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传递信号的红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8 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23-4-28 14:32 编辑

  家里有一本电影连环画《红灯记》,翻阅了一下资料,应该是人民美术出版社1971年9月第一版或者是12月第二版。没有办法判定家里的是第一版和第二版了,因为少了最后的6页12个画面。一版和二版画面没有区别,在搜寻资料的时候,发现了天津美术出版社和另外一个版本的两种电影连环画,从画面里看出了不同。另外一个版本连演员都不一样,从这一点资料就可以判断出同年至少有四种《红灯记》电影连环画了,可见出版这本连环画并非偶然。这本小人书是我收集连环画最早的一部分,我在封面上标明7号,还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刚刚进入小学生涯,名字和数字写得非常机械,只是看出了认真,看不出别的特征。这样的习惯,倒是留给自己在多年后看自己小时候的书法找到了一个标本。幼稚生涩的文字痕迹,出自熟悉的手指。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参加演出的演员应该不算少,主要演员在连环画上选了8位进行了介绍。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磨刀人,慧莲,田大婶,鸠山,王连举。对于这本黑白画面剧照版的连环画,我看得应该非常多,从它的磨损程度就可以知道。一年前拍摄的电影,一年后就制作成了电影连环画,这样的好处就是人们可以从画面里重温电影的趣味。在只有收音机没有电视和网络可以浏览喜欢的视频的年代,除了电影能够成为人们观赏视频的选择,其它的渠道几乎没有。纸质版的文图就成为了一种选择。小人书则是小孩子们的最爱,当然也是大人们愿意阅读的对象。这些事情不是我关心的话题,可以忽略。

  《红灯记》讲述铁路工人李玉和一家人同日寇斗争的故事,做为一部改编于电影的京剧,后者的影响面更大,经历过的人们自然都会明了。小时候接触《红灯记》因为年龄的原因,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那是难免的事情。和唱腔念白相关联的故事本身,倒是常常引起联想和触动。这些故事关联叛徒,血腥,枪毙,家庭的秘密,这些都给幼小的心灵以触动和震撼。我小时候见到过火车的时候,已经是小学以后的事情了。从事铁路工作的人们使用的照明工具,也和李玉和使用过的不同。飞驰而过的列车,从车上跳下一个人来,是八路军武工队还是游击队我不清楚,但是知道是一个革命者,是来和李玉和接头的。左手戴着手套,是接头的一个标志,其它的暗语还没来及进行交流。我感觉自己小时候把一个歌唱为特色的剧种,一直当成了一个谍战剧去探究去了。

  这么一个角度,完全是一个小孩子心路历程的不自觉状态。东北沦陷区的一个小地方,一个叫做隆摊的车站,父亲李玉和提着号志灯上班,女儿铁梅提着竹篮去做小买卖,警察局上班的王巡长悄悄地和李玉和说了几句悄悄话,两人立刻分开。接头人马上就要到来。一同到来的还有日军小队,他们是来捉拿接头人的。一开场的故事,非常像是一部引人关切的剧集,把关键的人物和线索直接摊开,我方接头人一出现就被盯上了,里面应该有问题。这个松岭根据地的交通员,把密电码藏在鞋底,到隆摊车站和李玉和接头,让李玉和到破烂市粥棚和一个磨刀人接头,暗号照旧。如果一切顺利,这件事情就可以过去了。整个故事的重点节点在于,这件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

  交通员在车上下来的时候就被日寇发现了,身上受了伤处于昏迷状态,李玉和发现了可能是来接头的人,但是无法进行顺利交接。他让王巡长掩护,他背着交通员就返回家去了。王巡长为了转移视线,故意指引日寇往另外一个方向追寻,还往自己的左胳膊打了一枪。按照常理,可以蒙混过关,但是王巡长遇到了狡猾的宪兵队长鸠山。一顿大刑伺候,王巡长就供出了自己的联系人李玉和。李玉和立刻就被盯上了,本来交接密电码的事情甚至都没有来及完成。

