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
完成了一个任务,总想来个总结,这是习惯。习惯有好有坏,好的习惯就像是给一棵树浇水、施肥,修枝剪叶,自然会育出树的生机;坏的习惯则可能就是剥皮、断枝、刨根挖底了,这样折腾,一棵树无论曾经多么枝繁叶茂,不久也会叶落枝枯变成朽木的。作总结,无疑是个好的习惯。
走了一段路,做完一件事,或是经历一次心灵的敲打,必会留下印痕。这印痕,也许是一份奖励,也许是一个鞭策,也许是一道难以磨灭的疮疤;这印痕背后藏着的汗水、泪水,甚至斑斑血迹,一切的一切都需我们铭记。记住,才是成长;遗忘,注定幼稚。因为,只有记住,才会让自己从简单迈向丰富,从浅薄走进深刻,从无知变为有知。总结,是记住的最好的方式。
三年的首席教师生涯结束了,自然又到了总结的时间。既是总结,总要说说这三年来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出了什么贡献,从而找出可以肯定自己,能给自己人生添彩的地方;然而,这些我却没有。所以,这个总结,我无从说起。
在成果汇报会现场,听着各位首席老师的成果汇报,一种“滥竽充数”的羞愧感让我如坐针毡。人虽然坐在场内,心里早有被“排挤”出场外的尴尬。所以,轮到我上台,我只能说一声惭愧给自己脱困。我知道,一声“惭愧”解除不了自己深陷的困境,因为作为一名教师,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做法已不再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的社会性与时代性特点决定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在埋头教书的同时,必须要学会抬头看路。如果再做一头“老黄牛”,注定赶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最终会被新时代的“教现代化化”抛弃在教育园地的一隅啃着干草晒着太阳养老。
回顾三十多年的从教历程,我似乎仅仅只在做“教”这一件事。作为“师者”,“教”没有错,“传道授业解惑”可不就是“教”的事业。授人知识也好,为人解惑也好,都是“教”所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持我一样观点的老师们也以为自己的育人之道、育人之法并不存在不足,于是就固执地坚守着传统,把自己孤立在“现代”之外。
为师多年,我一边修身养德,一边学艺练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学校,爱学生,爱自己的职业,不留人话柄,不落人口实,满以为这就是尽职尽责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育人之人,“独善其身”远不够,还应怀“兼济天下”的大胸怀。
这让我想起咱们的祖师爷孔丘先生。想当年,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怀着淑世的理想,欲力挽狂澜,奔波于诸国,游说于诸侯,然终不可得。于是,孔先生在“归罢,归罢”的长叹中回到老家曲阜,登上杏坛,一心一意去培养君子、贤才、大丈夫,以实现让天下人识天理、明人伦的抱负。孔子育人,基于家国情怀,所以站得高,看得远,于是才会有七十二贤人的横空出世。这样的老师,才是称职的老师。
如果,我们只是把讲台当成自己的人生舞台,只守着三寸之地,势必有目光短浅、思想狭隘的局限,对学生来说是不公的,于社会而言是不负责任的。一个教师,一个称职的教师,得有大眼光、得有大情怀、得有大格局,绝不是说你把书教好了,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就完事了。若要做到这一点,自然需要每一位老师都要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大背景,置身于时代的漩涡中,置身于教育的最前沿,做一个感觉敏锐、思想深邃、行动快捷的人。
教书和育人,并非并列关系的两个词语。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通过“教”从而达到“育”。遗憾的是,我们的教师过多的关注了“教”,研究教的目标、教的方法、教的效果,稍进步的一些也只是将目光关注到“学”,但也只限于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围绕的依然是知识掌握的层面,最为关键的“学生为什么学”这个教育核心问题仍然没去解决。这真的很危险的。
如果我们的老师依然单纯的认为,学生学的目的是升学,是就业,是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名与利,那么我们就不配谈教育。
教师,可以有很多头衔,很多荣誉,但教师只有一个身份——引路人。你用你的德养着学生之德,你用你的行引领学生之行,你用你的思想塑造学生的思想,你的样子极有可能就是学生将来的样子。所以,一个教师必须谨言慎行,尤其是那些被赋予厚望的模范教师、首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