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9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病房里的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22 1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房里的春天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事是你百般避讳又无法躲避的,比如住院。住院,不仅意味着得承受身体的摧残、精神的煎熬、经济的阵痛、还得忍受病房的混乱。没有人愿意生病,更没人愿意住院。所以,每次进寺庙上香,我都会祈求菩萨保佑全家平安,无病无灾。然而,菩萨要保佑众生,实在太忙了,难免有所疏漏。于是,意外就那么发生了——

  公公摔伤了,大腿粉碎性骨折,需要住院做手术治疗。

  当时,学校刚放暑假,我给女儿制定好假期规划,正准备陪她好好充充电。这一变故,如晴天霹雳,轰一下炸得我们惊惶失措。

  公公七十岁了,是经不住折腾的。这一摔头破血流伤筋断骨已是毁灭性打击,再做一次手术,身体和精神能不能承受?万一手术失败,后果的严重简直不堪设想。但是,公公伤情惨重,加上天气炎热伤口容易感染扩散,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将有生命危险。没得选择,只有马上住院,方是上策。

  按公公的伤情,若术后恢复正常,需半个月才能出院。这期间,得由亲属护理。虽然床前有婆婆操持,但她年事已高,精力有限,许多事还得我们尽力。老公家就两兄弟,他是哥,下面有个弟。小叔子一家远在云南,不可能回来护理;老公要挣钱养家,也不能陪伴左右;只得我作为全家代表,深入病房,和婆婆一起照顾公公。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折磨。

  对于病房,我是非常避讳的。不仅因为它是生与死的驿站,是痛苦的汇聚地,更是我两次与病房亲密接触的后遗症——

  十多年前,父亲身患癌症,住进了市里的中心医院。我从广东赶回家,去医院照顾了他一阵子。那是我第一次进入病房,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住院的艰难。

  医院大楼有些年头了,外墙风化,内墙斑驳,像头负重的老牛,在风雨中承受岁月的鞭打。中心医院是市里惟一的一甲医院,是病患者求生的神祗,像超载的列车,人满为患。病房爆满得走廊上都塞满了床位,密密匝匝的挤着,走路得绷紧肌肉,生怕一放松就绊到了点滴瓶。

  父亲住的五人间,五张床并排着,病床与病床间隔着一个床头柜,距离近得陪护人员晚上加张单人床都难塞进去。病房内没有衣柜、桌子,也没有热水。每次要给父亲洗脸擦身,我都得穿过那战壕一般的走廊,转两个弯,去开水房接水。偌大一层楼,只有两台热水器。遇上人多时,来去一趟,不是错过了拔针,就是耽误了入厕,很是恼火。

  父亲患的是喉癌,与呼吸道疾病患者同房。呼吸道疾病患者都有一个共同毛病,那就是爱咳嗽。咳咳咳,咳咳咳,一屋子咳嗽声,一屋子污浊的废气,病菌无孔不入,令人惶恐不安。病房里没有电视,病人们要么昏睡,要么呻吟,要么叹气,要么望着天花板发呆。他们空洞的眼睛里,被死亡的绝望覆盖着的阴影下,燃烧着的求生欲望令人不敢直视。

  家属们也不好过。他们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一边纠结着费用清单上的数字,一边还得打起精神安抚病人。那时候,农村医保刚刚在小县城施行,报销额度不高,而且医保按片区划分,非对口医院住院报销还得低一档,所以,在中心医院救治的患者,经济压力是很大的。

  父亲因为怕花钱,生了病一直瞒着,直到病入膏肓。等到我们知情,为时已晚,即使放弃对口医院选择了相对报销额度较低的中心医院,还是回天无力。就在那个冬天,父亲的灵魂被寒风托着,悠悠地升上了天国。而他定格在我记忆中的影像,就是病房里的一团浊气。这浊气就像一枚刺青,纹在心上,怎么也洗不去那恶劣的印记。

  几年后的一个秋天,我在广东的一个乡镇,再一次住进了病房。

  跟前次不同,这次是以一位准妈妈的身份住院的。身份不同,视角不同,心情也不同。在那个洋溢着希望与祥和的空间里,妈妈的慈爱和宝宝的纯净,如一盏明灯,照得墙上的霉斑都有了几分喜气。尤其是婴孩响亮的啼哭,更是一曲欢快的生命颂歌,漾起一屋子的温柔余波。

  然而,就在产后第三天,病房闹起了水荒,实行分时段供水。秋天的广东还是比较热的,加上产妇体虚,一动就是满身大汗。想擦身,没水。上完厕所,没水。一股股恶臭从厕所飘出来,连婴儿的奶香也变了味道。

