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0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王绩的归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7 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外的中文教授丁启阵有一篇博文,对王绩的《野望》一诗做了解释。但是,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对读者误导。

让我们先来看看野望这首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这首诗歌很有陶潜的风格,实际上王绩也有些像陶潜,比如一生只做了小官,而且早早隐居了,嗜好喝酒,只不过王隐居后过着小康生活,他是世家大族出身,陶潜的曾祖父陶侃虽然是东晋大佬,但是陶家到了陶潜这代已经衰败,陶潜归隐后还得亲自地田间劳动。

丁教授解释说:一般认为,这首诗作于隋朝末年社会纷乱时期,当时诗人处于隐居状态。

这开头第一句就错了,解读作品,必须搞清楚作者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而丁大教授第一步就错了,难怪要解读错误了。

王绩是隋末唐初的人,但是这首诗歌却不是作于改朝换代的纷乱之际,而是作于天下大一统的唐贞观初年。那时候,王绩确实在隐居,但是他写诗不是为了思念某个小情人,没这回事。

丁教授先对诗歌大意做了解释,说诗的大意是:诗人于傍晚时分在东皋举目眺望,徘徊着似乎想要找个依靠的地方。这是秋天的黄昏,每一株树的叶片都呈现出或黄或红、秋天独有的颜色,每一座山峰都笼罩在落日的余晖里。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犊从野外回村,骑马打猎的人带着禽鸟猎物回家。诗人环顾四周,竟然没有一个相识的人,于是唱起了慢节奏的忧伤歌曲,表现“采薇”式的思念。

哈,可以看出丁教授的解释有些温暖的绯红色彩,很符合当下阅读者的口味偏好。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作是作者的事,感受是读者的事,你怎么解释都行,你的感受是你的私事,它只属于你个人,并非作者的本意。

丁教授接着写道:“采薇”二字,《诗经》里在两首诗中出现过,一首是《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一首是《小雅·鹿鸣·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前者是表现采摘野菜的妇女思念自己的爱人,没有见到爱人时担心忧愁,见到爱人后欢喜快乐;后者是表现戍边兵士在长时间离家后返回途中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两首诗的思想内容不同,但有一个相同点:都抒发了思念之情。

这是他全文的着力点,他从采薇的原始出处入手,采薇哪来的?诗经里的,女人为啥采薇?想男人了呗。为啥想男人?男人不在家,当兵打猃狁了。猃狁是西周末年的北方游牧民族,牛逼得很,周朝国都都被他们占据了,周幽王也被他们宰了,估计就是匈奴人、蒙古人等草原游牧民族的前世吧。

但是,别忘了,采薇还有个出处,殷周易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上采薇,最终饿死。伯叔二人死忠于商朝,从个人道德上讲,是高洁的,圣人孔子就推崇伯夷叔齐二人。二人的行为,从历史趋势上看时迂腐的,亚圣孟子强烈批评伯叔二人——人们常说孔孟之道,其实,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差别其实还是挺多的。

传说伯夷作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这首歌很可能是后人伪作,却很好的拟合了伯夷的心境,天下之大,无我容身之地也,我前途渺茫,宁死也不臣服于周武王这个暴君,他怎么能够用武力夺取天下?太王八蛋了。

王绩在野望一诗里写到采薇,更大可能是取自伯夷叔齐的典故,因为翻看王绩的作品,没有什么歌颂爱情的作品,他不是李商隐,搞出一堆无题诗,也不是晏几道,几回魂梦与君同。当真有个情人,其他作品应该有反映,可惜没有。

王绩写酒的诗歌不少《醉后》《独酌》《过酒家》,时人称之为斗酒学士。

那么王绩为什么提到伯夷,难不成他对大唐不满意,怀念暴隋?

也不是,他只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到迷茫和孤独。

王绩出生于大户人家,是隋朝大儒王通的弟弟,十五岁游长安,得到杨素的赏识,杨素是谁?隋朝的军事家,诗人,权倾朝野的大臣,隋文帝最赏识的人。大业年间(隋炀帝年号),王绩担任秘书省正字,也是当个不大的京官啦,可是王绩却不太适应官场生活,要求外放,朝廷安排他去当六合县县丞,六合当时属于扬州属地,王绩到任后,天天喝酒,不务政事,被人弹劾,丢了官,就回老家隐居了。

