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湘西北武陵山区民俗与人类发展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8 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萍庭鹤 于 2022-5-31 13:18 编辑

  湘西北武陵山区民俗与人类发展的思考


文/萍庭鹤


  随着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国家和社会开始越来越注意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这个举动对整个中国和人类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行为。这个举动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宗教学、历史学、法学、建筑学等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走向,至今是个未解之谜。很多文化学者都在探索这个谜底。
  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很多民族经历了短暂的盛世繁华之后,就再也没有复兴起来。而唯独中国的东方文明,历久不衰,历史转机不断。这个现象是当今很多文化学者难以从某一个方面解释清楚的问题。


  单单从中国传统社会组织形式上看,被很多文化学者批判为“农耕文明”的传统村落文明,在中国的东方文明历史中,始终伴随发展。中国的文明正是靠传统的村落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而地理学意义上的湘西北武陵山地区,其传统村落文明,具备了中国传统文明中的典型性特征。这个湘西北武陵山地区,包括整个湖南西北部。
  从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宗教学、建筑学的角度看,湘西武陵山地区的传统村落,都涵盖了人类发展的基本信息。研究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些传统村落,可以得出很多战略性的解疑途径。
  人类发展是人类从自然性到社会性不断壮大的过程。
  而湘西北传统村落,正是人类自然性和社会性交融发展的最佳形式。
  这些村落,绝大多数都是按照宗族发展的分支自然形成,集自然性、社会性于一体。其社会性集中表现在宗族性特征。每个自然村,往往都是一个宗族的分支后辈组合而成。这个自然系统的形成,面对各种入侵和灾害有着非常强大的免疫力。
  因为是一个宗族发展而来,每个自然村的村落文明,都是围绕着这个宗族的发展壮大自然形成的。村落中的各家各户,相互之间有着割不断的宗亲血缘联系,每当遇到各种入侵或者是其它灾祸,一种亲情道义的力量,会驱使村民为了维护村落的生存和维系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力量的强大,胜过任何社会的礼法、制度的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是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性特征不断强化的结果。
  传统的村落中的各种民俗,为保持人类发展的基因种类多样性特征,做出了极大贡献。比如同姓不得通婚、宗族父系传承等等民俗,保持了人类地方基因种类的纯洁度。
  贯穿在湘西北传统村落中的民俗,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东西。
  曾经被很多人一度冠之以“旧”的民俗,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东西,
  湘西北村落中的民俗,贯穿于人的生老病死过程中,看似是陈旧的繁文缛节。但是从人的社会性特征来看,这些被批判为“繁文缛节”的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湘西北传统村落中,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便要举行有娘家人到场的“挖周”礼。这个行为看似是旧的礼仪。却包含着对人本身的高度重视和对生命的珍爱。“挖周”礼就是在孩子诞生一周后,由娘家人组织亲朋好友探视“坐月子”的母亲,和刚刚坠地的婴儿。这个探视必然要求带去娘家人的各种礼物。这个礼仪看似很俗,但是,正是这个礼仪,把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看得很神圣而庄重。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从此这个小小的新生命,就正式成为双亲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作为长辈的双亲家族成员,对这个新生命的呵护可见一斑。毕竟人的诞生,不是像青蛙、老鼠那样随随便的事情。
  湘西北传统村落,十分重视“生辰”节日。而且每逢大寿辰,都要大肆张扬庆贺一番。看起来这个是一个很俗的礼节。但是本质上,这个礼节是对一个人生命的重视和尊重!
  尤其在人们婚丧嫁娶的大事件中,湘西北地区的传统村落中,都是十分重视各种礼节的隆重度。表面上看这是繁琐的俗人之举。但是从对人生、家庭的重视和尊敬程度上看,这个文明是很值得研究的。
  人的婚丧嫁娶不同于走兽飞禽的自然媾和与消亡,人的婚丧嫁娶需要承担着自然性和社会性各种责任。之所以要把人的婚丧嫁娶礼节设置那么繁琐,就是因为要把这种责任的担当意识,深深烙进人的生命!
  当今的社会,很多人不重视人生责任和道义意识的培养,对待婚丧嫁娶如同儿戏,因此造成很多人对待人生大事件,如同玩偶。这种现象导致当今人类社会种种乱象发生。


