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做个不补课的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7-3 0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道云 于 2023-7-3 11:16 编辑

  说实话,我不愿意写这段文字,因为我想到了一句俗语:“家丑不可外扬”,可又一想,咱一个做老师的,位卑言微,谁拿咱当回事儿。所以还是任性了,敲起了键盘。

  社会上都说教师清闲,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业,但这个职业存在的最大意义大约也仅限于让人羡慕,而绝不至于让人趋之如骛。平心而论,二十年前,教师也确实清闲,因为除了教书育人,便不再有什么杂务乱其耳目扰其心神。可如今呢?学校成了宣传队,成了表演团,成了娱乐场,除了教书育人,什么活儿都得接,搞得老师们无所适从。校园一旦不清净,难怪老师的思想渐渐复杂起来,于是学校和教师难免会形成了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的局面。

  忆往昔,学校唯一的任务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尤其以教学质量为关键,因为那是立竿见影的东西,中高考立马能验证你那所学校办得究竟咋样;至于教育质量,那可难找到评判的标准,你说你的学校出了多少学雷锋标兵、见义勇为英雄、拾金不昧好孩子,怎么计量?德智体美劳,除了智育容易量化,其余的真难下手操作,所以判断一所学校是好是坏还得看智育的结果,也就是中高考的成绩。后来小学也加了进去,因为人家也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承认呀,所以小升初也参与了评比,尽管这违背了国家教育政策,但方便了对学校的管理,所以照评不误。

  中高考的指挥棒挥舞了四十年,家长对学校靠教学质量安身立命的认知也深入脑细胞,所以玩命的走上了为孩子择校上学的不归之路。哪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好,就选那所学校就学,这是家长们的共识,所以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学校门可罗雀也就不怎么奇怪了。家长这样想,老师们也这样想,好学校资源配置好,福利待遇高,就拼命往里挤,大路小路歪路邪路,只要能进去就是好路。为了给自己这样做找到“法理”依据,大家统一口径称这属于“人往高处走”,是一种充满上进心的表现。这样说似乎真的没问题。

  可是,咱们的教育政策提倡的不是素质教育么,怎么能只抓教学质量呢?所以,上级部门不断地调整政策,甚至狠下心来,从中高考入手进行改革,说坚决要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怎么落实呢?用文件来落实呀。小学阶段,削减学生的作业量,美其名曰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由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那么剩下的时间干嘛呢?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好事吗?好事呀!那些个有文艺细胞的苗子就这样被发掘出来了,没有文艺细胞的,可以强身健体,学学柔道、跆拳道,跟人打个架什么的就不用往后缩了。可是学习时间短了,家长担心孩子的成绩跟不上去怎么办?于是,补习班就吃了香,家长手里大把大把的钱儿就换了主人。学生减负的声音越大,补习班的价码就越高,现在都论小时计算了,两百块一小时算是平价,高价三五百都有。补习班谁办?你说呢?这中间的道行谁不清楚,说是社会机构,其实大部分的顾客还是被教师揽在手里。没人管吗?有!可他管得着谁呢?人家一个比一个精,剩俩笨的成了杀鸡儆猴的样板挂着示众,其余的照样各行其是。

  这就可怜了农村的孩子,家长不重视,乡村学校教师胆儿又小,所以没几个敢以身试法,有几个胆儿大的赶去抱城里补习班老师的大腿,跟着搭个伙弄碗好吃的。于是这条产业链就形成了。

  家长送孩子上补习班没什么错,教师给孩子补课也没什么错,都是好事,一个是对孩子的未来着想,一个为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打拼,既合情又合理。可为什么社会上对此事恶评不断呢?补课的老师几乎成了过街的老鼠,他们犯下的“错”成了社会三大罪状之一。能够把教师补课和官员贪污腐败、医生收受红包相比,可见教师的地位是真正的提高了,跟公务员一个水平。

  一些不补课的老师为自己背了这个黑锅鸣不平,说补课的教师只是部分,不该一杆子打死,说的好像教师补课真是什么万恶不赦的大罪责似的。且不说补课的,咱们多数教师还真是在本本分分的拿着工资紧巴巴的过日子;也有嫌弃工资低的,可他们早就弄盆水洗净了两手的粉笔灰做弄潮儿去了,至于那些个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兄弟姐妹除了几句牢骚,只能站在讲台上卖着当今世界上最不值钱的玩意儿——知识。幸好有国家福祉庇护着,教师们起码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也仅限于温饱,因为若你超过了温饱线,就玷污了教师无私的美名。不做老师的人都这么认为,他们都承认你是高尚的,你是无私的,承认这一点他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而且还可以为自己登上道德高台唾骂你做最好的铺垫。把教师推上神坛的人,要么单纯无知,要么包藏祸心。这从家长心态不难看出端倪。家长把孩子交到你的手上时,你就被他套上了无私奉献的紧箍,若你没让他多花一分钱就教育好了他的孩子,他是不吝赞美之词的,夸你上天他都愿意;但若是你没有教育好他的孩子,或是让他花了不该花的钱教育好了他的孩子,特别是让他花了不该花的钱最终又没教育好他的孩子,那么世界上最大的罪人就是你无疑了。然后,跟他有同样遭遇的人就会很快结成统一战线,怼你,骂你,伤你,甚至一心想弄死你,而且还没人给你主持公道,因为全世界的人都是家长,不同的是有的以前是,有的现在是,有的将来是,而且每一个家长的记忆中都可能有被教师“教育”过的记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世界上大多数的孩子将来都很平庸,被教育成才的毕竟只占少数,所以教师挨骂就成了必然。大约咱们有些老师早就看清了这铁打的事实,所以豁出去了,管他什么面子里子,高尚卑劣,先挣几个再说,手里有了钱,腰杆子硬些,就能顶得住击打了。可挣这几个钱真的不容易呀,一面得防着上面紧盯的领导,一面得搞好竞争的同事,最要命的是千万别遇到俩钓鱼的家长!再说,既然存在了交易,那就是一笔生意,生意可不是包赚不赔的哟,所以小心点为妙。