  小时候害怕血腥的场面,杀狗杀鸡枪毙人都不敢抬起头来正视,甚至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拳击比赛,感觉呼吸都跟不上来。觉得自己和叛徒大约有一点是相通的,也是害怕血腥和疼痛。这种感觉挺让人羞耻,这种感觉一直到我看刘胡兰连环画的时候,都还没有改过来。想想铡刀切断头颅,简直令人无法想象。爹爹和奶奶被击毙在身边,17岁的铁梅满眼是泪,满心是血,眼睛里闪现的是火一般的仇恨。恐惧变成了仇恨,这也让我开始了内心巨大的转变,革命者和一般的人的确不一样,他们有常人无法比拟的英勇和胆量。这让我开始快速地理解潘冬子,董存瑞,王成那样的英雄。李玉和,李奶奶这样的工人和工人的家人和长辈,他们都是蔑视死亡,敢于反抗和斗争的人。和一个小孩子一样心理还不成熟的人,是做不了革命者的。王连举就是一个变节者,因为害怕酷刑而沦为叛徒。

  暗号照旧,小时候在电影里知道了这句地下工作的用语,小时候还不怎么明白。到大了才明白其实就是依照以前的方案进行。启用新的对暗号的方式,有点浪费和多余,除非感觉出现了不安全的可能。《红灯记》里面的暗号,就是接头人以左手戴手套,说我是卖木梳的,对方回答有桃木的吗?接头人说有,要现钱。对方拿出号志灯展示一下。这是一个完整的接头顺序和过程。在第一个接头对暗号的过程中,交通员和李玉和在李家进行。在展示号志灯的过程中,李奶奶先使用煤油灯试探,交通员马上意识到了不对,立刻表示感谢救助了他,然后要赶紧离开李家,这时李玉和亮出号志灯,大家知道遇到了同志,可以进行任务的交接了。在李玉和依据交通员的指示,在粥棚和化装成磨刀人的同志进行接头的时候,感觉使用这个暗号就显得有点不算自然了,因为磨刀人就是磨刀,除非他兼职做卖木梳。磨刀人左手戴着手套,也看到了挂在高处的号志灯,双方都想接头的时候,日军突然来到身边进行人身搜索,无法进行接头。双方只能取消任务。有一个细节我老是搞不明白,李玉和把密电码放在盛粥的饭盒里,唱词说藏在粥底搜不去。密电码难道不怕水,有包装层,还是饭盒里有暗格?这事让我想了好长时间。那么近的距离和那么短的时间完成,感觉更象是直接放在饭盒里,直接往上面盛粥,酸气变质的劣质粥难闻的味道,日寇自然不愿意多闻一下,以此反而骗过了敌人。

  让我感兴趣的是第三次接头。日寇派出汉奸特务化装成地下工作者,去李家接头。特务左手上也的确戴了手套,因为进门后接着转身就拿下了手套,而走上前去问候的李奶奶和铁梅没有任何眼神看他的左手,此时他已经坐在了桌前,左手已经没有了手套这个表示接头的道具。而李奶奶和铁梅感兴趣的是对语言的暗号,还是李奶奶多了一个心眼,拿煤油灯做试探,如果此时特务转身就走,那就完全可以断定是自己人了。可是让李奶奶和铁梅惊奇的是,特务直接就说我可找到你们了。李奶奶赶紧让铁梅赶走了特务,第一时间就判断出内部出现了叛徒,让铁梅赶紧撤下安全信号,窗上的红蝴蝶。这样可以防止自己人前来而发生危险。

  以前看到这里的时候,没有多想过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其实还是有问题的。知道暗号的人员包括王连举,他几乎交代了所有的细节,为什么在最后一个细节上特务却露出了马脚。是忘记了还是王连举没有交代清楚?如果王连举没有交代清楚,为什么又有左手戴手套的细节,见到灯却非号志灯就说可找到你们的话?这些至关重要的细节,为什么没有交代清楚,难道王连举也不是把坏事做绝,而故意留出一点破绽,让特务们在进行接头的时候进行得不能顺利?而李奶奶和铁梅也未对左手手套这个细节流露出怀疑,都让故事留出了值得想象的空间。如果这样,更显示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做为革命者的警惕性的缺失,我觉得这样的理解和感悟,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也算是一种收获。

