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抹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16 1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寂静安然 于 2022-12-17 07:06 编辑

  一抹蓝

  

  岁月像一座隐形的桥,连接着过往与现今,似乎没有谁能做到从那座连接着太多人和事的桥上头也不回地走过,包括有意的,也包括无意的。

  你那个李老师啊,他现在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与母亲打电话时,说起周围的七七八八,无意间提起。

  是啊,前两年,听说闲不住的李老师在市里打工,丈夫还请他吃饭了呢……当年多么干净、立整的一个人啊,都老了,但凡生命都经不起岁月的磨蚀,无声的叹息中,记忆穿过时空,将我带回过往,带回到一段难忘的岁月。

  提起李老师,一下子能让我想起足足一大串的事情——大我两届的哥哥当年就是李老师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新生家访中,尚未及进入初中,便已经对戴着一副眼镜、精精神神、健谈的李老师先有印象了。

  李老师的岳丈是学校雇来的煮饭师傅。

  李老师的小舅子与我同在一个班级,并且时常替代父亲为我们打饭。

  我初中的校舍坐北朝南,坐落于村庄的一头,从大门洞进去,两边各为一趟长长的瓦房,西边是教室,东边是办公室,两栋房子设计相同——即在中间位置均留有出口,里面沿着长长的走廊,像现今酒店的设计似的,是隔离开的各个教室和办公室,走廊的外墙上留有大大的框口,一上课,潮水般的学生从外面一起涌入,先拥挤在门口、片刻再东西分流。

  经过通往教室的过道、不远便是一趟贯穿东西、整齐的白杨树,树龄大约在十来年的样子,一到夏天,茂密的树荫下、前前后后、密密麻麻、停放着好长一趟自行车,遮蔽的树荫,斑驳的阳光,踩踏得发明的小路以及众多新旧不等的自行车等,均在郎朗的书声中增加着校园的生气。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校园里,距离开一个有单双杠等简单运动器械的活动场、里面稍高一点的位置,还有一趟平房,从西至东、它们有教室,有英语组、政治组、教务处,隔开一条向北去卫生间和操场的过道,最东侧的便是伙房,一个由几个铁块组成的简易的钟,就立在教务处前不远的位置。

  同样周围都是树木、位置最高、沙石路面的操场在最里面,与下面教室的落差大约有一房的高度,阔大而平整,四周以一人多高的土墙围挡,土墙沧桑而坚实,远看有点像城堡。通往操场的出口有东侧窄些、为水泥砌成的台阶,也有西侧自然形成的土坡,土坡两边分别栽有一种叫做龙须柳的树木,老树虬盘,根深叶茂,新发的枝条弯曲着像小小的手臂,好奇地伸向路旁。每天上操,喊着号子、学生们都从这里经过,下操时因为坡大难以收脚,队伍一时走跑乱散,尘土污没着鞋子。

  与众多的教室一样,办公室也都是自行取暖,为寒冷的冬天需要,每个办公室里面都大小不同、搭建一个火炕,人多的就大一点,人少的就小一点,一开学,每个都不闲着,都用来给有晚课的初三学生住宿,与其他三名女生一起,当年我就住在教导处里面。

  学校虽然没有食堂,但有伙房,一天两顿,安排专人给学生煮饭,即学生带米交给伙房,然后按时打饭,也不收费,副食都是自行带些咸菜、炸酱等,一吃一个星期,周末回家,取米拿酱。

  伙房一天开三次伙,除了早晚两餐的学生,中午只为老师们蒸饭。

  那是一个只有在我的学生时代才见过的、足够大的铁锅,里面红红的一大锅秫米饭,原本以为铁锹只是用来铲泥土的,自从住宿后方知道,原来也可以用来铲饭,像一个赤脚的汉子,它是那样坦荡地斜插在一锅饭里,边缘尚粘着饭粒、米汤等,直目相对中一步步吓退我们的羞涩。

