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角度说佛经
对于佛学,基本算是外行。不过因为喜欢读书,所以对佛学经典也有所涉猎。当然,所读既浅,理解更不可能有多深刻。对于佛教义理,自然不敢轻易讨论。但是不妨换个角度,说一些题外话。
汉传《大藏经》有八千多卷,再加上后来收入的《续藏经》六千多卷,一个人即便一辈子不干别的,恐怕也很难通读一遍(是否有人质疑释迦牟尼一辈子怎么就可能讲得了这么多经呢?)。况且诸经各有不同,所以就和世上其他经典著作一样,感兴趣的人们完全可以自行选择,各取所好。比如王维就偏好《维摩诘经》,爱到什么程度呢?爱到他把自己的字也改成了“摩诘”。
但若说起流行最广的,当然是《心经》和《金刚经》。
《心经》,是汉译最短的佛经,玄奘译本只有260字。但是就是这260字,偏偏成为汉传佛经中流行最广的一部。试看古往今来,能够全文背诵此经的的何止千万?而将其作为书法作品素材的更是不知凡几,随便网上一搜,都能找到几篇名家的手笔(比如一些明星)。在古代,甚至不乏一些专门以血为墨抄写《心经》的例子。而其中那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更是成为一干好男、渣男的口头语。若说《心经》是流行度最高的佛经,应该没有异义。
其次便是《金刚经》。如果说《心经》是在整个中国流行最广的一部,《金刚经》则无疑是在文人士大夫之中流行最广的一部。据统计,古来为《金刚经》作注者就有90多种。这还是有记载的,至于民间失传的更难以计数。《金刚经》,这本来自印度的宗教经典,却偏偏成为一干中国文人的精神支柱,真是一个奇怪的文化现象。
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为什么偏偏是《心经》?为什么偏偏是《金刚经》?而不是任何其他一部能够如此大行其道?
若去请教佛学专家,或是什么“高僧大德”,乃至什么“国学大师”,一定会给你讲出一大堆义理。比如《心经》代表诸经之“心”,其文虽短,但是其义却深,包括了诸经的所有要义……而《金刚经》则能助人断除欲念,认清世间的真相,更能与诸佛相应,功德无量……自古至今,因诵读《金刚经》而获得感应的事例不计其数,甚至有犯了罪因为念诵《金刚经》刑具无法上身之类的记载……所以常有为积功德而抄或印《金刚经》者(这些人懒得自己抄,拿钱印刷,恐怕有不够虔诚之嫌)……
那么是否这两本经真的就这么重要呢?是否真如某些“大师”说的一部短到如此程度的《心经》就是“诸经之心”,而《金刚经》就是“诸经之王”呢?鬼才知道!我们可见事实只是:尽管这两本经如此流行,但真正以其为根本修行要典的信徒却没有几个。如《心经》,大抵只是读读背读,或者抄抄写写;就算是持咒者,也没人持这个自称的“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的《心经》中的咒语。而《金刚经》更惨,即便其作为禅宗六祖慧能开悟的无上经典,在禅宗弟子的学习乃至修行实践中,甚至远没有慧能传下的一本《坛经》地位更高。
是悖论?还是反讽?谁能说得清?
恐怕其真相根本就没有那么复杂。
《心经》为什么流行?为什么人们爱读、爱背、爱抄?其他的什么狗屁理由都是胡说八道,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短。短,就好读;短,就好背;短,就好抄——就是这么简单。尤其是那些以血代墨抄“血经”者,短短260字,刺指出血抄起来没有太大困难,估量着抄一遍所费都没有献一次血多。不服气的抄一遍80卷的《华严经》试试,基本上从此再不用继续修行,直接就上西方极乐世界报道了。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翻译得好,读起来朗朗上口。试看下面的句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连续用这么多个“无”字和“不”字,却不嫌重复;而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句子皆以仄音结尾,读起来铿锵有力。这样的文字,和《滕王阁序》《岳阳楼记》等比起来也未见逊色,当然具备流行的条件了。
至于《金刚经》,其流行则几乎完全因为汉译本的浅显流畅,警句频出。流行本《金刚经》的译者鸠摩罗什,与《心经》的译者玄奘,是佛经汉译的两座高峰。不同的是,玄奘的译本一般太过高深,晦涩难懂(似乎只有《心经》是个例外,不过《心经》读起来简单,理解其中的义理也简单吗?),所以他的译著虽多,但大多都被束之高阁,没人去读,而他创立的唯识宗也在他死后迅速衰落。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其不够通俗。
可是鸠摩罗什就不一样,他一般采用意译的方法,而不拘泥于梵文原文,只是用最明白晓畅的汉语把其意思传达出来。所以虽然也是译著,却犹如原创。除一些典型的音译词无法意译外(如“般若”,“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几乎就是相当成熟的甚至是口语化的汉语。至于其中一些警句,更是能使人回味再三,甚至奉为座右铭。比如著名的吸引了慧能的“凡所有相,皆是虚枉。”或“不取诸相,如如不动。”“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筏喻者,法尚舍,何况非法。”……诸如这样的“格言”,《金刚经》里有很多。若有中学生将其作为“名人名言”抄在笔记本里,也不会有违和之处。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即使对佛学没有任何基础者,也大致能理解其含义。《金刚经》译本的通俗化、格言化,无疑是使其能够广泛流行的根本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鸠摩罗什译本中最有名的一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算我们不懂什么叫“有为法”,但理解后面几句的意思也毫不困难。而且“梦幻泡影”喻其虚幻,“露电”喻其短暂,分门别类,清楚明白。而在玄奘译本中则为:“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你读懂了吗?就算读懂了也会感觉比鸠译拗口得多,绝对影响其在大众中流传。不难想象,如果没有鸠摩罗什的译本,管它“能断”不“能断”,“金刚”不“金刚”,这本经也会和玄奘的其他经典译著一样被束之高阁,不见天日。
顺便说一句,为什么《坛经》也会流行起来呢?其实原因无二:一是内容通俗易懂,二是语言自然流畅,当然也因为其中夹杂一些警句。比如我们都熟悉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若真修道人,不见众生过。”“自性能含,万法是大。”“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以及“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类似的句子在《坛经》中比比皆是……若要摘抄在“名人名言”的笔记本上,肯定会有满满的一大篇。这个也不难理解,慧能本是一个文盲,他能讲出怎样的深度呢?而且就是现在这个并没有多少深度的《坛经》,也是经过他的徒子徒孙们多次整理和修改过的。比如前面引用的这句:“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与一般的偈子不同,不但语句整齐,而且音韵协调,内容上层层递进,与那些没有多少文采甚至根本都不押韵的偈子大不相同,有很明显的文人加工的痕迹。很难想象,一个从没经受过文字训练的文盲会把句子说得这么有艺术气息。去其粗鄙,增其文采,也是使其更加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事实就是如此。比如一首歌曲的流行,不要讲什么歌词蕴含着怎样深刻的道理或者怎样深厚的情感之类的鬼话,也不要装腔作势分析什么曲调怎样的婉转悠扬或抑扬顿挫,大多时候,不过只是因为其“好听”“好唱”而已。就如那位“歌于郢中者”,之所以会有“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都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