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将“率性”进行到底!
[打印本页]
作者:
甜蜜的树林
时间:
2022-9-7 10:33
标题:
将“率性”进行到底!
本帖最后由 甜蜜的树林 于 2022-9-8 16:03 编辑
将“率性”进行到底!
——孟浩然轶事一二三四
文/甘树林
盛唐诗人孟浩然(689—740),出生于盛唐时期湖北襄阳的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世家,家境不错,有祖上留下来的田产,从小衣食无忧,读书学剑,有侠者之风。他的诗写得非常好。闻一多曾评价说,唐诗到了孟浩然手里,产生了思想和文字的双重净化作用;他的诗之干净,同时代的诗人无一能敌,只有在他以前的陶渊明到达过同样的境界。
盛唐之时,文人皆以出仕拜相为至高的理想,孟浩然也不例外。然而,孟浩然却一辈子未得一官半职,始终是一介布衣,大部分时间隐居山林。作为一个隐居者,其实孟浩然是矛盾的:生逢盛世,他自然有走仕途求功名的愿望,可经过无数次努力,他却终生与官场无缘。终其一生,孟浩然都是怀揣“仕途梦”,平淡地走完了自己“隐士”之旅。做隐者,并不是他人生的出发点,却最终成了他人生的归宿。
因此有人认为说,孟浩然除了久负诗名之外,在功名利禄方面没有任何建树,堪称大唐最失败的诗人。但成功没有固定的标准,孟浩然虽没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却拥有着最纯粹、最高雅的友情。为了友情,他可以失去仕途,甚至丢掉性命。
孟浩然自幼在家熟读经典巨著、诸子列传,年纪渐长则漫游吴越,交友甚广。《唐才子传》中述,孟浩然曾与同乡文人张子容隐居在鹿门山数年。对此,我们或许会心生疑惑——两个青年才俊,为何不趁年华大好去周游四方、追求功名利禄呢?其实,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盛唐之时,根本不存在古代那种仙人一般的隐者。在唐人眼里,那种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陶渊明式的纯粹隐者,是不存在的。那些所谓的“归隐”之人,是将自己姑且“装扮”成隐士,在山水之间仰望待时,当权贵、帝王踏访山林,寻求隐逸的高人雅士时,韬光养晦的隐士就会因得到贵人的赏识而入仕封官,这条路和参加科举考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时称“终南捷径”。
孟浩然,却是一个把真隐是假变得假隐成真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孟浩然是一个“率性”的性情中人。他的“率性”,集中表现出来就是“真”。“真”,是孟浩然为人处事的最高准则。孟浩然就是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完全真实的人,他的一生,就是将“率性”进行到底的一生!
轶事一:情义至纯慰子容
曾与孟浩然一起隐居的张子容,虽同为20出头年纪却有自己的想法。除了平日里跟好友孟浩然诗文唱和之外,他还不忘抓紧时间闭门苦读,择机入仕。
公元713年,张子容不肯再在乡野间空等,苦学多年的他拜别孟浩然,要去长安应试。为此孟浩然很受伤。但按唐人习俗,再伤心痛苦,也要写诗送别呀!
孟浩然是怎么写送别诗的呢?请读
《送张子容进士举》: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前四句写自己心中惆怅啊、临别叮嘱啊之类,很正常。后四句却画风突变:我将继续安卧茂林之间,他日你或如乔木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但是,朋友啊,你千万不要像《诗经•谷风》讽刺的那样
“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
,一定要记得,好朋友,一辈子!
