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闲笔,闲话,闲子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25 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笔,闲话,闲子及其他


  何为“闲笔”,即与正文无关的话。


  与正文无关,还拿来说,岂不是废话。“闲笔”是“闲话”,不是“废话”。“废话”是无用的话,而“闲笔”有大用。


  就像围棋里的“闲子”,看似无用,要紧处却是奇兵,有出奇制胜之妙用。原来,下棋的人并非无心,并非错置,而是对全盘有一个整体的把控,很用心在一处设伏,等待时机。就像文学作品里的“伏笔”。不到关键处,阅读的人,是体会不到先前一笔,有何用。待渐渐走近了,与那早就埋伏那里的一句话,一个意象,或是一处风景,迎面相撞。才恍然大悟,原来上文是别有深意,只不过妙处难与君说。


  “闲笔”也是有妙用的。


  闲笔的妙处在于让文字绝妙生花。


  就像电影的分镜头,写人的愤怒,感伤,或者喜悦。不是通过人的表情来表现,而是切换到山水田园风光。或惊涛拍岸,或秋风扫落叶,或者风轻云淡艳阳高照。转换之间,情有了,意也到了,情景交融美轮美奂满眼云烟。


  “闲笔”一词,最早出自于明末清初的金圣叹之口。我们知道,金圣叹是以批注《水浒传》而知名的。史学界、文学界认为,在批注《水浒传》的同时金圣叹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闲笔”的概念。在他看来,在文字紧要处宕开一笔,说些闲话,让紧张的情节得以舒缓,即为“向闲处设色”。刚刚还是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转眼之间,却是云淡风轻,鸟语花香。是“闲笔”吗?


  闲笔不“闲”。


  “闲笔”作为一种审美的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一直被广泛运用。


  文学作品里的“闲笔”,是指写作对象的细微而典型、具体而富有特色的生活片段。能起到揭示作品主题、刻画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氛和引发读者联想的作用。它不是文学作品中可有可无之物,而是不可或缺之笔墨。无,则文章显得生硬呆板,缺乏生命力;有,则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我们写作实践中,有人有意识地运用闲笔,使文字摇曳多姿,丰满而蕴藉矣。有人其实运用了“闲笔”的手法,却一直没有意识到,“闲笔”使我们的文字呈现出来的美,简直无以言表。阿城在《威尼斯日记》里头说:这次到威尼斯来,随手抓了本唐人崔令钦的《教坊记》,闲时解闷。这书开首即写得好,述了长安、洛阳的教坊位置后,笔下一转,却说:坊南西门外即苑之东也,其间有顷余水泊,俗谓之月陂,形似偃月,故以名之。古人最是闲笔好,令文章一下荡开。


  “闲笔”表现在文字里,往往就是“笔锋一转”,说些闲话。这些“闲话”却让文字层层涟漪荡开,开阔无边又美妙无比。


  “闲笔”可以调整叙述节奏,扩大叙述空间,延伸叙述时间。丰富文学叙事的内容,不但可以加强叙事的情趣,而且可以增强叙事的真实感和诗意感。


  叙述得紧迫了,有了窒息感,需要缓一缓,调整一下节奏,增加一些趣味。那么,就需要宕开一笔,写一点比较有趣,有意思的情节,人或事。当然,“闲笔”自然的“不闲”的。


  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常常使用此法。在情节紧张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就笔锋一转,或山高水长,或柳暗花明,或者两个人儿,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此时,节奏舒缓了,满眼生花。


  鲁迅的《枣树》写道: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闲笔吗?特别是“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一句,不用,对文意没有任何损害。用了,文字的节奏,意蕴就大不同了。这似乎是关于“闲笔”最简单的例子。


  中国人最擅长“闲话”艺术。几个人围坐,一张桌,几盏茶,一通闲聊。茶水津津有味,几样茶点也是色香味俱佳。你一杯,我一杯;你几句,我几句。茶水冷暖,全在于品味。喝茶的人,说话的人,表情各异,丰富多彩。茶壶倾了,盘中的点心,也没有了。什么都说了,似乎什么都没说。该懂的人,全懂了。不该懂的人,左耳进,右耳出去了。各自散开回家的人,有人喜笑颜开,有人低头不语。各自在肚子里思量着刚才那些闲话,那话里话外的弦外之音。