  最令我不满的是医护人员的态度,一个个身上像穿了层淬过冰的防护衣,礼貌、生硬、冷漠、没有一丝温度。在外地人集中的沿海,这些医护人员来自全国各地,人与人之间平时就很疏离,对待患者更是。医生除了查房时象征性地看一看问一问,其它时间基本不显身。若有事去办公室找,她还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好像欠了她的钱不还一样。

  经过了这两次,我对病房,可谓是讳莫如深。哪怕是探望亲戚朋友,也是来去匆匆,不愿久留。但是自己的家人,必须全力以赴,不得不面对,由不得逃避。

  我是公公住院第三天赶去医院的,因为前面有老公打理,我得处理好家务。当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推开病房门时,进入的,却是一间改变我感观的病房。

  公公住的是三人间,宽敞、通风、明亮,毫无压抑之感。当时,正是艳阳高照的盛夏,一身热气,很快被病房的冷气驱散了。病床一字排开,床头靠墙,每张床的床头都有一个柜子,便于存放贵重物品。床头墙上,贴着活动标牌,随时更新病人信息。床头上方,是一个环形的路轨,一方与被子同色的天蓝色床帘保护着床与床之间的私密。床脚是过道,也是病人家属休息的区域,有单人折叠椅、双层杂物柜、还有碗柜。卫生间里,安装有冷热水管和花洒,方便病人和看护的家属洗浴。背投电视机架在墙上,全天侯播放,病人可以随时遥控调换,很是方便。

  医护人员不像高高在上的上帝,也是冷冰冰的机器人。不管是每天的例行查房、问诊还是换药,他们都和和气气的,像家人一样亲切。

  公公的主治医生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姓江,据说是医院骨干,许多疑难手术都由他主刀。江医生风趣幽默,对问题有问必答,很能安抚病人情绪。每天,只要他一进病房,就是满屋笑声,气氛轻松得不像病房。公公原本对手术是很惧怕的,但和江医生沟通后,彻底放下心理包袱,坦然地接受了手术。

  公公本来是个坐不住的人,成天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自是躺不住的。虽然腿上吊着钢板,医生嘱咐那只腿不能弯曲、晃动,但他总是在床上翻来翻去。一天,不小心将尿管翻松脱了,床上打湿了一片。我们非常尴尬,叫来护士姑娘,她们二话不说,麻利地帮公公换了尿管和床单。我难堪地道歉,她们倒不好意思起来,偷偷将我拉到一边,小声嘱咐我不要太在意,给病人增加精神负担。看着跟我侄女一般大小的护士姑娘,我的心里暖暖的,感觉她们就像春天的小燕子一样,给死寂的病房带来了爱的活力。

  病房的另两位病友,都是跟公公相差无几的老人。他们一位是被牛顶到摔伤的,大腿粉碎性骨折。另一位则是为孙子摘李子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脊椎。他们都是在术后康复治疗阶段,身体状除了行动不便,并无其它异常。他们虽然面色因久病而憔悴,精神却很好。

  那位脊椎断裂的老人,我们进院时,手术后已过了半个月,可以拄着拐杖到走㾿活动了,可他不愿意出院。医院催了几次,他都不出院,说要住到能丢掉拐杖走路才出院。在病房里,他跟公公最合得来,两人话特别多。

  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出院,他说,医院里条件好,又有空调开着,比家里方便。还说,关键是医院有医生护士双保险,心里踏实。

  那你就不怕花钱?当着他的面,公公心直口快地问。

  花不了多少,大头医保报销了,自己只花点小钱。他儿子轻松地说。

  其实,费用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结。我知道,现在有医保,住院花不了多少。但是,公公的情况有点复杂。他患有高血压高血糖,而且不是太配合,手术拖了三天才做。听说,血糖高是会抑制伤口恢复的,很有可能导致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这样,无形中,就多增加了一笔费用。住医不比住宾馆,虽然烧的都是钱,但宾馆的消费是透明的、可见的、固定的,而医院却是无形的。

  公公是残疾人,入院时只交了身份证和户口薄,连押金都没交,住了几天院,也不见通知交费。我担心结算时费用坑人,去找护士打印清单,结果只是个笼统的费用表。虽然金额不高,但术前降血压血糖治疗,以及术后一些康复理疗材料都是自费的,我不知道会花多少,心里无比焦躁。

  结果令我很意外,术后第三天,医生就通知公公出院,说他伤口恢复良好,可以回家调养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急得不行,心想会不会是手术出了问题,医院让公公提前出院以推卸责任呢?老公赶紧赶到医院找领导交涉,经检查确认,伤口的确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

  更意外的是,七天后出院,医院一结算,居然只花了四千多块钱。公公听说之后,不敢相信地说,做了那么大个手术捡回一条命,花的钱居然还不及他平时在店里买保健药的多,真是捡大便宜了。公公逢人就说,生了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治疗,国家政策好,处处为老百姓谋福利,花不了几个钱。还说,他们这一代人生在新时代,有个好祖国,比起上一代人,真是太幸福了。

