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巧用“反转”手法 透析人生悲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9 0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22-10-9 09:35 编辑



最近,我集中阅读了江西作家傅菲的散文集《木与刀》《鸟的盟约》《深山已晚》《元灯长歌》,对其独具特色的散文由衷喜欢,滋生了谈点阅读感受的兴趣。傅菲生于七十年代,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20余年,在《人民文学》等刊发表散文作品近600万字,出版散文集《南方的忧郁》《饥饿的身体》《故物永生》《河边生起炊烟》《风过野溪》《大地理想》等20余部,获“三毛散文奖”、“百花文学奖”、“方志敏文学奖”等,属于乡村题材散文书写的翘楚,让同在散文写作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我颇感敬佩。


傅菲的散文取材,从没有离开养育他的土地,深入观察和探究乡村,涵盖了人口、收入、知识、职业、技术、疾病、就学、婚丧、养老、伦理、谋生、死亡、风俗和文化,以及鸟类迁徙、野生动物习性、植物分布、自然变化等诸多领域,绘制了江西饶北河上游流域的“百年生活图谱”,采取的途径是深入村户调查当下的生活形态,查寻百年来周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他认为自己和土地上的人血脉相连,土地是人们的证词也是他的证词,他们包括“做陶土的人、开手扶拖拉机的人、亡灵前跳傩舞的人、放下屠刀自我救赎的人、提着斗灯在黑夜旷野唱歌的人”等,共同特点是:历经沧桑、饱尝甘苦,对生活对命运绝不妥协,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寻;知晓他们的过去与现在,熟悉他们的说话方式、劳动姿态和内心的渴求,以及他们的困顿和挣扎、行事的方式、怨恨友爱等,并认为他们是“遍布大地深处的灯塔”。他专注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内心困厄、精神风貌、时代变迁,以村志的形式,为河流立传,为大地塑像,为人民刻魂;从人的本源出发,以劳动者为中心,以冷峻的审视态度,对生活在饶北河上游流域的人民的生活进行叙述,写他们与土地生死相依的情感,写他们与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讴歌人性之美、劳动之美、伦理之美、生活之美等,并蕴含着丰盈和深刻的“大地”哲学——是我们更多人的精神原乡。


基于傅菲散文的以上特色,我欣然阅读他的散文作品逾百万字,觉得有许多新鲜的话题,试图通过关于饶北河系列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人物篇”谈点看法,以散文集《木与刀》中的《墨离师傅》和散文集《元灯长歌》中的《大悲旦》等巧用“反转”手法为视角,对其1诠释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进行力所能及的评述。


散文《墨离师傅》采取倒序手法,讲述“墨离”极具“反差”的一生,最明显的“反转”标志为儿子“稻生”的死。对墨离的肖像描写是:脸上罩一个骷髅面具,戴一顶莲花帽,穿一双草鞋,一根圆木棍在地上笃笃笃,喉咙里发出山洪爆发一样的声音,干瘦高大的身材披一件豹皮,像个赶鸟的稻草人。十三岁跟鬼戏班学戏,那时的性格是:胆小,有些痴呆,讨父母嫌,弱不禁风,难成人。被吓傻的原因是被“一个军官抓住衣领扔向楼梯口”。回村三十岁不到,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满脸刀刻的皱纹,浑身软绵绵,走路贴着墙边,生怕撞着别人,不怎么说话,口齿不清,声音低得只有自己听见。做鬼戏的时候,却判若两人,声音若钟鼎撞击之洪亮,手舞足蹈,气势如雄狮如云豹,敏捷如猕猴如山麂,身姿如瀑云流泻如风卷秋叶。种田,没有好体力,腰板也不结实,干不了重体力活,只能做下手活,割稻子拉板车,工分低,分粮也少。


