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轻尘逐香 于 2020-12-28 14:53 编辑
宜城鼓乐队赋 文/侯之涛 巍巍锦屏,神韵昂扬;悠悠洛水,蕴育华章。宜城厚典千载,鼓乐铿锵万世。缘古溯远,史悠蕴琅;原始社会,敲击石器,助兴取乐,心怀舒畅;土鼓进步,革鼓飞跃,与舞融汇,精神激昂。鼓声似惊雷,催云布雨;鼓声若奔踢,惊心动魄;鼓声是号角,团结奋进;鼓声若海啸,激情高扬。
宜城鼓乐,源明清之洛阳;东街前辈,拜名师之学艺。代代凝心集气,人人勤学苦练。蕴积前辈之精华,修整当世之粹典,校谱敲韵之精湛,鼓催时代之华章。六代传人张长保,呕心沥血育桃李,言传身教名八方。 宜城鼓乐,百姓自发组织,人们闲情取乐,集体倾情表演,祈福庆典世昌。和谐盛世,锣鼓喧天,惊天震地,群鼓擂响。大鼓咚咚,接雷霆震大地鼓舞士气;大铙仓仓,唤日月祈春秋激荡人心;水镲恰恰,清耳目传悠远绕焕发精神;铜锣哐哐,诉心曲展未来斗志昂扬。鼓槌欢舞,擂动盛世欢歌;铙片张合,撩拨和谐新曲;铜锣催响,铿锵锦绣辉煌。集体舞动,交织共鸣,风格粗狂,气势恢宏,合奏皆欢,相得益彰。
宜城鼓乐,气象万千。鼓点似春雨,润开宜城千里绣;鼓声若蕙风,催醒寿安万顷锦。槌舞擂动,河洛大地千户喜;铙钹喜庆,人间吉祥万家欢。鼓催山欢水笑天地乐,鼓舞团结奋进勇登攀。 【490字】
【图片有李文杰提供】
注: 解放路办事处宜城鼓乐队
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献记载,最早的鼓,是进入陶器时代用陶土烧制的“土鼓”,土鼓标志着农耕文化型舞蹈之开端。从《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鼓舞情贯古今。 鼓的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只知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 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后来,由土鼓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革鼓”,则是鼓与鼓舞的又一次飞跃,还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鼓舞人们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勇于攀登。 鼓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中原地区为代表的北方鼓舞,多是集体表演,风格粗犷,气势恢宏,队形的变化也多。鼓在的形制上,北方多用大鼓,再配十多件大小锣、鼓、铙、镲配合敲打起舞,气势非凡,钹声、鼓声,交织共鸣,相得益彰。 宜阳县城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源于洛阳古城,宜阳县城东街前辈们从洛阳古城拜师学艺,时至今日,已延续六代。 今有大鼓第六代传承人张长保,年龄73岁,家住宜阳县泰山路,组建东街大鼓队已有十数年,在宜阳县城颇有名望,县文化局组织科技扶贫工作队,张长保带头,奔赴各乡镇,言传身教,大鼓弟子桃李遍乡镇,使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