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说,题目是不确切的:我不了解马尔克斯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从记者过渡到专业作家的。我既没有读完马尔克斯的所有作品,也没有读完百度给他的所有简介,这里那里关于作家的片言只语,也不足以让我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在《活着为了讲述》里面,我看到一个令我惊异的马尔克斯!一个极富文学雄心的人,在自我怀疑的青春史上,把记者和作家结合在一起,把两者都做到了极致的辉煌——这不是夸赞,这可能是事实。自传里的他是从发表短篇小说开始进军文坛,然后又以记者身份来夯实文学根基的。
一,
只有举世公认的优秀作品,能够给一个人打上著名作家的烙印。
《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这个作家身上的一个鲜明印章,它是中国当代读者和小说家的必读书。它产生于20世纪,是同时代的领跑者,首屈一指的杰作,却比《堂吉诃德》一类西方名著更引人注目。它独创性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成为一个美妙的文学标签,它的创作手法和人物细节,只要被中国小说家偷过去了,都会被苛刻的评论家看出来。
读《百年孤独》,我是带着猎奇的态度,稍稍求索了一番故事情节,小说语言感觉却是散文化的,抒情的。作为女性读者,我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印象深刻。她们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抵抗虚无的决心,她们自由生活,没有思想,没有原则,女人可以把男人的私生子领进家门,女人也可以一辈子不结婚,丝毫也没有欲望困挠。我凭着一个读者肤浅的感受,以为《百年孤独》中的人物,都没有国家、民族、文化等概念,是不开化的人物,随遇而安的人生。绝对的自由处,所触也只有孤独。这便是我的解题。
你只有早些关注到他的小说索引式的自传读本《活着为了讲述》,才可能对这个作家和他的作品理解得更深刻。
二,
《活着为了讲述》,我读了几十页就放下了。一放就放了三年。他的童年书写,篇幅有点太长了,睡前阅读又没有保证。他的诗意表达和人生智慧,像音乐一般让我处于放松状态,他父母的浪漫爱情,似乎也像一条流不断的河。
我现在读完了这本书,倒开始为此前的欣赏式阅读后悔了。因为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曾综合了解他的终身成就,对他和他的作品没有整体概念。
我要从此校正我的视线,不再采用盲目读书的方法,抓到什么读什么,什么走红读什么,这种当今手机阅读模式下的碎片化阅读,对于我们的认知没有什么提升,只不过是消磨时间罢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打算写一篇书评。于是我开始搜索马尔克斯的资料。网上关于他的作品的资料非常详尽。
我很惊讶自己曾经错过了那么多,比如多次出现在我面前的《枯枝败叶》,《族长的秋天》,《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这些书名都耳熟能详,可是我都无动于衷,没有买回来先睹为快。
我也很惊讶自己曾经遗忘了那么多。我不记得某些书名如雷贯耳的名著是他的,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蓝狗的眼睛》,《番石榴飘香》,这三本书都是我书架上的,可是我没有把它们拢在一块,也没有放在一起来记忆。直到今天,我为写书评而在网上看到作家简介,才把这些知识再次结合起来。
三,
对马尔克斯的伟大名声,我是了解的。对于马尔克斯的流畅文笔,我也是了解的。《活着为了讲述》,就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书名。想想吧,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枯枝败叶》,就预先取过八十多个书名。他是怎样不辞劳苦地对待他的作品的啊,他如果不能够成为伟大作家,那谁又能够呢?
