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问苍生问鬼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5 1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有没有灵魂呢?

  灵魂究竟是一种什么存在?

  如果抛却科学和宗教的解释,灵魂是不是真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空?

  科学,总想证实人们对世界的所有猜想和疑惑,但世界总不愿将自己的所有秘密都暴露在阳光之下,像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奇女子,只见她“轻拢慢捻抹复挑”,在一片“呕哑嘲哳”声中将许多故事遮掩起来。岸上的我们虽神往,却不得要领。科学家,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灵魂也只能束手无策,但他们最终还是依靠自己强大的思想完成了对灵魂的构造和分解。于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被一分为二——rou体和精神。他们认为,所谓的灵魂,便是精神,是意识,是生命的一部分,依附于生命,生命停止,意识消亡,绝不存在“灵魂出窍”的可能。

  宗教,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产品,自往世而来,向来世而去,于现世而言,他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在对灵魂的认识上,他一向是碾压科学的,所有的宗教都具有一个共识,即灵魂凌驾于rou体之上,对物质躯体具有绝对的主宰作用。正因如此,宗教总是向一个活着的人灌输死后的快乐,而让他忽略今生今世所受的苦难。这是宗教最不让人理解的地方。

  中国人,几千年来,对科学缺乏信任,对宗教一知半解。哪怕是信了,也是奔着利益而去,从来不是发自心底,这与西方人是不同的。

  但是,中国人从来没有怀疑过灵魂的存在。这灵魂,既非来自科学,也非源于宗教,是土生土长的,纯粹野生的东西。他顽强地生长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角落里,给历史增添丰富的细节,给人生涂抹神秘的色彩。

  中华文化,注重传统;西方文化,注重宗教。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稳稳地扎在黄土之中,坚不可摧。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继承性,为层层累积所成,牢不可破。历史上,鲜卑人,蒙古人,满人,都曾对中华文化满怀lang子野心,可最终结局呢,要么被收服,要么被同化,要么灰溜溜的退出。而宗教,则显得虚无缥缈,华而不实。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西方文化,虽然也曾辉煌,有过荣耀,但很难固守,说不准一阵什么风吹来就会东倒西歪,甚至荡然无存。

  能在这样的一种大气磅礴的中华文化中生存下来,灵魂的存在是极具合理性的。

  但,灵魂究竟是什么,却是谁也说不清的。

  于一个常人而言,我们总不会提到他的灵魂,因为当灵魂存在于一个常人身上,灵魂是不可见的,是可以忽略的。可一旦一个人“不正常”起来,我们就会想到他的灵魂,而此时的他很可能魂已出窍。这“不正常”,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精神出了毛病,一种是死亡。

  现代医学对“精神病”是这样解释的——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sha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灵魂出窍,可以导致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异常,动作行为古怪,甚至有想死或想让别人si的病态心理,这些反而说明灵魂是一种让人保持正常状态的护身符。据此,科学家们得出了“灵魂”即意识的结论。没有意识的人,自然无法控制自己,但奇怪的是好好地一个人为什么突然就失去了意识呢?现代人给出的解释是,这个人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或难以承受的打击。这虽然有道理,但解释不了所有病例,因为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不正常的例子有难以解释的古怪,甚至充满着诡异。

  对一个机体完好灵魂不在的人,在心理学还未发展完善起来的过去,是很难治愈的。面对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我们的祖先发明创造了许多招魂的方法,有的管用,大多却不管用。这些zhao魂法有着很强的神秘感和仪式感,像一种古老的祭祀。灵魂,人的精神支柱,招魂采用祭祀的形式正是表明对灵魂的重视。

  我虽是无神论者,但对“zhao魂”并不排斥。我知道,灵魂的似有似无似真似幻与神并没有多少联系,对科学解释不清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每次面对一个失魂的人,我就在想,他的灵魂究竟去了哪里,走得远不远,在他出走的途中会遇到什么,会不会永远不回来?这些问题,我也只能想一想,因为永远不会有答案。

  另外一种“不正常”便是死亡。

  “人死如灯灭”,油尽灯枯,生命的光霎时熄灭,人生便一了百了。按照医学上死亡的定义,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永久性停止,也就是所有的器官都停止了工作。灵魂,当然不属于机体,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器官,那么,他,究竟有没有停止工作呢?

