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9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双悬日月照乾坤——略说《红楼梦》中的“日月”意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8-22 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22-8-22 09:01 编辑

  双悬日月照乾坤——略说《红楼梦》中的“日月”意象
  
  《红楼梦》与其他小说不同,因为其是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所以背后一定影射着某些史实。现主流红学家们,以周汝昌、刘心武为代表,一般认为描写的是江宁织造曹寅家的兴衰故事。但在民间,却始终存在一种声音,认为是影射明亡的历史。比如贾敬,便是暗指明代嘉靖皇帝,除谐音外,二人的行为如出一辙,这绝不可能是巧合。现将民间红学爱好者有关“日月”隐喻的解读稍加整理,与大家分享。
  
  以“日月”代指大明,以朱红代表朱氏,这是毋庸置疑的。据说,世界最早的国旗,就是明朝的日月旗,其源于元末明初反抗当时统治者的人民在中秋节日悬挂来表示反元的标志。其中间的黄色象徵月亮后面的光芒象徵太阳日月重叠之意即代表大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茄。是明亡于清。屈大均的《庚午元日作》中有: “乾坤未毁终开辟,日月方新尚混茫”则指桂王永历政权兴起
  
  第十八回惜春咏大观园的诗中有: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在第五十三回里有这样的内容: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另,《推背图》32象也以“日月无光”暗指明亡。
  
  分开来说,以太阳代表皇帝,这似乎应该没有异义。但以月亮也代表帝王,则基本可以认为是《红楼梦》独有的。尽管这一喻义并非起源于《红楼梦》。
  
  《红楼梦》群芳夜宴众人掣签,探春掣得一支杏花签,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此诗出自唐代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很显然,“天上”“日边”指的是朝庭和皇室。
  
  贾雨村的咏月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表面上写的是月亮,但实际上显然是指帝王。
  
  在《红楼梦》中,将“日月”并称,暗指大明的有多处,考虑到清朝的文字狱,以满清对“日月”二字的敏感程度,若非有意为之,作者绝不会冒这种风险。
  
  比如,荣国府贾政的荣禧堂中有一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照小说中的描写,贾家子孙的官儿绝没有大到黼黻焕烟霞”的程度。主流红学家们认为是描写了贾家的富贵,却有意忽略其中“日月”二字。贾家固然富贵,但若是在清初这么明目张胆地挂出“昭日月”的对联,恐怕也是不想好了。翰林胡中藻在他的《坚磨生诗钞》中有一世无日月”、“一把心肠论浊清”,就被认为是悼明和刺清,被治了罪。更有人认为是暗示了曹寅家诗礼簪缨之族”,这基本更是胡扯。因为清初尚未全面受汉文化教育。小说中的贾家的宁荣二公也是以军功起家的,和“诗礼簪缨”没有任何关系。民间红学家们把荣国府的九道大门展开分析,认为正和皇室规格相符,这是很有道理的。江宁织造曹家再怎么富贵,总富贵不过清朝第一颔官和绅吧?试对比一下和绅家,哪有这个气派?
  
  关于“日月”,最有代表性的是群芳夜宴众人掣签时,史湘云抽到的签:“双悬日月照乾坤”。此句出自李白诗《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十: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显然,“双悬日月”指的是唐肃宗李亨即位,但彼时还有一位“幸蜀”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所以天下同时有了两个皇帝。主流红学家们认为是指雍正和废太子或乾隆和太孙之类的,实在没有说服力。因为什么废太子和太孙都没有真正地称过帝,算不得“日月双悬”。而南明,却有两次出现过两个皇帝同时存在的情况,一次是弘光帝和鲁监国,一次是绍武帝和永历帝。
  
  明末张煌言有诗: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璧岳家祠。”更为明显:于氏指的是于谦,曾主持北京保卫战,保存了大明江山。由于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虏,于谦辅佐明景帝即位,后英宗被放还后遭到软禁,直到发动政变复位——这其中,天下也就有了英宗和景帝两位皇帝。于谦是抗击瓦剌的,岳飞则是抗金的,也和《红楼梦》作者的悼明主旨相关。陈子龙的《九日登一览楼》中有: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蜗”。“双飞日月”“半缺河山”代指南明,也很明显。
  
