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9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我看微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7 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看微散文
  
  我们当地一些喜欢短小说创作的作家,成立了一个“闪小说学会”的组织,致力于闪小说的宣传与创作。经过努力,几年来,闪小说创作已经小有气候,依托一个叫做“金麻雀网刊”的平台,进行交流与创作,涌现出一批有实力,喜欢闪小说的作家。去年,“闪小说学会”的作家们出版了一部以“节气”为主题的闪小说作品集《灯火》,反响积极,将闪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微散文”。
  
  在我看来,微散文的影响力,一点也不逊于闪小说。并且,我们一直就有“在场微散文”这样一个很著名的平台。几年来,“在场微散文”一直致力于微散文的交流与创作,培育出一批喜欢并致力于微散文创作的人,也培养出一些很有实力的作者。
  
  多年以来,闻道先生以及那些曾经或者正在致力于“在场微散文”发展、运行的人们,付出了许多精力与心血,“在场微散文”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才会有如此众多的人,围绕其中,不离不弃。
  
  “在场微散文”是很多喜欢散文创作者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文学上的知音;得到了良师益友的指点;与具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有了更多、更有益的交流;很多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创作,有了根本性的突破,日益成熟起来。如此说来,“在场微散文”不但承载了发表、交流微散文的功能,还成为了一个摇篮,孕育出了一批喜欢读、也愿意从事微散文创作的人。“在场微散文”的管理者们的心血,没有白白耗费。
  
  现在的散文创作,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无论创作手法,题材选择,还是篇幅长短都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模式。我们这些从事散文创作的人,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我们的散文形态,也越来越多样化、自由化,各呈风流。
  
  一段时间以来,我关注了一些省级以上纯文学刊物里面发表的散文作品,感觉散文作品是越来越长了。动辄洋洋万言,似乎不长,就无法拿出来,无法出现在高一级文学刊物上。同时,我也比较有意识关注了某一些作家,看看他们那些长篇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看看这些长篇散文的深度与厚度。说实在的,散文绝不同于小说,虽然现在有些人说是“跨界”创作。不像小说的时候就说是散文,不像散文的时候就去说是小说。但,自欺自认可以,愚弄别人就不厚道了。小说之所以可以很长,是因为有人物的支撑,情节的吸引,人们是愿意读下去的。一万多言的散文,怎么让人读下去?并且,散文比较强调作者的“在场”与“介入”,比较注重作者的个人主观感受,比较注重情境与意境的营造。长篇散文如果处理不好这些要素,要想写得好,很难。有些作者,为了将一篇本可以几千字就能完成的散文,硬生生拉扯成了几万字,把一锅色香味俱全佳肴,做成了一锅清水寡淡稀饭。
  
  惟其如此,坚守“微散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闪小说”规定字数不超过600字,这与我们“微散文”上限550字差不多。这个上限是出精品的节奏。字数有了限制,要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就必须反复斟酌,必须惜墨如金。好的作家就是这样炼成的。所以,我比较喜欢“微散文”这样的形式。虽然是经过了反复锤炼,每一次将一篇微散文寄出去,还是感觉有些遗憾。总是会有还能更好的感觉。
  
  最近一段时间,看得出“在场微散文”的管理者们有了一些动摇,不再坚持“微散文”这一理念了。不知是为了拓展,还是为了活跃,或者有更多的考虑。但给我的感觉,还是坚持“微散文”的创作比较好。
  
  “微散文”已经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文学品牌了,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那些古典散文,都是“微散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哪一篇不是简洁、精微呢?又有哪一篇不是精致而优美,简洁而丰沛呢?说到《岳阳楼记》就会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说到《醉翁亭记》又有谁不能顺口吟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呢?说到《小石潭记》我们是不是就会想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与景完美交融呢?就是五四前后的散文,也是极尽简约的。像鲁迅,朱自清,冰心等等,都写出过许多精美、不足千字的散文。我们完全可以习而鉴之,将我们的微散文写得更好,写出精品来。
  
  就像那些古典的,经典短散文那样,微而不薄,微而不浅,微而不苍白。微散文同样可以具有大境界,大格局,大气象。
  
  就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短短二百几十个字,就将山水环境环境,内心感受,写得情景交融,构成一种特异的境界。从一个“静”字说开去,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样大开大合,一波三折,于一篇仅200余字的短文中展开,就足以窥见作者的功力了。
  
  《湖心亭看雪》更是不足二百字,却将雪后的景致描写得丰富而细腻,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地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文字虽然简短,但手法绝不单调,用对比,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比照来写,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与此同时,作者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全文描写抒情,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柳宗元用200多字写出了《小石潭记》、张岱用不足200字写出了《湖心亭看雪》、欧阳修用400多字写出了《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不足500字,我们的微散文上限550字,是不是也可以创作出高质量的散文呢?
  
