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研究性学习中指导提炼研究成果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0 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露华晨珠 于 2021-6-10 10:30 编辑

研究性学习中指导提炼研究成果的策略
(一)提炼研究成果的过程特点
      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来说,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过程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而提炼研究成果是一个 “质变”的创新过程,是基于旧信息、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新信息、新知识对旧有认识的突破,是超越自我认识的人生增长过程。

      本次研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小组认真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后形成一个研究报告。其中有许多新颖的体验和认识,也体现了提炼成果阶段的过程特点。下面是几段从同学研究报告中摘录的语句,比较有启示性:

    摘录一:“那里(指黄草坪)的天空明朗,那里的草地无边无际,像地毯一样。还有许多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飞翔,‘唧唧’叫着,多么快乐!”
    摘录二:“那里(指吊水峡)有几十尺高的水,从高处奔腾而下,水花溅起,像无数的珍珠洒下来,落在旁边的花草上,滚动着,欢笑着。”
      多么富有诗意的语句!多么鲜活的想象!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外部世界最真切、最生动的感知和体验。这是对家乡热爱之情的诗化表达,是学生认知能力在课堂以外的充分发展。这说明提炼研究成果是一个认知学习的过程。
    摘录三:“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好好地生活,不再那么辛苦的生活和在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让他们快乐的生活着,让他们为祖国做出无私(更多的)的贡献。”
      多么富有同情心的想法!多么纯真无私的感情!马岫芳同学在考察回家的路上看到山区小朋友的贫困生活状况,这样稚气地写道。马岫芳同学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不但获得了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提高了观察社会的认识能力,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说明提炼研究成果是一个体验学习的过程。
    摘录四:“他们(指鲁班滩风景区里的商贩)把塑料袋、筷子、垃圾到处都扔,风一吹就飘起来,他们虽然有钱了,可破坏了自然的美丽。我建议撤掉那些做生意的人,保护环境!”
      多么正义的言辞!多么鲜明的个性!谈到鲁班滩旅游区设立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其他同学都唱了赞歌,唯有马甫同学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最后在老师的协调下,还是把他的观点填上了“活动内容记录表”。马甫同学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找到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满足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他个性化言论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这说明提炼研究成果是一个个性化学习的过程。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提炼成果的过程有这样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首先,提炼成果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学习过程。提炼成果的过程,学生在学会了怎样讨论,怎样思考,怎样归纳,怎样综合,怎样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怎样提出富于个性的观点。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认知能力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其次,提炼成果的过程是一个体验学习过程。提炼成果的过程,学生不但体验到知识产生过程,还体验到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魅力,体验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只是获得了知识和形成认识,更重要是他的整个“人”得到发展,特别是体会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学习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提炼成果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提炼成果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个性了舞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载体,为学生修身、立人、审美、巧思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中,在小组同学在互相协作中,在积极探究的自主学习中,人格得到发展,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人生境界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样,我们在实践中努力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鲜明个性的形成和价值观构建这样三个维度出发,给予积极的干预和指导,探索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指导策略。

