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9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浅评袁炳发小小说的精品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1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评袁炳发小小说的精品意识
  ——袁炳发小小说学习心得
  
  (辽宁)青铜器
  
  精品之所以是精品,因为它注重细节,精雕细琢,好中求好,精益求精。袁炳发老师的小小说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精品意识。在我搜集到的袁老师近百篇小小说中,几乎篇篇都是精华,能称得上代表作至少有40篇。难怪有人说袁炳发是具备冲击鲁迅文学奖能力的小小说作家之一。
  不想重复袁炳发的创作简历,但是只要提起《一把炒米》、《身后的人》、《1976年7月28日》、《弯弯的月亮》、《寻找红苹果》、《禀性》、《生命》、《狗》、《男孩和女孩的故事》、《朋友》、《谎言》、《八爷》、《药壶》、《困围》等小小说的名字,袁老师的“金牌作家”称号是名至实归的。
  一篇小小说能否称得上精品,或者是经典作品,甚至更进一步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文学批评家的评论和褒扬是次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读者的认可度。如上所述袁老师的佳作,不仅在我个人初读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再学习了小小说理论界对这些作品的评论,就更加认定这些具有长盛不衰生命力的小小说绝对是精品。汤国基先生把小小说的精品特征概括为:“成功的小小说,能够通过生活中微小的一点,来透视大千世界、复杂人生。或写人、或叙事、或抒情、或喻理,写的虽然都是琐细事情,但却浓缩度高、戏剧性强、冲击力大;在文采方面灵敏新颖、奇巧玲珑,精粹凝重;在以此推及全体方面,如显微镜、望远镜,使读者透过一点而看到一类人、一片情、一个民族、一页历史……”这段论述,说出了小小说佳作的艺术标杆。袁老师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短短几十个字的要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地把自己的小小说作品提高到精品的层面上。
  袁炳发小小说的精品意识表现为:精深和精巧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精深,这是小小说作品内涵与立意上的追求。小小说是立意的艺术,鲁迅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写小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袁老师的创作谈《怀念是一种美好》:“现在有些初学写作的朋友,常常苦于缺少素材和线索,其实,素材与线索常常孕育于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记忆之中。对生活的积累与历练可以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对历史的积淀同时能够创作出有丰富生活底蕴的锦绣文章。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善于搜集、保留对美好生活片段的记忆。不要因为事件小、人物平凡而将之视为过眼云烟。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把炒米》讲述被敌围困七天的三个战士和一把救命的炒米之间的故事,老班长斥骂、殴打小个子战士,把炒米让给大个子吃,掩护他成功突围。文尾“革命烈士刘东生父子之墓”,给了读者巨大的心灵震撼。我初读时泪水夺眶而出的情境,恐怕今生难忘。《一把炒米》发表于1992年《北方文学》笫4期的头题,创该杂志以小小说发头题的先例。《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读者》等十余家杂志转载,陆续被各出版社收入50多种选本。就连网上旷野论坛的“圣经研读”栏目也把《一把炒米》作为基督教徒研读圣经的必读篇目。
  《生命》的故事更有传奇色彩,猎人汤大在被黑熊击倒并即将被吃掉的关头,一个穿红袄红裤的女人的出现,突然给了汤大求生的巨大欲望,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爆发力杀死了黑熊赢得了生命。袁炳发的这类作品中,揭示了男女性爱的深层意识,提高了作品的立意质量。
  袁老师的小小说题材涉及广泛,我总结主要归于四类:第一,坦荡生死,生死阐发着生命的本质;第二,纯朴爱情,爱憎诠释着人情的蕴涵;第三,轮回善恶,善恶辩证了人性的哲理;第四,福祸相因,福祸揭示了命运的真谛。按照这个框架,我把袁炳发老师的近百篇作品进行了分类归纳。我们品读袁炳发老师的小小说,如同寻找矿石中的金子,发现其中蕴含的闪光的东西,或深邃的思想,或智睿的哲理,或惊世的警示。从作品的思想来品评,它就具备了精深的艺术品格,就具备了一种“可重读性”。近一个月来,由于集中学习品读袁炳发小小说,使我下意识地养成了重复品读的习惯。特别是对他的那些精品小小说,虽然我已经读过了一、二遍,但还是会反复再读。这种不自觉的行为,真实地印证了袁老师小小说具有的深度(高度)特征。说它像海,一次潜水无法触底;说它像山,一次攀爬不能登顶。即便能登顶成功,也因为沿途或壮丽或美妙的风光而想再登一次。
  二是精巧,这是小小说构思和艺术手段运用方面的追求。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语)。小小说因其篇幅的限制,叙述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小说是所有文体里面技术含量最高的。精品小小说,就是要长久地把一种植入灵魂的东西写出来,这就必须依靠和讲究技巧,让作家的意图,合理迂回,进入读者的心底,融化在血液里。从艺术上讲,小小说是以小见大,缩龙成寸的艺术,由点到面也是袁炳发小小说的一个特点。袁炳发的很多作品打上了他个人的精巧烙印,特点突出,个性鲜明。
  比如,袁炳发的苇子沟系列小小说,那些浸润着乡土情节的小小说,大部分都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来完成的,没有华丽精美的语句,没有惊险传奇的故事,在朴实无华中娓娓道来,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虽然有时候显得生活无情,但表达出的却是对人生的热爱之情。他的那些具有寓言品质的作品,篇幅微小,情节简单,以小见大,藏而微露,甚至不屑于在故事的层面上去“组织”小小说的构思,他专注于表达的是对生活的看法。
  侯德云小小说讲座专设一节讲述袁炳发的《身后的人》。《身后的人》在众多小小说作品当中,绝对是独特的。“最近,将军总感到他的身后有个人站着,待他回头去看时,这个人又无影无踪了。”从幻影到现实,如同溪水汇入河流,丝毫没有生硬的痕迹。它启发我们,通过描绘水面的反光,可以展示天上的太阳。
  《男孩与女孩的故事》是袁炳发早期的代表作,是典型的“抽象式叙述”。故事主人公没有名字,只用男孩、女孩来代替。故事情节不用许多细节来充填,只保留一种情节的主干做概括叙述,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构成了袁炳发小小说的“寓言”色彩。《狗》是他的“具象式叙述”的代表作。平去进修,怕新婚妻子敏孤独,要来一条小狗给妻作伴。一年后,平回到家时,长大了的黄狗对着他凶恶狂叫。此时平惊异地发现,黄狗对常来他家的朋友辉不咬不叫。于是平与敏离了婚,而敏与辉结了婚。小说对黄狗咬人这一细节作了具体叙述,而敏与辉的私情被省略,该篇的构思方式和叙述方式是传统小小说的典型,体现了小小说的生活化与艺术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我特别仰慕袁炳发的小小说的精品意识,很多读者提到他的作品较少。殊不知写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德国汉学家顾彬说,中国当代作家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不知疲倦,莫言43天就能写成一本好几百页的小说。而德国小说家四、五年写一本,托马斯•曼这样的作家,要写一本800页的小说至少需要800天,再修修改改,三年才能完成。
  树立小小说精品意识,体现的是一种进取精神、一种拼搏精神、一种创新精神。打造精品要求具有永不自满的忘我拼搏,不知疲倦的积极进取,要有打破传统思维、敢于超越前人、勇于标新立异、大胆革新创新的勇气和魄力。作为袁炳发的fans,我们真诚期待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395840100i610.html

