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请用乡音阅读这本诗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28 2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21-3-29 07:40 编辑

请用乡音阅读这本诗集


  又是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的三月,诗人们都会去到武汉赏樱花,然后道一声珍重下江南。只有我站在断桥上东望宜昌码头: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这极目远望,目光所到处有知音琴台、鹦鹉洲,黄鹤楼。我发现,我就是当年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黄鹤,如今即将往返湖北。

  我往返是为寻找遗落在老家里的一本年轻诗集,把它交家乡文联保存。回去后见到文联主席,他给了我他的诗集,让写点文字。

  他叫宋发刚,笔名格杉,诗集名《故乡的词语》。

  故乡的词语,如此亲切,如此温暖,尤其是对我这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站在生养的土地上听着用他用纯正的乡音读出这五个字,我的心情是格外的激动和复杂。

  诗在阅读时需要朗诵或是歌吟才会优美,才叫做诗歌。文学是不分国籍的,是面向世界的。中国的母语是汉语,语音是普通话,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文化璀璨960万平方公里,人们的肤色一样,使用的文字一样,除了对外地人交流用普通话外(普通话也是方音的一种),乡音是每个人最珍爱、最熟悉、最喜欢、最常用的声音。

  《故乡的词语》就是一本最适合用各地乡音阅读的一本诗集。因为能用各种乡音阅读,因此,这是一本适合人人都拥有,人人都喜欢的诗集,不管你识不识字,喜不喜欢诗歌都没有关系,只要你喜欢你的故乡,喜欢你熟悉的乡音,喜欢你的乡亲和乡邻,你就会没有任何理由地喜欢上这本诗集。

  故乡是每一个人生命的源头,也是心灵最后的归宿,词语是每一个人活着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必不可少的生存工具。故乡的词语,简化而言就是乡愁。中国人的乡愁我们是熟悉的,从历朝历代文人们浩繁的作品里,从一年一度的春运里都能真切地感受和体验到。《故乡的词语》这本诗集里130多首诗歌,虽然大多数写的都是宜昌的山水和人文,更是以诗人的出生地秭归县和生活地远安县为多,但这并不影响宜昌籍以外的读者去阅读和爱上这本诗集。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华夏儿女的老家都在中国。就像莫言的高密、贾平凹的棣花镇、余秀华的横店村之于世界是一样的。有所区别的是,每个作家、诗人们因为自身的经历不一样,所以,他笔下的故乡跟乡愁的情愫也会不一样,就像另一位宜昌籍诗人毛子说的:我的乡愁和你们不同。宋发刚笔下的故乡和乡愁的情愫也是和其他诗人不一样的。

  宋发刚是宜昌秭归人,跟屈原是真正的老乡。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以说,他才是中国诗歌真正的后裔。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求索找到真理,为了国家兴旺,人民安康,他一个人孤独的在路上走着。只可惜,一个男人生的再伟大,若生不逢时,遇不到良君,他的伟大也是无用武之地的。《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话固然很哲学,但也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的,就像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一个热爱兰草如热爱生命,众人皆醉唯他独醒的高洁诗人和政治家,面对他心爱的国家和人民,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他是没法做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所以,他只能选择流浪和死。可流浪只能让他更加绝望,而死却可以让他找祖国和美。虽然他对君王已经彻底绝望了,更不忍目睹百姓生活的灾难,但他内心里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仍旧是初心不变的,流浪了这么久,最终选择死,依旧没舍得离开祖国。他的死成就了一个节日,成就了一条汨罗江。

  宋发刚15岁离开秭归开始漂泊,他当年出走和屈原当年出走的社会状态和自身原因虽然都不一样,但心境是一样的,最终的思想也是一样的——屈原没有走出楚国,宋发刚没有走出宜昌。他们不是走不出家乡,而是他们爱脚下这片土地爱得太深沉。但宋发刚比屈原要幸运,他求索多年终于如愿以偿。要知道一个地方的前世和今生,还有来世/必须在这里扎下根来,结婚生子/于是,一个蚕娘进了我的思想,做了我的新娘。(《荷花之恋》

这几句诗我认为是宋发刚所有诗歌中最经典的句子,经典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尤其是要知道一个地方的前世和今生,还有来世/必须在这里扎下根来,结婚生子

