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白氏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2-13 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3-2-15 16:36 编辑

白氏溪

文/匡建华

   在土家山寨每一个地名都能讲出个道道来,如白氏溪,据说就是为纪念一位曾经积了大德的姓白的老婆婆而得名。

   白氏溪的水系山间泉水汇聚而成,要问那源头在哪儿谁也不知道。平时溪水很小,从溪沟里就可以走过去。只是夏天每次下暴雨,山上雨水都往溪沟里流,短时间就可见一米多高浪头从上游冲了下来,远远地就可听到它的怒吼声,怪吓人的。时常听人说,某某家里狗啊猪啊又被冲走了。我的一位老乡就是在过溪时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听老人说,1949年前白氏溪边只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通过白氏溪要走一两个小时,过小溪都是木板桥,只有白氏溪出口的清江河边才有一座石桥。走在木板桥上桥就直晃,经常不走人确实感到心里发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读初中时白氏溪就有了简易公路,那时汽车少,偶尔坐一趟手扶拖拉机到县城也一件高兴的事儿。只是过小溪的木板桥已换成水泥石头做的漫水桥,一下大雨溪水就从桥上流过,人或车就不能通过了。如遇有急事到县城,就要翻山越岭,多走两三个小时的路程。

   那年代白氏溪可谓山大人稀,又没路灯,晚上不敢从那儿走,不仅是道路崎岖,凹凸不平,主要是小时经常听长辈讲鬼的故事,一有风吹草动力就有心惊胆颤。还记得我在读高一时就是在晚上从白氏溪走过一趟,那是父亲突然让我转学,走的时候已接近下午六点钟,同学们早已放学回家了,匆忙之中也没来得及和同学们打声招呼,就和父亲背着简单的行旅,快步走在那清冷的公路上,可能是有父亲在,心里就踏实多了,或许是这一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白氏溪的出口就是白氏桥,这石头桥修建于何朝何代,已无法考证。史料记载,白氏桥最初也是木板桥,后来由一名白姓的婆婆义捐而建。据传说,当桥修建要完工时,就是找不到最后的一块合适的架桥的石头,石匠们忙了好几天,加工的石头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急得团团转。就请教白氏婆婆指点,白氏婆婆想了想,指着门前的一块石头说:就是它吧。结果放上去正合适,这也给这石桥平添了一些神秘。

   白氏桥与现在清江河泮的几座大桥相比简直是小的不起眼,是横跨在悬崖绝壁上的单孔石拱桥,长约100米,宽约5米,高约30米,距县城东约5公里,当年它是通往县城唯一通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县有关部门在白氏桥西侧约30米处才重新竖立“白石雄关”的水泥碑。起初我看到这石碑还以为是书写的人写错了字呢,一查资料其名确实有出处。原来最早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长阳县令李拔曾题写了“白石雄关”,建碑坊竖立于此。但时代远久,那碑坊早飘散到历史的天空。

   据县志记载,在三百多年前“白石溪”的名称就已经存在了,说是因溪边山上的一面白岩面得名,具体是哪面岩至今没人能说出个子曰。白氏桥因它所在地是白石溪出口的清江河边,应该称之为“白石桥”才合情理。可传说并非是无影的,或许白氏曾经真的是有义捐建大桥的功德,人们就借用此名来纪念她;或许是因为白石与白氏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改变,但时间久远,早已人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就是有人想把其名改过来恐怕也是不容易了。

