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儿童杂事诗》源流小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9 1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21-12-10 20:44 编辑

    《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间所作。

    一九四七年六月,周作人“偶读英国利亚(Lear)的诙谐诗”,觉得“妙语天成,不可方物”,乃“略师其意,写儿戏趁韵诗,前后得十数首”,却“终不能成就”。信笔写来,想到哪写到哪,事后自己也不太满意。反复阅读,只觉“其中有三数章,是别一路道,似尚可存留”。玩味再三,主题愈来愈明确,思路越来越清晰,“因就其内容,分别为儿童生活儿童故事两类,继续写十日,共得诗四十八首,分编甲乙,总名之曰儿童杂事诗。”一九四八年,“春多雨,惊蛰以来,十日不得一日晴”,周作人在“阅段氏《说文》注”之余,“应友人之属,录旧作《儿童杂事诗》”。不录无感觉,一录就灵感满满,“觉得尚可补充”,诗兴勃发之余,“因就生活诗部分酌量增加,日写数章,积得二十四首,定为丙编。”丙编与甲编略有区别,“旧日所写,多以岁时为准,今则以名物分类。”其时,周作人似乎意犹未尽,“此种材料尚极夥多,可以入录,唯写为韵语,虽是游戏之作,亦须兴会乃能成就。丁编以下,倘有机缘,亦俟诸异日。”只可惜,“兴会”不再来,“机缘”至此尽。此后,周作人再未就“儿童杂事”这一主题作诗。所以,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儿童杂事诗》,只有甲、乙、丙三编。

    关于《儿童杂事诗》的缘起,周作人说得清楚明白:“偶读英国利亚(Lear)的诙谐诗”后,乃“略师其意”,终得数十首。但周作人并非一九四七年六月才“偶读英国利亚(Lear)的诙谐诗”,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二日《晨报副刊》登载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一文里,周作人就提到过“利亚(Lear)做有‘没有意思的诗’的专集”,说明早在一九二二年周作人就读过利亚(Lear)的诗。为什么一九四七年再“偶”遇时,才觉得“妙语天成,不可方物”?清楚明白的背后,应该隐藏着更深的意蕴,值得爬梳剔抉。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六日,周作人在北平因汉奸案被民国政府逮捕,关押于北平炮局胡同监狱。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被解送至南京,关押于老虎桥监狱。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被民国首都高等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褫夺公民权十年,在老虎桥监狱开始服刑。

    判决前,周作人颇为忐忑。十月十四日,汪伪政府宣传部部长林柏生被处决,周作人兔死狐悲,惶恐不已,作七绝一首:“当世不闻原庾信,今朝又报杀陈琳。后园痛哭悲凉甚,领得偷儿一片心。”判决下达后,周作人应该长舒一口气,至少自己不会被枪决。只是,已六十二岁的周作人,对能否服完刑期,再获自由,应没有把握。前有林柏生被枪决时的惶恐,后有对余生不可把握的虚无,惶恐、虚无之余,感叹世事,周作人或许觉得应该趁在老虎桥监狱的空闲时光,好好回顾一下人生。回顾,总从童年开始,距童年越远,童年越清晰。正好,英国人利亚的诙谐诗再次出现,这个由头仿佛毛衣的线头,轻轻一扯,童年的一切便源源不断浮现出来,令周作人兴会不已,诗亦水到渠成。若果真如此,《儿童杂事诗》可谓是周作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所撰《知堂回想录》的源头、前传。

    当然,这只是猜测。

    虽然周作人曾说“我向来不会做旧诗,也并没有意思要去做它”,但他对自己的诗作还是有信心。一九四七年八月,他就为只有甲、乙两编的《儿童杂事诗》作了序。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日,他又为增补了丙编的《儿童杂事诗》作了序。显然,他想将《儿童杂事诗》结集出版。

    由于民国政府判处周作人“褫夺公民权十年”,所以,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被羁押起的十年内,他也被“褫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儿童杂事诗》要发表、出版,得等到“褫夺公民权十年”的刑期满了后,才有希望。但世事难料,判处周作人刑罚的民国政府很快就日薄西山,迅速垮台了。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周作人被保释出狱。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二日,周作人由上海赴北京。新政府对周作人的态度是:“只要不乱说乱动,人民政府对他就宽大了。”也就是说,旧政府对周作人的刑罚至此结束,周作人自由了,虽然是一种“不乱说乱动”的自由,但比在老虎桥监狱服刑不知要好多少。

    一九五〇年二月二十三日至五月六日,上海《亦报》发表了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甲、乙、丙三编,共七十二首。《亦报》为使诗生色,特邀丰子恺为每首诗配画。发表时,署名“东郭生”。周作人自称东郭生,应该是遇到过“狼”,并且不能忘怀。狼之所指,或可从周作人作品里一见端倪,一九四四年三月六日(“民国甲申惊蛰”)所作《遇狼的故事》,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五日所作《偶作寄呈王龙律师并附跋》都提到过披着“狼”皮的人。面对披着“狼”皮的人,周作人觉得自己就是心地善良、被狼反噬的东郭先生。只是,在很多人眼里,周作人虽不是“狼”,却也非“东郭生”,而是一言难尽、难知其为何的复杂体。评价周作人,或许可以套用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日鲁迅给许广平信里的一句话:“周启孟颇昏,不知外事。”

