公的悲催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