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7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故都之行五:寻常巷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8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个晚上,我们在略微幽黯的灯光里走向宾馆附近的一片胡同,郭老师说,这片胡同也许就是北京仅有的了,也许过不了几年,也就没了。我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境走向或大或小或宽或窄的北京胡同,
   
        
当我在有些迷玄的光影里穿行的时候,我的身心是分离的,我的脚走在胡同的这头,我的心已穿越胡同的那头,我甚至于缓缓前行的脚步间不自觉加快,一直走向胡同的尽头……
   
        
那个时候,脑子里只有汪曾祺先生的那篇《北京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曾以
《胡同文化》为课题改选入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悠闲、散淡、平和、亲切,而略带伤感,那种语言意境与王先生的审美追求以及文章所阐述的老北京市民的生活特点相一致,富于文学韵味。
   
        
这篇序文里,先生并没有
严肃地讨论有关“胡同”“文化”及“胡同文化”的问题,而是从日常生活的琐碎、地域风俗民情等娓娓道来,阐述胡同、四合院对北京人生活的影响,也可以说北京人的风俗文化造就了方方正正的胡同和四合院的布局结构。
   
        
汪曾祺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但是,北京的胡同终究还是在没落,胡同文化也渐在消淡,我们所去的那一段里,虽胡同旧制还在,可早已难觅方正的格局,一些不新不旧的房屋或棚子也杂陈其间,所住的也早已不是老北京人,他们大多是外地来谋生的。
   
        
我们曾于一拐角处见到一对正坐在路边吃晚饭的夫妇,他们面对面坐着,每人各拿一个馒头,跟前地上放着各自的一碗稀饭,之间放一小木凳,一个小瓷盆里是凉拌黄瓜,这些,便是他们全部的晚餐。那个时候已是黑夜,光线本幽黯,而他们所坐的地方又恰好没有灯光,我们是蹲下身子才看清这些。问及,原是来自河南,在北京捡垃圾过活,家里有老人、有上学的孩子,看看旁边他们所住的地方,只是七平米左右的砖墙小屋,像是临时搭建的棚子,屋内一张单人床紧挨一边墙、床头处蜷缩一只煤气炉、床与另一面墙大约40公分的空间里堆积一些杂物,之外,再没有一处空地;砖缝参差的墙没有粉刷,原汁原味的砖缝里有钉子,挂了些条纹袋子,想必是他们换洗的衣物吧?屋内已是闷热,看着他们平静地坐在地上,我想,这路边该是他们辛劳一日之后最稳妥的安闲之所吧?我不知道,这个没有任何取暖条件的小砖棚,是怎么抵挡塞北的冷风酷霜的?
   
        
这个棚子每月房租200元。我知道,这应该是北京最低的租价了吧?
   
        
当我走进那座小屋的时候,除却心底掠过的痛楚,很庆幸门边还可以有落足的地方。我站在那里呆看了半天,思绪是空洞而茫远的,我想要的胡同,不是这样。胡同是北京人几世几代的故交,是他们曾经温暖的家园,但如今,胡同的主人早已远离,这破败的故址只成了一些平民百姓暂时落地之所,他们挣扎在生活的边缘线上,只求着温饱,却是温饱也难得。好在,他们可以如此平静地面对贫穷、面对困厄,并正努力去摆脱。如此说来,这北京人的接力棒是交给他们了。只是不知道,日渐衰落的胡同目送故人远离、亲迎新人来临,心底是不是也有些苦楚和无奈?
   
        
离开的时候,同伴感慨道:“是谁遗忘了这里?”


        是的,究竟是谁遗忘了这里?或是这里远隔了什么?是繁华吗?我在幽暗里尽可能地极目远望,那边,高楼的骨架像是冲天的刺,正在遥遥攀缘、高升。原来,一半落没,一半繁华,竟是咫尺之遥。


    记得《北京的胡同》文末,汪曾祺先生回归为照片集子写序的本意,以抒情的笔触深情地吟唱了一段略带伤感的尾声:“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长安的虾蟆陵,金陵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
   


当我的脚从眼前的胡同走出,我的心从先生的胡同走出,心底无端有了些空落,我的脚步慢下来,不再急迫。也许真的,胡同四合院,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胡同之没落,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尽管许多人留恋胡同、留恋旧时岁月、怀念邻里情深的温暖,但是这些古老的温情都阻挡不了胡同的没落。

   
   
胡同正在没落,也许相应的,失去根源的胡同文化也将没落,但文化的没落不是可看可感可触摸的有形物质的顿然消失,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胡同可以逐渐颓倒坍塌倾圮,但胡同文化当不会就此于瞬间湮灭吧?
   
   
只为,文化竟是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如血液,流淌在我们的身体里,没有谁可以剥离,没有谁。


  



[ 本帖最后由 如水 于 2010-6-28 18:2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6-28 16:05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问好·!
3#
发表于 2010-6-28 16:20 | 只看该作者
地域文化的底蕴在文字里浮现出来!
问好如水朋友
4#
发表于 2010-6-28 16:21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有着怀旧情怀的文字!!
高楼与小屋的对比,繁华与破败的对比,强烈的反差使人发出强烈的感叹——为什么相差甚远??文字内涵深刻,引人深思!!
问好朋友!!!
5#
发表于 2010-6-28 17:07 | 只看该作者
故都之行五:寻常巷陌 :寻常巷陌,在京门故里最为具备传统文化特色,带着浓郁的人文气质,它们存在之古老,经历之风雨,时间的消磨,才令它们具备了别具一格的风范,红墙,深巷,京腔,以及各种伴随在生活至深处的习俗,使一个地域充满生机和传神,无论相隔多久,依旧散发独特的光芒。欣赏此篇的厚得和细腻。温和提示:请作者不要放过文章就走,还请多做一些促进交流的活动,读一读朋友们的贴子,说一两句真心的话,大家彼此在一起会感受温暖和共鸣的气息。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杜永生 的帖子

如水也问好杜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曹国魂 的帖子

谢谢朋友点评。随心记录。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心中的秘密 的帖子

生活处处,总是这样的错落。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笨小暖 的帖子

谢暖的点评!也谢谢你的提醒。因了工作的关系,少了自由的时间,也少了阅读朋友文字的机会。这也是我遗憾的地方。我当尽力多来,多交流。
10#
发表于 2010-6-28 18:23 | 只看该作者
从梁老师的评论里知道如水老师的文章,欣赏,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南山菊 的帖子

水也问好南山菊!也欣赏你的文字风格。
12#
发表于 2010-6-29 16:21 | 只看该作者
来欣赏了,精彩。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刘满园 的帖子

谢谢刘老师阅读!
14#
发表于 2010-7-10 18:02 | 只看该作者
来体会梁老师文中总结的如水文字的雅。体会到了!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卡卡 的帖子

问好卡卡!那是梁老师过誉了。生命处处,其实只有真实的朴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11:26 , Processed in 0.05039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