  酒桌上,是最适合闲话的场所。说多了,是“醉话”。听不懂,是“闲话”。只有心领神会的那些人,才能窥见“闲话”的高妙之处。


  “闲笔”在文字里寻。“闲话”却是要从人的漫不经心或是意味深长的话语处去思量,去感悟。“闲笔”,“闲话”都不“闲”。一个是艺术,另一个也是艺术。只不过一个高雅,一个流俗罢了。我们常常有“闲言碎语”的说法,闲言碎语很多时候并非空穴来风,忽视不得也轻视不得。久而久之,“闲话”就成为一门艺术,民间口头艺术。


  艺术有雅俗之分,“闲子”与“弃之”在棋局上,却有天壤之别。


  生活中,被当作“闲子”的,可怜又可悲。


  “闲子”类似于魏王口中的“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倘若“弃子”身份,倒也痛快。或是愤怒出走,相忘于江湖。或者一不做二不休,彻底摆烂,不再抱任何幻想。“闲子”则不然,被一根绳勒着,给你一口气,让你不上不下,不生不死。被一根骨头恋着,明明没有肉,却缕缕散发出肉的味道来。离得远了,闻不到,馋的慌;离得近了,吃不到,更加馋的慌。想掉头就走,像那个“弃子”一样决绝。却又幻想着,一旦离去,或许遗憾终生。走不得,留不得。患得患失又浑浑噩噩,闲子的人生很煎熬。


  人如是闲子,犹如水中飘萍,天上浮云,多是幻影。


  一个“闲”字,在我们的语境里,包含了太多的意蕴。常常是闲而不闲,闲而多趣。


  闲的古字写作“閑”,说文解字说:门中有木。我更喜欢“闲”的异体“閒”的写法,仍然去意会,则意趣盎然矣。门中藏着一弯月,或者门半遮半掩,半开半合。月光溜进去,泻了一庭一阶,月移花影,叠叠如梦。外面的人,总想窥伺那门里幽幽的月光,月光里的故事。门不关也不开,似关似合,却留有让人遐想的空间,隔着一扇门,想入非非。


  《西厢记》里有诗云:“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户”,应做“门户”解。“户半开”就是门半开半掩,就是人的半推半就,就是莺莺对张生的半喜半嗔。一个故事,就在半遮半掩的一扇门里,蔓延开来。一演绎,就是几千年。


  “闲”,与门有关。这边,看见的是真实;那边,看不见的,即为虚空。“闲”字的全部意蕴,就是似真似幻吗?


  仓央嘉措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好一个“闲事”,将一个人的一生都概括了,都淹没了。人生这一路,一生一死,即为起点与终点。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有的,都是“闲事”。那么,这人世间,还有什么不是“闲事”呢?


  对一个人而言,人世间最大的闲事,其实就是一生一死。生,不是你想要的;死,亦不是你想要的。但一生一死是谁都迈不过去的坎,勘不破的劫。生,不是你能掌控的;死,也不是你能掌控的。只能一声叹息,生死有命。生的时候你是看客,死的时候,你已经成了一个局外者。你能左右自己的生死吗?不能左右的事情,不是闲事是什么?


  对我们俗人来说,人间事,只有生死,才是闲事。


  闲事,才如此丰饶又虚空,如此跌宕起伏,让人着迷。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1-25 14:04 | 只看该作者
善用闲笔,文章摇曳生姿,味道足了,意境也深了。
3#
发表于 2022-11-25 18:4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对书画评论版的支持。周末愉快哈!
4#
发表于 2022-11-27 15:33 | 只看该作者
闲情雅趣!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张道云 发表于 2022-11-25 14:04
善用闲笔,文章摇曳生姿,味道足了,意境也深了。

嗯,闲笔不闲,善用闲笔,文字才能活起来。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2-11-25 18:47
感谢您对书画评论版的支持。周末愉快哈!

不客气,问好彦林版。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1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来读,问好。
8#
发表于 2022-11-30 09:31 | 只看该作者
《闲笔,闲话,闲子及其他》,以“闲笔、闲话、闲子”为话题,以电影镜头、明清小说和文学作品为例,得出闲笔不“闲”且有妙用的观点;以历史经典故事为实例,得出“闲子”特殊而身不由己的人生困窘;以《西厢记》、仓央嘉措等事例,得出”闲话“包含了太多的意蕴的观点;文章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有个人化的理解和思考。欣赏。祝福!
9#
发表于 2023-1-28 01:43 | 只看该作者
老师的文章点醒了我,如今可以试着写一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4 00:35 , Processed in 0.07593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