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78|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仪式话题】谈古论今说仪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8 0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0-9-8 17:28 编辑

谈古论今说仪式
文/草舍煮字


  汉民族的经济以农耕为主,人们主要从事种植和采摘劳作。相对于狩猎和放牧,农耕民族的生活节奏慢,生产的活动也没有狩猎和放牧那么激烈。这就催生了这里的人们温文尔雅的性格,以及人际关系和交往当中的繁文缛节。仪式就是一种突出的表现。
  
  说到仪式就要首先说礼仪。现有礼,后有仪。
  
  礼发源极早。“礼”字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那时的礼是人们祈求鬼神的特定仪式。到了周代的“周公制礼”,则是根据血缘关系和等级身份,分别制定尊卑之间,长幼之间,亲疏之间各自的不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礼的实质是规定等级,与不同等级的人交往要施以相应的礼节,这是礼仪。而在一个集会的庄重场合,人们向尊长施礼的集体活动,就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时至今日,等级仍然是中外组织和稳固社会、团体的重要手段。
  
  周公制礼影响深远,但是在民间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婚礼。西周初年,殷商的礼仪规范被打破,世风日下,民间婚俗混乱不堪。为明德新民,周公亲自制定礼仪。他从影响普遍的婚礼入手,对当时男女交接混乱的状况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其中第七礼——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含有指导新婚夫妇依礼行事的用意。后来成为表示夫妇合房的文雅代用词(情人间是不能用这词的)。由于周公制礼首先从制定婚礼入手,在民间又深入人心,后来人们就把夫妇敦伦戏称为“行周公之礼”了。
  
  到了西汉初年,开国皇帝刘邦没什么文化,一向不喜欢读书人,也讨厌那些斯文的礼节规矩,就把秦朝的那一套礼仪制度一概废除了。这一来却乱了套,因为没有礼仪的约束,那些出身寒微而又自恃有功的大臣们,在朝廷上太随便了,他们大声喧哗,狂呼乱叫,有的人甚至拔出剑来,砍宫殿上的柱子,乱成一团糟,很不成体统。把个庄严神圣的未央宫闹成了梁山泊聚义厅。有个叫叔孙通的儒生看出了刘邦的心思,就对刘邦建议说:“我愿帮助陛下制订朝仪,整顿好朝廷上的秩序。”刘邦勉强同意他试一试。
  
  于是叔孙通召集懂得古代礼仪的鲁国儒生一起来制订朝仪。三叩九拜、山呼万岁的朝拜仪式实施以后,汉高祖十分高兴地说:“今天我才知道做皇帝是这么尊贵啊!”于是他拜叔孙通为奉常,这是专管朝廷礼仪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从此,皇帝有了至高无上的威权,臣子成了皇帝的忠实奴仆,封建社会里君臣之间的一整套礼仪规矩建立起来了。这套礼仪规矩,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实行了两千多年,从形式上巩固了封建制的统治。
  
  由此可见,中国自古是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但是古今礼仪的内涵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古代礼仪的实质是长尊下卑。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很多区分尊卑长幼的礼节淘汰了,但我们的仪式,或者仪式感并不会消亡,现代礼仪是在礼貌平等的基础上施行的,形式也简单得多了。比如人们见面,无论是否相识,点头、微笑、握手、问候,都是表示礼貌的礼仪。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礼仪是温饱满足后的一种精神生活。它能使我们生活中的某时某事不同寻常,值得记忆,而这些礼仪和记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举个寻常的例子。比如你宴请了一次亲友,为了显示隆重,点的菜多了一点,餐后打包回家现在已经成为时尚。这些剩菜北京人叫做“大杂烩”,意思是混杂在一起加热吃;天津人叫做“折箩”,意思是要倒进垃圾箩筐的东西。它们第二顿吃起来风味或许稍差,但比家常便饭还是丰盛一点。
  
