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不如风 于 2020-8-6 08:06 编辑
听雨论坛有个群,大家把我扯了进去。发声的时候很少,偶尔扯两句闲话,也算相安无事。上周,一位加过微信的女教师转发了一条中美博弈的文章,下面有十几个人赞赏,包括她在内。我在文章下留言说,这种求赞赏的方式也叫“臭要饭的“。简单的几个字,就惹来了对方各种“生殖器炖祖宗”的谩骂。似乎还专门写了文章来抨击我的丑陋,那位女教师还特意转发到群里——那真是低估我了,一旦忙起工作来,除了送美酒——就是给我送美女我都不带侧目的,何况是疑似骂我贬我的帖子? 我自然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脆弱,无非是“臭要饭的”这四个字戳破了他的画皮。对自媒体这种路子略知一二:赞赏是需要托儿们转发的,让更多的人看到,期待更多的人打赏。而且,我还知道很多人是形成一个“打赏共赢圈”的,即我写的你来转发,我写的由你转发,彼此带头赞赏,互为响应,群体忽悠。唉,写文章的自媒体是可怜的,不只要动笔,更要动这种脑筋来找托儿、当托儿。当然,如果不是用这种方式,多数自媒体写的两笔烂字儿,估计连人民币的毛边儿都摸不到。 由此想到了郑渊洁批评曹文轩到校园里推广新书的行为,他觉得出版物就应该在书店里销售,刻意推广就成了一种促销活动,这本不该是写作者该做的事。想想,某些国内赫赫有名的大师们都能为钱不要脸了,更遑论那些连自己名字都写不顺溜儿的自媒体! 当然,自媒体还是有贡献的,他们以极其阴暗的心理扯下了不少文化人的遮羞布,增加了点击量的同时也娱乐了大众,于是多少人惊诧——原来那些洒脱孤傲的文人是这个鬼样子的哟!这几日,贺电被撤职了,他的大白话搞笑版《平安经》售价299元,这还在小事,主要是开诵读会并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的文人们——真的是让人连生气的勇气都没有了。但我还能记得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所以我从内心对他们这种无耻的行为——并不太反感,只是觉得特好玩。我不知道每个嘲笑他们的人,是否真的能比他们做得更好,还是尚没有机会像他们那样去做。 有时候,想表现得无耻一些也得有机会的,当然,更需要勇气。 于我来言,身后这座小县城,文人不多,却也接触过不少有勇气的人,也可以说是以小见大,折射出当代文人的涵养和风骨来。 小王姐姐就是其中的一位。高个子、公务员、逢人带笑、一脸阳光的小王姐姐热爱文学,也发表过一些作品,顺利进入了省作协。后来老公说出差,一向简单纯真的她信以为真,约了男友在宾馆开房。结果被老公杀了个回马枪……小王姐姐是一夜成名的。后来,原单位不好意思呆了,她很坦然地换了工作单位,依然乐观坚强。这一回她多了信仰——佛学。一心向暖,经常拿着高价的劣质葡萄酒,逢人便说这是佛家子弟开过光的,买了就是与佛有缘。才女加美女再加上工作单位的人脉关系,小王姐姐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成几百人的群,整日里宣传佛法——买了她们的东西就是与佛有缘,要是不买就是错过了佛缘,佛家只会保佑消费者权益。 到这个小县城后,有一次几个文友坐在同一车,小王姐姐热情地邀我入群。旁边的朋友急忙阻止,警告她别自找麻烦。接着她不死心,又送我一本《了凡四训》。曾国藩的书还是可以看看的。谁知道她回家后就在微信上向我宣扬:这本书是宣传因果的,并给我渲染人世间的报应、前生与今世。我说:“你有信仰我支持,但你不能因此触犯我的信仰,你懂得?”话不投机,她让我把书送别人。我说不行,送人等于替邪教传播,你等着我还你……后来在某一次会议上,我把书带过来,摔在她桌上,前后左右知道原因的文友们憋着不敢乐出声。这一摔,把座位上积年的灰尘都震起老高,也换来了那以后她对我的尊重。 那年,她放生了几只小乌龟,把照片传到群里——这倒也不是坏事,问题是还配了一段文字,说家里有病人的应该多做这种事,这样对病人有好处。我就跳出来问她:“我病了二十年,一直没好,就是因为没和你学佛法吧。你长貂短貂七八件,一身貂皮就是几十条血淋淋生命,你转身放两只小王八,你就成佛了?” 事后我才知道,当天私下找她的有好几个,有人家里的老人正病着,对她的这种话语很不满。但是,在群里当众客观表达的,只有我一个人。 小王姐姐的佛教传销生意做得不错,听说月入不菲。身边有一群忠实会员,皆因此受益。为了事业她也是拼了。有一次她祖父去世,她领着会员们进了病房,拍摄给逝者穿衣。几个人抬胳膊搬腿,硬给逝者摆了个打坐的姿势,她则对着镜头喊:“爷爷身上已经散发出香气,我还看到了佛光了,与佛有缘的人都会看到……” 她没有流泪,但喊得可响可响了。 当天晚上有朋友说,她把这个视频正在各群传发,把大家吓够呛。我说没事儿,文化群她不敢的,我再借她个胆子她也不敢。对付蠢人得有笨招,对付变态的小王姐姐,只有比她更变态。 很多人说我太直了,说我不懂得圆滑,我不过是没有委屈自己的心,活得心安理得罢了。那些以明哲保身作为处世哲学的人啊,也许正是因为你们这样没底线的人太多了,小王姐姐才会一步步堕入魔道——不过,她没疯,一心向佛的人可能会疯,但一心求财的人绝对不会疯。无论怎么作妖,她依然有一群的好朋友,大家对她依然友好,“才女”“美女作家”的光环从来没离开过她。礼崩乐坏的时代,任何人的污点都是可以包容的——当然,心中更会期待着自己的污点也被对方包容。 或者,也只有单纯得像杯清水似的我,才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可饶恕吧。前天,偶然的几个朋友在一起小酌,作协秘书长向一位初识的长者介绍:这位,是我们市发表作品数量最多的人、他是本市三十年来能用写书换来稿费的第二个人、他是一个三观极不正的人,却带出了一群三观极正的学生。 我挺喜欢这个评价的。如果那位转发赞赏的女教师、小王姐姐这样的属于三观正确的人的话,那么,我极乐意处于对立面,遗世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