  现在,公公回家一个多月了,恢复得很好,不但没出现我们担心的意外,还时不时的跟老伙计们去街上逛一逛。

  如今,关于病房的记忆已不再是灰色的刺青,而是春天的温暖。我想,医疗是民生之本。医保政策的实施、医疗设施与水平的改善、医疗保障的提升,都是国家繁荣、富强、稳步上升的一个侧影。

  病房里的春天,是祖国稳定发展的春天,也是人民幸福安乐的春天。


评分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8-22 2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莹莹子期 于 2020-8-22 20:02 编辑

及时雨呀及时雨,霜儿真是及时雨,这雨下的真好。落到心里滋润着心田。好文章就是这样如沐春风。病房本来是一个令人生畏忧愁的场所,霜儿用十多年前病房以及医生前后差别写出时代变化,有一种意气风发,旧貌换新颜的气象。读来让人心情澎湃又欣喜异常。但愿祖国越来越强盛,人民的生活比蜜甜!再次抱抱美丽的霜儿。
3#
发表于 2020-8-22 23:48 | 只看该作者
医院的确是一种生死场。即使是家属也都要经历悲欢离合,精神上的感同身受。
常年身处其中的医务人员如果不是从看淡到麻木,那种精神折磨也非常人可以忍受。
因此,病房里能有患者的春天,实属难能可贵。
4#
发表于 2020-8-23 09:39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是病房里的春天!
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彰显了时下医院的新貌,从医院环境、医学设备,到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完全焕然一新,让病人及其家属如沐春风,这是多么好的新景象哟
人说,遇上好的医生,病也好了三分。心情好了,康复更快哟
5#
发表于 2020-8-23 09:42 | 只看该作者
霜儿的切身体会,很多人都会经历。
陪伴病人的过程,事实上就是身心倍受煎熬的过程,从精神到肉体,从物质到经济,还有对某些医护工作者的忌惮,对治疗不确定性的担忧,对未知医药费的恐慌……
但霜儿给了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6#
发表于 2020-8-23 10:31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正能量的作品,讴歌了我们的医保制度,我们的医患关系,我们的医疗条件。用比较法忆苦思甜,霜儿再也不恐惧住院治疗。
7#
发表于 2020-8-23 11:10 | 只看该作者
医院是拷问心灵,拷问亲情,拷问人情的地方。
医院有了春天,是所有情感都被温暖地释放出来了,让人感怀。
8#
发表于 2020-8-23 20:23 | 只看该作者
病房里给人的环境印象是雪白的冷色,白色的大褂,冰冷的器械,来去匆匆的脚步,医者人命关天,压力巨大,患者忧心忡忡,生死未卜,这两个角色似乎常有碰撞,相互不够体谅、不够信任、不够冷静,抛开职业角色,他们又都是谁的儿女,谁的父母,都能体会切肤之痛,懂得别离之痛,去了医院,只能既来之则安之,相信仁者之心,体谅病者焦虑,这样就如霜儿所说“病房的记忆已不再是灰色的刺青,而是春天的温暖”,做一束光,温暖自己,也能照亮周围。
9#
发表于 2020-8-26 14:07 | 只看该作者
春天,是一个季节,也是快乐的心情、和谐的环境、美好的生活。
但愿,春常在
10#
发表于 2020-8-26 19:52 | 只看该作者
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用说,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好文必须撒豆豆。霜儿棒棒的。
11#
发表于 2020-8-27 15:00 | 只看该作者
医保,是民生根本。但同时,也得分医院,有些医院的人心已经黑了。
当然,现在他们是借了疫情的光,都是带光环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6:05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0-8-27 15:00
医保,是民生根本。但同时,也得分医院,有些医院的人心已经黑了。
当然,现在他们是借了疫情的光,都是带 ...

谢谢淡淡老师临帖!其实,现在的医患关系还是很紧张的,作为患者家属,有时真的很无语。但,总的来讲,国家的宏观政策还是好的,像俺这样的小老百姓能进得进医院,也算福分了。当然,地方医疗机构能更人性化就更好了。遥握,问好!
13#
发表于 2020-9-3 18:49 | 只看该作者
病房里的春天,充满温暖!学习了!
14#
发表于 2020-9-4 08:11 | 只看该作者
重庆霜儿 发表于 2020-9-3 16:05
谢谢淡淡老师临帖!其实,现在的医患关系还是很紧张的,作为患者家属,有时真的很无语。但,总的来讲,国 ...

这话对,宏观是正确的。但毕竟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在路上走着,社会资源有限,如果全像高等发达国家那种医疗待遇,那也是不现实的。
15#
发表于 2020-9-7 21:22 | 只看该作者
但愿人常健,春常在,一切都是美美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3 12:51 , Processed in 0.05551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