墨离的婚姻经历是:回村带回一个叫李小白的女人,生活没几年又走了。做鳏夫好几年,有热心的长者劝他“讨个老婆”。再娶村里的寡妇棉花。棉花对墨离说:“以后你在家别唱戏了……觉得是和一个鬼生活在一起”。墨离后来去山边的岩崖洞,一个人唱戏一个人跳舞。有次中途回家,发现了棉花和生产队小组长“葡萄”的奸情,墨离和棉花因此多次撕打,后来却保持了沉默。过了两年,棉花生一儿子,取名稻生,肥头大耳,力大,两岁能抱柱墩;胆子大,四岁敢捉蛇;手狠,六岁敢杀牛;有心眼,把葡萄的屁股剁下一块肉;十六岁,强娶彭坞村周仕原二女儿水英;二十一岁,因刀杀强奸村里姑娘的下派干部获罪被枪毙。


稻生死后,墨离“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发生了极大“反转”,成为:村里胆子最大的人。有人离世,都陪伴在身边,给人洗最后一次身子,梳最后一次头、换衣服、入殓;他抱着故去的人,轻轻地放入棺材。入殓前,坐在故去的人身边守夜,自言自语地和逝者说话。在下葬前,按照当地丧葬习俗,身穿鬼戏服,施行虔诚的仪式,以宗教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鉴于此,村里即将故去的人,都会交代身边的人:“把墨离师傅请来”。墨离以德报怨,对伤害过自己的“葡萄”守夜,洗身入殓,送出村子,其胸怀之大,宽容之心,非一般人能比,被作者的父亲看作“佛化在身的人”。尤其在老婆棉花中风半边瘫痪后,更是不离不弃,给天天擦洗身子,用推椅推着去八里外的小镇,去二十里外赶庙会;用勺子喂着吃,饭硬嚼烂给吃,耐心、细致照顾了“五年多”。在老年更是明显,即使“罩上骷髅面具,与一个山鬼无异”,但其人格“像一个眉须雪白的老僧,玉一样通透,木一样大拙。”墨离人物的典型性,体现在其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反转”上。


散文《大悲旦》也依托“反转”表现手法,翔实地讲述李牧春多桀而传奇性的个人命运,以及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事件,深度地诠释了李牧春及其师傅、师母和丈夫林凤鸣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李牧春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九一一年冬,七岁的李牧春被母亲吴氏在逃难中带至德县饶北河边的玉山镇锦溪村,艰难到无路可走时恳求玉山戏班主陈师傅收留,被收作入室弟子学习“悲旦”,先随师娘学戏、练功,十二岁随戏班外出跑龙套,做勤杂。一九二一年,十八岁的李牧春,在与鄱阳饶河班、嵊县戏客班斗戏中,以饰演《王宝钏写书》中的王宝钏和《还魂记》中的杜丽娘而声名鹊起,在赣东北梨园界无人不晓,尤其是饰演的杜丽娘被人津津乐道。也因为这次斗戏,李牧春与饶河班班主的二儿子林凤鸣喜结良缘。这是李牧春的命运从“逃难生活”,到“刻苦学戏”,再到获得爱情的阶段,李牧春具有演戏的天赋和天资,人小懂事、聪慧好学、容貌漂亮,终成为戏中重要角色“大悲旦”的饰演者。


第二阶段,李牧春婚后三年,即民国十三年(1924年),鄱阳湖平原颗粒无收,导致饿殍遍野。六十七岁的陈班主因伤寒故去。翌年冬,师娘故去。一九三一年,李牧春和丈夫林凤鸣受邀,参加苏区红军文工团,宣传政策,号召年轻人参军,鼓舞群众联合起来和国民党进行斗争,所作的是“解救劳苦大众,强我中华,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革命活动。李牧春夫妇在赣东北随文工团演出,摒弃“玉山戏”,而是参与演出话剧、独幕剧、歌曲或旧戏改编的新戏,如《击鼓骂蒋》《消灭白狗子》《早婚之害》等。在苏家桥的演出中,戏演到一半,被保安团包围,凭借习武之功,躲过搜捕,成功脱险,辗转到枫林大队,李牧春被安排做教员;丈夫林凤鸣在一九四二年因拒绝给日本参谋长尾正夫大佐唱《还魂记》而吞炭火烧坏声带,被安排在大队食堂烧饭。这一阶段,李牧春以极大的爱国情怀高尚的人格情操、伟大的民族气节投身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光辉事迹可歌可泣。