  那么,通过什么形式(仪式)让这些剩菜吃起来犹如家宴一样隆重呢?必须精挑细选几个最雅致的盘子,将剩菜仔细分类,美美地摆好,到阳台上掐一段娇嫩的罗勒叶子点缀盘沿。端上去的时候桌上必须铺上很文艺的红色格子小布,餐后水果洗切好装到同样美好的器皿里,筷子和勺子最好是原木的,在碗边摆出看似随意其实凹了老半天的造型。桌上要有插着一支鲜花的花瓶,再有半杯葡萄酒就更好了。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主要不是因为消化,而是要让食物充分经过口腔来感受不同食物各自固有的风味——口感,这是咀嚼食物时所有感受(味道、香气、触觉、声音,以及脆或软或黏或糯或韧的感觉)的总和,比如,周作人就把糕点分为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否则就是粗糙的。——这不是矫情,更不是炫耀(谁会炫耀吃剩菜),繁琐的仪式、精美的食器是对食物的崇拜,和对造物主(生产食物的劳动者)的礼赞,感激他们的辛苦勤劳和精益求精。用餐方式的粗糙,多多少少会给人以文化粗糙、灵魂粗糙的感觉。
  
  有些所谓仪式感就比较矫情了。比如恋爱中的两人,女方要求男方记住各种“重要”的日子,比如女友生日、土洋两个情人节、520、光棍节(其实是商家促销节),比如相识满月、百日或周年,接受表白满月、百日或周年,……这些“特殊”的日子,每个日子都要郑重其事地送给女友一个惊喜礼物,仪式一个都不能少。若是图个趣味也就罢了,女方以此来考验男友的爱情——这就是矫情了。这种所谓仪式感与是否发自内心的爱没有唯一对应关系。试想,单方面的繁琐付出难免有失。反过来,如果男方每次都做到了,但他依然未必是爱,那就是另有所图。而女方却以为真爱,多么可怕!“温存未必就是体贴,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思凝结?”所以,考验在于用心观察细微现象暴露的本质,而不在于毫无逻辑的繁琐仪式。
  
  东拉西扯一篇急就章,就当是说说典故吧。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9-8 08:37 | 只看该作者
拿个板凳坐下,读一读你的东扯西拉。
3#
发表于 2020-9-8 08:42 | 只看该作者
来得巧啊,还有前三排
4#
发表于 2020-9-8 08:48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把仪式的由来说清楚了,涨知识了。
拜读。
5#
发表于 2020-9-8 08:49 | 只看该作者
刘邦这话接地气,简单些,容易学会
仪式,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形式,关键在由表及里,实质是什么。
为了仪式而仪式,盲目跟风,闲的。
内里不纯正,外在再怎么花哨,白搭。
我东拉西扯叨两句
6#
发表于 2020-9-8 09:31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倾慕煮兄的才学渊博,这一篇从古到今融会贯通都讲的通透。俺涨知识了。啥也不说加分,加分,加分点赞。

点评

我和子期一样的思路,一样一样滴!  发表于 2020-9-8 14:06
7#
发表于 2020-9-8 10:22 | 只看该作者
等待吃过饭再来看草舍版主的论道。先把前排占着
8#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1:07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20-9-8 08:37
拿个板凳坐下,读一读你的东扯西拉。

看个热闹                     
9#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1:08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20-9-8 08:48
这篇把仪式的由来说清楚了,涨知识了。
拜读。

记忆不是太深刻了,实际上故事内容丰富得多。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0-9-8 08:49
刘邦这话接地气,简单些,容易学会
仪式,归根到底就是一种形式,关键在由表及里,实质是什么。
为了 ...

刘邦要做的相对不太复杂,大致只需要做庙里泥胎能做的
下面众位臣工辛苦些,但也是荣耀。
你中间三句话是对我文的总结,急就章,当时在大脑里没有组织好这些措辞。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1:14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20-9-8 09:31
一直倾慕煮兄的才学渊博,这一篇从古到今融会贯通都讲的通透。俺涨知识了。啥也不说加分,加分,加分点赞。

侃大山的才学,哈哈。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1:14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0-9-8 10:22
等待吃过饭再来看草舍版主的论道。先把前排占着

草姐多提意见哈。                           
13#
发表于 2020-9-8 14:1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9-8 11:14
草姐多提意见哈。

看完了。还是比草舍的超强大脑惊了一下,这些古人仪式由来,能论得头头是道,俺眼里已经是超能了呢。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4:38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0-9-8 14:10
看完了。还是比草舍的超强大脑惊了一下,这些古人仪式由来,能论得头头是道,俺眼里已经是超能了呢。

史书里记载得要丰富生动得多,我只记得这些。
15#
发表于 2020-9-8 17:05 | 只看该作者
草版虚晃了一枪,之前还说别人把话题都写完了,这就整了一篇这么厚重的来,放眼一瞧全是历史、名人,学识实在是丰厚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20:26 , Processed in 0.05780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