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蛀书记(2021年9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1 1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21年9月2日
易中天的《大话方言》,对七大方言区(北方官话、吴语、湘语、闽语、赣语、粤语、客家话)的形成分布、此消彼长、相互影响、随时代发展的进化退化、“拿来”过程中的直译意译等,进行直观而人文的描述。特别是对因地理、气候、习惯等导致的南北方的不同语言特征,有易中天式的“文化”分析。读来有趣。

风中的雨:方言是一定地域内相关人员的文化认同,是一定人群确认自己身份的母语。虽然在普通话的强势影响下,方言日渐式微,但在日常交往中,方言依然有很大的言说空间、存在依据。特别是从小在同一地域里长大的人,能在特定的方言里体察乡音、感受乡情。就中国而言,方言最大的不同是南北差异,所以易中天开篇就讲“南腔北调”。北,主要是北方官话方言区,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等次方言区;南,是除北以外的其他六大方言区:吴语、湘语、赣语、闽语、粤语、客家话。一言以蔽之:北方直迫刚劲,南方婉转温馨。而同样是南方方言,六大方言的形成、现状也各有不同,所以易中天次讲“朝秦暮楚”,爬疏南方六大方言的形成传播途径,六大方言既多南方本土因素,亦有北方的影响,比如吴、闽方言,保留着大量的北方古语,而赣方言又保留着大量的古吴语、古闽语。方言不仅是国内的,亦受外来影响,不管是“拿来”还是“输入”,我们的方言里有不少的外国因素,由于易中天讲到“东拉西扯”。当然,方言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进化,有些方言会死去,新的方言会冒出。因之有了易中天笔下的“死去活来”。这四章,或许算是讲中国方言的起源分布,前世今生。后面两章“张冠李戴”、“指桑骂槐”,讲的应该是方言里造词的技巧。从六章的题目似乎可以看出此书的“易中天特色”:短语短章,诙谐有趣;虽是文化探索,却好读好看;不算是正宗的方言学术著作,而是普及性的大众阅读书籍。

2021年9月6日
《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夏志清对始于“新文化运动”、止于“反右”的中国现代文学以小说为重点的巡礼。小说史以他认为的重要作家为主线,以他认可的重点作品为对象,用“纯文学”的观念进行分析评判。看似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其实暗含机锋,自有褒贬。较之大陆通行的文学史,有其独特的视角,值得一读。

风中的雨:早就听说了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是少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但一直无缘一睹庐山真面。开初,这书只有其名,并无大陆版本,无从购买。后来,有了大陆版本,却又太贵,一直舍不得下手。前不久,在京东上找到一本便宜的,毫不犹豫地买了回来,读了起来。五六百页的大部头,每天一至两章,很快就读完了。多是睡前靠在床上读的,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兴奋莫名,到凌晨强迫自己睡下,那些文字那些评判却还要在脑子里转好一会才会被瞌睡撵走。不像睡前读其他书,读不了多久就眼睑下垂,睡意浓浓。之所以如此,一是他小说里提到的那些人、那些作品,大多读过,没读过的也多听说过,至少了解一二,莫名其妙地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觉得亲切,自然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哪会有瞌睡?二是他的观点多有新意,与以前接触到的或者自己的印象有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新意更有非凡的吸引力,当然也就会使我兴奋起来,难以入眠了。三是总想看到他对建国后一些作家作品的评判,一直想尽快向前走,有了这份急切,自然也就没有瞌睡。只是,很遗憾,他对建国后的作家作品虽有提及,却内容单薄,与我想象颇有距离。本来有篇附录《1958年来中国大陆文学》,我阅读的版本里却被删除了。其中的原因,既不得而知,却又仿佛不言自明。
风中的雨:《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中译本初版于1979年由香港友联出版社出版。我手里的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社2016年9月第1 版、2019年12月第4次印刷本。书共三编19章。第一编:初期(1917—1927),第二编:成长的十年(1928—1937),第三编:抗战期间及胜利以后(1937—1957)。19章中有10章以人名为章名,按先后顺序依次是:鲁迅、茅盾、老舍、沈从文、张天翼、巴金、吴组湘、张爱玲、钱锺书、师陀。在今天,这些名字稍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耳熟能详,他们的作品一印再印,读者知者不知凡几。但在上世纪五十年夏志清写作《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时候,能将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师陀特别是张爱玲、钱锺书列为专章进行分析,确实是独具慧眼、非同寻常,至少和大陆当时流行的文学史或者小说史难见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等人的名字,有天壤之别。他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注意,没有“之一”。他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注意,同样没有“之一”。他还将《围城》与《儒林外史》作了比较:“作为讽刺文学,它令人想起像《儒林外史》那一类的著名中国古典小说;但它比它们优秀,因为它有统一的结构和更丰富的戏剧性。”他说:“沈从文在中国文学上的重要性,……是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艺术的挚诚。”他评价沈从文的《静》说:“除沈从文外,30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富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如果说夏志清觉得沈从文的早期作品还一定的欠缺的话,他对张爱玲和钱锺书作品的评介就全是“一边倒”的赞誉,没有一丝半毫的“批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夏志清撰写《中国现代小学史》的“倾向性”。虽然有这样的“倾向性”,但他对除郭沫若外的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大陆一致赞誉的作家,也并非一概贬低,对他们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有比较中肯的评价。总之,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 “常”的审视中国现代小说史、甚至文学史的较新视角,虽有其“倾向性”,却依然值得买、值得读,而且购有所值、读有所得。

