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二十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24 0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4-4-8 04:36 编辑

                                           深藏诗词书籍中的蟋蟀之二十五           高迎春

        元代的陈基,生于1314年,卒于1370年,字敬初,台州临海人(今属浙江),居住吴中凤凰山河阳里。陈基受业于元代著名学者黄溍,能文善书。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吴地起义军张士诚,听闻陈基文采过人,特意召他为江浙右员外郎,参与军事谋划。之后,张士诚称王,授予陈基内史职位,后升迁学士院学士。朱元璋平吴,爱陈基才情,召之参与《元史》编撰工作,书成之后,赐金而还乡。陈基著有《夷白斋稿》35卷,文稿24卷,诗稿1卷。陈基生前,写的与蟋蟀相关的诗是《夏夜怀李尚志》:“蟋蟀已在壁,烦暑犹未歇。离居含微风,明河湛秋月。念子行未归,徘徊至明发。”大意是:立秋之后,蟋蟀已经在墙壁处鸣叫,可夏日的暑气仍未消退。远离家乡,客居在外,对时序分外敏感,忧愁与思绪,绵绵难以断绝。院子里的梧桐树,被秋风吹拂,明河水倒影着天上那轮明月。想念儿子远行未归,沿着河边徘徊,不知不觉已是东方拂晓。

        元代的刘诜,生于1268年,卒于1350年,吉安庐陵人,字贵翁,号桂隐,。幼年失去父亲,天资聪颖,十二岁便能写文章。成年以后,出资办学,教学有方。江南行御史台屡次推荐为官,皆不为所动。刘诜涉猎诸子百家,融会贯通,四面八方上门求文者,络绎不绝。其著作有《桂隐集》传世。刘诜生前也曾写过与蟋蟀相关的诗,请看他的《对客暮坐》:“危坐高斋夕,东来喜友生。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蛩鸣。烛至瓶花落,秋凉架药轻。西头动刀尺,淡月上檐楹。大意是:东来的朋友,给我带来无限喜悦,两个人高楼对坐,一起观看明月爬上屋檐。闻听四边墙角蟋蟀的鸣叫,还有西边邻居,动用剪刀制作冬衣的声音,内心充满感动,凄凉早已远循他处。这首诗歌,以动来衬托静谧,蟋蟀鸣,剪刀响,动中有静,和朋友促膝赏景,其乐融融,展示了他们悠闲惬意的生活。

        元代的陈高,生于1315年,卒于1367年,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被朝廷授予庆元路录事,办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行离职而去。曾再授予慈溪县尹,陈高也不理会。平阳陷落后,坐船过山东,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述天下之安危。帖木儿想让他做官,但陈高疾病复发而亡。陈高著有《不系舟集》和《子上存稿》,留存于世。陈高生前曾作《促织鸣》诗歌:“促织鸣,鸣唧唧。懒妇不惊,客心悽恻。秋夜月明露如雨,西风吹凉透絺苧。懒妇无裳终懒织,远客衣单恨砧杵。促织促织,无复悲鸣。客心良苦,懒妇不惊。”这首诗歌,写蟋蟀促织鸣叫,而懒妇听了并不心惊。而这却苦了远远在外的游子,衣裳单薄,苦不堪言。


        元代的吴师道,生于1283年,卒于1344年,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吴师道生前写过一篇《促织吟》:“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大意是:到了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犹如下了一场雨似的。蟋蟀因为寒冷,纷纷跑入室内,在床底鸣叫了。身在深闺的美人,夜不能寐,向着西风诉说离别之苦。丈夫被征招去了玉门关,从此一去不归,也没有书信像鸿雁那般来去。屋内孤灯一盏,映照着妇人的清泪,不知谁家,敲打清洗着寒衣。御寒的衣服,八月就该邮寄了,今年却做的太晚了。这些都是因为倒春寒,春蚕遇寒生长缓慢,吐丝太少的缘故。苦苦等待,抱膝叹息,这样的情怀蟋蟀哪儿知晓啊。微霜凄凄,凉月西沉,蟋蟀的叫声越发急促了。苦吟一首长相思,万里秋空,似乎也已经被愁绪填满了。