孟浩然没有像常规的送别诗一样,祝愿好友考试顺利,一举及第。而是在诗里警告张子容,既然你要出山,我也不再拦你了,但请你必须谨记在心——将来不要因为地位的变化,而破坏我们的友谊。
这严重背离了唐人送别诗的惯例。之所以这么写,一是他俩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一是孟浩然的真性情使然。
张子容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才考中进士,先是被派往江苏武进当了一个县尉,后因处事不力先被贬为晋陵尉,之后又被贬为乐城尉。
孟浩然是一个率性得不要命的性情中人。孟浩然的崇拜者、死后替他编了文集的王士源曾这样评价孟浩然:
“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
意思是说,孟浩然为人有侠义之气,交友很真诚,即使初次相识也会以诚相待,不为俗世礼法所拘,而且从不藏匿自己的真实情感。
张子容入仕10余年后,当孟浩然偶然间听闻好友张子容被贬至乐城为官,便兴冲冲地前去探望。张子容得知故友孟浩然即将来访,马上驱车到离自己郡城约70里的上浦馆驿去迎候他。久别未见,朋友失意官场,自己也寂寂隐居。孟浩然当然要写诗纪念他们的这场重逢:
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乡关万余里,失路一相悲。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虽然十多年未见,孟浩然对他们的友情并未疏离,仿佛两人从未分别,该发牢骚就发牢骚,该抱怨就抱怨。而且,我们有理由推断,如果张子容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孟浩然绝对不会千里迢迢专程去探望他。
是年除夕,孟浩然就在乐城郡内张子容的官邸度过。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感慨良多,他们彻夜秉烛,把酒言欢,共叙分别后二人各自的经历和趣事。
孟浩然在张子容那里待了月余,便起了思乡之情,欲返乡回家。深知孟浩然性情的张子容也没有强留。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这就是孟浩然对朋友的情,处处透出一个“真”字。
轶事二:率性吟诗恼玄宗
从张子容那里回到襄阳的三年后,孟浩然已经40岁了,苦等数十年,他依然没有等来到山中寻访自己、发掘自己才华的贵人。对年及40的孟浩然来说,显然觉得不能再这样蹉跎光阴,于是,孟浩然决定抛下清高,改走科举入仕之路。
同是据王士源说,孟浩然初到长安时,风光无两。半个盛唐都为他震动,尽管他没有任何功名,只是一介布衣,但从张九龄到王维再到王昌龄,帝都长安几乎最顶级的诗人都为他的到来而兴奋。在一次群英荟萃的诗会上,孟浩然当众咏出两句: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一时举座皆惊,所有人由衷赞叹这两句诗意境清绝,无人能及,于是纷纷搁笔。在山中隐居了20年的孟浩然,一露脸就镇住了帝都精英,征服了半个盛唐。这个开场,堪称惊艳。
事实上孟浩然自己也信心满满。公元729年他首次参加科举考试,以为自己一定会顺利地金榜题名,岂料实际却是名落孙山。但孟浩然选择留在长安,等待时机。孟浩然的好友、文臣张说及贺知章等人均在唐玄宗面前举荐孟浩然,而唐玄宗却始终没有表态。
孟浩然希望接连破灭,不免心生幽怨,提笔写了一首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其中
“不才明主弃”
一句,很明显有将自己不得志的原因一股脑儿推到皇帝身上之意,认为唐玄宗不识才、不知才。
事有凑巧。数月之后,好朋友王维请孟浩然进宫到自己的太乐丞办公室来品茗谈诗。谁知孟浩然茶还没开始喝,皇帝就来找王维谈论公事了。孟浩然吓得匆匆躲进内室,却忘了收起自己已经斟满香茗的茶杯。玄宗进来后一瞧,王维桌上两杯茶盏依然冒着热气,便笑着问是王维否有客到访。
王维不敢欺君,只好俯身跪地坦陈事实。玄宗请孟浩然出来见面,孟浩然赶快出来拜见了玄宗。
玄宗要孟浩然吟咏自己的诗作来听听,与其和大多数人认为当时孟浩然是心中慌乱,还不如说正是因为孟浩然太过率直,他居然特地于众多诗歌佳作中独独择出《岁暮归南山》出来吟咏。当皇帝听到那句
“不才明主弃”
时,便心生不悦,说:
“我什么时候抛弃你了,是你自己不来要求当官,为什么赖到我头上?”
说罢拂袖而去。
本应是直面皇帝荐举自己的一个绝佳契机,却因自己“率性”吟诗而错失。孟浩然只能长叹一声,整理行装回到襄阳。公元734年,孟浩然再次前往长安求仕,未果,再一次带着失意返回了家乡。
轶事三:重情任性“误人生”
孟浩然是一个真性情的风流雅士。若要在盛唐找一个孟浩然的个性同类,排名第一的肯定是李白。他们都有建功立业之心,都曾借隐居养名气,但又都不是汲汲于富贵利禄之人,哪怕是向人求官,也一定有一根傲骨撑住自己独立的人格。
而事实上作为盛唐狂放不羁第一人的李白,对孟浩然那是由衷地倾慕和景仰。
李白一生自视甚高,眼空四海,从不轻易许人。在他的朋友圈中,前辈如李邕,同辈如王昌龄、高适,晚辈如杜甫,虽交往甚密,但看不到他对这些人的诗才有所称赞。即便德高望重如称誉李白为“谪仙人”的老诗人贺知章,他也没有回馈对方以相等的称誉。但是,对孟浩然,李白却瞬间变成了追星小迷弟。
杜甫给李白写了那么多诗,李白鲜有表示,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李白把诗都写给孟浩然了。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现在流传下来的有5首。最有名的应该是: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一首纯粹是对孟浩然偶像般的膜拜。而第二首中,朋友间的那份深情全在诗中。隔了一千多年,人们读来仍为这段友情感动得嘘唏不已!
全唐诗里虽然查不到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但从孟浩然平生特别重友情的个性和记载事实看,他们两个人的相处肯定不会差。
史载,开元二十三(公元735)年早春,襄阳刺史韩朝宗因极为叹服孟浩然的才华,便邀约他一起赶赴长安,想择机将孟浩然举荐给朝中的同僚。到了出发的时间,适逢孟浩然与一位友人饮酒,酒兴正浓。有人提醒孟浩然说,你与韩公约定的时间到了,快出发吧,不然来不及了。孟浩然则回答道:
“酒兴正酣,一切俗务容后再论!”
