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礼县雏燕 于 2020-8-31 22:41 编辑
【畅读经典】从“秋水”到“秋波” 文/礼县雏燕
1. 秋波,一词最早词义是秋天的水波。李白有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王勃有佳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把秋天清澈的水韵写绝了。秋水,清澈荡漾,晶莹润微,细波盈盈,借用来比喻眼睛的明媚动人,在汉语言发展中是很自然的事。
秋波在《词林纪事》中作“娇波”。比喻美女的目光犹如秋水一样的清澈明亮。东汉文学家傳毅《舞赋》:“目流睇而横波。”说的是流转的目光。宋代苏轼《百步洪》中有诗句云:“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杜甫的“秋水为神玉为骨”写人的神情也新颖,李贺"一双瞳人剪秋水",袁桷的“望幸眸凝秋水,倚愁眉簇春山。”都很富有创意,都是活用秋水、秋波的比喻义,比喻美女的眼神。女子用眼神向心仪男子传递情意,常是暗送秋波,眉目传情。罗贯中在描写貂蝉与吕布传情,貂蝉眼睛富有魅力。明朝小说家冯梦龙的:“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更形象生动地描述女子暗中眉目传情的细节。
宋代苏轼在《百步洪》里有:“佳人未肯回秋波, 幼舆欲语防飞梭。”南唐李煜 《菩萨蛮》词:“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更富有情趣。
2.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五代·李煜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译文 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响亮的乐曲,因久吹乐器而使夜晚变得寒冷。纤细如玉的手指来回拨弄,丝竹便演奏出新制的乐曲。目光暗暗注视,眼睛里充满着情意。
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欢女爱,马上就使两人的情感谐和一致。但是欢宴结束后,刚才的柔情蜜意马上又成为空虚,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
3. 将“秋波”一词运用到文学作品中的,南唐词人李煜写的不错。
他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风流皇帝,词写得好,用语独具风格,连他同时代和后世的大文豪都公开承认。李煜将“秋波”在填词中运用,还真是一个修辞炼句的天才,特别在词中写女人的目光富有磁性,他很让女性喜欢,因为他那是真很喜欢,不掺和任何杂念的缘故。
他和小周后的恋爱,就很有平民情调。小周后和李煜在一起,使李煜为此神魂颠倒。在花明月暗,轻雾迷蒙的夜晚,小周后手提金缕鞋,只穿着丝袜,悄无声息地来和李煜幽会。两人心音颤颤,每次都恣意尽欢。这和民间情人幽会一模一样。李煜很挚诚地为小周后写下了洋溢真情的三首《菩萨蛮》,其中一首写她的眼神说:“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把小周后的眼睛写得很勾魂摄魄的,李煜把“秋波”比喻也算是恰到好处,他善用“水”创造意象,“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修炼词句堪称大手笔,与最有名的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媲美,李煜的词句足令后人叹为观止。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句中自如地运用了对偶、互文、借代等修辞格,全方位多层次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有比较、有联想、有想像,两句十字,凝练地通过视觉展示出“秋波”的动态美来,“秋波”即"眼色”,都是从客观世界里的眼睛入手,入境入色,细腻无比,去发挥精神世界多维突出表达思想感情,来阐释李煜词句的艺术美。李煜的爱情故事,以音乐为媒,花为媒、月为媒,以词记录下浸透心血与爱情的真情来。
李煜是炼词造句的高手,他的“秋波横欲流”,甚为绝妙。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盈盈如一泓秋水,勾魂摄魄,李煜白描的手法于细微处见真章,以细腻的局部描写勾勒起对整体的遐思,"秋波"比喻美人双目,独领风骚。苏轼的“佳人未肯回秋波”生硬了一些少了温度,朱德润的“两面秋波随彩笔”多了些雕琢,我以为都不及“秋波横欲流”灵动传神,眼波流转之处,女子明眸善睐、热情纯洁之态呼之欲出,有令人销魂蚀骨的风韵。
李煜的“秋波横欲流”,抓住构成身体的特殊器官眼睛,随感官的感知眼睛的形、神、光、动等诱起的喜爱、愉悦等感情,认识直接反映的眼睛的影相及形成的感觉、表象、概念等,集中一切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生起和变化活动的凝聚,这是词人在精神作用下不断洗礼不断锤打在内心深处涅槃的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