  死,是一个教人痛苦万分的词语,面对死亡没几个人能镇定自若。所以,大家总避免提这个词,以至于谁家老人去世了,总以“老了”来替代。这既牵系我们对已逝亲人朋友的不舍,也表达了不愿相信一个人就这样离开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为了让这感情有个着落,于是我们便劝自己相信“灵魂”一说,说人虽然走了,可灵魂还在,不过进了另一个世界,这样一来,似乎就得到了永生。然而最不能让人释怀的是,此时人的灵魂,已经成了“鬼魂”。

  关于“鬼”,以及鬼的世界,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描述,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能见到类似的文字,可也仅限于虚构。人死了,果真可以变成鬼魂存在吗?真的有那样一个“鬼魂”的世界么?

  不信鬼神的人,总是这样教育人:“如果人死去过后化作了鬼魂,那岂不是满世界都是鬼魂?”看似在理,但总是觉得这话有点残酷,好像是人死后仍然可以在人间游荡似的,像足了聊斋故事里的孤魂野鬼。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猜想:人死后灵魂是存在,不过是存在于另外一个与我们平行的空间,跟咱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两个世界中间有一道传送之门——死亡。这道传送门似乎只能单向传送,即由生入死。当然也会有特例,不乏有个别在鬼门关口逛了一趟又被遣送回来的。

  我们的祖先,不仅承认灵魂存在,对灵魂还敬畏有加,特地为他们设立了两个节日——清明节和中元节。清明祭祖,纪念已经走远的亲人;中元上坟,祭奠新近逝去的亲人。一远一近,便是寄托我们对游走在我们世界之外的所有亲人的全部哀思。这哀思,活着的人看见了;我相信,徘徊的灵魂也可以看到。

  于现世的人而言,相信灵魂存在也好,不相信也罢,这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产生影响。但我还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与自己的灵魂打个照面,因为见了他的面,你才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还很正常;见了他的面,你才会觉得活着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5-5 14: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3-5-5 15:59 编辑

我倒是觉得,人们为灵魂、鬼魂,或者利用它们所做的一切,是为活人做的。
对活人的作用至少有,一、抚慰遗属,使之寄托哀思。二、临终关怀,使之安然离世。三、恐吓他人,以便就中取事。
也就是说,问鬼神是为了苍生。而那些在天之灵是否有知,真是鬼才知道。
3#
发表于 2023-5-5 16:02 | 只看该作者
不问苍生,怎知疾苦;不通先哲,何知基础。

想寻求自己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我本身到底能做什么,就会去追索周围世界和更远的世界和更过去的连接。

有了前人他者更有智慧的总结,我不如就“他话”来说明:现在的医学思想和技术力量并未达到某些人类的生长速度,所以现在的一般医院无力证明“精神的生长过快”一定是疾病,它没有这个能力,它还有这样的技术遏制人类先锋思想生长的生命力么。

这个他者叫克尔凯郭尔(太难记住,取小名“克儿开过儿”),210年前“丹麦的苏格拉底”。


存在主义,说白了,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哲学,探讨的是人如何过好这一生。克尔凯郭尔(“克儿开过儿”)的这本书,就是用存在主义的视角看待人生,其对人生阶段的划分非常精彩:


人生有三种绝望。
第一种叫“不知道有自我而绝望”,譬如一个人随俗沉浮,把自己归类为某一种人,属于某个阶级、某个族群。他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个灵性的自我,却照样感觉安全与满足。换句话说,他这种状况处于无救之中,但却不感觉到自己无救,那就是真正的无望了。


第二种叫“不愿意有自我而绝望”,这种人意识到自己是属灵的,但更意识到要真正做自己压力太大了,而且未来不可期,所以放弃了做自己的可能。换句话说,很多人在绝望中想要摆脱自己。


第三种是“不能够有自己而绝望”,因为即使你意识到自我,愿意成为自我,但是,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所以“克儿开过儿”说,“在丧失自己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己”,意思是只有你开放自己,接受永恒力量的帮助,才能成为自我。但是,很多人没有觉悟自己真正的处境,只靠自己的思想,以至于走上了偏差的路。这就是不能够有自我的绝望。


人生有三个阶段。
第一种是“感性阶段”。人过得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沉浸官能享受,这种人只活在当下,没有过去与未来,也就谈不上责任,所以最终换来的是对世界的疲乏倦怠、失望愤恨、虚无绝望。


