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21-2-15 17:21 编辑
忽然之间,一个女诗人又火了——贾浅浅。
这个姑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倒不是我们当真能攀上什么关系,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一百代以上都攀不上亲戚。所以这句话的准确说法是:她是我们看着书长大的。
一九九二年,贾平凹写了一本《废都》,圈子内外的人一下子炸开了。赞誉者说这是一本奇书,当代《金瓶梅》之类的,也获了几个老外的奖项,季羡林当时的评价就很高。可诋毁者还是占据多数,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相当多的吊人胃口(此处省略多少多少字)的色情描写,更主要他把当时那一拨按理说是文化精英阶层的人写的一无是处,文本当中的糜烂颓废荒淫像一个个发霉的病菌在那个老去的旧都里如鬼魅随行,无论是对于一般人的视觉冲击还是价值判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时间不久,这本书停版了,当然后期还是得以重新出版,成了畅销书。
我无意再次评判这本书,只看到一个事实,此后贾平凹火了——大火。之前他写过的商州系列小说散文很唯美,很中国,也有称他为“鬼才”的,圈子内评价很高,但是毕竟只有小众知道而已,与大众无缘。可《废都》之后,他就是公众人物了,附带价值体现不可同日而语,连他的毛笔字都开始能卖钱而且是高价了。那时候,我买的是第一版《废都》,随后因为好奇,还买了一本关于贾平凹的书,也就是某个杂志社哟呵了一拨人写了一些关于他的文章,然后编了一个合集,集子的名字叫做《多色贾平凹》,算是全面立体地介绍了贾平凹,自然包括他的家庭。他那个时候的妻子叫韩俊芳——现在不是,他的女儿叫贾浅浅——当然现在还是,当时不过三四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她是我看着长大的。
还是不准确,毕竟只看到她的小时候,几年之后,连他爹的东西我都不怎么看了,知道他出了一本《秦腔》,得了茅盾文学奖,前几年一本散文集子《且在独行》也算热销,翻起来和当下的鸡汤没什么差别,曾经的锋芒还是很合时宜地缩了回去,老态已现,去年他写了一本《暂坐》,基本上就没看了。一个作家可能会写出好东西,但不可能因为写过一点好东西就永远会写出好东西,那是一种强人所难。好的作品落户于某个作家,有时候也是一种缘分甚至是一种巧合。这个巧合是建立在作家有能力把作品推介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前提上的,否则就会胎死腹中,这个时候,作家出名很重要。
张爱玲成天惦记着成名要趁早,二十来岁在上海还真就出名了,不过那个出名只是保障了她的书能卖掉可以自食其力而已。她真正地成名是因为九十年代之后,夏志清给予她极高的评价才使得她走进了一般大众的视野。甚至她的成名多多少少与她的李鸿章后人身份,以及与胡兰成短期内妻子身份也是有一些关系的,毕竟胡兰成这个人太复杂了。真正读过张爱玲大量作品的人并不多,对张爱玲那种慵懒随意地透过文字对于人性深刻揭示的天才有所体悟的也不多,无非是什么“人生是一件华美的睡袍,里面全是虱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类的片断言论,偶尔借用一些,瞬间就能包装个文艺青年。
作家不一定是靠作品出名的。还是张爱玲的话,成名是靠意外。
但是,作家需要出名,作品需要作家出名。
贾平凹的意外就是《废都》,他是通过《废都》走出商州和陕西的,出名之后,他不管写什么,只要他愿意传播渠道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是不是达到或者超过之前他的水平一来没有人感兴趣,二来也没有几个愣头青说他的不是。说到底,文学也只是一个商品,有“名作家”的品牌保证,商品的销路自然畅通无阻。其实还不止这些,更多的名利也会蜂拥而至,这个“主席”那个“会长”的头衔不会少。作家很轻松地从社会的观察者、体验者、批评者、思想者慢慢转变成了领域内的主宰者、掌控者、评判者——名副其实的既得利益者,还会泽被他人,包括女儿贾浅浅的成长,以及本次事件的发酵,与他圈子内的顶级身份是有关联的。人们不全是和她的诗歌掐架,主要是和作者尤其是作者背后的身份在掐。每天诗歌出了那么多,普通观众看过几首?文学青年数以万计,三十来岁的作家能说出几个名字?很少的。