2021年9月14日
《三诗人书简》辑录里克尔、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1926年4月至同年底的相互通信。以“三角恋情”为中心,真诚畅谈彼此的爱恋迷惑、妒嫉矛盾,直率评论诗人诗作、文学艺术。从中看到的,既是三位等同众生的、物质的、欲望的人,更有三颗于孤独中相互慰籍、非同寻常得常人或许觉得不可理喻的心灵。

风中的雨:三位诗人的诗歌原著,都没读过;搜捡书橱,柜里也没有三位诗人的诗作。读过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和随笔集《人与事》,小说后本附有长诗,却没有认真读。读过北岛的《时间的玫瑰》,有《里尔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帕斯捷尔纳克:热情,那灰发证人站在门口》专章介绍里克尔、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但已记不清说的有什么。而茨维塔耶娃,就只知道其是与阿赫玛托娃齐名的俄罗斯女诗人。一方面,对于诗人的世界,无法理解;对于诗人的诗作,大多不明白。另一方面,却无由地喜欢他们的掌故,对他们的生活充满好奇,总想通过文字理解他们一二,也似懂非懂地读过一些诗作。
风中的雨:读《三诗人书简》,读到的依然是无法理解,依然是不太明白。他们之间在1926年4月至12月短短不到一年里发生的事,虽与常人的情感、爱恋有相似之处,即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盲目,也有妒嫉,也有冷战,也有进入生活的欲望,甚至也有“脚踏两只船”、“这山望着那山高”等。但他们终究是诗人,终究是象牙塔最顶层的所在,即使是“三角恋”,也新颖,也鲜艳,充满浓郁的文艺气息,谈情说爱之时,不忘谈诗论道。他们的交往,既在生命之内,又在生活之外;既有正常人的情感波动,又是孤独者之间的相互慰籍。不可否认,其中有“爱情”,有彼此心心相印的依赖;但认真审视,更多的却是“爱慕”或者“爱”,是一种情感的柏拉图式的寄托,至少我愿意这样理解。只有这样理解,“圣洁”的诗人这一名号,在我这里才会一直“圣洁”下去,才会存在于我仰望而不及的象牙塔的最顶层。我不愿意将他们视为常人,我不愿意用常人的眼光去审视他们。他们,就是文学,就是艺术。他们,远离红尘,充满神性。
风中的雨:又想起读过的《在性与爱之间挣扎——莎乐美回忆录》里,也有里克尔、尼采、莎乐美之间的“三角恋”。看来,里克尔或许喜欢在“三角”里纠缠,诗人也喜欢在“爱情”里迎接挑战。看来,文人多情,诗人更多情,并非空穴,而是真的。

2021年9月15日
陈钦的《北洋大时代——以细节还原历史 让历史照亮未来》是“大型历史纪录片同名图书”。主要介绍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政坛风云人物,也涉及清末明初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诸方面。不再“一边倒”以军阀论,多作“翻案”文章客观评价。文字简略,内容单薄,只见事件皮相描述,并末深入历史腠里。