  第四次接头就是铁梅直接在邻居家的大婶姐妹的掩护下,直接奔向柏山游击队,遇到了磨刀师傅,铁梅直接拿号志灯进行对暗号,可以说这时已经不需要再接头对暗号了,因为已经早就明了对方是自己人。整个故事也就到了尾声。小时候看《红灯记》的电影和连环画应该有好多次,李奶奶对铁梅讲述家史的念白非常精彩。有一个好友几十年后还以可以随时背诵这段念白为乐趣显摆。小时候其实还被李奶奶的口吻给吓到过。“急急忙忙走进一个人来,只见他浑身是血......”就这几句话就会让我惊惧起来,我小时候有时候只有一个人在家,窗外电闪雷鸣的时候尤其害怕,这样的话语会加重我的紧张。到了后来,我已经不再那么害怕了,越来越能从李奶奶的话语里,体会到二七大罢工中工人们在血雨腥风中同军阀血战的情形,体会到李奶奶一家革命者组成的特殊家庭的超越血缘关系的阶级情感,体会到中国人民对于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斗志。李玉和的唱段:“人说到世间只有骨肉的情意重,以我看阶级的情意重如泰山,无产者一生奋战求解放世海为家。”可谓由衷之言之感悟。红灯是他的工作工具,也是他斗争不可缺少的道具。一次次在关键时刻出现,传递着特有的含义,闪亮在人们心里。


  电影和京剧《红灯记》流传甚广深入人心,以至于远在日本的鸠山家族提出状告,说鸠山家族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两个不:不许参加侵华战争,不支持日军的侵略战争。战后日本当局不对战争行为进行道歉,鸠山家族却带头承认日本侵华的事实。对于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家族,状告理由应该予以理解和纠正,此后人们看到的抗日题材的影视剧里,就没有了鸠山这一个姓氏。

  到了电影里李玉和李奶奶的年龄,再来重温《红灯记》,感觉更容易入戏,更容易动情。这是用心血和智慧,以及高度的革命觉悟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人们留给后人的艺术高峰。可以说空前绝后,再无超越之可能,自然共情和共鸣的地方比比皆是,甚至可以感同身受。怀着对于革命者的怀念,对斗争生活的追溯,以及包括个人内心由幼稚到不断感悟一路走过来的心路历程,能够在小时候接触到这样的艺术精品,感觉到了欣慰和幸运。一直记得一个美好的一天,在小时候的一个新年,我拿出口袋里的5分钱,买到了一张电影票。走进电影院,坐在非常好的位置上,准备看彩色电影《红灯记》。人不算多,上映的时间到了,电铃响了,灯暗了下来。银幕上开始出现画面,音乐响起来。我知道,一个令人兴奋和紧张的时候,来临了。

                                       2023年4月28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23-4-28 14:29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从书橱里翻出来重温,还是很有感触的。重新改写一下。
3#
发表于 2023-4-28 16:28 | 只看该作者
带有生命力的记忆。                                                            
4#
发表于 2023-4-29 08:04 | 只看该作者
跟着作者重温红灯记故事,感觉特别亲切。改革开放四十年,许多当年的样板戏都离人们渐行渐远,许多年轻人不记得其中的故事情节了。因此,就更加彰显了这篇文章的重要和意义。
5#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09:22 | 只看该作者

融入灵魂的京剧艺术,在小时候还不怎么自觉。
6#
 楼主| 发表于 2023-4-29 09:29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23-4-29 08:04
跟着作者重温红灯记故事,感觉特别亲切。改革开放四十年,许多当年的样板戏都离人们渐行渐远,许多年轻人不 ...

被否定的时代,产生了许多艺术的精品。现代京剧空前绝后,无法超越。人们喜爱和亲切,都是有其根源和理由的。感谢高版的评读和鼓励。问好。
7#
发表于 2023-4-29 09:30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23-4-29 09:22
融入灵魂的京剧艺术,在小时候还不怎么自觉。

悟,大概是很多感受积在一起提炼的新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7:05 , Processed in 0.05632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