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文珺 于 2021-5-14 15:23 编辑
携一坡阳光
阳光好的时候,总想着到山里去走一走。听听风,看看开花的树,在一坡又一坡的阳光里坐一坐。
其实,本就生活在山里。春夏秋冬看到的,无非就是四周山的荣兴枯寂,一条河的宽窄、长短。更远的地方,一条路向东,到省城,或是省城以外的地方。向西,穿过长长的乌鞘岭隧道,回老家,或是在大凉州的大街小巷转几圈。更多的时候,顺从生活的安排,上班,下班,做一个安安静静的教书匠。
山里,杏花已落。一枚枚青杏,正在酝酿青春的故事。刚刚长出的叶牙儿,有一种新洁的美好,如同人类的初年,一切都是蒙昧可爱的。
摘一片杏叶,入口。咀嚼。有一种酸酸的苦涩味。这是童年常做的游戏,或者抠去涩涩的杏肉,剥出仁,放在耳朵里抱小鸡。结果小鸡没有抱出来,却把浆液捣进耳朵眼里,害得我现在一看到杏仁,就觉得耳朵发痒。
这座小小的山谷,有一座佛殿和一座庙。殿,叫观音殿,里面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庙,叫李佛爷庙,里面供奉的,据说是济公活佛。在临县的龙泉镇,有座猪驼山,山上有一座大铜佛,塑就是济公活佛。但济公活佛为什么供奉在这里,或是有谁来祭拜,还真搞不清。大概,人活着,都需要找到一个寄放灵魂的地方吧。
半山腰里,有个小亭子。亭子上面有三个字,“青龙山”。站在亭子上往山里看,大殿和庙,都被绿树环绕着,佛乐渺渺,桑烟袅袅,很有点世外之地的感觉。再往山外看,一波绿意,从对面山坳里腾起,就知道,山里的春天,在这夏天的时光里来了。
没有杏花也不要紧,还有大片的杨树林。杨树嫩绿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油腻的光泽。阳光透过树枝投到地上,形成一些斑驳的花影。若是有一张纸,我要将这些光影构成的图画拓下来。带回去。在某个闲寂的时刻,慢慢欣赏。
比起山外那些绿肥红瘦的世界,这里的一切实在太微不足道了。想象中,隐者的山谷,应是绿意盎然的。但在这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要想让一座山变得葱郁起来,就得有足够的水源,或是得有上天的甘霖。如果两个条件都不具备,那这些植物们,就只有忍受干涸的折磨了。但或许真是由于佛祖的恩佑,草木基本都活过来了。有植物的地方,就有生机和希望。
地界上来说,这座山是临县的。但这座观音殿,却是我所在的县城的一个女子,耗尽毕生精力修建的。一个女人,投身于佛门,愿意在青灯古佛旁度过余生,自有其不愿让人知晓的内情。但对于一个,像我这样一个,不怎么懂佛的人来说,来这里转一转,或者坐一坐,并不是为了烧香磕头拜佛,或是像佛祖祈求什么,而是贪恋这里难得的寂静和安然。
干枯的石崖上,有一种明黄的野花。这里一片,那里一块,把一面山坡染得黄灿灿的。从山脚下往上看,又似这迟到的春天,把一山坡的阳光点燃了一样,有一种难言的明亮。。
其实,这不过就是普通的猫儿刺。小时候,我们摘了它的花和叶儿吃。至今看到,还能感觉到口齿之间的那种甜蜜和苦涩。人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大多与吃有关,或许也是我们曾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一种方式。
在书里面,它叫锦鸡儿,花语为谦逊。锦鸡儿颜色金黄,开花的时候,旁分两瓣,就像一只飞雀,又叫金雀花。万物真是让人惊叹,明明是一朵花,就长成某种动物的样子,甚至模拟人的样子。难道,这些植物的内心里,也有一个个飞翔的梦吗?也或许,大多情况下,植物是简单安静的,只不过是人的臆想而已。
高启《寻胡隐者》: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是啊,在一条开满香花的路上走,人的心情是喜悦的,美好的事物,总能给人美好的心情。但世上人,大多的时候,都在尘世俗务中忙碌,是看不到这些美好的事物的。
阳光真好,照得后背暖融融的。能感觉到生命在这一刻的欢聚。草木咋咋作响,几只鸟儿,在树枝间唧呢唧呢的叫,偶尔看到它的身影,又很快遁到一棵草后面。树们大口的呼吸着阳光,甚至能听到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拔节声音。万物安然,都在感念阳光的恩赐。
一颗野樱桃树,千万朵的花,密密匝匝挤在一起,几乎要挤得咯咯咯笑了,也几乎要把那摇摇欲坠的花瓣都摇落了。也不知它是什么时候开的。我来的时候,它就这么欢天喜地的微笑着,让扬着脖子看的我,也不由得笑出声来。
海棠的花蕾,如一只婴儿的手,清洁的叶片,托着花蕾,就像托着一些春天的梦。这千万朵的花蕾,在此静静地等着我。花儿知道,每年春天,我都会来看它,这是一个约定,是一个人与自然的约定。
第一次看到海棠的时候,是省植物园门口。一棵高大的树上,千百朵白里透红的花,正含笑看着我们。一时惊呆,几个人,谁也说不上是什么花。有人说是梨花,有人说是苹果花,最后有一个人猜到,会不会是海棠花呢?“行色”确定,正是此君,自此记住了它的模样。也记住了川端康成的那句名言: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每每读到,就觉伤感。
这棵海棠,与观音殿遥遥相望,整日谛听听着扩音器里的佛音,那么,它应该就是一棵被佛祖点化过的树了,安静沉寂,心怀欢喜。
大殿里正在播放《坛经》: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什么意思呢?
女声解读:善知识们(佛教信徒们),迷惑的人,只在嘴里念诵佛法,当念诵佛法的时候,却充满了妄想是非之心。如果能又念又行,那叫真正的佛性。悟道这个方法的,就是般若法;照这样修行的,就是般若行。
般若,指大智慧。千般修,万般修,不若修内心。内心的善良,才能换来世界的美好。人的智慧,都藏在内心里,内心清醒,才是大智慧,内心的自在,才是大自在。
我来山里,在阳光静好的山坡上坐一坐,实在与修不修行没有关系,只是贪恋这片刻置身世外的自由与安然。
|
-
6.jpg
(1.26 MB, 下载次数: 725)
金雀花
-
5.jpg
(1.18 MB, 下载次数: 744)
野樱桃
-
4.jpg
(906.46 KB, 下载次数: 707)
海棠
-
3.jpg
(655.24 KB, 下载次数: 788)
旧庙一角
-
2.jpg
(514.51 KB, 下载次数: 746)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