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7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清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18 1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4-3-18 15:12 编辑

                                           漫谈“清明”            高迎春

        这个周四,在宁津2022祝福群,偶然发现群友万江给我的留言:“高迎春老师好!费心帮助查一下清明寺古庙的情况。只知道金人建,明、清扩建,五四年拆。我是清明寺人,记忆犹新,但本源资料太少,您似乎途径多一些,请在百忙中留意查找!拜托了!”见到这条留言之后,我即可翻出一九九一年《宁津县志》,开始查找有关清明寺的记载。在《宁津县志》第一编第五章主要地名考栏目,我查到了有关清明寺村的记载:“清明寺,位于宁津城北14公里。1404年(明代永乐二年),李姓村民由山东省博兴县南关迁来定居。古时,在村北修建一庙,名为清明寺,故村随寺名。”这一条记载,仅仅说出了清明寺所在位置,以及村名的来历,并没有记述清明寺起源和规模,以及历代修缮情况。在《宁津县志》第二十一编第十章文化古迹第二节古遗址栏目,我看到有这样一条简短记载:“清明寺,在清明寺村。”翻查整部《宁津县志》,再无任何相关清明寺的信息。

        清明这个词汇,早在中国周代就出现了。汉代的《岁时百问》这样解释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静而明洁,故谓之清明。”这显然是从大自然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的。《荀子解蔽》则云:“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荀子是用水的上清下浊,来解释清明。欧阳修在《秋声赋》中,也有对清明的阐述:“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欧阳修用秋高气爽,来比喻清明。李德裕在《上尊号玉册文》曰:“伏惟皇帝陛下,清明溥鬯,光耿四海。”这是把清明解释为清查明审的意思,指皇帝有着纯正而光明的道德。《淮南子  主术》里,则把清明解释为有法度有条理。《淮南子  天文》里,却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看来清明的物候,是北斗柄指向东南方为清明节气之特征。上述种种,足见清明词汇出现之后,逐渐延伸出许多意向。宋代的楼淳,曾写过一首《清明寺》:“风尘满天下,此地独清明。神州何处是,有泪落新亭。”楼淳看尽世态炎凉,故而把清明寺看做清幽明洁的地方。宁津的清明寺,建庙人以清明来命名一个寺庙,大概是指庙宇肃穆而清静明洁的意思吧?

        关于寒食节和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文公即位之后,封赏有功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而此时的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知道之后,派人搜山寻找,却遍寻不见。于是,就想用放火烧山的办法,逼他出山。可是,大火烧过之后,人们才在一棵大柳树下,找到了被火焚死的介子推。晋文公听说之后,后悔不已。人们在残存的柳树洞里,发现了介子推的遗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醒。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首诗歌,有可能是后人的伪作。诗中的清明,就是劝君清查明审的意思。后来晋文公听说绵山上的柳树复活了,就赐名这棵古柳为“清明栁”,禁止在介子推死的这一天用烟火做饭,以寒食来表示对他的悼念。汉代将这一天,定为“禁烟节”。由于人们在这一天不能吃热的食物,只能吃寒凉的食物,就将这一天叫做“寒食节”。寒食节的第二天,就是清明节,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在一起,统过清明节了。

        现在的人们,几乎忘记寒食节了,但在唐、宋、元、明、清时候,还是比较重视的。请看唐代的杜甫写的《寒食》诗:“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诗歌大意是:寒食节到了,江边村路上,没有了炊烟,唯有雾气冉冉升腾,竹林静谧,映射着春日光辉。宋代的苏轼,也在寒食节写了一首《寒食与器元游南塔寺寂照堂》:“红英扫地风掠飞晓,绿叶成阴雨洗春。记取明年作寒食,杏花曾与此翁邻。”诗歌大意是:春风吹过拂晓,杏花桃花纷纷落地。柳叶成阴,被雨洗过更显清新。记得明年寒食节,还来此地春游,好喜欢与南塔寺里的杏花做邻居。明代的高叔嗣,在寒食节写了一首《寒食定兴道中》:“二月莺花少,千家雨雪霏。可怜值寒食,犹未换征衣。”诗歌大意是:阳春二月,春花还未全开,千家万户,笼罩在雨雪之中。可怜到了寒食节日了,驻守边关的士兵,还没有换下冬日御寒的征衣。再看清代的洪昇写的《寒食》诗:“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诗歌大意是:作为游子,在外已经七年过寒食节了,这期间未曾回家为长辈扫墓。只顾得在他乡儿女情长,却与故乡隔着万水千山。从这些写寒食节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诗人的家国情怀。