    与五十年代周作人在《亦报》上发表的关于鲁迅及鲁迅作品的文章迅速结集成书不同,《儿童杂事诗》相当长时间都未单独印行。大陆不消说,周作人虽被“宽大了”,但终究是与“旗手”兄长反目的文人,是曾经投靠侵略者的汉奸,除与鲁迅相关的《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等作品和译著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其余的作品似乎都未能再版或新印。奇怪的是,一向喜欢印行大陆无法印行作品的香港,也直到一九七三年,才由香港崇文书店照原迹影印出版《儿童杂事诗》。

    《儿童杂事诗》长时间未得单独印行,应有政治之外的原因。出版社不太愿意印行这部诗集,或许:一是七十二首绝句,体量太小,要单独结集印行,可能似书非书;二是诗虽曰绝句,却不古不今,颇有周作人自谓的“打油”味;三是儿童生活诗吟咏的多是清末民初绍兴一地的陈年旧事,不具普遍意义,儿童故事诗多采古人诗词,无现实意义,且全以儿童为主题,虽或有寄予,却缺乏明显的“微言大义”。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

    大陆最早出版的《儿童杂事诗》应该是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出版的《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此书由钟叔河笺释,只印了三千册,显然是试水。一九九九年中华书局推出第二版,分三次共印了三万册,一年内三印,说明此书有一定的市场。二〇〇四年岳麓书社推出第三版,改名为《儿童杂事诗笺释》,印了一万册。二〇一一年安徽大学出版社推出第四版,印了六千册。二〇一七年海豚出版社推出第五版,为“最终增订本”,颇为奇怪的是,版权页没有标明印数。

    钟叔河是国内整理周作人作品最为著名者,先后编订了《周作人作品集》第一、二辑共四十种(岳麓书社出版),《周作人散文全集》共十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儿童杂事诗笺释》以一九五〇年《亦报》发表的《儿童杂事诗》及配画为底本,对诗中所涉风俗、名物、俗语、人物、典籍、本事等进行校勘、注疏、笺释,文笔简练,引证丰赡,应是钟叔河用力最勤、用心最深、锲入自己最多的一部周作人作品。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在作者一栏内,弃旧例不列原著者周作人、配画者丰子恺,只署钟叔河。

    对于《亦报》擅自邀请丰子恺为《儿童杂事诗》配画,周作人颇有微言。一九六三年四月四日,周作人在给鲍耀明的信中说:“……上边有丰子恺为插画,乃系报社的好意请其作画者。丰君的画,我向来不甚赞成,形似竹久梦二者,但是浮滑肤浅,不懂‘滑稽’趣味,殆所谓海派者。插画中可取者,觉得不过十分之一。……该诗原稿又已为友人借去,里边的诗较好者亦不甚多,但是比起插画来,大概百分比要较好一点罢了。”国内另一整理周作人作品著名者止庵(编订了《周作人自编集》共三十六册、《周作人译文全集》共十一卷)在《樗下说书》一文里提到此事时说:“丰氏之作,近来似乎颇受欢迎,坊间印本不少。谁能想到知堂竟是这般评价呢。”

    钟叔河肯定应该看到过周作人给鲍耀明的信,因为他编订的《周作人散文全集》第十四卷里收录有这封信。他为什么明知周作人“不甚赞成”丰子恺的画,却还要在《儿童杂事诗笺释》里将诗、画并列呢?可能:一是钟叔河虽将周作人给鲍耀明的信收入《周作人散文全集》,却并没有认真阅读、体会周作人的意思;二是钟叔河并不认为丰子恺的画“浮滑肤浅”,反而觉得其天真可亲,与诗相得益彰;三是既遵从《亦报》发表时的底本,又尊重读者对丰子恺的“欢迎”,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当然,这更只是猜测。


    参考书目:
    张菊香、张铁荣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周作人年谱》
    钟叔河著,海豚出版社2017年2月版《儿童杂事诗笺释》
    周作人著,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周作人散文全集》
    周作人著,钟叔河、鄢琨编订,岳麓书社2020年10月《周作人作品集》
    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鲁迅全集》       
    止庵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版《相忘书》





2#
发表于 2021-12-10 09:0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再发新作支持。先留足迹,随后拜读学习。
3#
发表于 2021-12-13 10:00 | 只看该作者
rsjby的《<儿童杂事诗>源流小考》,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考证性的文章;周作人是文学界的“大师”,而《儿童杂事诗》虽未曾阅读,但从这篇文章中感知其亦有其重要性;虽为一篇短文,但从中受益。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21-12-21 11:1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作为一段文化往事细节学习,并钦佩rsjby老师的广阅博学。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1 23:09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1-12-13 10:00
rsjby的《源流小考》,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考证性的文章;周作人是文学界的“大师”,而《儿童杂事诗》虽未曾 ...

读这书很多时日了,才勉强凑成一篇小文。识见所限,就这样子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1 23:1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12-21 11:15
拜读!作为一段文化往事细节学习,并钦佩rsjby老师的广阅博学。

谢谢草版。以前零星读过一些周作人的文,现正较为系统地读。所以偶尔有点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00:27 , Processed in 0.04989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