  其实,这样何苦来呢?当个教师,本来就得赔进去一辈子的时间,若再搞个补习班那不是把自个儿唯一那点能生产优越感的休息时间也搭进去了吗?这样一来,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撑着自己站直身子?你挣的那几个钱,真的不是一笔什么财富,不值。要挣大钱,何不去大江大湖弄潮呢?

  我总为那些双休日还在忙着给别人家孩子补课的老师惋惜,为什么不把这点时间留给爱人,留给孩子,留给自己的家,辛苦了五天,该歇歇了,咱可不能让辛苦成为习惯,别忘了教师的平均寿命可不高哟!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7-3 09:2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真不是一般的卷。家长砸在书包上的钱,触目惊心。
家长愿意吗?不愿意也得愿意啊。
现在喊养不起孩子,教育投入脱不了干系。
身为教师,有充分的发言权,所有的内幕更加一清二楚,层层分析,读着,了然。
怪谁呢?
3#
发表于 2023-7-3 0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3-7-3 16:43 编辑

中高考的选拔(没敢说“人才”)制度基本上没变,补课需方市场就基本不变。取缔原来合法的校外补课机构,反而给转入地下的补课活动腾出了蛋糕份额。
其实从事补课的老师有相当大的比例不是学校在职老师,这些补课老师又有相当大比例没有教师资格证,但是他们对考 试 题目的研究比在校老师透彻、有效。因为他们心无旁骛,不需要考虑素质教育、学生心理、秩序管理等等,只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一门心思地灌输、洗脑。
校外补课也确实有效,只要不是已经放弃学习的学生,哪怕成绩处于中低水平,一两个学期下来总分的提高都能以百为单位计算。当然这是揠苗助长,催熟的结果其实很多知识都没学到,只学到了怎么应试拿分。但是这就够了,家长的目的就这么单纯和功利,能考上大学就行,你管他学没学到什么东西,那都是上大学以后的事。至于大学毕业后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家长的想法没毛病:考不上大学就业竞争就不激烈了吗?在他们眼里,非白领的工作不算就业,哪怕工厂里的一线工程师都不理想。
那么,国家取缔的原因只是公开说的校外补课机构的催熟,或者再加上恶意忽悠误人子弟,太不像话了吗?一方面是因为催熟的大学毕业生花拳绣腿,难堪大任,另一方面还要解决人才结构的偏重。说白了都当白领,各行业的技工、技师,给比白领高的工资都难招聘。
但是家长没那么高的大局观,国家不缺我家孩子这千万分之一的技工。而我家孩子要是考不上大学,下半辈子就千万分之千万毁了。其实更多是家长的面子毁了。某专家的公开言论更直白、吓人:中高考实际上是贫富阶层的分界点——原来大学是上流社会的门道啊,我家孩子这辈子可不能当穷人。
不知道在校老师私下补课的多不多,补课对他们来说只是丰厚的外快。而对于专职补课的老师来说,那就是生计,干与不干,冰火云泥。
4#
发表于 2023-7-3 10:5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家长反感的不是课外教育本身,而是有些老师为了“生意”,该在课堂上讲的,不好好讲,就为显示补习的“神奇性”。扣心自问,以前人们那么敬重教师,现在因何每况日下?还是一个责任心问题。以前教师待遇更低,对学生巴心巴肠,补课没钱还争着补。对学生该怎么管教,一定怎么管教。现在出了几件所谓打老师事件,老师谁还管学生听不听讲?
总说教师待遇低,怎么不看看双休日,节假日几多?别说跟农民比,跟一线工人比,跟各行各业打工者比,不知要好出多少。
教书育人,本来就是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没有分辩力的小孩子,道德要求肯定要高一些,不然这些未来长成什么样,还真是堪忧。既然是工作,当然有职业道德要求。
别动不动心理不平衡,认为下海挣钱多,咋不看看淹死渴死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8:23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3-7-3 09:20
教育真不是一般的卷。家长砸在书包上的钱,触目惊心。
家长愿意吗?不愿意也得愿意啊。
现在喊养不起孩子 ...

