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露华晨珠 于 2020-9-17 17:06 编辑
寄情孤鸿人世觅人生
——苏轼词《卜算子》评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朝臣何正臣等人就苏轼诗文罗织罪状,为其加上了诽谤朝廷的大罪,同年七月,苏轼被捕,投人御史台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因为宋太祖曾定下皇帝不杀朝臣的规矩,这样苏轼才幸免一死。此案十二月结案,之后元丰三年(1080),苏轼出狱被贬为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他初到黄州时,曾经住在定惠院,这首词即作于此时。作者以作诗诽谤新法的罪名被捕人狱,这时刚出狱不久,惊魂未定,心境孤寂。词中反映的正是这种情绪,并抒发了宁愿寂寞也不愿与世俗合污的情怀。
黄州是“乌台诗案”结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一个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 )至元丰五年(1082)期间,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苏轼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片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幅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了一块的明月孤零零地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梢头,计时的漏斗已经流干了,这时人才刚刚能平静下来。作者刚刚遭人诬陷经历过贬滴和离散,从鬼门关检回一条命,现在虽然稍稍安定下来,心情仍不能平静。这里的“人初静”并不是泛指人们,而是在说自己,他眼中的世界此刻是多么不圆满啊!既是缺月,又是疏桐,其暗淡、失落可见;既是漏断,又是人静,则其寂寞、凄清可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样的夜晚有谁能知道我这个幽囚之人正在仿徨,来来去去漂泊的身影仿佛天边缥缈的孤鸿一样。“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作者经常这样称呼滴宦生涯中的自己。在这幽寒的词句中,作者孤苦含冤的形象依稀可见。据史载,苏轼初到黄州时,“郡中无一人识者”,由于当时词人遭遇“亲友至于绝交。疾病连年,人皆相传为已死”(《谢量移汝州表》),其处境的寂寞、艰辛,内心的抑郁、苦闷,可想而知。此时此刻,徘徊于清冷世界中的作者,怀抱着满腹才华和大志,与孤高出世的大雁何其相似!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下片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这也正是大难不死的词人境况的真实写照。苏轼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出狱之后惊惧犹存;继而又来的异乡漂泊贬斥,只能令他更伤神。“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被惊扰而慌乱起飞的孤鸿回头想探望发生了什么,心中的忧恨却没有人能知道。这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种种的隐痛忧思。“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它在一条条夜里寒凉的树枝上掠过却不肯停歇,此时这块水中沙洲也显得非常冷漠了。这两句同是对孤鸿行动的描写,更是词人对自己高洁人格的写照,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已的政治立场,在欧阳修死后,新旧两党虽然都将他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 的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词人在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之后,面对逆境仍然选择自我,这种内心寂寞中依旧长存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出另一种人格境界。
纵观全词,内容上苏轼描写了寒夜里惊飞孤鸿的种种行迹,通过这样的描写,他理出了自己现在的心绪,那就是宁愿引身幽居,也不肯随人俯仰。这种孤高自赏的品格被黄庭坚描述为:“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可见词人奇文奇志的高度无人能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