第三阶段,一九四九年上饶解放后,李牧春的人生又发生了“反转”。四年后,成立贛剧团,李牧春被选入,她不仅是梨园界的名角,还有丰富的表演经验,更能熟练表演三十六个剧目。林凤鸣则以捕鱼为业。夫妇俩后又收养一女婴,取名林采薇,并培养考入苏州大学。“**”爆发后,李牧春被抽到大队当记账员;一九七八年彻底平反。一九八三年上饶组建十多个剧团,但随着电视普及,大部分乡村戏班解散,戏剧逐渐式微。林凤鸣返城第三年故去。晚年的李牧春冷寂,由于年轻练功受伤而走路摇晃,但从她对曾经照片的保存中可以见出,她对师父师娘的感恩与深切怀念,对家人的深爱与对亲情的珍惜,尤其是对戏曲表演的热爱,依然刻骨铭心。李牧春人生的,不仅是个人命运使然,更关键的是和国家的变革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关联,其人生的起伏也是国家发展轨迹的缩影。作者以“大悲旦”命题,实则是概括了李牧春颇具“戏剧化”的一生。


因此,《墨离师傅》《大悲旦》等散文,体现出作者在文章布局时,把主人公命运的“反转”作为突破口,把人物的形象展示得丰满而极具个性化,深层次地凸显了“人”与“人”、“人”与“家”、“家”与“国”等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0-9 13:2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朴实的文笔,将江西作家傅菲的散文集分别作了介绍,条理清晰,可读性强。

拜读学习并问候!
3#
发表于 2022-10-9 17: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墨离那个很好看,完全带着小说味道,人物悲剧命运以及反转人生坚韧,欣赏,赞!
4#
发表于 2022-10-12 07:34 | 只看该作者
人物悲剧命运以及反转人生,欣赏~~~~~
5#
发表于 2022-10-12 07:34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支持朋友佳作,问好~@

点评

祝您一切如意。  发表于 2022-10-27 10:54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09:1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2-10-9 13:24
老师朴实的文笔,将江西作家傅菲的散文集分别作了介绍,条理清晰,可读性强。

拜读学习并问候!:handsha ...

问好云馨,感谢您的关注。祝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09:18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2-10-9 17:00
感觉墨离那个很好看,完全带着小说味道,人物悲剧命运以及反转人生坚韧,欣赏,赞!

问好喻芷楚,感谢您来读拙作,祝安好!
8#
发表于 2022-10-12 11:4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书评文字可以感觉到所评散文作品的跨文体倾向,对人物的刻画和丰富独特的经历,有着浓烈的时代特征。对于作品特色的认可,才有共情的可能。对于创作手法的分析,也会在大量的阅读中得以发现和梳理出来。乡村和自然领域的关注和表现,前途远大,有写不尽的话题和潜力,值得人们不懈实践。欣赏,学习。
9#
发表于 2022-10-16 10:41 | 只看该作者
以时间为线对傅菲散文进行细致有序的解析,让读者对傅菲散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有彼此的交心,也有彼此的所得。这样的评对作者来说一定很重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0:54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2-10-12 07:34
人物悲剧命运以及反转人生,欣赏~~~~~

谢谢老兄一直以来的鼓励。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0:55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22-10-12 11:46
阅读书评文字可以感觉到所评散文作品的跨文体倾向,对人物的刻画和丰富独特的经历,有着浓烈的时代特征。对 ...

谢谢老师阅读拙作,并细致点评。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7 10:55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22-10-16 10:41
以时间为线对傅菲散文进行细致有序的解析,让读者对傅菲散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有彼此的交心,也有彼此 ...

问好柳老师,请您多指导。祝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4:54 , Processed in 0.0629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