  一身半旧类似军装的绿衣服、不干不净的煮饭师傅高高瘦瘦的,他走路灵便,两只手各自伸进两边的袖筒里,除了做饭、打饭,耳朵里似乎装不进别的,他一条腿踩在看不出多少颜色的水泥锅台上,身体倾着,张开的五指把持住一个蓝边大碗,另一只手里一个铁质小锅铲,屋子里氤氲着热气,也带着饭熟的香气,陆续前来打饭的人自觉站成一排,虽然刚刚煮好的米饭已经用铁锹用心翻过,已经松散、饭粒一个不挨一个了,但在打饭时,大师傅依然习惯性地一层一层向大碗里拨动着,唰,唰,最后锅铲在碗边上啪地一抹,也不用称重,往对方的饭盒里一倒,完事。说不好一碗饭到底有多少重量,只是无论八两抑或九两,从未见有超过一碗的。煮饭师傅经验丰富,只要是他打饭,轻易是不会有谁吃不到饭的,甚至,越是最后去打饭的同学,越是实惠,一般都能四两变半斤了。

  打饭的学生不用看、只听数量就知道是男是女,女生大多缅腆,声音弱着:四两、四两,还有三两的,或许也有想多打点的,不过,一看都是四两、三两的,便像受了传染似的,也随着改变了主意。男生则不同,生理上的差别以及身体的刚性需要,一般都是八两、八两,至少也要七两不等,如果赶上某个时刻,没有估算好人数——饭少了,人多了,大师傅便自有他的一套解决办法——八两变六两,六两变半斤,打的越多,差的也就越多,他不时起身向外揩一下清鼻涕,也像重新做着估算,一锅饭到底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此刻,作为一名男生,一斤也不在话下了。

  依据煮饭师傅精打细算、细水长流的性格特点,一般我们都喜欢晚去,感觉都打完了,锅里还有那么多尚好的米饭呢,实惠在所难免,最后,明明已经打完,随之落定在饭盒里面、贪婪、把持的目光仍要不自觉地再望一望众多余下的部分。

  如果赶上煮饭师傅有事,那么就只能由他威武雄壮的儿子——我的同学替代他打饭了。

  虽然同在一个班级,男女生一样形同陌路。

  只见耳濡目染父亲干练的样子,打饭的姿势倒是挺像,不过,到底还是缺少了某种玄妙,当他以“换了人间”的威猛之势横扫一切,忙活得出汗,脱掉衣服正想再接再励时,忽然发现人还站着一半呢,而锅里的米饭像逃兵似的、再也没有了支撑的力度,方如梦刚醒。

  哗……他下意思的动作到底还是让埋伏的笑声憋不住了,一刻,同样的游戏再次上演——八两变六两,六两变半斤,等所有的学生都打完了,像安抚刚才那种心有余悸似的,仍留着点饭底在锅心儿里。这时候,习惯晚去打饭的学生自是只有悲哀的份了。

  今天到底会是谁打饭?早去还是晚去?经常会成为我们饭前思考的问题。

  晚饭的时间在放学后的一个半小时左右,除了避开洒扫时间,与走读的学生们一样,到晚饭前的那段时间,一样看不上书,因为放学时就已经饥肠辘辘、坐不住凳子了,为了开饭那一美好时刻的到来,最多的动作便是静静地、一张脸贴近窗口,看着外面打发时间。

  偶尔,走路生风、爱运动的李老师拎着一杆标枪出来了,静悄悄的校园里,简单热身过后、先是几个旋转,然后迅速将手里的标枪向远处投掷出去,灵巧、自然,熟练,一次,再一次。或者去单、双杠上来几下子,身轻如燕、饱腹娱乐的快感让我们起着不小的羡慕。

  转眼就是北风呼啸的冬天了,寒冷让所有东西都发着脆响。

  一天,因为什么了呢?跟几个女生、在一个女老师的办公室里,炉火正旺、也看书也说话呢,与我同村的校长进来了,他颇爱开玩笑,与女老师说话间,顺手将办公桌上、其他老师的瓶瓶罐罐打开了,那瓶口好深,内容颇少,只见他左右倾斜着:汤老师带的这个是炸酱,这个是酱缸咸菜,今天的高粱米饭也没吃完啊……自言自语间一股浓浓的太过熟悉的酱味扑鼻而来。

  我也带咸菜了,你们吃不?他热情地望着我们,羞涩让微笑的我们只是摇头不敢作声。

  老师的东西每天近在咫尺,但出于威严与敬重,像一座高山,从未有人胆敢走近,原以为高高在上的老师们每天吃的都是米饭和肉菜,抑或我们从未吃过的好东西,没想到校长的无意之举,像一个天大的秘密被揭开——原来老师和我们吃的是一样的饭食,也很苦!

