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在朋友圈看到一则介绍瑞士是如何处理垃圾的视频。我惊叹的不是它有多么的高科技,而是这个国家,把不算很高的科技应用到群众的生活中去。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过程:
我要丢垃圾了,把装在袋子里的垃圾带到街边的垃圾桶旁。然后用一张卡“滴”一下,桶盖自动打开,我把垃圾袋丢进去,OK,桶盖自动合上。如果另一个人再丢,必须用卡“滴”一次,桶盖才能打开。 这个桶永远装不满的,因为它连着地下一个储存库。库内有机械把垃圾捆装成一个集装箱的方件。拖车定期来,摁个按纽,垃圾方件会升上地面,装车运走。到了专门的处理场,智能机械作业会将垃圾自动分类,分别处理。
毕竟只是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是不是真的有待考证。现在不妨假设它是真的,或者是科幻的也行,对比一下我们是如何处理的。以我居住的小区为例: 几幢楼共用一套垃圾桶,四个。分别写着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每幢楼的电梯都有宣传垃圾分类的电视广告,显然,有关部门是希望居民都按这些分类丢垃圾的。
先别说每家每户的各自分类是多么的难以实施,就算是每日两次来回收垃圾的小车,都是把四个桶的垃圾一古脑儿全装在一起的。即使人们都把垃圾分类了,还不是又混淆了吗?分类丢垃圾的宣传,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如果我没记错,推广分类垃圾至少十年以上了,但没见有多少成效。
当然,我居住的是六线城市,经济环境好的一线城市可能不大相同。但关键的还要看来拉垃圾的车是否也分类。如果不是,那号召居民垃圾分类就是瞎扯淡。
瑞士的模式,我以为在中国是可以实行的。即使不能全面铺开,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搞,也比空喊十多年口号好得多吧。
但我们的科技公司在干什么呢?热衷于无人机、共享、灯光秀、团购之类能赚钱快的东西。有谁考虑过这样大大有利于民生的项目?
瑞士人丢垃圾之前,要用卡“滴‘一下,垃圾桶才能打开的。显然,丢垃圾要收钱。我认为是应该的。而现在我们不是每个月都要交垃圾处理费吗?而且,这处理费不管你是否丢了垃圾,都是要收的,在物业管理费里一起扣。显然,瑞士的办法更人性化一些。我丢了垃圾我应该交钱,我没丢垃圾,就不应该交钱。我还可以视情况把垃圾储多一些再丢,就可以适当的省钱。
做一套像瑞士这样的垃圾自动处理器,投入会很大,但回收资金的速度相对较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可能不屑于做的。
但是,如果管理者把民生工程视为追求利润的项目,就可悲了。这样的项目,很高难吗?我不相信太空空间站都能住人了的国度,没有这样的技术力量。有的,只是钱和决策的问题。
我们缺钱吗?没多大作用的珠港澳大桥,花了多少钱?各个城市的形象工程,又花了多少钱?还有那些空置的房子,又是多少钱?把希望寄托在14亿人口都自觉地将垃圾分类,那得等多少年?更何况,宣传的部门,垃圾收集的部门,根本就没想过收集垃圾也必须分类。 我们常号召人们不要使用塑料薄膜袋。我一直就不明白了,在源头上禁止生产不就行了么?市场有得卖,人们又使用方便,却叫消费者不去使用。这种逻辑,是让人想不通的。有人说这牵涉到经济问题就业问题GDP问题,那我只能无语了。
我每天散步,都会看到小区的垃圾桶堆得满满的,甚至丢在地上。而来回收垃圾的小车,咣咣啷啷把几个桶的垃圾全装进去了。还要把散于地面的垃圾扫在一起,用铁锹掀上车。还未完,之后,几个清洁工,把垃圾桶清洗,一地污水。
而桶边印着的什么垃圾什么垃圾的字样,仿佛在暗暗的窃笑。
全世界都知道垃圾问题是一大隐患了。好像我们的管理者们并没有真的着急,有点不可思议。
我的思维也可能是错的,如果这样,那就权当是垃圾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