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beijun 于 2021-6-11 16:23 编辑
本市著名的牛店巷子里,巷子西面的牛店要比巷子东面的早开五年。所以西方牛店的名气和规模都大于东方的。
五年后,巷东牛店青涩开张。门前早已变得车水马龙的巷西牛店,送来的贺礼却是:不屑的目光和讥讽的酒窝。
好在俩牛店的股东已是文明人,虽然彼此心里恨不得对方去死,但表面却大度地表示让对方生不如死就可以了。
作为先行者,巷西的牛店东西方文化并蓄,具体体现项目既有西方的煎牛扒,也有东方的涮牛肉。为了支撑这两种文化融合的观点,当然要鼓吹食材供应的原产地、原生态。所以,巷西牛店食材的公关标准用语是:牛扒食材来自澳洲,涮牛食材来自潮州。
后行者一般都示弱,除了规模比较小之外,就只能在坚持东方文化的面上做文章了,时髦的商业用语叫做做大做强本土市场。店家为支撑这种观点,更为了屁屁本土的食客,使之因到此一涮而充满成就感,所以将食材的买点新鲜成“从屠宰点到火锅店”。
没有悬念,巷子东面的牛店在去年并没有后来居上。西方牛店挥霍原
始积累来的金钱大打软硬广告、大搞价差补贴,在假日里吸引了不少海内外食客。尤其在西餐的食材方面,欠揍的澳洲牛肉一直被作为营销的头号噱头,在愤青食客未翻脸时出尽风头。
年轻食客和游客组成的巷西牛店顾客群,在资本诱惑下,在节假日狂欢中,以混血儿的形象,碾压着土著型的巷东牛店拓展市场信心。饭点一到,无论是轿车堵路,还是食客堵门,都表示花花绿绿的钞票正飘向巷西牛店。可惜,这种飘钞嬗变今年的干旱。
巷东牛店今年却“氓之蚩蚩”——《诗经•氓》(题图)说的是,那个笑嘻嘻的帅哥抱布匹来换蚕食是借口,泡妞才是目的。巷东牛店去年的示弱也是,自己的好“东”不与“西”斗,让财大气粗的巷西牛店飘了,而继续目光向外往,导致本土市场禅让。
嬉皮笑脸的巷东牛店“抱布贸丝”的依据是:你的“牛肉来自澳洲”怎么啦?你的节假日碾压我又如何?如今澳洲牛被咱吊打,肉从何来?加上愤青翻脸,节假日里的巷西牛店秒变得好没面子。巷东牛店先前的流量不如巷西,换来的是三餐化的本土市场。
比巷东牛店早五年的巷西牛店,终在情况特殊的今年输给前者。此输若归咎于被东牛迷惑,至少说明眼神不好。
巷东牛店青涩开张时,巷西牛店太多的不屑目光,消耗了其抓市场主要矛盾的眼水,而让后者找到可持续动力。
好在俩牛店股东都是文明人,本轮斗“牛”虽恨不得对方去死,但从此将学会做好规避“生不如死”表面文章。
好像不能发图片了,所以没有题图
换了浏览器,可以上图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