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3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银杏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8 2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银杏树


       前几日去饭店吃饭,在停车的马路边居然看到几棵银杏树,盛夏的银杏叶像一件件碧绿的精致的小裙子挂满了枝条,而茁壮的枝干裹满了粗糙的皮,又显现着庄严与深沉。灵秀、庄重成了它矛盾而和谐的独特模样。
  最初认识银杏树,应该回放到几年前北京的街头。可以说,在那之前我的思维库里根本没有这个名字,对它自然一无所知,然而只是那日一见,便生起了亲切,喜欢,不言而喻。我以为这世上所有的树,叶子都会是一种固定的形状,而其存在的本身也只是茫茫天地间一种合理的物象,甚至,它们也仅是人类的点缀。
  怎么会有这样的树叶?这是银杏树最直接俘虏我的地方。而细细端祥,银杏叶的脉络更是打破了我对树叶传统的认知,它不是一条主脉直达叶尖,然后主脉两边分散出若干更细的脉络,银杏叶的整个叶身的脉络有如太阳的光芒从叶柄处自然而规则地发散开来,细而密,显现着一种统一美。如果你再仔细打量,会发现叶子的边缘呈波浪状,而就在叶缘处它们会一分为二,但近叶柄时,又合并为一。这样别具一格的叶子再配上细而长的叶柄,风一吹,婀娜多姿,颇有些垂丝海棠的韵致。
  其实,银杏叶最美的还不仅仅如此,在秋天,对,是在秋天,它用一场无可比拟的黄与大地上嘹亮而高亢的丰收的喜悦一起隆重登场。那一片黄,你躲不开,闪不过,不可抵御就沉醉了其中。我不愿意用金黄去描述它,金,总是与俗气有了染,银杏叶的黄那么干净,那么内敛,多像一位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学者大儒,不招摇,谦恭之中尽是大师风范。
  银杏树,是一株长满了气质的树。
  北京地坛有一条银杏大道,每到秋来,铺天盖地的银杏黄总会引得无数的人前去观赏,我也曾在网上看到有陕西的好友拍过汉中的银杏林,用惊叹毫不为过。最是那厚厚的一地黄,加上满树摇曳的黄,恍如置身世外,“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那黄,明而不亮,鲜而不艳,天地之间变得那么纯粹,又是那么宁静。我一向认为黄这个颜色即便能代表皇权与富贵,但终究有一种世俗的气息是它不可剔除去的,可是没有想到银杏的黄竟然如此大气,带着一种沉着,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我是向往的,热烈地向往能与它耳鬓厮磨一番。
  生活中并不是每一种向往都能如愿以偿,在现实与梦想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缘分。有机会去地坛时,却不是秋天。满树的绿,像英姿勃发的英雄,又如一身正气的学者,原谅我总是在银杏树的身上读出一些矛盾,仿若它的叶子一般,传说其叶缘的分裂与叶柄的合并寓意为阴和阳,生与死及春和秋。这仿佛是一种中国元素,正所谓天地之间分与合并存,阴阳互补,明与暗相辅相陈一般,最有深意的和谐都是在矛盾中才能体现出来吧?
  是的 ,在银杏树的身上笃定是有中国元素的,且并不仅限于此。
  银杏树,还是一株长满了文化的树。
  据记载,银杏树最早出现于三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欧、亚、美,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而只有中国的保存了下来,现在国外的银杏树可以说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所以,就有人说银杏树是中国的国树。银杏树真的是一身古意,它看山河巨变,看春来秋去,看战争与和平,也看日月轮回,这世间还有比银杏树更银杏树的中国味吗?它的身上布满了自然的密码,它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大地上一部无字的史书。
  正因为它具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漫长的生命征程中就衍生出了丰富的传说,以及极富有生活气息的民谚,更有人把银杏树作为一种长寿的象征,虔诚地膜拜着。
  “家中富不富,先看白果树。”“四旁银杏树,等于大金库。”这些来自民间的谚语都预示着银杏树是一种吉祥树,它能给人们带来好运与富贵。在古代,银杏树的核常用来当做交际礼品,宋代诗人张无尽有诗“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诗中叙述的就是下级官吏奉银杏种子为"俾女"献豪门权贵的生动情景。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公孙树,鸭脚树,蒲扇。这些都是各自根据它的寿命以及外形特征所命名,在它的身上,实在是隐含着丰富多彩的故事。
  在浩荡的岁月长河里,银杏树早已不是一棵单纯的树,它更适合成为一种精神图腾,是充满了中国气象的精神图腾。当冰川把地球上的生物一扫而光时,它活了下来。就像代表中国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虽经焚书坑儒,虽也在大汉王庭被“黄老学说”一度重压,虽然孔子游说诸国不被重用,但我们怎么能否认在他死后,儒学,终究散发出了熠熠的光芒,且光芒万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顽强与坚韧是银杏树的性格,也是中国性格。
  千百万年里,银杏树不遗余力地在各种环境中坚韧地生存下来,并且一直在形态上很少变异,又怎么不能说它恰如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古往今来的中国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从诸候割据,外族入侵的分裂的跌宕起伏中,最终形成统一的大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不曾断流的文化。和谐与统一是银杏树的执着,也是中国式执着。
  我慢步走在地坛的银杏大道,听风吹过银杏叶细碎而温柔的声音,在炽热而浮躁的夏日,在它们遮蔽的阴凉中,不得不说我的心里升起了无限的清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情愫,高远而凝重,庞大而深沉。
  当然,我还有一件事是不知道的。不知道史铁生有没有坐在他的轮椅带着他晦涩或是悲情的心绪走过这里,如果来过,他是不是也会沉沦在这些浩荡的中国气象里。他肯定有过一番长久的沉默,然后在“喀喳,喀喳”的轮椅声中舒展开了紧蹙的眉头,带着透过树影的阳光向前走去,他留在身后的脆弱以及泪水被银杏树妥帖收纳。
  不可否认,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一种精神支撑。那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信念。
  银杏树,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没有理由不去喜欢它,抛却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不说,也不去说它的形态之美,就其本身的价值都让人赞叹不已,无论是叶子、木、种子还是花,或食用、或药用、或美容、或净化环境,真是任你蒸、煮、烧、炒,它都义无反顾。这又多像我们仁爱、善良的中国式情怀啊。
  收回这长长的思绪,看眼前,真没想到在这个塞外的小城居然能见到银杏树,这无疑为这座小城添了几分庄重的人文气息,它浓郁的中国元素一定会让这个小城更加美丽动人。
  秋来时,我终于可以亲眼看到那一树典雅而大气的黄色了,真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6-8 22:34 | 只看该作者
引经据典,前世今生。纵横古今,大气磅礴。
好文。
3#
发表于 2020-6-9 08: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成熟的文笔,作者玩过副刊吧。
4#
发表于 2020-6-9 08:54 | 只看该作者
想起了矛盾的白杨树。
拜读。
5#
发表于 2020-6-9 08:59 | 只看该作者
长满气质、长满文化,也长满精神,银杏树在作者笔下意蕴饱满。落笔自然,引述丰满,层层递进,笔法堪比《白杨礼赞》。学习指间年华老师好文,欢迎常来江天赐稿!
6#
发表于 2020-6-9 08:59 | 只看该作者
“满树的绿,像英姿勃发的英雄,又如一身正气的学者,原谅我总是在银杏树的身上读出一些矛盾,仿若它的叶子一般,传说其叶缘的分裂与叶柄的合并寓意为阴和阳,生与死及春和秋。这仿佛是一种中国元素,正所谓天地之间分与合并存,阴阳互补,明与暗相辅相陈一般,最有深意的和谐都是在矛盾中才能体现出来吧?”