[ 本帖最后由 晗妮 于 2010-6-11 12:40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6-11 13: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朋友转的评论。
问好。
3#
发表于 2010-6-11 15:38 | 只看该作者
也来学习了,大家也都读一读。
4#
发表于 2010-6-11 16:50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一读的文章,受益匪浅。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3: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曾经沧海 于 2010-6-11 16:50 发表
很值得一读的文章,受益匪浅。
谢谢支持!!!!!!!!!!!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10-6-11 13:42 发表
学习朋友转的评论。
问好。
谢谢支持!!!!!!!!!!!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3: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满园 于 2010-6-11 15:38 发表
也来学习了,大家也都读一读。
谢谢支持!!!!!!!!!!!
8#
发表于 2010-6-12 14:36 | 只看该作者
也学习了。
9#
发表于 2010-6-12 18: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这样的好文!受益非浅!问好晗妮老师!周末愉快!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8: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10-6-12 14:36 发表
也学习了。
谢谢支持!!!!!!!!!!!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10-6-12 18:40 发表
学习这样的好文!受益非浅!问好晗妮老师!周末愉快!
谢谢支持!!!!!!!!!!!
12#
发表于 2010-6-17 21:2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小小说的精品意识”,真的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问好晗妮!
13#
发表于 2010-6-17 21:4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朋友!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23:09 , Processed in 0.1008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