宋发刚的诗不难理解,每一首都很通俗,平易近人,不管是懂诗还是不懂诗的人,除了特别地方私人化的句子不易理解外,其他的一读就很容易理解,并生出亲切感,有许多还能引起共鸣,就像上面这几句,仔细想,说的就是我们每一个成了家的人,不管你来自哪里,祖籍哪里,一旦你在一个地方结婚生子安了家,这个地方就成了你真正的永久故乡,你会对它特别的熟悉特别的亲切特别的爱。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方称得上是真正的伟大诗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是严肃的,更是活泼的,尤其是现代诗,它以它最浓缩、最精髓的少许文字,把一个散文家、小说家要用千字万字才能讲清楚的事物不仅说清楚了,语言说得还如此的优美生香,这就是生活里的艺术。一件艺术品呈现在观众眼前是静止的,但欣赏它的人们在各抒己见,它就变成了液体在地上流动。诗歌即是艺术,浓缩精髓是它的严肃,优美流动是它的活泼。严肃都是一样的,活泼则是多样性的。

  还是说《荷花之恋》节选的这几句。对于陌生或不太熟悉诗人的读者,想必,在理解他这几句诗时,一定会认为他是诗人的浪漫在幻想里书写,尤其是一个蚕娘进了我的思想,做了我的新娘这里的思想和后面的新娘,相信所有不熟悉他的读者都会一致地肯定这个新娘同戴望舒《雨巷》里的丁香姑娘是一样的,是他在脑海里虚拟出来的新娘,而非现实中的新娘。读者这样理解一点儿都没有错。但是,我们都晓得有一个成语叫梦想成真,还有,一样东西的所得,必先有其想,后才有其成。对于熟悉诗人的读者,好比我,就知道,他这个从思想里冒出来的新娘,如今就是现实里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她也是一个诗人。更让读者震惊的是,这个新娘就是荷花镇的姑娘,也就是今天的嫘祖镇,蚕娘嫘祖的家乡。

  当我这样解释后,相信读者会重新来阅读他的这首诗乃至这本诗集,以及,对他的诗歌来个重新的剖析和深度的思考与认知,来揣测出他离开秭归来到远安的真正目的,来了解他的人生,以及,思考我为什么说阅读这本诗集一定要用乡音。还有一个最为重点的,就是这本诗集的总名字,诗人为什么要用《故乡的词语》。

  美是用眼睛发现后认真欣赏的,比用眼睛发现欣赏更美的是从思想里流出来的臆想,就跟戴望舒《雨巷》里的丁香姑娘一样,明知道她不存在,但她却在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是真实存在的;就跟我还未解释《荷花之恋》前,荷花镇里的蚕娘是诗人宋发刚的新娘一样,相信你们的心里也一定有了这么一个美丽、年轻、聪颖、智慧的蚕娘成了你的新娘;《红楼梦》里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也是虚拟的,但她在人们的心里已经真实存在了。不管是丁香姑娘,还是林黛玉,最终给人们还是遗憾的——梦醒了,她们不存在。但宋发刚诗歌里的荷花镇里的蚕娘成了他的新娘是真实的,他的女人我见过,很美,很贤惠,细高的个子,说话的声调柔声细语,像春天里白云的柔,像蓝天秋湖里水的软,而且比他还要会写诗,喜欢在春天里去到桑树林里用纤纤玉指采摘鲜嫩的桑叶养养蚕。所以说,宋发刚的这首《荷花之恋》里的蚕娘填补了戴望舒《雨巷》里的丁香和曹雪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安抚了中国所有男人心里的遗憾。如果你们想看一看这个蚕娘的年轻美丽贤惠和智慧,来远安不会失望,大街小巷、田埂地头、山岗河埠,青石桥上,桑树林里,到处都是。当然,你也一定有可能遇见他诗歌里的这个美丽蚕娘。你不必担心或纠结他诗歌里的另一说辞:也叫荷花的乡镇,嵌在西陵山脉中并没有荷花/只有古桑和雕像,给外乡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所有的情节都已模糊。”(《荷花之恋》)如今的荷花镇改名叫嫘祖镇,不仅有大面积的荷花,那些已经模糊的情节也都清晰了,你来到后,定都能找到。

  一个人离开故乡四处漂泊,几乎都离不开两个相同的主题,一个是理想,一个是爱情。作为一个媒体新闻者,一个诗人,一个纯粹的诗人更是如此。相比有许多个故乡的诗人而言,宋发刚是幸福的,他只有两个故乡,就像只有两个他最深爱的女人一样,而这两个女人虽然不在一个村庄里,但隔得很近,操着同一种乡音,都是那么的甜美、善良智慧,都给了他生命,成就了他人生理想。

