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0|回复: 2

[原创]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5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4-4-8 04:26 编辑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十六        高迎春

        中国人有个习俗,就是在灶台上面,供奉着灶王爷。早在夏代,灶王爷就是民间供奉的大神了。灶王神,有人说是炎帝,有人说是祝融,但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张单。祭奠灶王爷的日期,各地略有不同,一般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后来逐步演变,基本定在了腊月二十三日或腊月二十四日。据说灶王爷每年要上天一次,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到了祭祀灶王爷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案板,锅碗瓢盆清洗打扫的干干净净,在灶神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并且在灶王爷面前供奉一盘糖瓜,希望灶王爷吃了以后,不说人间的坏话。还有人说,糖瓜融化之后,能把牙粘住,灶王爷张不开嘴,所以到了天上,就不会胡言乱语了。祭祀灶王爷这一天,要把烟熏火燎了一年的灶王爷取下来烧掉,还说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民间将这一天的祭灶活动,叫做“送灶”。等到年前再贴上一张新的灶王神,再祭奠一次,叫做“接灶”。灶王爷上天,怎么去呢,得骑着马去呀。因此,灶王爷骑的马,就叫做“灶马”。据《日下旧闻考  风俗》记载:燕国风俗,用黄表纸折叠,写上灶王爷之神位,称曰灶马,到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和灶王神像一并烧掉,送灶王上天。于是,灶王神就骑上灶马,飘飞上天了。关于“灶马”的由来,与一种生活在锅台附近的昆虫有关。据唐代的《酉阳杂俎》云:“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因此,灶马就是一种大蟋蟀。民间俗话说:“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这可真是爱屋及乌,老百姓崇拜灶神,顺便也把这种大蟋蟀看做是灶神保佑,灶户丰衣足食的征兆了。有一句歇后语说,灶王爷张跟头——砸锅,比喻就很贴切,灶王爷画像如果掉下来,可不正好就掉到锅里去了吗?居住在灶边的大蟋蟀,居然成了灶王爷的坐骑,民间百姓的联想,也真是太有意思了。

        宋代诗人范成大,生于公元1126年,故于公元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今江苏苏州)。宋代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徽州司户参军、秘书省正字、吏部员外郎、处州知府等。淳熙五年(1178年),参拜知政事,仅仅两个月之后,便被罢免。晚年退居石湖,年68岁卒。死后追赠五官,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晚唐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诗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集》、《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作品,对后世影响显著。范成大早年写过一篇《催租行》,绍兴二十六年,又写了《后催租行》,与前一篇形成姊妹篇。范成大生活在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异常激烈的年代,南宋统治者集团,为了满足自己荒淫奢侈的生活,为了向金国进贡以换取苟延残喘。于是,不断加紧对农民的横征暴敛,使得民户不得不卖儿卖女来纳税。《后催租行》就是反映这一现实的作品:“老夫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税,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岐两分首。今年次女已成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大意是:因为秋涝成灾,往年防水的高堤,如今已经是一片汪洋。老农辛辛苦苦却颗粒无收,只好到地主家作佣人,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灾荒之年农民得不到赈灾粮食救济,反而被逼着交租。皇帝假惺惺发放免租诏书,地方官员却一样发布交租文告。为了交租连家里的衣服都卖尽了,交不上租就要被捆绑入狱。去年卖了大女儿,今年就用儿女的彩礼,来抵消租金了。到了明年,看来只能将三女抵押出去,来完成税赋了。不怕看似心里有数,实则已是到了山穷水尽,家破人亡的地步。此处的反语,表现出老农的极度愤慨。这首诗,彰显出范成大同情百姓的悲悯情怀。范成大涉及到蟋蟀的诗歌,一共有三首。第一首《蛩》:“壁下秋虫语,一蛩鸣独雄。自然遭迹捕,窘束入雕笼。”大意是:墙壁下各类秋虫,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唯有蟋蟀的叫声,声音洪亮,独树一帜。或许就是因为这叫声,才有人因循而来逮捕它,从而落入盛放蟋蟀的雕笼。这首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间饲养蟋蟀,开展斗蟋比赛的风气。第二首《予寓邑中与诸子讲学巨山侄孙转示初冬书事用韵》:“霜风几夕报初寒,蟋蟀归来已四迁。旧物有毡眠软暖,讲堂逢鳝馈新鲜。功名久已遗清老,征戍何由及晚年。暴客更缘贫见外,时危身老亦悠然。”诗歌的第一句说的是:随着秋天气温变化,蟋蟀从大地到屋宇,从近窗再到室内,经过了四次搬迁。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蟋蟀的习性。第三首《次韵唐致远雨后喜凉》:“老阳作气再三衰,鼓竭之余不支雨。搴旗拔帜扫迹空,一点新凉破残暑。飞蚊薨薨已无奇,蜻蜓翅净摩天嬉。竹窗日暮转萧瑟,喜有促织鸣声悲。”诗歌的末句说的是:日暮时分,竹窗黯淡,寂寞凄凉。但可喜的是,还有蟋蟀在哀鸣。

