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学记》中出乎意料的说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9 1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记》中出乎意料的说法

  也是听人劝勉,第一次真正读了一回《学记》,觉得传统智慧的确有诸多地方让我们钦佩。当然,里面的一些说法已经不再合适,但更有观点出乎我们现代人的意料,值得我们去我们认真讨论。

  以下摘录三段:

  一、“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这里讲,在“大学”开始的时候,要穿上正式的服装,祭祀神灵,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敬道。接着提出“夏楚二物”。这是两种什么东西呢?按相关考证,是两件警戒学生的教具,大约就是后代所提的“戒尺”与“教鞭”。按我的理解,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老师就拿了“夏”,“啪”的击在桌子上,提醒学生不要走神;再不听话,还要大吵大闹不好好学习,老师就要拿了“楚”,打手心,或者打屁股。

  现今各学校发布的“教师规范”都写得很明白“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严禁体罚学生。那么,学生违纪或者不肯好好学习,不完成作业又怎么办呢?答案是“批评教育”。如果批评教育没有效果呢?答案是,“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实际情况下,这种环境让一些懒惰不学的学生,更加无所畏惧而为所欲为,其结果只是教育悲哀,学生悲剧。

  有人提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体罚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该不该罚?该怎么罚?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应当探讨。从《学记》上看,我们的古代教育是要“体罚”,体罚的目的也写的明白,叫做“收其威也”,也就是让学生收敛起“顽疲”的劣性,收到整肃威仪的作用。而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于说“发展儿童天性”,让儿童自由无碍的“放飞天性”。其实这是不合理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改变,只讲天性,又何需教育呢?


  二、“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一段话初读来也很是奇怪。上文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

  我们现在教学,只是讲学校的“正课”,并且生怕学生接触到社会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有个公式感叹“5-2=0”。就是说,在学校学了5天正确的道理,回家2天接受社会上不良影响,最终所学等于0。学生自己也感叹:老师只教我们学好,所以,我们只好自己学坏。

  《学记》中却鼓励学生学杂乐,学些课外知识,学做家务。在其他语段中,还提到考试不要太频繁,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休息,自由的学习。只有这样的话,学生才能“安其学,信其师”“虽离师辅而不反”。看起来,古人的教育思想比我们要开放的多,宽容的多。甚至比西方学校提倡的模式还要更大胆。

  三、“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真正的老师不是“记问之学”一定要能“听语”。就是说,只是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传授给学生,那还算不得好老师,那只是“知识性的传授”,算不得好老师。好老师应当道理通达,禁得起学生提问。如果学生想不出问题,不知道主动提问,可以直接告诉他。——最后一句,出乎了我的意料:如果老师告诉他道理了,他还不知道,怎么办呢?《礼记》中的说法是“舍之”,就是放弃,不要管了。

  这个“舍之”是什么意思呢?是放弃这个学生呢,还是放弃这个问题呢?

  按我们现在的教育理论,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不能舍弃放弃。学习也不应当锲而不舍呢?怎么能够不明白就“舍之”呢?

  猜度一下,古人的意思也不一定就是消极的。上面的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学生智力水平是有差别的,如果这个道理太过于艰深,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对于学力不足的学生,应当“舍之”,如果非要小马拉大车,无益有损;从问题的角度来理解也是如此,对于超范围的问题,可以先“舍之”,日后有机会再说。总得来说就是要做到“不凌节”,不要让学生做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

  而我们现在的老师经常鼓励学生“你很聪明的”“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做不到”“你不是不聪明,只是不努力”,好多时候这种鼓励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许就是要敢于“舍之”方能“得之”。



2#
发表于 2021-4-29 11:1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舍之”?古代的学习重文轻理,注重文学,因为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则是奇技淫巧,只能跟手工匠人去学。十年寒窗,读书的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不能学而优则仕,学其他都是白搭,自当舍之。这是古人学习的局限性。
现代教育学科已经不仅仅限于文学、文科了,智商正常的每个学生又都会有至少一项专长。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发现每个人的专长,因材施教,而不是让学校成为标准件工厂,把不适合考试的非标准学生舍之。
3#
发表于 2021-4-29 12:06 | 只看该作者
“啪”的击在桌子上,提醒学生不要走神。
“啪”的一声
“啪”地击在桌上
后面是动词,用“地”
4#
发表于 2021-4-29 13:4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比较赞同古人教学之法。有要求有规矩才可以约束一些行为不至于妄自护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0:34 , Processed in 0.05116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