但是记不住他的作品,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禁心生疑问。
现在我知道了,就是因为我没有读过他的《活着为了讲述》,我不知道他青年时期的状态,他的奋斗与挣扎,他的成长与辉煌。
《活着为了讲述》推进到社会叙事的部分,就越来越精彩了。马尔克斯笔下,有形形色色的作家兼记者,而他被杂志发掘出来之后,就成为这些伟大人物口中的“大师”。二十岁左右的他无法反驳,无法像脱衣服一样脱去这些桂冠,因为这些夸奖的彩色衣服不是他自己穿得上和脱得下的。他只能像承受飞雪一样,紧紧绷住自己的神经,紧张地聆听他心目中那些真正大师们的谈话。他们无私的见解、慷慨的帮助,都成为奖掖后学的善举,通过马尔克斯的智慧之眼,而展现出时代伟人群体的生活和思想,通过马尔克斯的巨大成功,折射这个伟人群体所散发的人性光芒和人格魅力。
非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动荡的生活,高效的社交,刻苦的阅读,都是他赖以成长的思想土壤,就是他那个家庭成员过于复杂的家庭对于他的期待,也是他借以生长的情感土壤。他这个家中长子长期成为家里的“救生艇”。
马尔克斯一生,一半时间处于贫困之中,但是他天性乐观地想,写作不需要什么物质条件,他只要活着,就要写作。因此,他毫无障碍地写了一生一世,直到八十岁因病封笔。
四十岁之后,马尔克斯才凭借版税过得富裕一些。
差不多十三年后,《百年孤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发行,途经哥伦比亚时,我在波哥大街头书摊看见多本首版《枯枝败叶》,每本一比索,我能拿多少,就买了多少;此后这版又在拉丁美洲各大书店出现过,被当作古董书卖。两年前,一家英国古董书店出售了一本由我亲笔签名的首版《百年孤独》,售价3000美元。
这些事丝毫没有让我分心,我坚持不懈地经受着新闻业的磨砺。系列报道初获成功,迫使我们去找素材,以飨“欲壑难填”的读者。每天都很紧张,让人几乎坚持不住,找素材、定主题、落笔,还要始终抵御杜撰的诱惑。在《观察家报》不存在疑问:素材就是真相,是唯一真相,不能歪曲。这使我们成天处于不堪承受的紧张状态。何塞•萨尔加尔和我后来紧张惯了,连星期天休息也不让自己放松下来。
四,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陀斯妥耶夫斯基这句颇有些矫情的话,放在马尔克斯身上也是贴切的,只不过,马尔克斯有他自己更有个性的表达。
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国家,马尔克斯仍然勇敢地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他作为一个敢于赴汤蹈火的记者,为社会大众报道真相。他早已成了知名人士。连一个小小旅店的门卫都知道他的大名。但是最后,他被自己的祖国驱逐出境,在欧洲一呆就是近三年。
从他几乎被暗杀的个人遭遇中,我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到一个事实,他知道自己所遭遇的苦难,只是千万个苦难事件中的一件。活着就是奇迹。尽管他有的是才华和名声,但是在一个不准报道真相的国度里,他随时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
海难事件(一艘军舰八名水手失踪)的专题报道(从一九五五年四月五号开始见报),由马尔克斯亲自写了二十篇。这个连续报道惹怒了军方。《观察家报》报社的人都处于危险境地。暗杀很快发生了,幸运的是对手杀错了人,那个替他死掉的人跟他的笔名相近,形象相似:“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都透着加勒比风范。”
暗杀过后是海军高层给报社的抗议信。但是他们报社从上到下都决定抵抗住压力,拖到下一周来最终完成海难事件第二十篇报道。
“自从撰写了海难报道,真真假假的死亡威胁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涌来,朋友们建议我出国避避风头。”
坐在去机场的出租车上,回顾五年来的生活,他“灵光一闪”,向窗外望去,望见心上人像雕塑一样,“仿佛在等一个不会到来的人”。这个场景如梦似幻,浪漫极了,也悲伤极了。但是人的生命力是强大的,而更强大的也许是思想力。马尔克斯的每一段话,都在表达这样的意思。
马尔克斯的小说,如诗如歌,绮丽绚烂,既不是海市蜃楼,也不是遥远想象。他的文学帝国似乎在讲述一个道理:作家的一生是经过选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