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5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庙.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 0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庙·人

澄 碧


    山不高,极陡,齐茬茬如刀削斧砍,然而却长年不见裸露的山岩——陡壁上密布着翠柏。历经岁月的沧桑,并不长大,皆茶杯粗细,虬枝在横空里伸着,显出一股倔强劲。若近前去细看细察,则会惊诧于这些柏树的生根处,原本无多少沙土可言,有的纯粹就生于石缝之间,有限的几条根被山岩的运动压成扁平。柏枝的重力再向下垂,根就有了另一种责任,在供给养料之外又垂拉树身,于是那扁平的身子便绷的紧紧的,如同驾驶员身上捆的安全带。也于是便有好些根发出了悲壮而伟大的呐喊——终归经不住风的肆虐或雪的重压而断裂,把几株清瘦的枝倒吊在崖畔或跌落到山底。柏树的性格是干干脆脆,不信就看那断茬处,决无丝丝缕缕的留恋和难舍难分的儿女情肠。


    是否可以说柏的这种性格决定了它生身处世的艰难,又造就了它不屈不挠、耿直磊落的秉性呢?如果在陇南的山间走动,会看到那些山岩或沙包上被洗掠之后只剩下小小的柏树,零零星星稀稀落落的置身于崖头、沙坡之上,跟叶子窄小、面容枯黄的羊胡草一起成为山的最后一件遮羞衣。


     山陡且险更因有了柏树的覆盖而显俊秀,气象自是优雅清静。这样的地方是佛最喜欢的,既清闲自在,又可居高临下冷眼看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来来往往着为某种欲望而奔波。佛无心,是说佛悟透了生命之玄机,去了种种欲望六根清静,无有我们凡夫俗子的俗心。然佛其实又有心,佛心是无私无我无欲的大心,是没有快慢缓急的平静心。


    佛的一帮信徒经过努力,终于在绝崖中七折八拐地铺修出一条小径,路面全用方形的水泥块铺就,足足用了四百二十块才到头。到头却不到顶,就在崖腰里用几块石头砌出一间小庙,择定吉日塑了佛像,浓重的色彩把佛妆扮得慈眉善目,一副超然姿态,与庙四周的柏林相融,洽合自然,格外和谐。再经香火缭绕、蜡烛照耀和木鱼梆梆的敲打声一陪衬,佛的庄重佛的神秘佛的慈祥大度都有了。


    山下是一新兴的小镇。说它新兴,原因是这地方十多年前尚属山大林密近乎原始的荒僻村落,被四面的高山深锁,头顶着煎饼大的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民们坐在炕头上不知多少次诅咒过挡住他们视野的那一座座山。直到有一天,成群结队的山外人蜂拥而至时,山民们才知道那被他们无数次唾弃的山里藏着丰厚的宝藏。宝藏引来了山外的人,也引来了山外的文明山外的野蛮。很快地山民们都富了起来,穿着打扮跟城里来的人一个样子,零七八碎的村落被拓宽建成了街道、楼房,林立的商店和上万的人口一起在行政区划图上新添了一个醒目的圆点。“锌都”的美名被赋于了这个新兴小镇。


    山民们都说这是神的庇护,是佛的光耀。既如此,就得感恩,于是烧香还愿者纷至沓来。曲折的山径上那四百二十块水泥板被男女老少踩踏着,把对佛的感激尽情吐露,把心中的疑惑整个儿掏出,结果也就被佛指点了迷津。之后,如释重负地沿阶而下,等到从第四百二十块水泥板上挪开脚步时,心中早已茅塞顿开,悟透了一切。然而俗人毕竟是俗人,咋样做也超然不了物外——在家中被老婆孩子一吵一闹,到大街上被熙熙攘攘的市井喧闹一熏染,五花八门的欲望又萌发出来了,忍不住就入了茫茫人海随波逐流。觉得心上结了疙瘩憋屈的难受时,再去捏一把香蜡纸,向佛敞开心屝。佛是大度不记前嫌的,要不就不成其佛了。


    佛无言,佛只有昭示。凡夫俗子们看不出昭示的是什么,有僧。真正的僧人自然明晓佛理,代佛论是非,替佛诊人病。佛念及这些僧人的执著,欲收纳为新佛,恐其不诚,一而再再而三地考察,真僧便少了。僧人若是体态丰满、方面大耳、凸胸腆肚者决然不是真僧。所谓真僧者,其形象宜清矍消瘦,单薄若绢,纤弱如竹,颧骨高耸、两颊塌陷呈仙风道骨之态,见美色不动目,闻佳肴不咂唇,任天摇地动世事纷纭,我当岿然不为所动。


    人皆有病。佛于山腰静观之后,说。


    我信佛,亦敬重佛,却不跪拜。每日早起或晚饭之后独自上山,再回身去看庙堂正中的佛和蒲团上虔诚地叩首的香客,心中平平静静。有一幅情景给我印象极深:庙门口的柱子跟房檐间有一张很大的蛛网,早上去时好几次看见蜘蛛正在捆缚一只飞蛾或别的什么昆虫,袅袅升腾的香烟从蛛网上漫过,蜘蛛不理不睬。有次正好网住只蝉,蝉一边哀叫着一边使劲挣扎,把蛛网撕了个稀巴烂,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吸食的厄运。我不知佛对此如何评说,也不明白僧人为何不将蛛网扫除(不杀死它,只把它赶走总可以的吧!)。我只是惊叹这个蜘蛛超常的智慧和藐视一切的胆量。在我看来,蜘蛛结网于庙门口,除了不会被扫除之外,实实在在还有着一种挑衅的成分,向佛挑衅!!


    登山游庙的次数多了,跟瘦竹一般的僧人熟识起来,他对我的不拜佛也不论是非。那日送走一个带孩子为升学来许愿的香客之后,僧人与我同坐一条长凳之上边纳凉边谈说起读书的事。僧人侃侃而谈,说不管咋说,还是要认真学习哩,认真即是心诚,心诚则无所不能;不认真学习,只指望着菩萨保佑,再灵验的菩萨也难显其灵呵!


    我点头称是,心中却在思量着:此僧算不算得上是一位高僧呢?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陇南澄碧 于 2010-7-2 09:5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7-2 11:19 | 只看该作者
山、庙、人。作者通过三个关注视角,将外景的描写融入理解体会的情感。尤其对佛的认识、领会,超越形式而达成一种真心、真诚的之意,令人感怀。
3#
发表于 2010-7-2 18:09 | 只看该作者
山.庙.人 :审美角度的多层,情、景交融,共织一体,以及宗教精神的体展,促使文章有着深厚的感悟和超拔思想。读来回味。
4#
发表于 2010-7-16 15:53 | 只看该作者
我到过徽县,采访铅中毒事件,那里环境优美,然而,正在悄悄改变。我也读过你的小说,写的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21:19 , Processed in 0.0836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