教育投入是个说不尽的话题,关键是投入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汇报,这可能说明投错了方向。
6#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8:3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7-3 09:34
中高考的选拔(没敢说“人才”)制度基本上没变,补课需方市场就基本不变。取缔原来合法的校外补课机构,反 ...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家的强力管控下,社会教育机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业务开展越来越困难,从地上转入地下在所难免。但无论国家怎么管控,也抑制不住需求的不断增长。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越管控越难管控。从2021年开始搞的课后服务据说对补课业有点冲击,但随着课后服务的形式化越来越严重,家长们似乎不认账,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教育内卷不假,但为什么这么卷呢?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内卷每个人都负有责任。
7#
发表于 2023-7-4 08:43 | 只看该作者
张道云 发表于 2023-7-4 08:37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家的强力管控下,社会教育机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业务开展越来越困难,从地上转入地下在 ...

内卷来自利益导向。没办法,整个国家都在全球内卷当中,全赖全民承受。
8#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8:48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23-7-3 10:50
其实家长反感的不是课外教育本身,而是有些老师为了“生意”,该在课堂上讲的,不好好讲,就为显示补习的“ ...

梦儿的看法代表了不少人的观点,但真的有失偏颇。老师,有负责任的,当然也有不负责任的;有德高的,当然也有失德的,不能以偏概全。别总拿双休节假日说事,梦儿可以去做一下调研,看看双休节假日大部分老师都在干什么。只要从事某个职业,都有必须遵从的职业道德,道德高下在于个人修养,或许梦儿遇到的都是些素质低的老师,这倒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23-7-4 08:52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3-7-4 08:43
内卷来自利益导向。没办法,整个国家都在全球内卷当中,全赖全民承受。

这话对头,内卷来自利益导向。全民向利,是教育出的问题,还是政府带错了头?
10#
发表于 2023-7-4 10:39 | 只看该作者
张道云 发表于 2023-7-4 08:48
梦儿的看法代表了不少人的观点,但真的有失偏颇。老师,有负责任的,当然也有不负责任的;有德高的,当然 ...

你的回复,表现了较高的修养。由此,相信你是 一个合格的灵魂工程师。本以为你会恼羞成怒。

说真,不是有意抵毁教师,我家族世代教师。实在是现在人心浮动,安心做一个教师,品德够格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人太少。有时候听那些教师们私下聊天,人心不足,眼高手低者不在少数。

言论不周处,望谅。
11#
发表于 2023-7-4 1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3-7-5 15:08 编辑
张道云 发表于 2023-7-4 08:52
这话对头,内卷来自利益导向。全民向利,是教育出的问题,还是政府带错了头?

教育无疑是有问题的,有的还很严重。比如曾经的大学自主和盲目扩招和设置专业,弊病数年后才才显现。板子一点都不打在政府政策上,也不公允。但是,中国出台的政策一般都是审慎的,经过深入求证试点的,总体上不离发展的正轨。然毕竟政策也需要人来落实,人的负面因素政策无法完全预判和抵消。另一方面,似乎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是周全的,尤其中国的发展太快,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
所谓教育政策“总体上不离发展的正轨”,中国作为排列前二的经济体量大国、制造业强国,教育体系的人才供应、配备可以说予以了有力的支撑,这也是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甚至美西方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美国底特律汽车制造业裁下来的技师、工程师居然无法胜任其他工作)。中国教育的前瞻性是有传统的,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初的全民扫盲率达80%,为后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所以总体上讲,教育体系作用依然正常,一线教师的付出功不可没。不能认同那些家长,千错万错朕躬之错然诸臣之误也。
12#
发表于 2023-7-6 07:42 | 只看该作者
要是补课挣个三头五百,肯定都会选择陪家人。
问题是挣得太多,你想放弃补课,家人都得跟你拼命。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15:19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3-7-6 07:42
要是补课挣个三头五百,肯定都会选择陪家人。
问题是挣得太多,你想放弃补课,家人都得跟你拼命。

只知道能挣点,挣多少真的不知道。
14#
发表于 2023-7-7 14:33 | 只看该作者
张道云 发表于 2023-7-6 15:19
只知道能挣点,挣多少真的不知道。

我们是县级市,是五线城市下属的县城。
房价看好的时候每平三千,掉价后二千多点吧。
今年高考前双减抓得狠,老师改一对一。
物理化学一节课五百,英语一节课一百五。
中学生补课就差远了,一班三十人,一节课五十左右。
老师玩手机,学生做卷子。
做完了老师领着对答案。
这就是体制内老师的优势。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7-7 14:43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23-7-7 14:33
我们是县级市,是五线城市下属的县城。
房价看好的时候每平三千,掉价后二千多点吧。
今年高考前双减抓 ...

上面查得紧,还敢大张旗鼓的补,看来利润确实大,关键是无本生利。
唉,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的事,堵不住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6 10:34 , Processed in 0.05601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