        宋末元初时期的戴表元,生于1244年,卒于1310年,曾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能文,多出奇语。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博学而肆,以文章名噪一时。性好山水,多伤时悯乱之辞,其律诗雅秀,清新接近晚唐。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著有《剡源集》。戴表元生前也写过与蟋蟀有关的诗歌,其一、《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幽虫聒午枕,掩抑声千万。风前以虚鸣,蟋蟀最多怨。我静乃得闻,一一来自献。憧憧道傍子,与尔故相远。”大意是:午休时刻,许多秋虫鸣叫,此起彼伏,声调何止千万。盖过秋风鸣叫的蟋蟀,声调最是哀怨。午休心静得听天籁,仿佛秋虫一一前来献歌。由于蟋蟀等秋虫往来不定,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显得与你陈子徽生分了。其二、《秋虫叹》:“夏虫声渐微,秋虫声渐繁。微物何所知,时至不得间。嗟我镜中发,亦复就凋残。凄然杂忧患,霜风埽茅菅。反不如彼虫,自得草莽间。所以达生士,逃名在空山。客居虽云乐,不如早知还。”戴表元写的这首《秋虫叹》,内中自然也包括了蟋蟀。


        赵孟頫,生于1254年,卒于1322年,字子昂,号送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初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北京,接受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浙江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等职位,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隐退。1322年7月30日,赵孟頫逝世,时年六十九岁。谥号“文敏”,故而人称赵文敏,著作有《松雪文集》赵孟頫博学多才,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作“元人冠冕”。书法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书风秀逸遒媚,结体严整,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生前写过多首与蟋蟀相关的诗。其一、《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七月暑尚炽,长日弄机杼。头蓬不暇梳,挥手汗如雨。嘤嘤时鸟鸣,灼灼红榴吐。何心娱耳目,往来忘伛偻。织为机中素,老幼要纫补。青灯照夜梭,蟋蟀窗外语。辛勤亦何有,身体衣几缕?嫁为田家妇,终岁服劳苦。”这首诗,表现了元代妇人,整日忙于劳作的形象。大热天,忙于织布,挥汗如雨,以至于顾不得梳头洗脸。到了晚间,蟋蟀在窗外鸣叫,妇人点亮青灯,依然在织布机上劳作。其二、《新秋》:“夜久不能寐,坐来秋意浓。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大意是:秋夜已深,仍然难以入眠,坐在院子里,感觉到秋风凉意渐浓。寒露下蟋蟀鸣叫,似乎在催促他早点歇息。高天上一轮明月,映照着池塘里的荷花,优雅静谧。其三、《次韵冯伯田秋兴其三》:“思逐秋风发,愁随秋夜长。系书阳鸟远,促织候虫忙。世巳无刘表,家徒有孟光。故衣寒未补,发箧动幽香。渐觉綀衣薄,欲将纨扇慵。”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赵孟頫在立秋之后,思绪随着秋风生发,愁绪随着秋夜渐长,作为物候象征的蟋蟀,立秋过后,又到了忙于鸣叫的时候。随着天气愈发寒冷,赵孟頫感觉到了衣衫单薄,用来驱热的纨扇,也被弃之不用了。其四、《次韵子俊》:“岁云莫矣役车休,蟋蟀在堂增客愁。少年风月悲清夜,故国山川入素秋。佳菊巳开催节物,扁舟欲买访林丘。从今放浪形骸外,何处人间有悔尤。”这首诗里的蟋蟀,躲进堂屋哀鸣,让客居在外的游子,平添了几分忧愁。菊花盛开,中秋佳节,作者想登上一叶扁舟,去寻访林丘,去探寻梅花。








                                       2021年9月24日写于迎春堂








2#
发表于 2021-9-24 08:35 | 只看该作者
不为官便留词,访林求梅蟋知音。
3#
 楼主| 发表于 2021-9-25 06:10 | 只看该作者
洛雨漁舟妙玉桌 发表于 2021-9-24 08:35
不为官便留词,访林求梅蟋知音。

谢谢光临阅读,赵孟頫都知道他的书法好,其实写诗也不错。有些解释,只是大意而已。
4#
发表于 2021-9-25 06:26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1-9-25 06:10
谢谢光临阅读,赵孟頫都知道他的书法好,其实写诗也不错。有些解释,只是大意而已。

嘿嘿,赵生字好文妙,其父其妻名字都特别,其成就也颇开人眼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18:15 , Processed in 0.05007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