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人看的儿童电影
——探讨电影《西葫芦的世界》中的几个问题
《西葫芦的世界》无疑是部非常优秀的影片:精良的制作,深刻的主题,有趣味,有思考,有温暖,短短60几分钟的一部动画电影,含载的东西很多,值得去品味咀嚼的东西也很多。另外,作为欧洲电影,有其坚守的艺术气息,异于时下流行的好莱坞风格的娱乐化,商业性倾向,使影片自有一种独到气质。对于愿意静静的观影,观后又愿意思考一些东西的人们,更富有价值感。
影片内容并不复杂,讲了一个叫做西葫芦的小男孩,失手害死了自己的母亲,也使自己成为一名孤儿。他被送往收容院,与其他几位身世各异,但同样孤独的孩子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影片讲得就是这几个孩子日常生活,包括吃饭、睡觉、对话,包括外出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的世界,看似平常却细致入微的生活细节,往往又值得我们成年人去思索。这里不再多说,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应当去看一下这部影片,的确有诸多理由值得一看。
我们这里探讨几个问题如下:
电影为什么要采用“定格动画”这种表达方式呢?所谓“定格”,就是做成一系列定型人偶,依次拍照后形成动画。有点像传统的手绘动画,先画成一个个静态人物形象,而后串连成动画效果。据了解,定格动画的制作成本很高,甚至高于一般的真人电影,而在画面所呈现的美感效果上,又远不如电脑特技的那种动画形式。有点像早年的那种“木偶剧”式的电影,如此费力不讨好,不会只是为着“复古”情调吧?
这里也试着猜想一二。其一,做为一部以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影片,想用真人演员完成导演意图,难度会很大。因为小孩子不会演戏,如若一招一式由大人费力,往往又失了童稚真实。所以不如用泥塑参照生活中的儿童形象,做成一格一格的静图,再变成动画。这样以来,影片内容既保证了生活真实,又贯彻了导演的表现意图。这或许是采取“动画”做电影的重要理由。其二,导演作者用意并不在于外表的“形似”,而力求“神似”,也正是因为形不似,所以人们无意于更多关注外在的东西,而把注意力直指人物内心,来探讨这个特殊“儿童世界”的精神内核。也正基于此,所以导演舍弃电脑特技那些炫目的东西,大家正好静下心来,交流感情与思想。
这部电影到底是给儿童看的,还是给大人看的呢?我觉得后者的意义大于前者。所谓的儿童电影,也就是大人们希望小孩子们看的电影。那么,小孩子喜欢看什么呢?他们往往不太喜欢关注“小孩生活”本身,而对于自身真实生活以外的内容更感兴趣。他们喜欢看动物,看外星人,看些自己所理解的“大人世界”。也就是说,小孩子的眼睛里,他们也很少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包括我们,都对于自己之外的外界更感兴趣。这有一点像鱼在水里游泳,自己一直就在水里游,也就不觉得游泳是件值得关注的事儿,一直就如此,也没必要考虑为什么。再者,电影是都是大人们拍的,拍好的电影,其实还是大人的视角。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也还是大人们希望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身处其中的小孩子们并没有在意,在意的恰是我们大人——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有能力的大人们。据说这部影片在影评网上得分很高,电影节上多揽奖项,这也说明,本影片得到了许多大人们的支持。这不是坏事情,大人们关注孩子世界,其实正是关注我们这个世界的未来。若今天的大人们的世界,需要孩子来关注了,倒是十分悲哀的事情。
影片中的某些内容,算不算是“儿童不宜”?影片中几次出现小孩子对于“男女之事”的讨论,且童言无忌,用词直接。如若家长带孩子看此段,或者老师带孩子看,对于我们中国环境来说,还是觉得尴尬。实际上,认真分析,这个年龄段也正是孩子性意识觉醒的年龄,影片中也有交待,有几个孩子成为孤儿,进入收容院,也或多或少与这方面的事情相关。再者,孤儿的孩子往往有些早熟,从客观现实角度来看,影片表现的这些内容是合理的。提示大人们认识孩子的生理心理过程,也是合理的。另外,影片的结尾,出现了一个摇篮车里的小baby,收容院里的孩子们,有意无意的认识到,“男女之事”也不仅仅是“恶心”的,是“罪恶”的,而正是人类繁衍的必需。如若,与孩子儿童一起观景,家长们应当有合适的引导才好,或者说,某些教育不再于一时一事,而在于平日的潜移默化。
最后,用影片结尾外,孩子们看到baby时,杂七杂八的一些问话作为本文结语,相信只是这些话语已经让我们这些大人们,尤其已经为人父母者低首扪心了。
——你会爱你的孩子吗?
——即使他丑陋?即使他很难闻?即使他哭个不停?即使他尿床?即使他成绩糟糕?即使他很蠢?即使他吃起来像猪?即使他忘了他的名字?还有臭脚?即使他让人受不了,不停地大喊大叫?即使他放屁?即使他在墙上乱涂乱画?即使他想当警察?即使他有一个长颈鹿的脖子?即使他是废物……
不尽言处,大家可以去看电影,应当有自己的答案,相信也会有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