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如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村夫学易之承天时行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3:28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2-6-17 15:08
前一段时间我有个同学教我看书,厚厚的一本《周易八卦》上面有笔记有圈有点。所以兴趣源于喜欢,走进周易, ...

一本有些少,至少十几本到几十本,否则只是一家之言,只能顺着作者的思路走,难免跑偏。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3:29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22-6-17 16:21
八卦之义研究如此地步了,可见用功之人必有所得啊。卦义我是瞧不懂的,只知道方位。

方位就不错了啊,再配上两套歌诀,就可能利用八宅法给人看房子吉凶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3:31 | 只看该作者
东方玉洁 发表于 2022-6-18 09:01
易经读起来不易,这些爻辞都看过,但不能懂,更不会用。起卦容易断卦难。

其实断卦并不难,难的是细致之处。所谓“用”,各行有各行的用处。莱布尼茨不懂汉语,只根据一个图就理解了二进制。我们现在的用,除了民间预测外,大多都停在哲学的范围内。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3:32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2-6-19 09:52
这种所谓的言论自由环境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到处都是不良信息。
可是鬼也不知道,他们草木皆兵的脑袋里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啊!真专家之口是可以利用的,假砖家之口是必须防范嘀。
20#
发表于 2022-6-21 08:55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22-6-20 13:28
一本有些少,至少十几本到几十本,否则只是一家之言,只能顺着作者的思路走,难免跑偏。

关键是兴趣来了,就会一本一会想读下去。跟文学是一个道理。
21#
发表于 2022-6-21 14:12 | 只看该作者
开篇第一段就这么精彩,赞叹一会儿,继续欣赏。

点评

易经产生于公元前,阿拉伯数字产生于公元后500年  发表于 2022-6-22 11:15
是“六十四卦”,不是“64卦”。  发表于 2022-6-22 11:08
22#
发表于 2022-6-21 1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22-6-21 15:38 编辑

加精华理由: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坤卦的精髓,对看起来枯燥晦涩的卦辞进行了逐句讲解。深刻研究说卦,并非一日之功,作者潜心研究,整理成文,为大家奉献了关于坤卦的知识。很难得。
23#
发表于 2022-6-22 09:52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2-6-19 09:52
这种所谓的言论自由环境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到处都是不良信息。
可是鬼也不知道,他们草木皆兵的脑袋里 ...

fonyuan该写一篇《信息不良之我见》
24#
发表于 2022-6-22 10:30 | 只看该作者
如空老师这是走学问家的路线了,越掰扯越细,我等也是越看越懵,这些深奥的细微的东西只在你头脑中运作就够了,写给我们的应该直白些,比如结合点小典故,拉扯进一些生活琐事,才有可能或多或少对我们的生活有些指导意义。这看完晕晕乎乎的,倒不会了。芭蕾舞真不好学。
25#
发表于 2022-6-22 12:07 | 只看该作者
这贴不能回,完全是天书一样,基本看不懂,当然,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孔老二在研究易经上面,是第一人,一个是时代离得近,第二个是孔老二的的确确算是个做学问的人。完
26#
发表于 2022-6-22 17:26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22-6-22 09:52
fonyuan该写一篇《信息不良之我见》

不敢写。
写了肯定被封杀。。。
我还想在论坛多活几集。。。
2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0:23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2-6-21 08:55
关键是兴趣来了,就会一本一会想读下去。跟文学是一个道理。

没错。和文学不同的是,每读一本都有一本的感受,而关于周易的书,读得多了,就会更有辨别能力,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垃圾。
2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0:24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22-6-22 10:30
如空老师这是走学问家的路线了,越掰扯越细,我等也是越看越懵,这些深奥的细微的东西只在你头脑中运作就够 ...

小典故和小故事,这有于丹在做,也能买到《周易与生活》之类的书,我就不凑热闹了。
29#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0:26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22-6-22 12:07
这贴不能回,完全是天书一样,基本看不懂,当然,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孔老二在研究易经上面,是第一人,一个 ...

左传里有许多引易经的例子,可见钻研者不少,只是没有留下《易传》那样的文字。可以说,是易传中的儒家思想的加持,使易经得到了更广的传播。
30#
发表于 2022-6-24 13:10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22-6-23 10:26
左传里有许多引易经的例子,可见钻研者不少,只是没有留下《易传》那样的文字。可以说,是易传中的儒家思 ...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今人不读古书,,说的是我自己,主要是看不懂,看得太费劲,没有那个需求了……
对了,很久前,好像见过一个学者说易经,说最初就是人的平常生活的记录,久而久之,就积累归纳了,就形成了文化哲学之类的……头大。
现在,科学家,比喻说杨振宁,就认为,易经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等等,好像说是归纳总结符号之类的,束缚了思维,失去了创造性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9:41 , Processed in 0.04975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