  一刻,像为我们扯开了头顶的天空,也像充实进某种特殊的物质,每天寡淡无味的饭食让我们吃得更加心服口服,死心塌地。

  多少年过去,至于那天都有哪些同学在场,都说过什么,都读过什么书籍,统统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没有了呼吸,只有那个难得的秘密,像一枝醒目的红莲,被高高托举在记忆的天空。

  我们就这样整天咸菜大酱地吃着,偶尔有同学带回些鸡蛋酱之类的东西,被邀请享用的一刻,对着一瓶黄是黄,白是白,棕是棕、油汪汪,香喷喷、同样称为酱的东西,迫切而贪婪的我们热血贲张,勇往直前,只剩下吃饭的声音,纵使里面埋着一丝锅刷的柴丝,似乎也不觉得那么讨厌了。

  吃是真理——饭饱那一刻的满足,时光停留,风也静止。

  我们到底挨过了那段苦难的日子,顺利升入高中。

  如今物质及其丰富,每家每户想吃什么就能轻松吃到什么,可是很多时候,鱼、肉,虾,菜、阔大的农贸市场里面,从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这头,仍提不起食欲,不知道要吃什么,可见物质及其匮乏的彼时,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

  童年时代的经历与期待,就像人生的画布上初染的墨滴,虽然有后来的层层覆盖,仍不自觉地回流,如海水倒灌,冲击着向前的路程。

  咱们这代人,哪有一个不知道吃苦的!有时同学群里聊得起兴,不知是谁来一嗓子,立刻,灵魂与岁月的交融,每每感知的温度与湿润,像一声响亮的号子,凝聚力马上起来了,是的,经历便是财富,包括期待的与不期待的。

  像《芳华》里的独白,当年风华正茂的一茬人如今均已年过半百,儿孙满堂,均为生存、为命运苦苦地挣扎过、绞搏过,难得的是从政也好,经商也罢,没有一个因为经不起生活的考验而擅自抛锚,均在努力地生活着,每每说起这些,我就想:如斯,是否与当年那段苦难经历有关?

  2022、12、9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2-16 16:38 | 只看该作者
前面写得很精彩,结尾处稍弱,但笔力稳健,抽象和具象结合得不错。
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07:09 | 只看该作者
剑鸿 发表于 2022-12-16 16:38
前面写得很精彩,结尾处稍弱,但笔力稳健,抽象和具象结合得不错。

老师所言极是,读过那么多遍,就是没能察觉,已经为我及时润色过了。真诚感谢老师赐教。问好老师!
4#
发表于 2022-12-17 19:19 | 只看该作者
苦日子永远地结束了,这个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理智,越来越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8 20:28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22-12-17 19:19
苦日子永远地结束了,这个世界一定会越来越理智,越来越好

感谢蛇珠老师留评。问好老师!
6#
发表于 2022-12-19 10:14 | 只看该作者
真的,现在有时都不知吃什么好。
过去的事情,很真切地浮现眼前。赞。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0 12:37 | 只看该作者
李子四 发表于 2022-12-19 10:14
真的,现在有时都不知吃什么好。
过去的事情,很真切地浮现眼前。赞。

感谢李老师点评。问好!
8#
发表于 2022-12-21 19:16 | 只看该作者
少年时光,虽然在物质的贫乏和肉体的饥饿中度过,但驻留在心底的,确实天空一样的蔚蓝和美好。回忆如同反刍,总有一些温暖在心头。文笔稳健,将巨象和意象结合起来,很有力度。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2 11:47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2-12-21 19:16
少年时光,虽然在物质的贫乏和肉体的饥饿中度过,但驻留在心底的,确实天空一样的蔚蓝和美好。回忆如同反刍 ...

感谢文珺老师鼓励,问好老师!
10#
发表于 2023-4-4 16:37 | 只看该作者
此文相当精彩,题目也有意味。
很久不更文了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0 11:53 , Processed in 0.06474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