(二)指导提炼成果的策略
1.加强体验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提炼成果阶段是学生研究成果和思考结果的集中体现阶段,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体验和认识,促进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建构,为研究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要使他们迅速进入研究状态,迅速掌握研究,就必须首先激发他们的积极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培养他们乐于研究、勤于研究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互相关爱的人文主义情感,并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指导策略入手:
    (1)在成果提炼的活动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于逻辑思维还不十分发达的小学生,指导提炼成果要克服传统教学中以逻辑推理为主导方法的习惯做法,必须要根据他们形象思维发达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回忆、体会和总结以前研究的过程,通过小组内外的争鸣,创设积极、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和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成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指导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自我的、与他人的、与自然的、与社会的情感冲突,诱导学生增强对自己负责、关心他人、关爱自然、关注社会的意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不断强化学生参与研究的愿望和激情,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积累丰富的人生阅历,获得较高水平的情感体验,追求和塑造健全的心态和完美的人格。
    (2)在成果提炼的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对于初涉研究性学习的小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十分重要。这也是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取得成功,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学习态度的培养不是孤立存的,它不但与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的情感状态紧密联系,而且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生态度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人生态度决定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就是学生人生态度的最直接表现。所以,研究性学习不论提炼出怎样的结论,前提之一就是首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
      教师在成果提炼的指导中,应该督促每个学生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培养勇于承担任务的强烈责任心,培养不怕困难挫折,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挫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乐于合作,不轻易放弃探究的正确学习态度;严格要求学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营造互信互让,宽容进取的探究氛围,培养学生追求有创意、有个性、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最终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会和认识到:不但要过一个书本世界的理想的人生,还要过一个生活世界里的完整人生,认识到良好的生活态度对知识的获得、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在积极的人生体验中,促成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提炼成果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总结和畅谈心得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有利于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学习观、科学观、文化观、民族观,形成有利于人生成长发展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特别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地域性、宗教性强的特点,我们一直强调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加强了解和认识本文民族的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扩大本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树立科学的文化观、民族观和宗教观。
      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正确,许多学生通过了解和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和宗教,排除了许多民族偏见和宗教障碍,走出了传统的认识误区,从而改进和提高了认识水平,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拓宽了学习的兴趣和范围,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开朗了,一些自卑胆小的学生达观了,一些想进寺学经的学生放弃了狭隘的念头投入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来,一些想弃学经商的学生坚定了刻苦求学的信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也使我第一次感到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发展如此重要!

2.倡导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诚实地表达有鲜明个性的观点
      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在学生观认识上,弊端之一就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作用就是把那些现成的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学生缺少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严重阻碍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妨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首先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和经验的载体,他们一旦走进教室就是一个旧有知识和经验的载体,是一个有主动思维和独立思想的人,教学必须建基于学生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头脑中生长出新知识、新经验,从而培养鲜明的个性特征,促进他们人生的持续发展。因此,个性化教学也成为当前针对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改革的潮流之一。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发现传统授受式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不是没有认识到个性发展对学生学习和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也不是没有强调个性发展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是为什么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呢?关键问题在于把学生个性的发展独立于教学的具体环境或情境之外,片面强调学生个性的独立发展,没有意识到教师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同样,我们认为教师的指导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观点,不是替学生完成观点的提炼,更不是以各种借口否定学生形成个性化观点的能力。如果这样做,那无疑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关闭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独特的认识。指导提炼研究成果,教师要设法发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潜能,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新颖的、有创造性的个人见解,促成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奠定人生发展的良好基石。
      因此,在提炼成果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培养学生构建个性化观点的能力,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力求学生表达自己对外部生活世界的独特看法,培养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发展。实践中我们努力贯彻这样一些指导策略:
    (1)启发学生多角度地分析材料,从所占有的研究信息中自然地生成自己的观点;(2)指导小组内外的争鸣活动,在讨论中产生形成观点,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修正、弥补观点,在反复验证、不断提炼中深化、完善观点;(3)鼓励标新立异,倡导诚实求真,既允许学生驰骋想象,异想天开,大胆提出独特见解,张扬个性,又要求提出的观点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并对自己的言论的正确性负责任;(4)营造宽容、互信、赏识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在保证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同时,给与学生出错的权力,保留学生提出偏激的观点, 让他们表达成长中的烦恼,培育有利于真理成长的环境气氛。
      在实践中,许多小学生通过表达自我的独到见解,不但让其他学生认识和了解了自己,增强了同学之间的认同感,扩大了交往面,增进了友谊,个性的思考空间和探究学习空间得到了扩展,而且从过去封闭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学习的动机强烈了,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习视野开阔了,集体的归属感增强了,体验到了以往没有过的学习快感。这充分说明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得出最大的结论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教师的主要角色和任务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和成熟的教学环境。所有的指导都应该着眼于营造和谐、融洽、民主、亲和的学习氛围;应该着眼于培育有利于形成讨论争鸣的学习机制;有利于个性化观点发表的气氛和舒展个性的教学情境。