        古代诗人,写清明节的诗词,可谓比比皆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几乎家喻户晓的《清明》诗,是唐代的杜牧写的。“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是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清明感事》,是宋代的王禹称写的。“清明艳阳三月天,帝里烟花匝酒船。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这首《杨花宛转曲》,是元代的马祖常写的。“弱女紫丝筐,藤花刺路傍。柳繁风絮乱,波浅水芽香。”这首《清明》,是明代的袁宏道写的。“古渡花争发,荒祠草又新。野烟人上冢,啼鸟自含春。”这首《清明东郊》,是清代的敦敏写的。清明节,作为古代传统节日,国家依然颇为重视,每年的清明节,都要放假让人们过节日。清明节,大部分人都要为祖辈上坟,添坟,寄托哀思。近几年,新冠肺炎病毒爆发,人们开始流行在网上祭扫,或在驻地祭扫,点燃三柱香,奉上一束花,照样可以祭奠先祖,铭记先祖遗志。

        我和群友万江说:清明寺既然取清明二字,或多或少与介子推有些关联。群友万江回复说:“介子推的故事我倒知道,当年清明寺大庙后面厅堂里有供奉。现在老了,总觉得清明寺院毁了可惜,今人如果重建,已经无力达到了,只能靠追忆思念了。”没想到,清明寺果然与介子推有瓜葛。我问万江:“清明寺拆毁时,留存有石碑和匾额没有?如有碑文,也能挖掘一些信息。”万江听我这样问,回说:“高老师,我们小时候下湾洗澡,身上抹上泥就在大石碑上晒太阳。记忆中起码有三通,据说有光绪二年重修时的功德录。前几年我回村问到此事,他们说可能是谁家用来垒墙了。清明寺是个富裕村,有人动过重建的心思,但由于工程太大,资金一时无法筹集而作罢。”一座历史遗存的清明寺,毁了的确令人惋惜,不然的话,保留如今就是很好的文化旅游景点。再想重建,谈何容易?但是,如果能够找到清明寺遗留的石碑,将碑文拓片翻译出来,既是珍贵的书法范本,也增添了宁津县的文化积淀。真心希望有人组织找一找,放到宁津艺术中心展存,能够让更多人一展石碑风采。



                                            2022年4月18日写于迎春堂





2#
发表于 2022-4-20 09:32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这篇信息量大,集结了寒食和清明的这么多经典诗词歌赋
3#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07:15 | 只看该作者
李金英 发表于 2022-4-20 09:32
高老师这篇信息量大,集结了寒食和清明的这么多经典诗词歌赋

谢谢超版鼓励,我的解释或许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少量引用可以增加文章厚度,也能增添些文化底蕴。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写蟋蟀的因为引用过多,我后写的十篇没有再发。文史资料,不挖掘就被时光湮灭了,写了四十篇才知道蟋蟀真不愧为“国虫”,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喜欢这充满灵性的小虫子。也懂了蟋蟀不仅是拿来斗的,其中还有声响、季候、思乡、哀伤等意向。宁津是蟋蟀第一县,蟋蟀文博馆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因为是宁津蟋蟀协会副会长,所以才想到挖掘一下蟋蟀文化。
问好!
4#
发表于 2022-4-22 13:38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4-22 07:15
谢谢超版鼓励,我的解释或许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少量引用可以增加文章厚度,也能增添些文化底蕴。希望多提 ...

蟋蟀的文化底蕴真深厚,高老师挖掘得深入广泛,建议不敢呢,这种文史结合的方式,读来颇有趣味。
5#
发表于 2022-4-22 13:42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4-22 07:15
谢谢超版鼓励,我的解释或许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少量引用可以增加文章厚度,也能增添些文化底蕴。希望多提 ...

蟋蟀的文化真是深厚啊,高老师挖掘得深入广泛,建议不敢呢这种以文史结合的方式,读来颇有趣味。
6#
发表于 2022-4-22 23:19 | 只看该作者
李金英 发表于 2022-4-22 13:42
蟋蟀的文化真是深厚啊,高老师挖掘得深入广泛,建议不敢呢这种以文史结合的方式,读来颇有趣味。:hands ...

金英说的对,迎春老师这文有底蕴。
7#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10:28 | 只看该作者
剑鸿 发表于 2022-4-22 23:19
金英说的对,迎春老师这文有底蕴。

赶巧了有人问我,就写了写。谢谢鼓励!
8#
发表于 2022-5-7 09:33 | 只看该作者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静而明洁,故谓之清明。”这显然是从大自然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22-5-7 10:56 | 只看该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22-5-7 09:33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静而明洁,故谓之清明。”这显然是从大自然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的。

谢谢光临阅读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11:07 , Processed in 0.04967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