风中的雨:因为学过一点历史,平时也比较关注历史,北洋时期政坛的重要人物都熟悉,他们的事迹也多知道。所以,翻《北洋大时代》特别快,除去刷手机、打游戏、睡午觉的时间,一下午一晚上很快就翻完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是一本速翻书。在我这里,它并末达到“以细节还原历史,让历史照亮未来”的效果。陈钦自诩“以影像修复历史,以道德修身自我”,他拍的纪录片没看过,但单看这本“同名图书”,似乎与他的自诩有一事实上的距离。书柜里还有一本陈钦的《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应是此书的姊妹篇,从书名看可能是写北洋时期文化人的,也准备翻一翻,估计与这本的水准差不多。

2021年9月17日
陈钦的《北洋大时代——大师们的理想国》“定位于北洋时期思想篇”,以民国北洋政府时期政治、文化人物(重点是文化人物)的建国思想、治国治学理念为核心,穿插同时代的政事、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重讲功绩,只看实效,不谈主义。说事事未讲透,谈人人未写清,可草草翻翻当掌故看。

风中的雨:比较而言,这被作者自称为《北洋大时代》第二部的作品,比第一部似乎差远了。第一部都只是速读书,这第二部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名曰“北洋大时代”,内容却多涉北洋之后,不如取名为“民国时代”更准确。错漏也不少,比如《轰动民国的辱骂国家领导人案》里说:“报纸戏称当时的大总统徐树铮为日本人的‘私生子’。”徐树铮什么时候当过大总统?又比如《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条铁路》里说:“粤汉铁路自广州黄沙码头即今广州南站,沿北江东岸至韶关,全长224.2公里,贯穿广东、湖南、湖北三省。”规划中的粤汉铁路哪里是只“至韶关”,岂止224.2公里?若只“至韶关”,又怎会“贯穿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总之,这书只适合草草翻翻,不值得看,更不值得读。

2021年9月19日
周华诚的《草木滋味》是广西师范大学“雅活书系”之一种,分“草木生”、“南方书”、“流浪贴”、“烟火集”、“灶下语”五辑,多写浙江以及其家乡常山等地的吃食。文章篇幅简短,文字生动,谋篇有新颖,满怀逸情遣兴、回望故园之意。有小品文味,虽不及周作人、汪曾祺写故乡吃食的文隽永,却也可一读。

风中的雨:“雅活书系”的书买过几本,却没认真读过。很喜欢《草木滋味》这个书名,曾推荐给朋友,朋友买了,早已读了。而我,现在才读。读了,很是喜欢。一是喜欢小品文的格调,简短,读来轻松不费力。虽少微言大义,也少载道承旨,闲暇之余读读,却可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在周华诚笔下,故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菜一蔬,一道小吃,几粒糕饼,都满含着家园亲情、故乡风情,吃在嘴边,香甜在心里,愈久愈香,愈久愈甜。若老酒,存之愈久,其味愈醇。若文物,历之愈古,其旨愈深。二是周华诚笔下的物事,多熟悉,常引发同感。他书写描绘的,虽是江浙的,却很多都与我们四川的相近或相同,读来自然亲切。比如他们叫有些野果为“泡儿”,我们也这样叫;比如他们有清明果,我们有清明粑;比如他们有米汤冲蛋花、素鸡,我们有蛋花汤、蛋卷等等。这些少时的吃食,从他笔下一一溢出来,溢满屋宇,溢满心田,引得口舌生津、唇齿生香。三是他的文字优美却不拘泥,所写均为世俗吃食却有一股出尘味。看得出,他是沿着周作人、汪曾祺这一条线在向下走,笔法颇为类似,文雅,书卷,读来过瘾。看得出,他注重顺应当下的阅读趋势,短段,短句,读来轻松。当然,虽然是好文,但与周、汪却还有颇大的距离,缺少周、汪文字的隽永,不需要细咀慢嚼,一读就明白,也少回味的余地,读多了似乎可以看出一些雷同来。不管怎么说,这书适合于我。也就是说,我只适合于读这样的书。