这么看,王绩是个酒腻子,不合格的公务员,当真如此?恐怕未必,大业年间,隋炀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何况王绩这样的聪明人,扬州是隋炀帝当晋王时的治所,各种消息灵通,王绩喝酒,装病,那是在装醉避祸,他已经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当个芝麻绿豆大的县领导风险大。王绩后来多次吹嘘醉酒的好处“可以全身,杜明塞智”,就是这个原因。

在乱世,有本事有能耐的人,可以拉起自己的一干人,自己创业组建公司当CEO,比如翟让、李密、窦建德,没能耐的,也没胆的人,就只能喝酒装蒙、消极避祸了。

唐朝建立后,为了尽快组建行政系统以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征召前朝官吏,王绩被任命为门下省待诏,王绩在任上嗜酒——喝酒上瘾呀。他弟弟王静问他,待诏这官咋样?他回答,工资不高,活得憋屈,只是公物用酒让我留念罢了。江国公陈叔达是他哥王通的学生,听到此话,就特批给他每天一斗公务用酒。

王绩为什么说自己的工作不理想,只贪念美酒。原因有两个:第一,从生理学角度讲,喝酒会上瘾,这是现代科学证明的,王绩就是个酒蒙子,他不仅爱喝,而且会酿酒,就像现在好多人,不仅爱吃,也是好厨子一样。第二,彼时,他已经没有什么进取之心了。只想着混日子,早点内退。

贞观初年,王绩又使出老招数,以生病为由辞职了,朝廷批准,他就回到了东皋山隐居,自称东皋子,号无功。隐居期间,他写下了名篇《野望》。

为什么偏偏是贞观之初,王绩提出了辞职。

我们还是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政局发展看问题。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迫高祖李渊退位,这在当时是件石破天惊的大事,虽然权力斗争历来六亲不认,无比残酷,但是在以儒家知识分子的朝臣心目中,李世民的做法大逆不道。李世民把李元吉的家财赏赐给政变中的功臣尉迟恭,把李元吉的爱妃纳入自己后宫,这些行径在王绩看来更是无法接受,李世民是有一半鲜卑血统的人,他自己觉得没啥,那些文人士大夫就觉得不行,可是毕竟人家是皇帝呀,朝臣又不能说三道四。当时,朝臣中谁能看到以后的事,谁能看到李世民会开创出一个大唐盛世?除了与跟随李世民很久的几个人,其他人都觉得这个皇帝不行。

既然领导不行,那就辞职不干了吧。王绩本来就觉得当官没意思,自己是从隋朝下岗的,到唐朝再就业的,怎么也不会提拔,不想干了,这会儿又估摸现任CEO连自己兄弟都杀了,弟媳妇也睡了,恐怕不是好鸟,多半是隋炀帝第二,干脆辞职算了。

在东皋隐居的日子,王绩的日子过得不错,他不差钱,不像他的偶像陶潜那样,穿着破衣烂衫,穷到讨酒喝,他悠哉悠哉,但是内心是孤独的、彷徨的。他是个神童,十五岁就被当朝一品赏识,华丽丽地登场,怎奈生逢乱世,时运不济,三上三下,一生无功。

若论欲望,他没什么野心和欲望,但是他心目的世界不是这个样子,隐居在山里,连个说说话的人都没有,相顾无相识,放牧的人不认识他,打猎归来的人不认识他,这不是废话吗?放牧的人关心牛犊子,猎人想着回家让老婆把野兽给炖了,与他谈论前朝往事,谈论修身齐家平天下?这种无人言说,无人可以倾诉的孤独感,深入骨髓。

当然,朝廷有他的旧相识,老家绛州龙门有他的故友,可是谁能与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没有,一个都没有。

所以他唱起了伯夷的采薇歌——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说到底,他王绩是迷惘呀,那孤独无法排解。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14 19: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解读,引经据典,,有说服力,好文!

点评

谢谢版主点评  发表于 2022-1-18 17:52
3#
发表于 2022-1-17 15: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据说薇,就是野豌豆的苗吧。

点评

你的解释正确。  发表于 2022-1-18 17:52
4#
发表于 2022-1-19 11:36 | 只看该作者
虽是解读之一,但征引的史实,王绩其人的经历、其时的心境,以及分析判断,都有较强的证据力和说服力。

点评

谢谢你的点评  发表于 2022-1-20 16:04
5#
发表于 2022-1-27 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登志 于 2022-1-27 15:28 编辑

说到底,他王绩是迷惘呀,那孤独无法排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5 21:44 , Processed in 0.0731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