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引爆“小宇宙”,关键在于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3 14: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僧没有肉 于 2022-1-3 16:22 编辑

  今天从微信公众号里读到梅拾璎转发李娟的散文《我妈藏钱记》,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地嘿嘿笑,结果招来了吃食儿正香的猪队友骂我神经病。


  “你见过连笑都这么层次分明的精神病么,先是浅浅的莞尔,后是忍俊不禁‘狗窦大开’?”我怼了她一句。


  我的笑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个当然是李娟这篇文章写得实在太有趣,太淘气——幽默调侃虽然不分男女,但如此诙谐的文风似乎和向来讲究“贤良淑德”的中国女性有太远距离,今天在李娟的文字里饱尝,岂有不笑之理?第二个就是因为转发者梅拾璎了,昨天她发圈的时候我还调侃她“古人举贤不避亲,现代梅拾璎是夸赞不避己”,渐渐熟悉后,梅拾璎的才气终于也在幽默方面弥漫开来,不光有了高端的优雅,更有了接地气的人间烟火气儿。


  你猜她说了句啥?

  “都是实诚人儿,夸人家尽心尽力,夸赞自己更不能客气。”


  哈哈,这还是那位写出畅销书的女神梅拾璎么?


  我一下子想起当初接到梅拾璎赠书时的心情了。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我清楚记得那天,我用了一个很多年已经不大用的词儿:终于——终于收到梅拾璎老师的赠书了。


  说实话,到了我这知天命的年龄,已经很少使用“终于”一类的词儿,总觉得太多小儿女的煽情。但我今天必须要用这个词儿,她称得上这个“终于”。


  是的,她称得上这个“终于”——不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育素养,切身的教育体验,还是扎实的“育儿实践”,何况还有优美的文笔加持……

  我早就知道她的书正在出版,似乎在新书面世一年之前就知道。但当从微信中得知样书送到她手里并准备寄我一本时,渴盼之情依然油然而生,我甚至在一篇文章的回复中还半开玩笑说“有一种期待叫望眼欲穿”。


  我觉得她早就应该写这样的书,甚至不应该只写一本,而是一本接着一本:我真诚希望她不要以太累为托词偷懒,而要自觉地在头上高悬一把小小的竹鞭激励自己,把这种分享上升到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去当作义不容辞的事业——社会需要这样有价值的书,广大的家长朋友渴望这种分享。


  我说这话绝不是虚伪的赞美。她不需要,我也不需要。


  作为朋友和兄长,我在认识她不久就说过一句话,她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资源库——上天偏爱的优美文笔,内外兼修的温和品性,深刻却又不乏细腻的思想触角,更加上四口之家除了她小儿子钱小能还未成年,三个成年人竟然都毕业于北大清华——如果她写家教类书籍,当然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我和她相识于文字,从简书上读她第一篇文字,我就感觉她看似柔和的文字背后更丰富的东西,这种丰富的独特性使她迅速成为简书的“女神级”人物——由此可见,凡是美好的东西都不会埋没,不论你藏得多深,不经意之间就让大家发现了时光和凡俗无法遮掩的光环。


  她确实有资格写这样的书,也确实有义务写这类的书。我相信现在市场上并不缺少亲子家教一类书籍,市场真正缺少的是像她这样有温度、有爱心、高深兼具却又不生硬的文字。


  姑且不说她本人的学养背景,甚至也不说她做过十年教师的职业经历,哪怕只说她把自己女儿钱小雅一路培养到北京大学这一点,恐怕就对天底下挣扎在“育儿迷茫期”的父母们具有无穷魅力!


  也许会有朋友疑惑,像她如此优秀的人和家庭毕竟是个例,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这样的资源,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小雅小能一样具备优良的基因,她所写的东西是不是只可仰望却不可复制?


  当你读完这本书,我相信你所有的疑惑都会烟消云散——因为她所面对的并不是“超常天才”,而是普遍意义上的绝大多数“正常孩子”。剔除基因的先天性影响,不论你的身份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给孩子施加最合适的教育?


  作为拥有近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同时也作为刚刚陪伴儿子完成学业教育的父亲,请允许我真诚地感慨一句:孩子的成长其实是父母的“再成长”,你如果想更好的教育孩子,做父母的首先应该自觉地教育自己——回眸过往,你不是常抱怨父母营造的“原生家庭”限制甚至阻碍了你的成长么?但在埋怨的同时,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营造的“原生家庭”又是什么样子?

  引爆“小宇宙”,唤醒“内驱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他们先天的基因背景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发现,唤醒,激励,然后才是悄悄地躲在一旁欣赏孩子努力快乐成长的样子。


  我发现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教育书籍大概有两种。


  第一类作者是专业的或者具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他们皓首穷经旁征博引,字里行间时常窜出一串串崭新得让人讶然却又不知所以的名词;这类书对于广大民众来讲“只可远观”而无法亲近,高大上之后藏着浓浓的学究气。


  另一类是由成功孩子催生的成功家长,套用俗语叫“高徒出名师”,他们不厌其烦的叙述亲子教育中的点滴故事,接地气倒也接了地气,可又实在太琐碎,太浮浅,难以具备普遍的示范引领意义。


  大而无当的“空头理论”当然不好,真正走进人心的是事实。但“事实材料”也只是第一步,必须在事实中隐有思想,必要对琐碎的事实去概括提炼,就像从沙子中淘出黄金——人们既看到了沙,更看到了你一遍遍淘洗的“过程与方法”,转而运用到自己的育儿实践当中去。


  不知道大家有无这样的感觉,阅读教育类书籍最烦“班主任”和“老婆婆”,刻板的说教即使再高明也让人心生憎厌,繁重的生活挤压的我们没有哪一个愿意受虐,打开一本书从文字中都能想到你故作高深的居高临下,“永远正确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睥睨天下,会无形地给阅读者带来额外的压力。


  但你阅读梅拾璎这本《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显然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读她的文字,就像听老朋友聊天,温婉可亲,不疾不徐。实实在在把凌厉的教育智慧包裹在柔软的文字里。


  饭前等孩子的三五分钟,睡前等困神临幸的小小间隙,你都可以随便打开,原本无聊的时光霎时变得有了趣味和意思,只要你打开,哪怕随便翻一页两页,都会有所会意。


  每当我身边的同事或朋友让我推荐育儿类书籍,我总会毫不犹豫推荐给他们这本书,甚至把我珍存的那一本暂且借出去。




2#
发表于 2022-1-4 09:0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支持。留记号,随后来拜读。
3#
发表于 2022-1-5 15:15 | 只看该作者
《引爆“小宇宙”,关键在于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关于一个读书的话题;由阅读李娟散文《我妈藏钱记》进入文本,从梅拾璎的书《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引出论点,结合自身从教多年的经历和培养孩子的经验,畅谈对市场上流行的教育类书籍的看法,有理有据,的确是有图有真相。学习,祝好!
4#
发表于 2022-1-6 12:5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朋友新作品。。。。
5#
发表于 2022-1-6 20:25 | 只看该作者
实实在在把凌厉的教育智慧包裹在柔软的文字里。欣赏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14:04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1-5 15:15
《引爆“小宇宙”,关键在于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是关于一个读书的话题;由阅读李娟散文《我妈藏钱记》进 ...

谢谢刘版主青眼加精,我会努力多写几个在此版发表,表达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4 04:12 , Processed in 0.09627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