3.开展反思性学习,提高学生研究过程忠的综合认知能力。
      反思教学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所积极提倡的教学形式之一,当然也是研究性学习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提炼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对课题的反思是学生研究能力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没有深刻的反思,学生就没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所谓反思“不同于对象性思维,而是指向自身,是对‘思’的‘思’。是对事物的再认识,是人们自我理解、自我激发的可能方式。” [29]提炼成果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反思在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中不断探索,追求更为合理化和个性化认识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指导小学生进行以下三个方面途径的反思非常重要:
(1)反思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既包括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也包括获得的体验和形成的认识,更包括学生培养起的丰富的情感世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它是所有研究活动最丰富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对研究内容的反思是提炼成果中反思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提炼研究成果中,教师应该集中对照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引导学生对研究内容进行较为深刻的反思。例如要求学生通过反思,分析研究中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那些问题?那些问题还没有解决?还产生了哪些新问题?促进学生的研究和思考向纵深发展,促使学生把成果的提炼放在整个研究内容的动态参照系中,全面辩证地考察研究内容,最终形成鲜明的个性化认识,使成果的提炼过程充满积极的个体体验性和智慧挑战性。
(2)反思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征之一是过程性。过程性要求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把重心放在对学习的积极体验上,而不只是得出某种结论,或者以这个结论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学结果作为设计教学目标和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的单一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的。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过程性的体验和认识不但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也是衡量的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不断形成教学素材和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因此,过程性的体验和认识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开放教学系统中最大的课程资源。
      所以,在提炼研究成果中,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是形成观点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在提炼成果中,我们要求学生对照活动记录,进行积极地反思:如①选题的是否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开展研究最佳?②各个研究阶段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自己在那个问题或环节上遇到的困哪最大?有什么启示?③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条件的变化,研究方的案、研究的方法、研究计划得到了怎样的改进,对研究活动产生了哪些促进作用?④组员之间的合作状况如何?我在活动中的角色、任务和完成情况?等等。
研究过程自身所蕴含的巨大隐喻性和丰富的认识机缘,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探险性。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在实践中对过程的反思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把对过程的反思当作一次全新的思想历险,一次学习征途的探险,收效良好。
(3)充分利用可资反思的工具
      无论对研究内容的反思,还是研究过程的反思,都属于反思的内容。要反思这些内容,就必须有可资反思的一些工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形成明确、具体、有价值的反思结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设计一些物化的、有引导作用的反思工具,来帮助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活动材料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工具的重要性,所以设计了一些简明实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可资反思的工具。主要包括四种:一是小组活动记录表,主要记录小组的活动情况,以促进小组成员时刻记录和反思研究的进程;二是个人活动记录表,主要记录个人的活动情况,以促进研究成员个体时刻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三是个人研究活动日志,主要记录小组成员个体在研究过程中的思想、情感的发展轨迹,时刻体验和反思自己内在的思想情感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及时纠正研究过程中的错误认识或者心理偏差;四是后续的研究追踪调查表,取名为“说说心里话……”,设计了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对学生研究结束后的思想发展和认识水平提升,以及对研究实践的满意度、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一个较为全面的考察,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活动做一个总结性的反思。通过这样一些反思工具的开发、设计和利用,既做到对学生研究过程的全程跟踪和综合把握,也促进学生全面的反思自己的研究活动中思想、情感、心理的发展。实践证明,凭借反思工具,学生的反思不但有据可依,而且有据可查,而且会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要在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对外部生活世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发表富于个性的看法,鼓励学生在反思中深化认识,促进学生自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主构建。通过对研究前后的自我认知世界、情感世界、思想世界的变化、发展的比照中提高研究的综合认知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00:22 , Processed in 0.06316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