而据学者王辉斌考证,与孟浩然一同喝酒的这个友人,正是当时身在襄阳的李白。两个风流狂放之人一同饮酒,便完全抛却了红尘俗事。
史家因此认定,孟浩然太任性,为喝酒又误了人生大事。但是两个当世狂士遇见了若不能尽兴,对“率性”任事的孟浩然来说自是憾事。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孟浩然不是为喝酒误事,他是为了李白才误事,更准确一点是,他是为了朋友情谊甘愿误事!
一辈子布衣的孟浩然,一个可能入朝做官的机会,虽是他一生以求的东西,但同与故人重逢畅饮比起来,真的也就不算那么重要了!
轶事四:畅快洒脱赴蓬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是孟浩然最有名的诗歌之一: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想得到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为了保持一点身份,诗歌写得非常委婉,几乎泯灭了干谒的痕迹。
开元二十五年(737),诗歌干谒的主角、一代名相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他将孟浩然招至府邸,署其为从事,也就是让孟浩然做自己的私人幕僚。这是孟浩然人生中唯一一段工作经历,没有编制。仅一年,孟浩然就辞职回家了。通过这一年的经历,孟浩然想是体会到了入仕之人的真切感受,应该说,这次“官场”体验之旅,虽满足了孟浩然的“为官瘾”,却也让他明白了一件事——自己并不适合官场,还是返家归园乐得逍遥自在。而经过了无数挫折后,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孟浩然也已再无进入官场的念头。
公元740年,李白再度造访时看到的孟浩然,已然是一位实至名归的高士了,那首《赠孟浩然》即是这个时候所作,诗中那句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晚年归隐于山水间的孟浩然那超脱飘逸的清朗气韵。
半年后,孟浩然身染疮疾,病情不轻,在家养病许久才稍有好转。而孟浩然的另一位好友王昌龄应该是最后一个见到孟浩然的大诗人。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在自己由岭南调任长安的途中路过襄阳,想起许久未见的孟浩然,便欣欣然到老友家造访叙旧。
52岁的孟浩然背上正长了毒疮,此时疽病尚未痊愈,本来饮食必须忌口,可再次见到老友王昌龄,孟浩然心里一高兴,不改真诚待友的本色,马上命人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荟萃了当地的时鲜,跟王昌龄畅快淋漓地吃喝起来。顾着一时的畅快,却忘记了自己大病初愈、疮疾需要忌口之事。就这样,一代大诗人孟浩然,因多吃了点海鲜,
“食鲜疾动”
,第二天便因身体不适而卧床抱病,不久即旧疾复发病逝,终年51岁。
应该说,这种死法很孟浩然。他一生至情至性重情重义,昔日曾为接待李白,放弃高官举荐的机会;如今又为了接待王昌龄,一不小心放弃了整个生命,驾赴蓬莱仙境!真个是将“率性”进行到底了!
纵观孟浩然的一生,为人处事率性真诚,尤其是他对待友情的“真”,超越了利益、物质、虚荣等低俗的层面,已经内化为一种高级的情感需求与精神砥砺。
或许,与孟浩然齐名为“王孟”的王维,是最懂得孟浩然为人的人。他当年就知道孟浩然隐居多年,出山后都是以真心示人,想做官却不懂人情世故,不懂逢场作戏,在官场上铁定吃不开。这从当初孟浩然科举考试失败后他送孟浩然一首诗中,大致可以窥知一个大概:
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整首诗都在劝孟浩然回乡隐居,没必要辛辛苦苦跑到帝都献赋求官。没有一句话像世俗那样,劝他继续努力的场面话。可惜孟浩然一直到生命的后期,才终于读懂了王维的一片苦心。所以在这段时期,他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超凡脱俗,如王维当年所寄望的,孟浩然的心,安了。
在“王孟”这一对CP分别12年后,王维经过襄阳,闻知孟浩然已经过世,他的思念与伤心,只能化成一首祭奠的诗:
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日本的日野原重明在《活好》一书中说,做到三点就能活出真实的自己:第一,不在乎身外之物;第二,不被他人评价所左右;第三,顺其自然,不要勉强。
如此看来,孟浩然这一生,虽然命途坎坷,身世沉沦,甚至可以说几近悲剧,但他用真情率性活出了真实的自己!从这一点完全可以说,孟浩然“活好”了!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22-9-7 17:50
用一串趣闻逸事,叙述孟浩然至情至纯的性格,充分展示了孟浩然的人格魅力。
作者:
甜蜜的树林
时间:
2022-9-7 17:58
高迎春 发表于 2022-9-7 17:50
用一串趣闻逸事,叙述孟浩然至情至纯的性格,充分展示了孟浩然的人格魅力。
感谢高版赏读雅评!握手!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