本人不懂现代诗歌,完整的一首都背不出来。倒不是没看过,也看过一些,国内的什么顾城、北岛、舒婷、芒克、食指、海子的,港台的什么痖弦、郑愁予、余光中,国外的什么拜伦、雪莱、济慈、艾略特、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叶芝、庞德、里尔克什么的,都泛泛地翻过,但是一看就冲瞌睡,只记得零星的三两个句子,即便有时候还是为了装大尾巴狼现学现卖,过后还是会忘记,看来囫囵吞枣的人是读不出诗歌的。所以,我没有资格评判诗歌的好坏。包括贾浅浅的诗歌,我没有什么好坏的界定,的确,网传的那几首看起来很辣眼,我也不认为是好东西。但是,从常理上来讲,我相信这不是她的全部作品。一个有着良好家学熏陶的专业人士不大可能老盯着下三路来写诗。更大的可能是网上挑选的恰恰就是这些能让人引起“公愤”的诗歌,让人读过觉得自己也行啊,这不就是把一句话拆分成几句话吗?有什么呢?为什么会是她?哦!她有一个著名的爹,我们不行是因为我们没有著名的爹。于是心里不平衡了,声讨者越来越多,发酵成一个文化事件。网友是畅快了,但是忽略了就是这样推波助澜,一夜之间,贾浅浅成了顶级流量明星——她终于出名了。
依然是意外?说不准,贾浅浅学的应该就是传媒专业。当年的于丹教的就是传媒,当年她更火。
余秀华的诗歌真不差的,天赋在那儿摆着,可她最终的出名靠的是什么?诗刊主编大力推介都不行,还不如她一句“跑遍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赵丽华、车延高的走红都是与诗歌至少说诗歌内容关联并不大,这是传媒时代的特征或者是病症。
我当然没有阴暗到认为这是贾浅浅自导自演的事件,但是,事实却是,她可能写了一大堆中规中矩甚至是颇有才情的诗歌,即便她有一个著名的爹助演都不能把她锻造成名人,几个描写排泄物的词语却让她家喻户晓。
贾平凹是主观推手还是无故躺枪我们不清楚,也不可能清楚,因为,网上的评判包括攻击是把他父女二人打包批判的,并且传播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应运而生——“作二代”。富二代官二代我们听得多,像这个情况,我们觉得用“文二代”比较中性一些,弄一个“作二代”况味就不同了,因为这个“作”字批评性很强。贾平凹会不会影影绰绰地想起九二年自己《废都》刚出的那种情形?也许一直研究爹的贾浅浅也会想到那个多色的贾平凹当年的际遇——我现在忽然觉得,为什么当年那本集子叫《多色贾平凹》而不是叫《多彩贾平凹》,莫非也有传媒的因素在内?
也许,他们不屑于这样的心机,其实,即便有此心机也不是什么坏事。文学有时候是很吊诡的,没有个固定的标准,一方面好坏难以界定,另一方面也就给评判者提供了发散的空间,公婆都能说自己的道理,也许吵吵就红了。我们一直说李白杜甫是双子星座,可偏偏就有不少人不这么认为,眼睛往上一点的人喜欢李白,说李白好;眼睛往下一点的喜欢杜甫,说杜甫比李白好,杜甫自己也这么认为的。这样也行,至少把他俩放在同一个位置来看的。可何兆武先生讲,如果把是个分四个层次的话,他俩都不行,李商隐的一些诗歌才是顶级的。何先生的学术修为就在那儿,你不一定认同他的评判,但是他也不会是随口一说,他有自己的标准。既然老老实实写走不通,意外才行,那么要想取得所谓的成功,另辟蹊径搞点小意外,不是什么大逆不道。
只不过,捷径是走通了,然后就应该拨乱反正了。贾平凹不会再写《废都》第二,贾浅浅也不会再晒那些不洁的诗歌,他们都会终究回归主流。毕竟流量明星可以保一时风光,终不会长久,要想撑得下去还是靠实力。贾平凹的实力在那儿,她姑娘究竟行不行,还得看以后的发展。真要是登堂入室,也是好事一件,没准多几个文二代要好过多几个富二代或者官二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