  另有一个问题,就是《红楼梦》中常常以“红”“赤”等暗指“朱”,如“悼红轩”“绛朱仙草”等,其中不下百处,这里不再细说。且说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钗黛二人的判词。原文道:“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此诗此图,有心者一下子就想到了《推背图》。研究者普遍认为,《推背图第二十七象:预言了明朝立国。其中谶曰惟且和月下民之极应运而兴其色日赤颂曰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金圣叹注解此象主明太登极。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推背图》传说为唐代袁天罡和李淳风所作,是中国著名的预言书。第27象谶词中“惟日和月”,就是指“明”,“下民之极”指的是朱元章出身极为低微。“其色曰赤”,就是指“朱”。颂中的前三句指的是“明”,第四句“谈空说偈有真王”暗指朱元章曾做过和尚。而其图象中一株树上挂着一个曲尺(或带子),则表示“木上有曲”,就是“朱”字。上边两个圆圈一个是日一个是月,表示一个“明”字。
  
  《红楼梦》的作者显然深受《推背图》中预言或者说影射方法的影响。并将其用在众人的判词之中。钗黛二人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图形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显然“玉带林”谐“林黛玉”;“金簪”即是“宝钗”,“雪”谐“薛”。“停机德”指的是薛,“咏絮才”指的是林,这个暂且不去细论。再看图,“两株枯木”即“林”字,“玉带”,即谐“黛玉”。与《推背图》中图形极为相似。“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则无疑指“薛宝钗”。更有人认为,“两株枯木”暗指明末两个皇帝,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更有人认为林黛玉就是影射崇祯帝朱由检,二人身世、性格都极为相似,而崇祯就是自缢而死的,也影射了黛玉的最终结局。至于“金簪”则指“金”,“雪”则暗指终年积雪的长白山,自然说的是从长白山举起的后金了。《红楼梦》中,名字带“金”的几乎都是反面人物,也可为证。
  
  此外,红楼曲子中的《终身误》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一个“雪”暗指薛宝钗,一个“林”即指林黛玉。问题在于,为什么说宝钗是“山中高士”呢?原来这两句化自明代诗人高启《咏梅九首》中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雪满山中”不由得又叫人联想到终年积雪的长白山,即满清的龙兴之地。而“月明”不但有“月”,而且直接把“明”字点了出来;更绝的是,原诗用的是“美人”,而《终身误》里改为“仙姝”,“姝”者,“女朱”也,就是暗示着朱明王朝。
  
  最后说说著名的“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主流红学家们认为,这几句就是说“四大家族”的豪富。但若细品,却发现并非如此简单。大富大贵了,就能“白玉为堂金作马”吗?就能连“阿房宫,三百里”都住不下吗?就能叫“东海龙王”都来请吗?什么人家能有这样的气概?“白玉常”“阿房宫”“白玉床”,明显有着其他官贵绝不可能有的皇家气象。至于最后一句珍珠如土金如铁”则不但没有皇家气象,反而有一种暗讽的意味:似乎薛家就是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土财主。若换一个角度来看:“真珠”即“真朱”,表示朱明王室,“金”自然是是指后金,以示后金的铁蹄踏得“真朱”如土。这一点在脂批中更为神奇,每个家族都详细指出该家族原来有几房,后分为几房。这哪里是批书?分明是在记录历史。因为作者要记录的就是明末悲惨的“家亡血史”。所谓“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可以想像,江南织造曹家即便被抄家,也断达不到“白骨如山”的地步。只有一个朝代的灭亡才会如此。而“忘”字通“亡”,可能是指那些死者被人忘了姓氏,更可能是指亡失了姓氏。不只皇家朱氏一族为了保命而隐姓埋名,更有诸多贵族大姓亡失了姓氏,更有不计其数的普通百姓亡失了姓氏,只落得个“白骨如山”的下场。试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日”……皆是血淋淋的证据。