  微散文也是散文,也可以去描写,去叙事,去抒情,去说理。
  
  可以像那些经典散文那样,去情景交融,去波澜起伏,去婉约,去豪放,去清雅,去激越......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6-17 09:03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好,感谢支持。上茶啦!
3#
发表于 2021-6-17 09:3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不管什么文学作品,都应言之有物,长短由内容决定,有话说则长,无话说则短。“硬长”“硬短”都是做作。一直都认为“散文不到五千字不是真散文”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楼主| 发表于 2021-6-17 16:21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1-6-17 09:03
早上好,感谢支持。上茶啦!

问好彦林,我曾经也像你一样,一个人在这里孤独

点评

要不,你俩个孤独的人,搞个组合就不孤独了。O(∩_∩)O哈哈~  发表于 2021-6-20 16:16
5#
 楼主| 发表于 2021-6-17 16:22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21-6-17 09:31
感觉,不管什么文学作品,都应言之有物,长短由内容决定,有话说则长,无话说则短。“硬长”“硬短”都是做 ...

嗯,赞同你的说法。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东拼西凑是无用功。
6#
发表于 2021-6-17 23:32 | 只看该作者
微散文有一定受众,但难写特难写。现在都为大散文喝彩哩。
7#
发表于 2021-6-19 08:38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的《我看微散文》,结合实例,阐述对“微散文”这种新兴文体的看法,从题材、手法、篇幅,以及描写、叙事、抒情、说理,以及风格等,指出其“微而不薄,微而不浅,微而不苍白”等特点。论述客观,引证得法,颇感认同。拜读。问好。
8#
发表于 2021-6-19 17:03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21-6-17 09:31
感觉,不管什么文学作品,都应言之有物,长短由内容决定,有话说则长,无话说则短。“硬长”“硬短”都是做 ...

非常同意。
有感而发,又不是刻竹简、发电报、镌图章,何必受掣于字数。
柳宗元、张岱、欧阳修、范仲淹等没有标榜微散文,传世千古。
而那些贴着微散文、闪小说之类标签的,用意何在?无非就是告诉读者:求您好歹读一读,占不了您多少时间;写长了我也不会。
当然,这个标签很方便读者,可以选择不看。
9#
发表于 2021-6-20 08:27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当地举行的一次文学活动中,有大家说,纯文学类刊物上稿,文字数量少于七千字的基本没人看,而报刊杂志大多在1500字左右。散文无论长短,只要情感真挚,言之有物,意境优美就很不错了。文学的风格,总是在变化中,但文字的本质是不变的。问好孙老师。
10#
发表于 2021-6-20 16:08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什么体裁的作品,只要意满言尽,精彩毕呈,不论长短,都出佳品,而不能刻意限制字数论优劣。
11#
发表于 2021-6-20 16:18 | 只看该作者
能吸引人,让读者欲罢不能的作品,越长越好。反之就索然无味了。
楼上各位总结极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6-21 08:28 | 只看该作者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21-6-17 23:32
微散文有一定受众,但难写特难写。现在都为大散文喝彩哩。

是啊,长有长的难度,短有短的难度,散文写作并非因长短而降低难度。
谢谢来读。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6-21 08:28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1-6-19 08:38
何足道哉的《我看微散文》,结合实例,阐述对“微散文”这种新兴文体的看法,从题材、手法、篇幅,以及描写 ...

问好彦林,谢谢阅读。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6-21 08:2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6-19 17:03
非常同意。
有感而发,又不是刻竹简、发电报、镌图章,何必受掣于字数。
柳宗元、张岱、欧阳修、范仲淹 ...

谢谢煮字过来,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6-21 08:29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1-6-20 08:27
在我们当地举行的一次文学活动中,有大家说,纯文学类刊物上稿,文字数量少于七千字的基本没人看,而报刊杂 ...

文珺版过来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6 02:54 , Processed in 0.0579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