  而在古代中国,人们对待婚丧嫁娶,是必须遵照严厉的宗法制度来执行的。一个家庭按照正规的既定程序组建、发展;除非发生重大变故,是不会轻易走向解体的。这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对后代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湘西北地区的传统村落中的种种习俗,正好是对古代中国的这种责任与道义文明的传承。
  曾经很多人对一个人故去,大做道场祭祀行为极为不解。但是从对一个人来到世间仅仅一次的珍视程度上看,那种把人的生命视同草芥的行为是极为卑鄙的。而那种对人的生命高度重视,高度敬仰,深切怀念的行为,是极为可取的。为何一个所谓的名人、领袖去世就要万般尊崇地举行各种悼念仪式,而一个普通人就不行呢?说到底,这是等级观念的流毒!
  在湘西北地区的传统村落的民俗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被重视的。所以,每个人的人生大事,都是有着一定的宗法来遵照执行的。恰恰是这种不被所谓现代法制认可的东西,包含着对人的个体生命的无限尊重与敬仰。
  人的一生,不单单是纯粹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过程,还是一个文化旅行的过程。每个人都被某种文化导引一生。每个人走完自己一生,都是在某个文化框架下度过自己一生的。


  湘西北的传统村落中的民俗和文化,把一个人的一生,牢牢固定在传承和发展当地文明这个大的转轴上。每个宗族对后辈的要求,都是以“辈分歌”的形式传承的。当地宗族除了有族谱之外,每个宗族都有“辈分歌”,就是宗族血亲论资排辈的辈分,组成的口诀。这个口诀里面,包含着这个宗族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理念。比如古辰州地区“符”姓土家族的辈分歌“德大为琅相,朝庭万代兴。思怀承正学,开绍克全轮。金玉祟洪远,忠良启后人。才高登在榜,永世显文明。祖武宽林美,光宗治国臣。荣华须有应,尧泽自天申。”
  除此之外,湘西北的每个传统村落,对每个节假日都有宗法规定,比如春节的“拜年礼”,元宵的“敬祖礼”,清明的“祭祀礼”,五月的“探家礼”,中秋的“回亲礼”,小年的“念祖礼”等等。看似十分繁琐,实际上都是包含着对人和生命的高度重视和珍爱。这些礼节,并不是当代一些学者批判的那样毫无意义,而是对社会和谐发展、健康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的。——因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该有的生命过程!其它物种,当然是不懂得这么高度文明地过这种“繁文缛节”的。
  人不同于其它低等生物,就在于人类的文化和文明。而脱离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生物,就不能称其为人!那些彻底否定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思维,是真正人类的叛逆和邪道!


  湘西北武陵地区传统村落中的宗教发展,也是贯穿在当地文明和文化之中的。比如道教,佛教,到了这里都被当地文化融合而自成一家。出自本土的“巫傩教”,则吸收了中国古代神话和当地传说的精华,自成一体。这些宗教都是融合在当地重大事件和节假日中的。凡是重大宗教活动,都是和当地的重大事件息息相关。比如孩子诞生、人生大婚唱巫傩戏;老人仙逝做道场、念佛经;等等。当地宗教发展,也是包含在对生命和人生的高度珍视的思维里面的。
  除了各种民俗文化,湘西北武陵地区的传统村落的建筑,都是在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建成的。绝大多数民间建筑,都是按照三柱一梁或五柱一梁的木质主体架构方式建成的。有家底的人则在这个基础上,建设了楼阁、厢房和篱笆庭院。这种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房屋,在特殊的地形,还形成的吊脚楼、靠山楼、风雨桥、砖木混合楼、等级宝塔、泥木混夯楼等其它形式。这种木质传统建筑,具有良好的抗击地震、防止大风雨、防潮防寒、防蛀虫等效果。很多民宅上百年历史,经久不朽,堪称奇迹。


  正是依靠这种别具优势的独特建筑,和独具魅力的地方文明,把湘西北地区的人类活动不断繁衍、传承并发展至今,历久不衰。


  总之,中华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丰富多彩华夏文明的生活样式,作为中华文明分支的湘西北武陵地区传统村落中的文明,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很多,我们只有真正认识到每个文明的深刻内涵,才真正会领略到传统的东西,拥有我们很难一下子读懂的非凡的战略意义!
2#
发表于 2022-5-31 08:51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内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现代社会发展也注定要在继承和传承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由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多,因此不太重视,韩国人就拿我们的东西,去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些年,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7:08 , Processed in 0.05043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