第二种是“伦理阶段”。这时候人出现了一种责任感、道德感,不再依感受来决定好恶,而是用理性来判断道德责任。但是一个人的道德绝没有达到完美的可能。譬如我们之所以平安度日,是因为没有受到太多诱惑。如果真像某些人受到这么多诱惑的话,还能不能平安度日?这就是伦理阶段最大的问题。【加入我个人的解决办法的参考是,简约物质生活内容,保持思考的独立,和基本生活的独立,以及独立的思想能量和独立的思想空间。】


第三种阶段是“宗教阶段”。因为人永远没有可能克服所有的诱惑,在道德上成为完美的人,所以这时候需要信仰的介入。克尔凯郭尔强调的宗教,不是理性化的上帝或形式化的仪式,而是要真诚面对自己,面对人的痛苦与罪恶。“真正认识自己就是认识上帝,而认识上帝就在于认识自己之中。“
【因为这位先哲生活在210年前,所以他无法预知当下现代人的思想进程。我个人的理解是,要真正认识自己,就要找到先人们为什么要有宗教的兴起、是如何兴起的、兴起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在《八九点钟的朝霞里的人家》有过这样的思考和自己的理解,读者们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体验去感知、去积累、去突破。我给出的参考是,一个现实具体人,他在生活现场中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用答案,人们愿意靠近他,接触他……供养他,比如僧人、传教士。但是众多人的需求、一个人给不了、超出这个人的能量大小,怎么办?写书、总结、找办法、想方法,成立一个小队伍,一起做这个布道施慧的事,一起研究这个”深沉的智慧“——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能做什么。当你理通了这个宗教的来龙去脉,你就知道你的去向你的远方在哪里——你的理想就是你现在生活的方向,你就找到了自己。而这个方向是要众人来相扶的,也是要与众人的理想要相通的,所以人把自己打开,才能让众人能知道你的方向与他们内心的方向是大同小异的,从而愿意与你一道向前走,互相成就各自对内心的追求。现在大多数的追求,不就是挣口饭、养活家,不就是为自己内心的新家而活而努力么。具体到个人“我”来说,我关心20117年洪水中的泥人小孩,我要找我自己的新家和模式,我在现场发现了雪花理论、我回到现场努力向雪花学习,打开自己,主动展开,与周围人一起努力,打造心中之家。而现在 在“lvhq018“先生(不好记的名字,私下取小名为18摸先生,请先生见谅啊)的《从本源认识汉语的精深》的讨论与思考中,发现”正“字的形意与雪花理论正巧相符,是要这个"正“字来打开人们心中淤塞的心结,故要正本清源,善作善成






……









而现在有的占毛坑的人,无非用一个笼统“标签”想打发这个老麻烦他的“鬼”——这个家伙犯了“讨厌罪”,且这个罪有病,他治不了就养着,反正不用消耗他的钱。


因为封上了标签,所以要去报道,所以才要督促他们的行动和思考。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时之快。
所以写者本人是戴着箭头插在心头,一边干活一边解铃。
所以,我不代表谁,谁也不代表我,但是就有人帮助我,诚心待我、我愿真实对TA和你们。


点评

也对,先哲已然成为鬼神,通先哲就是问鬼神。苍生早晚也是鬼神,呵呵。  发表于 2023-5-5 16:21
4#
发表于 2023-5-5 16:39 | 只看该作者
那现在是泣鬼神,还是泣苍生,还是胡搞一气、一路泣?
5#
发表于 2023-5-6 11:40 | 只看该作者
亲眼见到的鬼和魂,那就是客观。
听说的,想象的,那就是主观。
我们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理性地看待这些神鬼学说。
6#
发表于 2023-5-7 10:0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5-5 14:23
我倒是觉得,人们为灵魂、鬼魂,或者利用它们所做的一切,是为活人做的。
对活人的作用至少有,一、抚慰遗 ...

你说得有理,几乎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我就不再说了,回复于你吧。

点评

这叫做“说得来”,遥握。  发表于 2023-5-7 10:24
7#
发表于 2023-5-7 10:06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3-5-6 11:40
亲眼见到的鬼和魂,那就是客观。
听说的,想象的,那就是主观。
我们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理性地看待这些 ...

我多少有点迷信气质,因为我小时候常闹毛病,神婆子说我秉气弱,经常遇到不该遇到的东西。我事实上也确实好几回看到过不该看到的东西,到现在我都弄不明白了难道那些都是幻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08:42 , Processed in 0.07910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