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生死有轻重,悲愤意难平——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5 0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死有轻重,悲愤意难平


  ——读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里说过的一句话,后来,被人广泛引用,影响深远。司马迁的意思是说人终归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有的人死了,比鸿毛还轻。


  战国时期的屈原,被奸佞之人所不容,又眼见得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便觉得生的意义全无,就在那汨罗江畔,沉江而逝,留下一条哀哀鸣鸣的江水,滔滔不绝。也从此留下一个全新的节日,包粽子,闹龙舟,念他,也念他一腔热血。


  屈原去了,像一尾鱼。不是庄子笔下那尾快乐的鱼,是一尾有思想,有追求,又敢于献身的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生与死需要取舍的时候,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屈原于是舍生取义了,成了一尾游向自由海洋的鱼。于是,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死比泰山还要重。


  那个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西楚霸王项羽,眼见得自己的霸业分崩离析,眼见得自己心爱的女人舍身而去,眼见得四面楚歌连天起。一骑追风马,一杆丧魂枪,一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武艺,也唯有苍凉四顾,徒叹奈何。身陷绝境的西楚霸王并不想束手就擒,还想着东山再起,收拾旧山河,做那霸王梦。可是,“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楚腰。”环顾左右,已经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本钱。无奈,只有仰天长叹:“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杀身成仁了。


  屈原投江而死,是死得其所了。项羽自刎身亡,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呢?


  在我看来,司马迁还是比较认可为着既定的目标,当死的时候,就去以死明志这种做法的。这样的思想,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是一脉相承的。在司马迁的眼里,像屈原那样怀石沉江,就是舍生取义,就是重于泰山。


  但是,司马迁却选择活下来。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一个崇尚舍生取义的人,一个认为只要死得其所就比泰山还重的人,却在身遭奇耻大辱的时候,像一条狗那样偷生了。


  司马迁是贪生怕死了吗?


  读到司马迁《报任安书》时,还在读师范。那个时候,生活虽然不那么富有,却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的年纪。不懂世事艰难,不懂身不由己,更加不懂得咽下血泪苦熬每一天的煎熬。读《报任安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觉得司马迁活得不容易,激愤满怀却无处发泄,只有借《报任安书》一泄心中之愤懑。仅此而已。再读《报任安书》,已经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了。读司马迁,读他那百转千回的心曲,读他当死却无法去死的悲凉,读他忍辱偷生的无奈,读他无一日不屈辱,无一日不悔恨的日日夜夜。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为什么自己明明不能去死,却那么肯定死的价值。他是那么羡慕那些可以慷慨就戮,一死了之的人。


  司马迁,可以死,却不能死啊!


  这个世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死。但比死更加残酷的是应该死却无法去死。


  明明可以悲壮地死去,却要苟且偷生。


  司马迁,怎能不“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在司马迁看来,“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所受极刑,断然不可有颜面活于世上,


  司马迁还是坚忍地活下来。在《报任安书》里,他向任安陈述了苟活于世的缘由。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活下来的理由让人动容,让人觉得有些人活下来其实比慷慨赴死更加有用。至此,我们似乎明了了司马迁的生死观。死,要重于泰山。如果活着比死还有意义,那么,即使是苟且偷生,也要忍辱负重地活着。


  可是,仍然感觉到司马迁因为苟活于世而意绪难平,惴惴不安。


  于是,我们读到了这篇凄凉,悲怆,泣血含泪,贯穿着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的《报任安书》。司马迁的代表作是《史记》,但是,那是写别人的。写前人的辉煌与坎坷,写前朝的风云际会,波诡云谲。写那人那事,写那些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生生死死。是站在历史的边上,是一个旁观者。《报任安书》却是陈述自己的遭遇,自己的心境,自己悲凉,自己的屈辱。千回百转之笔,如泣如诉,悲愤欲绝。若非痛彻心扉,不会有如此泣血之作。


  我们的古典文学中,感人之作不少,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算一个,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算一个。但那些终究是以一个作者的身份写别人的。唯有《报任安书》是将自己的心肺掏出来,带着律动,带着温暖,血淋淋给人看。让人不忍直视,不忍卒读。


  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那么多走马江湖快意恩仇,一拍两散,相忘于江湖。更多的时候,是无奈,是苟且。


  古今中外,岁月相隔,地域不同,人性是相同的。可以想见,身遭奇耻大辱的司马迁选择了苟且偷生。身边的白眼,耳边的非议,还有残缺之躯,其压力重如大山。面对屈辱,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司马迁却自沉溺缧绁之辱,何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至此,我们才明了司马迁拳拳之心,才明白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的良苦用心。


  带着使命的苟且,如同蚕蛹作茧,如同蝉蛹幽闭于地下。是一种大义,是一种比赴死还艰难的选择。司马迁的苟且偷生,有重于泰山。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据说任安也同名将李陵一样,含冤而死。如此看来,际遇相同,所谓惺惺相惜,或曰兔死狐悲。司马迁才一吐心中之激愤,将压抑心中的种种痛苦与悲愤一吐为快。淋漓尽致,连绵不绝。


  因为痛陈事实,因为辨析曲直,因为一发悲愤之情,《报任安书》的行文走笔,如黄河之水喷薄而来,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相比那《史记》有过之而无不及。


  清代学者李晚芳在《读史管见》说:此篇沉郁雄健。其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与《史记》之雅洁稍异,是史公另一种豪放激宕之文。盖因救友陷刑,满肚皮拂郁不平之气,借此发泄。书中“舒愤懑”是此本旨,故篇中处处皆愤懑之辞。纵横跌宕,慷慨淋漓,转折提接虽多,却如一气呵成。挣眉裂眦而写之,骤读无不为之惋惜。


  古来圣贤多坎坷,如司马迁之不幸,罕见也。


  所谓愤怒出诗人。或许是太过屈辱,《报任安书》那种一咏三叹,千回百转的笔法,让人不忍卒读,又让人欲罢不忍。


  明代学者孙月峰《评注昭明文选》里有评云:直抒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有大力量大文字。


  发挥又发挥。就是一波三折,就是千折百转,就是曲肠九回。


  除了司马迁对生死的定义,《报任安书》里的行文笔法,也足以让人折服。


  2022/8/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9 12:44 , Processed in 0.0659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