银杏树的中国气派被老量充分表现出来了。
7#
发表于 2020-6-9 09:02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养了盆银杏,几年来我对它的爱无法言说。去年年底盆里长了一棵西瓜苗,银杏被它盘了两个月,枯了。难过之极,也百般不舍,一直没有拔掉。沉睡了整整一百天后,前天冒芽了!

收藏此文,闲时玩味。问好!
8#
发表于 2020-6-9 10:3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读来也是赏心悦目的,北京地坛的确有很多银杏树,秋天时候一片金色美极了,结合老师的文章更觉得银杏的可贵,记得有一本书名叫《银杏树下》故事内容忘了,但是书名因为浪漫而美好却记忆犹新。问候指尖。
9#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3 | 只看该作者
孙姜 发表于 2020-6-9 09:02
我家养了盆银杏,几年来我对它的爱无法言说。去年年底盆里长了一棵西瓜苗,银杏被它盘了两个月,枯了。难过 ...

非常感谢阅读与鼓励。银杏树的与众不同,值得被人去喜欢。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4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6-9 10:35
好文章读来也是赏心悦目的,北京地坛的确有很多银杏树,秋天时候一片金色美极了,结合老师的文章更觉得银杏 ...

谢谢版主,祝版主永远美丽。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5 | 只看该作者
孙姜 发表于 2020-6-9 08:59
长满气质、长满文化,也长满精神,银杏树在作者笔下意蕴饱满。落笔自然,引述丰满,层层递进,笔法堪比《白 ...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问安。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5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20-6-9 08:54
想起了矛盾的白杨树。
拜读。

感谢版主,让我飘一会儿。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5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0-6-9 08:33
这是成熟的文笔,作者玩过副刊吧。

我不怎么写副刊文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9:2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6-8 22:34
引经据典,前世今生。纵横古今,大气磅礴。
好文。

谢谢版主肯定,回复有点迟,见谅。

点评

客气啦!  发表于 2020-8-3 23:21
15#
发表于 2020-8-4 16:44 | 只看该作者
写植物的都是好文。也许这是我职业的偏爱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8 01:25 , Processed in 0.0516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