   白氏溪、白氏桥是东西交通要道,可谓战略要地,是长阳历史上防备外来窜扰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此处发生过多少次战事,已无从考证了。元明清时期,容美土司对长阳县城的无数次窜扰,统治者对容美土司及土汉杂居地的打压、洗掠,造成长阳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洗劫、流亡一空。除此之外,吴三贵部的流窜,夔东十三家军、红巾军、白莲教的反抗斗争与历朝统治者的镇压、日寇的入侵……徜徉在若干个世纪里,饱受战乱蹂躏之苦,白氏桥就是这些屈辱历史的见证。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地下党人就在这里领导农民闹革命,有一位姓胡的同学的爷爷当时就是地下党负责人,后来被国民党的还乡团所杀害。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阻击战就是在这里展开。前几天我们几位好友一起到市博物馆参观,没有想到展板上许多是来自家乡的往事,老师曾讲过的先烈的事迹许多在那里面重现,令人惊喜的是有一位好友竟然那儿见到了他爷爷年轻时的英容笑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白氏溪的公路路面扩宽,修的省级公路也是通过白氏桥,成为东西交通的重要桥梁,为长阳与外界联系做出过重要贡献。不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从县城到宜昌,要整整一天时间。那时,要是遇上下大雨,白氏溪就会涨水,县城通往外界的交通联系便中断了。如今,沪、蓉高速公路与县城的连接,一小时就到宜昌了。不再为白氏桥承重量不够而担心,不再为山陡路窄弯急而忧虑,不再为溪水阻隔而兴叹。

   小时候到县城常从这桥上经过,记得有几位同学曾经从它的边上的石栏上跑过,比谁的胆子大。如今回老家时再从它上面走过,或许是走的路多,也见了一些世面,感觉它实在是太小了,只是它的作用并不小,它在这儿屹立了几个世纪,如今依然横卧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默默地贡献着。

   如今我经常从白氏溪路过,早已变了模样,山上郁郁葱葱,沿途是整齐的小洋房,水泥铺的乡村小道让小车直接可开到家里,路边还放置了漂亮的垃圾箱,那小溪水还是那么深,那么清。偶尔外面来了朋友也会带上他们到那儿观赏自然风光,品尝农家美味。特别是那溪沟里生长的鱼儿、上好的腊肉,那味道真是让人享受。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2-13 22:29 | 只看该作者
先坐沙发。八个到,明天拜读!
3#
发表于 2023-2-14 07:34 | 只看该作者
白氏溪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祖国变化的一个缩影啊!赞!
4#
发表于 2023-2-14 09:4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 看关于一个地方的历史和趣事的文。拜读欣赏。
5#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4:26 | 只看该作者
MLMC 发表于 2023-2-13 22:29
先坐沙发。八个到,明天拜读!

谢谢老师加分支持,下午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4:26 | 只看该作者
小南 发表于 2023-2-14 07:34
白氏溪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祖国变化的一个缩影啊!赞!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下午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4:27 | 只看该作者
李子四 发表于 2023-2-14 09:47
喜欢 看关于一个地方的历史和趣事的文。拜读欣赏。

谢谢老师支持,下午好!
8#
发表于 2023-2-14 18:10 | 只看该作者
一篇美文,读来非常生动感人。历史的天空非常辽阔,但家乡的美景永远第一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20:57 | 只看该作者
言泊远 发表于 2023-2-14 18:10
一篇美文,读来非常生动感人。历史的天空非常辽阔,但家乡的美景永远第一啊!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晚上好!
10#
发表于 2023-2-14 20:59 | 只看该作者
事迹传说和心迹相互补充,内容很具体,历史性决定着文字的时间性。学习问好
11#
发表于 2023-2-14 21:0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丰富、详实。文章旁征博引,引古论今,着重介绍了白氏溪的历史,白氏溪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欣赏,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08:09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23-2-14 20:59
事迹传说和心迹相互补充,内容很具体,历史性决定着文字的时间性。学习问好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早上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08:10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3-2-14 21:02
文章丰富、详实。文章旁征博引,引古论今,着重介绍了白氏溪的历史,白氏溪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欣赏 ...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早上好!
14#
发表于 2023-2-15 09:5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问好。

那文章发出来没有啊?是这篇吗?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2-15 10:10 | 只看该作者
千幻烟 发表于 2023-2-15 09:52
拜读,问好。

那文章发出来没有啊?是这篇吗?

那个文没有发出来,就换了这个。谢谢老师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2:20 , Processed in 0.0517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