  《故乡的词语》这本诗集里有130多首诗歌,分为四辑:故乡词语、风景斑斓、时光深处、视觉物语,被我说成是人生四季。故乡词语记录的是他的生养之地秭归的人情与物事;风景斑斓写的是他生活之地远安的山山水水;时光深处收录的是他一个人的点滴思想;视觉物语记载的是楚国历史的真、现代人间的情。我在这篇文章里只引用了《荷花之恋》其中的一小节,没有引用其他诗作,这不是说他的其他作品不好,而是题目我已经点亮了中心,这是一本需要用你的乡音来阅读的诗集,我若引用得多了,又不懂你的乡音,会让你急不可待地想得到这本诗集,想知道从屈原故里走进嫘祖故里的男诗人,和嫘祖蚕娘发生了哪些故事,毕竟,《山楂树之恋》的爱情也是发生在这里,才有了美丽远安,村村诗画。美丽是蚕娘赋予的,诗画必须要从屈原故里走来一位诗人和蚕娘发生爱情并诞下结晶。

  慢慢走,欣赏吧。所以,读者在阅读我的这篇文章时,更多的是想阅读这本诗集里的作品,而且一定要用乡音读,于是,我只好吝啬一些,不让诗歌过多地在这里展现,这样吊你们的胃口,虽说是故意,但绝对很真诚,其中道理,正如读一首高深的诗一样,需要你慢慢的绞尽心思去领悟方才有味。

              202132728 远安 鸣凤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3-29 08:58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好。先留记号,等会阅读。
3#
发表于 2021-3-29 09:46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是对宋发刚的诗集《故乡的词语》的评论文章,不仅对作者的生活环境进行了介绍,还对这本诗集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分析,更重要的是从阅读的角度提出“请用乡音阅读这本诗集”的观点,以期感受诗歌融含的浓郁乡土情愫。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21-4-1 13:34 | 只看该作者
文如其人,骏森的诗评也是这样,充满骏森一贯的风格与诗情画意。来过,印上脚印,点赞支持!
5#
发表于 2021-4-9 21:29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秭归,中国诗歌之乡。
骏森读诗集,我读骏森的这篇,仿佛听到遥远的楚音,深情歌咏着乡情乡思。
想起那年汨罗江畔的行走,八月水涨,屈子祠。。屈子祠镇,那是湖南省诗词之乡。
纵然隔了两千多年,诗歌是相通的,孤独的天问,诗人心有灵犀。
6#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11:56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1-3-29 08:58
早上好。先留记号,等会阅读。

刘老师来评论版当版主了。祝贺祝贺。
很抱歉,这么久才上来回复你,真的很抱歉,最近一切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时间上论坛,对不起
7#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11:58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1-3-29 09:46
本文是对宋发刚的诗集《故乡的词语》的评论文章,不仅对作者的生活环境进行了介绍,还对这本诗集的主要特点 ...

谢谢刘老师,迟回复了。我自己自罚。
感谢你这么认真的 阅读和点评,清明前回了趟老家,文联主席说他要出一本诗集,让我帮写个评,于是,就是这个,在老家写的,时间太紧,写的很仓促。也没怎么写好。我都不好意思。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12:00 | 只看该作者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21-4-1 13:34
文如其人,骏森的诗评也是这样,充满骏森一贯的风格与诗情画意。来过,印上脚印,点赞支持!

姐姐,对不起!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这么久才来看帖子,看到你们的回帖都这么久了,我却始终没理,实在是罪过。最近乱七八糟的事情,没什么心情上论坛,所以,也就没看帖,没看到你们的回帖,实在对不起。
谢谢姐姐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是我做的不好。
你要好好的,你好,我就什么都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12:05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1-4-9 21:29
湖北秭归,中国诗歌之乡。
骏森读诗集,我读骏森的这篇,仿佛听到遥远的楚音,深情歌咏着乡情乡思。
想起 ...

月牙老师,抱歉,你的这个跟帖我回复的太晚 ,实在不行该,但发了文我就没上论坛来了。现在才来回,月牙老师别怪。清明前回了趟老家,家里的事就不说了。回去后住在作协一个朋友那里,文联的几个人来看我,主席说他要出版一本诗集,让我给写个评,没推掉,就写了这么一个。
很幸福,屈原是我们宜昌秭归人,文联主席也是宜昌秭归人,我是宜昌远安的,文联主席一直在我们远安工作,成家也在远安,爱人也是我们远安人。都写诗。秭归话同远安话是一模一样的,都算是真正的诗乡了。
月牙老师有机会,我真诚的欢迎你去宜昌玩玩,去远安看看那些村村诗画。
10#
发表于 2021-4-16 12:14 | 只看该作者
是呀,用乡音阅读那诗集,一定是别有韵味,欣赏。
11#
发表于 2021-4-16 15:53 | 只看该作者
故乡是每一个人生命的源头,也是心灵最后的归宿。寻找回归,成了人生最好的夙愿。
问好骏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4 09:32 , Processed in 0.23238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