        宋代的朱熹,出生于农历1130年9月15日,故于农历1200年4月23日,取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晚年自称晦翁,谥号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府婺源人(今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词家、为儒学集大成者,世称朱子。朱熹是自古以来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祭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诸位之中(其十二哲为: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子若、伯牛、子我、子有、子游、子张、朱熹。)。曾任密阁修撰、湖南安抚使等职,后因得罪权贵,革职罢官,回归福建建阳讲学著述而终。其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历代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清代康熙皇帝,给了朱熹很高的评价:“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南宋词人辛弃疾如此评价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而现代人对朱熹也有很高的评价:朱熹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一生关心现实,爱国爱民,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是一位正直有为的学问家。朱熹写的《春日》和《观书有感二首》,备受世人推崇。朱熹借《春日》诗,比喻探求学问,只有锐意进取,勤于思考,才能豁然贯通,领悟那博大深远的圣人之意,令人通体通泰,心情愉悦,如同感受那风光无限的盎然春意。朱熹将抽象的哲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写景与说理结合自然,可谓妙手偶得。《观书有感二首》,朱熹写了两首七绝,说是“观书”,却不谈书,借助“方塘”、“活水”、“江水”、“巨舰”、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感想,用象征的手法,让诗歌承载起艺术张力,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源头活而水则清,根本固而树茂盛,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问题,基础厚实则事成,打好基础才能事业成功。朱熹让诗意与哲理完美结合,给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留下了深远的启迪。朱熹与蟋蟀,也是颇有渊源。他在注释《诗经》的时候,认为蜂斯、莎鸡和蟋蟀三者是一物,因为随时间变化而异其名。事实证明他的解释是错误的,这是三种面目不同的秋虫。朱熹写到蟋蟀的诗歌有三首。第一首《忆斋中二首其一》:“蟋蟀乱秋草,故园风露深。何因不归去,坐使百忧侵。”大意是:秋天到了,蟋蟀在秋草下没有规律的鸣叫。回望故乡的庭院,此刻也应该是风寒露重了吧。由于金国的侵犯,使得有家不能归,不由让人百忧焚心,坐立难安。第二首《拟古八首其四》:“佳月朗秋夜,蟋蟀鸣空堂。大火西北流,河汉未渠央。野草不复滋,白露结为霜。梁燕起高飞,云雁亦南翔。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不念执手欢,隔我如参商。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金石徒自坚,虚名真可伤。”第一句的意思是:中秋佳节,月亮照着晴朗的秋夜;厅堂里空空荡荡,只有蟋蟀在孤独地鸣叫。第三首《小均四景诗其三》:“蟋蟀鸣床头,夜眠不成寐。起阅案前书,西风拂庭桂。”意思是:蟋蟀在床头鸣叫,令人心烦难眠。披衣起床,阅读案前摆放的书籍,庭院里的西风,吹拂着桂花树。

        宋代的赵蕃,生于1143年,故于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侨居信州(今江西上饶),和同住上饶的韩淲(号响泉)是很要好的朋友,同有诗名,故被人称为“上饶二泉”,也有人将他们两个人简称“二泉先生”。赵蕃诗宗北宋文豪黄庭坚,五十岁后,师从朱熹问学,。他的诗歌,率意而为,不事雕琢,曾得到著名学者谢枋和刘克庄的推崇。赵蕃得祖荫入仕,终直秘阁。由于性格淡泊刚直,不喜官场,所以屡昭不应,因此他的一生,处于隐居时间甚长,其著作有《乾道集》《淳熙稿》《章泉稿》。赵蕃的《菊》,是其代表作:“蔓菊伶俜不自持,细香仍着野风吹。少年踊跃岂复梦,明日萧条休更悲。潭水解令胡广寿,夕英何补屈原饥。我今漫学浔阳隐,晚立寄怀空有诗。”赵蕃这首诗歌,以咏菊为题,抒发的却是他隐居生活的感想。开首以篱笆边的菊花起兴,为菊花独自开放,却依然遭受野风催损抱不平。联想自己少年时期,过重阳节意气风发,逸兴湍飞的情态,而如今却在梦中也不复存在了。因此感叹自己已经上了年岁,来日只能越来越衰老,一种悲怆之感,涌上心头。诗歌下半阙转为用典,引出饮用菊花水可以长寿、吃菊花瓣可以长寿的传说。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意思是说菊花水,菊花瓣即便能够使人长寿,可是对于真正隐居的人却并不现实。清代的纪昀,对于赵蕃这首诗,唯独欣赏这两句。赵蕃感慨自己在隐居中过重阳节,学陶潜篱笆墙边赏菊花,只是没有州官来送酒的福气,只有独自赋诗寄怀罢了。隐居生活,清淡寂寞,赵蕃以切身体会,道出了其中甘苦,因此能够打动人心。赵蕃诗中写到蟋蟀的共有三首。第一首《感怀五首》:“新霜迫人寒,落叶无停枝。长夜不得旦,四壁崩莫维。床根蟋蟀亲,幽怨如阵辞。感我平生心,搔头半成丝。”诗歌第三句意思是:窗根边蟋蟀哀鸣,我听着亲切。如同我有满腹幽怨,一阵一阵在诉说一般。第二首《九月二日发舟快阁下》:“开船风打头,举棹水分流。到处皆成客,今年未识秋。意哀吟蟋蟀,声若乱飕飕。拊枕仍推枕,谁知梦觉优。”第三句的意思是:人在哀愁的时候,总能想起蟋蟀的鸣唱,声音中带着寒意,如寒冷的秋风冷飕飕。第三首《连雨即事》:“官居如穴还如巢,数简编竹仍结茅。淫霖更值七八月,冷凉不待秋交冬。岂惟寒近感蟋蟀,更为役久悲蟏蛸。偶兹得句付排闷,懒复多言强解嘲。”第三句的意思是:不是因为寒冷临近,才感慨蟋蟀的哀鸣。更是因为金国侵犯,战役久拖不决而令人忧愁,即便是喜蛛降临,又有什么用呢。