推背图详解第二十七象:明朝立国
第二十七象 庚寅
谶曰
惟且和月 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 其色日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
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注解:「此象主明太登极。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8-22 09:34 | 只看该作者
一部红楼解析多样,这又不失一个版本。
3#
发表于 2022-8-23 21:41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从哪个角度解读都使人大为受益,老师对日月的解读明了,切合原文,长知识了。
4#
发表于 2022-8-24 06:2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日月不是指两股势力,而是一个皇权。
5#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09:23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2-8-22 09:34
一部红楼解析多样,这又不失一个版本。

民间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这里只是借来一小部分。当然,如果仅仅这部分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更多的解析则能说明更多的问题。
6#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09:26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2-8-23 21:41
《红楼梦》从哪个角度解读都使人大为受益,老师对日月的解读明了,切合原文,长知识了。

民间红学研究者们不但注重文本,更加注重文本后面的文化内含。因为清初统治者们的汉学功底远远不够,所以作者投机取巧,钻这个空子。但作为明末遗民,则完全可以读懂背后隐喻的“真事”,即“白骨如山”的“家亡血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0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22-8-24 09:34 编辑
an安 发表于 2022-8-24 06:22
辛苦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日月不是指两股势力,而是一个皇权。

当然不是两股势力,也不是一个皇权,而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帝王。日月双悬照乾坤——这两个都是“照乾坤”的。且看《山海经》中的记载:
《海外东经》:“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郭璞注:“扶桑,木也。”
《海内十洲记·扶桑》:“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大荒西经

8#
发表于 2022-8-24 12:0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研究这个有什么意义
9#
 楼主| 发表于 2022-8-24 14:32 | 只看该作者
an安 发表于 2022-8-24 12:06
我不知道研究这个有什么意义

俺也不知道。
几十年来,一直在追寻人生的意义,到现在,才属于发现:人生没有意义。
10#
发表于 2022-8-24 15:44 | 只看该作者
悟空……还在研究《红楼》么?你的斗战胜佛岗位不可荒废啊!
11#
发表于 2022-8-25 09:26 | 只看该作者
曹雪芹有十个脑袋,也想不到这么深刻来。
写小说嘛,就是为了娱乐,也为谴怀,作者更注意的是故事的流畅。
所谓的隐寓,在写作过程中,一般都是略过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10:08 | 只看该作者
秋实声像 发表于 2022-8-24 15:44
悟空……还在研究《红楼》么?你的斗战胜佛岗位不可荒废啊!

我没有研究,文中说得很清楚,这些内容只是“整理”而已,其中绝大部分观点及证据链都是“拿来”的,不敢据为己有。只是来源复杂,无法一一引据而已。
悟空,也没有在研究,或者从来没有真正“研究”过。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10:16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2-8-25 09:26
曹雪芹有十个脑袋,也想不到这么深刻来。
写小说嘛,就是为了娱乐,也为谴怀,作者更注意的是故事的流畅。 ...

这个没的争论。书中说得很清楚:“将真事隐去”,“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没有经历“家亡血史”的,自然没有理由这么深刻,如张岱那样的花花公子则只能回忆一下“过去阔多了”。
《红楼梦》与其他小说绝不一样,因为还有一个“脂批”强行帮助读者理解。西方有些人把《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捧到极高的程度,就是因为背后大量隐喻和文化内涵,而绝不只是“为了娱乐”这么简单。
红楼梦中的时间线是有矛盾的,这显然影响了“故事的流畅”,但作者有意为之,就是为了对应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清初经历过这些事件的遗民们一看就懂,只是今天的我们有隔阂了。
14#
发表于 2022-8-25 10:25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22-8-25 10:08
我没有研究,文中说得很清楚,这些内容只是“整理”而已,其中绝大部分观点及证据链都是“拿来”的,不敢 ...

“悟空”,我喜欢这个名字!它揭示了世界的本真,时刻提醒人们,珍惜生活,享受时光。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14:03 | 只看该作者
秋实声像 发表于 2022-8-25 10:25
“悟空”,我喜欢这个名字!它揭示了世界的本真,时刻提醒人们,珍惜生活,享受时光。

西游记有:打破顽空须悟空。
佛十大弟子中,须菩提就是以“解空第一”而闻名的。悟得空字不易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17:59 , Processed in 0.05924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