2021年9月21日
《月色撩人》是王安忆创作于2008年的一部小说,写一个名为提提的小女子在上海的生活,再通过提提写艺术家潘索、同性恋者子贡、富商简迟生三位上海男人的声色日子。文笔细腻、温柔,将上海夜色掩映下的另类生活描绘得纤毫毕现、细致入微。关于爱、性、实在、虚无的探讨,颇有哲学意味。喜欢这个书名。

风中的雨:王安忆的作品有一股特殊的味道。这种味道主要体现于细腻。这,既有可能是女性特有的敏感在文笔上的反应,她总能将一些细微处描写得纤毫毕现,但不是白描,是如诗歌般充满意象的抒情。她还要在这些意象里渗入自己的感受,于是那些细微处便生动起来,充满了人情味。这人情味虽在红尘中,却不同于一般的市井,有一种小资情调,甚至有点超凡脱尘的模样。更可能是她多年来渐渐习成的书写格调,她的细腻针对的多是女性,将女性的衣着、装扮、模样以及最莫测的或热烈、或冷艳、或决绝、或藕断丝连、或恨得咬牙切齿却又爱得死去活来等等的小心思、大情怀,淋漓尽致地用文字展现出来。是真是假,是生活还是小说,是现实还是虚构,由读者自己去判断。比起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其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来,她笔下的女性更“女人”。虽也不可避免地有时代铭下的印痕,充盈着现代的元素,却都氤氲迷离,一股子水漉漉的江南烟水味,有古代的仕女的韵味。

2021年9月23日
张恒主编的《买书记》是新星出版社“文化阅读”丛书之一种,辑录中外文化人、藏书家随笔29篇。文章有短有长,有浅有深,有专精有皮毛,说购书藏书,谈识书读书,讲版本源流,叙因缘巧合。特别是购书过程“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况味,较之今日之信手拈来,令人怀想莫名。

风中的雨:对于买书,每个读书人都有大体相同却又各有特色的感慨。比如我自己就下过好多次决心,少买点,少买点,但却还是停不下来。家里的七八个书柜早已装得满满的,却还在新书不断地寄来。妈妈曾问我:你买的书都读完了吗?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幸好爸爸给我解围:有些书,不是读,是查的。一位刚读初中的侄儿来我家,看到书柜里很多未开封的书,说:这么多书都没读。我听了,汗颜不已。的确,我的书柜里堆着一些刚出库模样的书,买它们时总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读来。现在,就是以前所谓的“以后”,但依然未读;而且“以后”越来越少,有更要紧的书要读,也不可能再回过头去读它们了。还有一些听其名很有味道的书,买回来一翻,才知道:以我的学力,根本就读不懂。开初,认为随着年岁增长,学识积累,假以时日,应该读懂。今天,依然是读不懂,或许读得懂,却早没有了兴趣,只好束之书柜了。朋友曾发给我一个日本学者的话,大意是说人到四十,就应该做“减法”了,不要的东西该送的送,该扔的扔,尽量少新添。虽然觉得有理,但在买书这一问题上,我却一直在做加法,每月都会淘几本书回来。曾经想,自己不读,可传给儿子读。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观、生活观,工作起早赶黑,空闲电视游戏,哪有心情来读我的这些书。估计,我辛辛苦苦,甚至曾经口攒肚积买回来的书,最终的命运是被弃如敝履,抛入废旧。《买书记》里,倪墨炎有篇《访书奇遇》,讲自己遇到一位沈老先生,平生积累了大量珍贵图书,曾寻后继者,表示死后愿将图书让与知音。倪有幸与之相识,并得其认可,最后却阴差阳错而不得,沈老先生的宝贵图书躲过了“**”的收缴,却最终被书店收购,仿佛废纸。我的书,虽不是什么珍贵图书,却每本都有我的“心血”,它们的前途与命运,我似乎不能把握,只好交与后来者了。书,肯定还要买,只是尽量少买点。
风中的雨:《买书记》共29篇文,其中国外的3篇,国内的26篇。但作者栏却写有“纽顿等著”的字样,封面的图也是一位外国人从书架上取书的模样。不喜欢作者标注,也不喜欢封面插图。老中国人文章占主体的书籍,偏要弄这么一个洋名牵头、洋人为画,似乎有点妄自菲薄。书里错漏较多,校对工夫下得不足。因为多,懒得一一罗列。
2#
发表于 2022-12-2 08:5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发文支持。敬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0:44 , Processed in 0.05961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