        宋代诗人戴复古,生于1167年,大约故于1248年,字式之,因为居住在南唐石屏山,所以他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人(今浙江台州)。戴复古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终生不仕,浪迹江湖,曾经师从陆游、赵师秀,诗词风格清健轻快,警秀俊朗,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主义。以诗歌的形式,总结自己创作经验,写成《论诗十绝》。著作有《石屏词》、《石屏新语》、《石屏诗集》。戴复古曾写《寄寻梅》,他别出心裁,选取独特视角,不直接刻画梅花,而是扬长避短,借寄语的形式,以行家的口吻,指点寻梅者,指出寻梅的最佳地点在山边和水漄。表露出他的爱梅之心,作品启合自如,结构完整,读来评议亲切。戴复古写的《淮村兵后》为人称道:“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霞。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春天到了,桃花盛开,花草繁盛。是无情的战争,给明媚的春光涂抹上惨淡的阴影。主人为了躲避战乱,已经远去他乡。院落的桃花,在寂寞中花开花落,谁还有心来欣赏它的妖娆美丽啊?日暮时分,天地荒芜,野草茫茫,食死人腐肉的乌鸦,发出阴森的叫声,村落里断壁残垣,房倒屋塌,水井弃用,一片凄惨荒凉景象。昔日安详和谐,炊烟袅袅的村庄,已经荡然无存。面对此情此景,戴复古一边追忆,一边叹息,表明自己对于战乱的痛恨,对于敌人烧杀抢掠的谴责,对于人民背井离乡的同情。与蟋蟀有关的诗歌,戴复古写有两首。第一首《和郑润提举见寄》:“出门欲求仁,取友必胜己。寥寥云海乡,所幸有君尔。胸蟠三万卷,智先三十里。相与定诗盟,谁能执牛耳。长身如病鹤,吟苦如蟋蟀。顾此憔悴姿,痴生年八秩。举世皆好竽,老夫方鼓瑟。梅花莫笑人,茅檐炙朝日。”在诗中,戴复古说自己,年迈的身躯,如同一只有病的白鹤,而每日作诗,苦吟如一只喋喋不休的蟋蟀。第二首《简曾才叔》:“虚庭贮明月,酒醒独登楼。偶逐一笑乐,遂成三夕留。乌鸦工报晓,蟋蟀早吟秋。欲赴东溪约,烦君具小舟。”古人对于许多动物,都有某种意向:子规以思乡,燕雀喻小人,鸿鹄表大志,乌鸦则示孝。在中国,自古就有“乌鸦反哺”之说。邓钟岳曾写过一段批文,写的非常好:“鹁鸪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聚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罗网以为食,蝼蚁塞穴以避水,智也;鸡非晓不鸣,燕非社而不至,信也。禽兽尚有无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乎!”凡是生命,皆为精灵,人类能够用语言沟通思想,动物则不会说话,但是作为生灵,它们自然也有其精明之处,甚至比有些人还有公德之心。乌鸦工报孝,蟋蟀早知秋,诚然。



                                        2021年5月5日写于迎春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5-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灶马”的由来,与一种生活在锅台附近的昆虫有关。据唐代的《酉阳杂俎》云:“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因此,灶马就是一种大蟋蟀。民间俗话说:“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这可真是爱屋及乌,老百姓崇拜灶神,顺便也把这种大蟋蟀看做是灶神保佑,灶户丰衣足食的征兆了。有一句歇后语说,灶王爷张跟头——砸锅,比喻就很贴切,灶王爷画像如果掉下来,可不正好就掉到锅里去了吗。居住在灶边的大蟋蟀,居然成了灶王爷的坐骑,民间百姓的联想,也真是太有意思了。
——真是太长知识了。
 楼主| 发表于 2021-5-6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珺 发表于 2021-5-6 16:52
关于“灶马”的由来,与一种生活在锅台附近的昆虫有关。据唐代的《酉阳杂俎》云:“灶马,状如促织,稍大, ...

谢谢光临阅读和留言鼓励,晚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8 15:12 , Processed in 0.0569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